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504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但就木靖关外,依旧驻扎着四千大军,唐军虽然攻势猛烈,但毕竟就这么点人,虽然现在阵脚有松动的迹象,但梁洛仁有信心,虽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肯定能吃掉对方。
  “没有,真的没有!”刘仁轨在心里喃喃念着,突然眼睛一亮,探长身子,不顾砍来的两柄刀,手中铁矛直刺一员梁军将领。
  对方身子侧移,勉强让过,刘仁轨手中加力,铁矛侧击将其扫落,两柄刀先后砍在铠甲上,发出刺耳的声音,其中一柄刀拖着往下,在刘仁轨的大腿上划出一道长长的口子。
  似乎没感觉到受伤,刘仁轨两腿夹紧马腹,身子倾斜,轻舒猿臂,将那员梁军将领拎了过来。
  还剩下的百多唐骑虽然四处驱赶步卒,但并没有离开谷口处太远,梁军渐渐稳住阵脚,试图从两翼包抄断其后路,但唐骑伤亡不小,却极为滑溜,为首的将领又冲阵凶猛,而梁军这边的骑兵被步卒阻拦,反而难以接近。
  管国公任瑰两个月前几次大败梁师都,梁军折损极重,虽然看上去现在兵力充足,但骑兵却不多,军中的骑兵大都是依附来的草原小部落。
  不多时,唐骑逼开步卒,赶在敌骑截断退路之前,从谷口处窜了回去,唐兵不要命了,追兵却是要命的,不敢在这样的山间小路上奔驰。
  后军处的梁洛仁大感丢脸,这叫什么事!
  莫名其妙的几百唐军突然出关鏖战,一路追到平地上没多少一会儿,莫名其妙的还没等到后路被断就返身逃了回去。
  梁洛仁抓了抓嘴边浓密的胡子,迟疑的看了眼一旁的索周,后者惋惜道:“可惜突厥骑兵都不在,不然至少能将那个唐将擒获。”
  索周所说的,就是刘仁轨想知道的。


第八百七十一章 试探(下)
  九月二十一日,李善愁眉不展的坐在中军大帐内,两侧的窦轨、温彦博也神色凝重,已经是开战第八日了,突厥仍然没有退兵。
  在第一日李善遣派重骑破阵,突厥伤亡惨重之后,从李善、窦轨、李道玄到下面的将官,都觉得突厥会选择退兵,毕竟突厥的建制与大唐不同,很难承受长时间这么巨大的损失。
  于是,李善没有继续遣派重兵猛攻,而是放缓了下来,只一次次的试探,或小规模的骑兵交战,来催促突厥尽快退兵。
  但李善没有想到,突厥没有选择退兵,而是一次又一次的与唐骑开战,也一次又一次的遣派偏师试探攻打左右两军车阵。
  都说突厥难以持久,没想到居然这么难缠,简直和后世的通古斯野人有的一拼了……李善心里有着诸般猜测,战事的走向有可能向着自己几乎已经放弃的谋划方向发展,但也有可能向着自己最不希望看到的方向发展。
  如果突厥不肯放弃边界处要道,那李善也别无选择,只能全力猛攻来打通要道,掌控主动权……但这种方式,如果突厥仍然要死战,那兵力折损会非常大。
  事实上,昨日李善已经试探过了,命苏定方亲率骑兵前压,交战一个时辰,斩杀两千余突厥骑兵,但突厥仍然没有退意,充当先锋的重骑兵又折损了近四百骑,李善心都要滴血了。
  短时间内,重骑兵那是死一个少一个,根本没办法补充。
  已经是九月下旬了,时间不多,如果不能将突厥逐走,那意味着唐军很可能就要在如今的驻地建寨,等待突厥自行退去……以目前突厥的动向来看,即使退兵,也很可能会以重兵控制要道,搞不好还让让梁师都接手。
  实话实说,李善更希望在这儿与突厥对阵,而不是梁军……梁师都占据朔方郡,中心是大名鼎鼎的统万城,防御上很有一手。
  李善发愁的主要原因还是难以抉择,猜不到对面的阿史那·社尔、突利可汗到底是怎么想的,是真的要和唐军在这让死磕?
  有这个必要吗?
  或许有,去年突厥数次大败,已经动摇了他们在草原上的统治力度,还有什么比击败唐军更有说服力的呢?
  又或许是要组织人手将掠夺的粮食、财物、人口送回草原?
  “怀仁,今日再试一次?”李道玄建议道:“某来领兵,未必要用重骑破阵。”
  窦轨点头赞同道:“让左右两军北移,诱突厥来攻,以弓弩手掩护,再以骑兵突袭。”
  张仲坚补充道:“重骑、陌刀队继之,突厥或许会选择退兵。”
  李善沉默片刻后叹道:“还有其他选择吗?”
  再如何心疼伤亡,李善也不会容许目前的局势一直持续下去,不将要道掌控在手中,晚上睡觉都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深吸了口气,李善正要发号施令,外间突然有亲卫高声禀告,“殿下,代州骑兵副总管南阳郡公、武安郡公请见。”
  “来的正好。”李善轻笑一声,亲自起身出迎。
  久违的张士贵、薛万彻大步走来,拜倒在地,“拜见邯郸王。”
  “武安兄、万彻兄别来无恙。”李善一手一个挽起两位义结金兰的结拜兄弟,笑道:“即将大战,正需要大将领兵。”
  张士贵视线在李道玄、李客师身上打了个转,沉声道:“此番奉命而来,皆听殿下指派。”
  “约莫七千兵力。”薛万彻解释道:“原本只五千兵力,后并州抽调兵力来援,其中任城王遣派泌水县候率两千骑兵同行。”
  李善回身大笑道:“张宝相乃是孤王福将,当年雁门一战,便是其率兵北上,助孤破敌,后顾集镇一战,亦是张宝相穷追不舍,使颉利可汗难以聚集兵力,方有突厥大溃。”
  众人中,苏定方、张仲坚、王君昊等人都是去年大战的将领,前两人沉默寡言,而后者却是个碎嘴子,滔滔不绝的讲诉张宝相的运气。
  的确,张宝相的确是个福将,不然原时空中五路大军覆灭DTZ,为何偏偏是他生擒颉利可汗呢?
  思索片刻后,李善问道:“可需休整?”
  张士贵一怔,这么急吗?
  援兵从并州甚至代州远道而来,而且是在短短七八日的时间赶到,必然疲惫,按理来说应该至少休整一日。
  薛万彻却拍着胸脯,“殿下放心,即刻出战,必能破阵!”
  一旁的几个将领都心里嗤笑,这牛皮吹得有点大,这一次突厥死战不退,就算你能破阵又能如何?
  这些天,以重骑为先锋破阵也不是一两次了,每次到最后都被突厥以优势兵力逼回来。
  “暂且休整,西河郡公妥善安置。”李善摇摇头,缓缓道:“七千兵力……调给右军两千,左军两千,四千留在中军。”
  “是。”
  “苏定方。”李善吩咐道:“选两千骑兵。”
  “是。”
  李善转头看向薛万彻,“此番要借助万彻兄勇武,行阵前邀战事。”
  窦轨微微颔首,他是不多的几个知道李善全盘谋划的人,战事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他也不认为李善的谋划有什么漏洞,只是对面的都布可汗、突利可汗很可能还在犹豫中。
  再试探一次也无妨,最多不过是重兵猛攻罢了。
  等安置妥当,数千步卒从唐军的中军、后军涌出的时候,对面的突厥军中一阵骚动,山丘上的阿史那·社尔、突利可汗眯着眼细看,却未见唐军来攻,数千唐兵分出左右两股,在骑兵的掩护下往左右两侧涌去。
  “这是……”突利可汗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战场狭窄,唐军实际上已经完全控制住了左右两翼战场,还有必要补充兵力吗?
  阿史那·社尔却微微点头,“应该是援军到了。”
  不多时,两千唐骑滚滚而来,一员大将驱马出阵,手中马槊不停挥舞,突厥军中也有勇士上前应战,不过两三回合就被唐将刺落,连续七八个之后,再也没有突厥人胆敢应战了。
  阿史那·社尔脸色铁青,遥遥戟指,“那是何人?”
  一刻钟后,侍卫的回报让阿史那·社尔神色极为复杂,咬牙切齿的同时嘴角微翘,显得颇为诡异,竟然是去年与李怀仁同守顾集镇的薛万彻。


第八百七十二章 夜谈
  已然入夜,幽静的山谷中,疲惫的突厥人大都已经入眠,在地势不利的情况下拼死作战,并不是他们擅长的,更是他们所厌恶的,若不是两位可汗严令,而且身处前线一步不撤,突厥人很可能支撑不住。
  虽然在兵力上还占据着优势,但能投入正面战场的兵力却不占优势,因为山脉、河流的阻碍导致兵力不能大范围展开。
  不到十日的交战,突厥军在兵械上的劣势一览无遗,铁矛在军中并没有普及,大量突厥人用的还是马刀以及套马索,唐军长达数米的马槊、精良的铠甲、犀利的羽箭都让突厥人吃尽了苦头。
  尽管如此,也知道麾下士卒背后颇有抱怨,也知道军中士气不振,但阿史那·社尔觉得,这些代价是可以承受的,只要有充足的回报。
  “不能再死守了。”突利可汗劝道:“唐军又增兵了,要知道薛万彻本在雁门,居然从河东代地支援关中西北,唐军后续兵力当源源不断。”
  “的确要撤兵了。”阿史那·社尔点头赞同,“但唐军增兵,正是机会。”
  突利可汗迟疑了会儿,“邯郸王可不比任瑰、李神符之流,真的会上当?”
  阿史那·社尔盯着篝火,轻声道:“不设营寨,抵达即猛攻,不果后以计挑拨离间,数日放缓,昨日却再次猛攻,难有寸进,如今的援兵猛将,难道李怀仁会就此在此地安营扎寨,等一个多月后我们回返草原?”
  “不会。”突利可汗立即道:“即使伤亡惨重,李怀仁也必会全力猛攻,拿下要道山谷。”
  “不错,李怀仁率军,每一次都能破敌,而且每一次都能大捷。”阿史那·社尔冷笑道:“这一次不设营寨,数度猛攻,战事却僵持不下,他不会那么容易放弃的。”
  “如果有机会,他一定会穷追不舍……”
  阿史那·社尔突然笑道:“即使李怀仁没有上当也无妨,此战助梁师都破三州,缴获颇丰,回转草原便是。”
  话是这么说,但实际上阿史那·社尔有七八成的把握,李善肯定会追击……雁门一战,顾集镇一战,每一次李善都执意追击,就算入夜,就算降雪,也不肯收兵。
  突利可汗点头称是,对突厥人来说,撤兵并不意味着认输,反而撤兵的时候,是对手最危险的时刻,即使唐军拿下要道后没有追击,那对于突厥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
  如果李怀仁执意追击,原州境内,六盘山脉遮挡西侧,但东侧却地势相对平坦,突厥骑兵能以最擅长的方式绕行、骚扰,截断后路,再行分割……唐军即使不全军覆没也必然是一场惨败。
  一直持续了这么多天才决定撤兵,诱敌深入,阿史那·社尔并不是在怀疑李善是不是有所谋划,而是在试探李善是不是真的有决心……毕竟在第一日猛攻之后,唐军始终不急不缓,再也没有掀起大战。
  而昨日唐军再次遣派重骑破阵,而今日唐军又有援兵赶到,连远在代州的大将薛万彻都到了,这足以让李怀仁下定决心了。
  为此,阿史那·社尔不停遣派侍卫将散开的突厥骑兵聚拢过来,连驻扎在六盘山附近催促梁军攻打关卡的万余突厥兵都调回来了。
  阿史那·社尔在心里猜测,薛万彻来了,那张士贵那厮会不会也来了?
  去年被生擒后,阿史那·社尔在长安四方馆仔细询问过几位在苍头河一战被俘的族人,就是张士贵在关键时刻率骑兵偷袭,才导致颉利可汗不得不第三次弃汗旗而逃,苍头河畔京观累累,河水一度赤红。
  视线扫去,突然发现篝火对面的突利可汗脸色有异,阿史那·社尔心里嗤笑,李怀仁言唯自己与突利匹敌,但这厮如何能与自己相提并论?
  不过现在双方携手,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阿史那·社尔沉吟片刻后道:“明日我率兵驻守,略略交战,再行后撤。”
  突利可汗眼神闪烁,迟疑了会儿后才道:“既然携手,自当并肩。”
  去年顾集镇一战,就是因为自己顿足不肯猛攻,才导致难以破城,之后数千唐骑来援,也是因为自己立即北撤,才导致了一场大败。
  突利可汗事后也有些后悔,李怀仁三战三捷成就名将之名也就罢了,但突厥因此葬送数万士卒性命,阿史那一族更是元气大伤,这也导致了很多族人对其极为不满……这也是突利可汗发誓来日必斩李善头颅的原因,不如此,不足以笼络人心啊。
  颉利可汗那货实在太蠢,阿史那·社尔应该不会那么蠢……突利可汗是想了又想,才下定决心与阿史那·社尔一起断后的。
  只要这一战能大败唐军,即使没有砍下李怀仁的脑袋,回草原也足以向族人交代了……更能使突厥汗国威名再次遍传草原,铁勒九部还有胆子做小动作吗?
  听到突利可汗如此承诺,阿史那·社尔笑着点点头,“可命康预设、结社率两人明日一早率兵先行撤退,前者伏与茹水河东侧,后者伏于百泉县东侧,若是唐军追击,放其过境,再封锁要道,断其后路。”
  突利可汗点点头,“若是李怀仁不肯追击,你我索性北上,过箫关,去灵州、会州。”
  “之前梁师都那厮破三州,洗劫一空……此人难成大事。”阿史那·社尔摇摇头,“不过如今正是秋收之后,民间存粮颇多,可尽力搜寻。”
  其实这半个月来,突厥骑兵除了集中在六盘关、泾州原州边界处之外,大都四散劫掠,但随着阿史那·社尔、突利可汗的谋划,大量的突厥骑兵都被集中到了附近,兵力约莫在七八万左右。
  突利可汗突然说:“其实也可以绕道朔方郡,试着攻打延州,据说前延州总管段德操数月前调任灵州,后战败不知所踪。”
  “段德操力阻梁师都多年,前次败北后被梁军生擒,不过好像还没死,梁师都有意劝降。”阿史那·社尔随口扯了几句,又将话题转了回来,“明日只立我的汗旗,让结社率持你的汗旗先行后撤。”
  突利可汗眼睛一亮,笑道:“李怀仁以为其奸计得逞。”
  既有援兵猛将,又恰逢突厥再次内乱,引兵后撤……李怀仁,你能忍得住不追击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50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4/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