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520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用力摩擦着下巴,李善陷入久久的沉默,他曾经向李世民建言,与其让罗艺统兵长期留在陇州,还不如让其回朝,相对来说更好控制一些。
  但此刻李善开始琢磨,调罗艺回朝,这是太子李建成的想法,还是裴世钜的想法呢?
  如今的局势虽然还很混乱,但李善觉得,自己远在原州也能看出些端倪,裴世钜这位每日入皇城的宰辅看得应该更清楚一些。局势其实已经有了明朗化的迹象,李渊没有做决定并不是因为犹豫,而是在于选择一个好的借口,好的时机。
  一方面,总不能在废太子诏书中明晃晃的将事情剖析的一清二楚……朕这个长子真不是人子啊,居然在紧要关头坐视老子、兄弟被围攻。
  那丢人就丢大了,在全天下面前丢人,在那些世家门阀面前丢人,还要丢人丢到后世去。
  另一方面,太子李建成身为嫡长子,坐镇东宫八年,自身的势力也不容小觑,绝不是李渊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
  李善还陷入沉思中,张文瓘小心翼翼的打量着,心想怀仁兄到底与秦王有没有私下联系呢……知道罗艺回朝后就一直皱眉苦思,如果真的不涉夺嫡事,那有什么可烦恼的呢?


第九百零七章 俘(上)
  “快了吧,已经抽调人手了,应该在下雪之前完工。”
  山丘上,崔信放眼望去,左侧是一排排的砖窑,大量的红砖被堆砌在空地上,一辆辆转载着红砖的马车向南驶去,那儿如今是一个庞大的工地,蚂蚁一般的人群正在修屋起宅。
  李善捡了块红砖掂了掂分量,左手拿着,右手竖着劈下去……结果疼的直咧嘴,惹得一旁的张文瓘偷笑。
  王君昊接过红砖,也来了次,这下子红砖被劈断了。
  “质量不比青砖,比起庄子那批也差得多。”李善点点头,“但总的来说还不错,性价比高。”
  “无需修建城墙、护城河,但外围还是要有壕沟与羊马墙。”
  李善回头交代:“羊马墙最后修建,让齐老三留心,不可轻忽。”
  “是。”
  崔信看着李善一点点的交代各种事务,让他奇怪的是,李善似乎更关注的是各种细节,从伤药、饮食到修建营寨,甚至便溺,而那些所谓的大事,李善并不关心。
  崔信在心里想,或许大略已经尽在掌握之中了。
  这时候,张士贵登上山丘,手中拿着一卷图纸,“殿下,崔公。”
  “武安兄。”李善笑着迎上去,“内里虽未完工,但只需按部就班,外围就要仰仗武安兄了。”
  修建营寨的主要负责人是窦轨、温彦博,但李善特地点名,外围的羊马墙、壕沟、瞭望塔以及各种军事设施都由张士贵来主持。
  李靖在朔州各处择地仿顾集镇建寨,主要就是张士贵负责的。
  展开地图,张士贵详尽的讲解了一番,其中的重点是他在朔州与多位将校合力改进的瓮城。
  李善听得连连点头,去年顾集镇一战到山穷水尽之时,很大程度就在于瓮城被攻破后,虽然大量杀伤了突厥人,但再也没有后手,实际上当时唐军已经无能为力了,才会第二日全军出寨,决死冲阵。
  “那就拜托武安兄了。”李善笑道:“既掌中军,又要主责外围营事,辛苦武安兄了。”
  “分内职责。”
  如今数万唐军在百泉县一带构建防线,选了三处修建营地,与百全县城以及附近两个镇子连成一片,构成了一个规模不小,前后错落的防线体系。
  李善依旧按照前后左右中五军分置,依旧分别由张仲坚、窦轨、李道玄、钱九陇领兵,其中中军托付给了张士贵。
  此外还单设骑兵,以苏定方为首,冯立、薛万彻两人为辅。
  与张士贵聊了会儿,李善与崔信回了中军,心里还在想着呢,正好撞上了刚回来的江国公陈叔达。
  这几日,崔信基本上都是跟着李善,而陈叔达却不同,他是奉圣命前来劳军,所谓劳军,对象不会是那些基层的士卒,而是军中将校,顶多是下沉到各折冲府的骠骑将军、十六卫中郎将这个级别。
  比如侯洪涛、何方、曲四郎都得陈叔达抚慰,崔信揣摩这可能还是因为他们是李怀仁亲卫出身的原因。
  “世叔,长安可有信了?”
  “怀仁勿急。”陈叔达无奈的摆摆手,“武器监那边还好说,但少府……”
  “呸!”李善骂道:“当年在代州,少府就作祟,不当人子,不当人子!”
  陈叔达与崔信抵达的第二日,李善就正式请朝中调拨铠甲、军械,之前折损的重骑兵那么多,需要重新组建,虽然之前阵亡的骑卒留下了部分铠甲、军械,但显然是不够的。
  其实武器监在这方面没什么权力,他们也不是如今打制军械、铠甲的主力,少府才是……原因很简单,矿山开采那是少府的权力,只有他们才有大量的铁矿,也有充足的人手、匠人。
  前年李善在代州就通过平阳公主沟通,在代州开采铁矿,打制了部分军械与马蹄铁,少府那边很是不满,觉得李善侵吞职权。
  至于李善为什么如此大骂少府不当人子,那就另有原因了。
  陈叔达笑吟吟道:“怀仁做价太高,也难怪少府不肯。”
  “待会儿就去信三姐,不信他们有这胆子!”李善牢骚道:“年初说好的事,居然矢口不认,连三姐的面子都不给!”
  崔信冷笑道:“棉甲从未为军所用,售价几乎与一副铁铠相仿,少府如何肯?”
  “那也不能回绝铠甲、军械调拨!”李善哼了声,“难道让重骑穿着棉甲冲阵?”
  “对了,如今少府监是庐江郡王……似乎与太子友善?”
  “少府权柄过重,打制军械、铠甲应该归属武器监!”
  “还有管理匠人,收取税赋,监营工程,不仅侵吞武器监,就连将作监、太常寺,甚至民部职权都被侵吞了!”
  陈叔达无言以对,少府从某种意义上是专门为皇室服务的,在职权上和很多衙门都有重叠之处,这也不仅仅是唐朝独有的。
  “还请江国公回朝禀明陛下,臣邯郸李怀仁顿足百泉县,实因军械不足,难以进军。”李善嘴皮子上下翻飞,“记得当年庐江郡王就颇有怨言!”
  呃,的确是真的,当年河北道是没有设行台的,洛州总管李瑗是名义上位份最高的,但下博大败之后,李瑗弃洛州逃窜回了长安……没想到转眼间刘黑闼被擒杀,第二年李善因筹谋战事爵封馆陶县公,对比太过鲜明,以至于李瑗牢骚不断。
  这一次崔信听懂了,眼角余光扫了扫陈叔达……李善言语中对太子颇有抱怨,知晓内情的崔信知道,这是对陈叔达的试探。
  陈叔达面不改色只笑着劝了几句,心中狐疑不已,不知道李善这几句隐隐指向太子的抱怨是有心还是无意。
  李善的确没有猜错,陈叔达是得李渊的暗示后,才与秦王李世民有些来往的……当然了,名义上是因为李世民开始行使尚书令的职责,与门下省自然要互相沟通,而另一位侍中裴世钜却是依附东宫太子的。
  “郎君。”
  “嗯?”李善偏头示意范十一走近。
  “北面来信。”
  李善眉头扬了扬,接过信看了几眼,嘴角流露出几丝笑意,随手递给了陈叔达。
  “看来突利可汗占了上风。”陈叔达看完笑道:“若非如此,当不敢保证命梁师都放归襄邑王、平原郡公。”
  “双方换俘罢了。”李善眼神闪烁,“泾州一战,阿史那·社尔伤了元气,根基动摇……但只怕最终还是此人能压倒突利可汗。”
  “何以见得?”
  李善幽幽道:“突利没有社尔狠。”


第九百零八章 俘(中)
  泾州一战,唐军先后俘虏两千余突厥,其中大半都是断后的王帐兵,被唐军步卒死死困在阵中,最终由阿史那一族出身的史大奈劝降。
  当日战事太过惨烈,在陌刀手破阵后,唐军追击迅捷,毫不留情,就算突厥人跪地求饶,也大都冷漠的催马踩踏,战后打扫战场,断胳膊断腿的基本上也都是一刀了结。
  剩下的俘虏也大都是窜入两侧密林深山不得已回来投降的,不是谁都能像刘仁轨那样在深山老林中活下来,当日还有一支唐军小队试图入山清缴残敌……结果没进去多远就撞上了一只大虫,那些没回来投降的突厥人的下场,可想而知。
  突厥俘虏全都留在了泾州……这还是李道玄、温彦博等人一再恳请,李善才没有再次堆垒京观,但也没留情,全送到泾州一处煤矿去挖煤了。
  如今在百泉县附近,唐军大营之后的是千余梁军俘虏,都是平凉县一战被俘的,为首的是梁军大将辛獠儿、李正宝,如今带着俘虏转职为火头兵。
  “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能吃饱喝足。”
  说话的人身材雄壮,此人是李正宝,前隋梁师都任鹰扬郎将,李正宝就是其麾下军头,战场搏杀,屡屡立功。
  “邯郸王之名威震草原,可止小儿夜啼,此次吾等没有被割首垒京观,已是大幸了。”身材矮小的辛獠儿苦笑着如此说。
  “是啊。”李正宝打了个寒战。
  这个名字的分量太重太重了,自去年顾集镇一战之后,大唐邯郸王李怀仁这个名字就遍传草原,给突厥人当儿子的他们哪里能不知道。
  去年杀的颉利可汗丧魂落魄,苍头河畔累累京观,关内道数战,华亭县城失而复得更是传奇,泾州之战将两位突厥大汗杀得狼狈不堪,据闻那条通道,距离那场厮杀已有半月之久,但至今血腥味依旧不散,令人作呕。
  辛獠儿小声说:“听说被俘的突厥人这次都没被堆垒京观……”
  李正宝沉默片刻后回道:“听说几个月前,贺遂被邯郸王生擒,不知如今……”
  辛獠儿也沉默下来,如果贺遂能活,自己两人也能活,如果贺遂后来被斩首,自己两人八成也没命。
  “李正宝,辛獠儿!”
  外间传来呼和声,两人赶紧出门,来人是一个身材颇瘦的唐军士卒,上下打量了几眼,“跟我走。”
  出了俘虏营,入了中军大营,用红砖砌成的屋子整整齐齐让两位梁军大将颇为惊异,绕过两三条路,进了一处不小的宅子。
  “郎君,带来了。”范十一指了指,“他是李正宝,据说自称是陇西郡成纪人,他是辛獠儿,好像是胡人,不知道是不是突厥人。”
  “在下不是突厥人,是稽胡人。”辛獠儿小心翼翼的分辨。
  “葛国公刘世龙也是稽胡人,乃开国功勋,位列太原元谋功臣榜。”李善笑吟吟的示意二人坐下,“知道某是何人吗?”
  辛獠儿嘴角动了动,“拜见邯郸王。”
  “倒是见事明利。”李善笑着点头,“孤与突厥有生死大仇,故你适才辩解。”
  李正宝行了一礼,两人都没敢坐下,只侍立在那儿。
  “梁军两度席卷三州,管国公任瑰兵败自刎,襄邑王李神符、平原郡公段德操被俘。”李善笑容温和,“若是用你二人……可能换回?”
  李正宝脸色一喜,辛獠儿却小心翼翼的说:“不敢妄言。”
  李善伸手点了点,“阿史那·社尔于固原县外,以三千唐军士卒对垒京观,孤本有意回礼……”
  拖得长长的声调让李正宝、辛獠儿两人寒毛直竖。
  “尔二人驻兵平凉,少杀戮,无劫掠,故性命无忧,尽可坦言。”
  “襄邑王或可,段德操……”辛獠儿咧咧嘴,“数年间,陛下……呃,梁公数度败于段德操,只怕不会轻易放回。”
  梁师都最早是侵犯灵州,先后被杨师道、杨则、李道宗击败,之后才选择了延州,结果一头撞上了段德操这块硬石头,几次被杀的丧魂落魄,这次幸运的生擒段德操,的确不太可能轻易放虎归山。
  “这就由不得梁师都了。”李善微微摇头,“建国称帝,却有得赐可汗之名,梁师都其人,似有大略,却无雄才。”
  “突利可汗乃孤结拜兄弟,交情甚笃,已然来信,当命梁师都放归襄邑王、平原郡公。”
  李正宝气一泄,雄壮的身子似乎都矮了一截……今日叫我们两人来,是来戏耍我们的吗?
  唐军完全没必要换俘,难道梁师都还敢不听突厥人的?
  辛獠儿却察觉到其中诡异之处,不由喃喃重复了几遍,“突利可汗……突利可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5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0/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