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连连点头,“怀仁此言有理,贵为天子,亦不可肆意妄为,二郎麾下凌敬,大郎麾下魏征,即是此辈,三胡府中正少了一位如许人物。”
凌敬与李善对视了眼,他们俩心里都有数,如果李世民能登基为帝,那门下省两位侍中的位置,其中一个应该是杜如晦,就算因为杜淹不能出任,也会给其留着,而另一个位置也轮不到凌敬……那些其他的势力,不可能没有需求。
不过适才出来怼李元吉的,的确应该是凌敬出面……毕竟谁都知道凌敬与李善的关系,现在两家还是门对门呢。
一行人入了仁寿宫,几千人不可能都入住宫殿,也就那些贵人能住进去,左右千牛卫都在山脚驻防。
李善陪着李渊一路登山,送进了大宝殿,李元吉住在丹霄殿,李世民住在咸亨殿,其他宰辅、宗室子弟各有住处。
“放心,明日派人采买。”李善嘴角抽抽,这帮娘们,嫌弃这嫌弃那的,有本事别来啊,这么多破事!
李渊更衣出来,看着万贵妃、尹德妃、宇文昭仪几位嫔妃正在交代李善什么,笑着插嘴道:“这些人吩咐宫人就是,何必让怀仁亲力亲为?”
李善投去一个幽怨的眼神,“陛下只怕是忘了吧?”
“甚么?”
李善没好气的说:“臣如今出任司农卿!”
万贵妃好奇的看了眼李渊,“陛下,仁寿宫监正是司农寺下属。”
李渊忍不住放声大笑,指着李善笑骂道:“怀仁啊怀仁,这是你活该!”
“其实齐王殿下那话也不错。”李善撇撇嘴,“藏冰正是司农寺下设的上林署职权。”
“三胡也是无心……”李渊咂咂嘴,“反正三胡怕平阳,放心好了。”
李善很无所谓的点点头,李元吉那厮的野心……别说平阳公主了,就是李渊都摁帮助呢。
“对了,制的冰块可能储藏?”李渊随口问道:“张婕妤前几日身子不适,未能出行,不过她颇为畏热。”
“用棉花包裹,快马递送。”李善想起小时候村口买雪糕的老爷爷,“不过也未必……试试吧。”
又闲聊了一阵后,李善径直下山,先与苏定方聊了一阵,这位不肯住到上面去,要和士卒同住在山脚。
半个时辰后,在山脚处闲逛的李善无意间遇见了凌敬。
“放心,就这样……数千人注目之下,反而安全。”李善正笑着,突然脸色微变,“什么?”
“陛下许殿下出镇洛阳?”
“那也就是说……”
李善和凌敬都沉默下来了,前者没想到,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吗?
不过这件事原时空记得也有,这一世突厥几度败北,李渊这是等不及要削秦王羽翼了……怎么可能允许秦王出镇洛阳啊。
就算李渊有意,太子、齐王也绝不肯……到时候让谁领兵上阵?
是李药师,还是自己这个邯郸王?
使劲儿揉了揉眉心,李善心想,估摸着这一世还是免不了一场兵变,如果真的有兵变,那就不可能绕开玄武门啊。
第七百六十七章 避暑(下)
不得不承认,前隋选在这儿建避暑宫,还真选对了,后依天台山,斜靠汧水,绿树成荫,花香鸟语,阵阵凉风,令人心旷神怡。
李善在这儿待了两三天,都不想回汧源县了……反正他对李渊、李元吉、杨恭仁等人是这么说的。
一方面反正山谷那边也没自己什么事,不管是屯田、商贾各类事都有人专管,另一方面李善被之前凌敬告知的那件事震住了。
这一世如果还有玄武门之变,主角当然肯定还是李世民。
悲情角色估摸是还是李渊、李建成、李元吉,但关键的那个配角会是谁呢?
还会是原时空中的常何吗?
或者是执掌北衙禁军的苏定方?
又或者是被自己硬生生塞过去的马宾王?
那自己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在短暂的迷茫后,李善很快确定了一件事,李世民不会在仁寿宫动手。
想发动一场兵变,需要确定两个目标。
其一是要控制住李渊,其二是要干脆利索的杀死李建成、李元吉,并且斩其子嗣。
两者必须同时进行,而且要同时成功,任何一个行动失手,都会导致局面的失控。
后世都评价李渊在继承人这个问题上显得优柔寡断,但毕竟是大唐的开国君主,如果他没有被控制住,即使是另两个嫡子李建成、李元吉及其子嗣被斩尽杀绝,也未必会如原时空那样传位李世民。
而如果李渊被控制住,却没能成功的伏杀李建成、李元吉,那局面必定糜烂,不管是谁活了下来,宗室的分裂是必不可免的,要知道李世民在世人眼中是没有大义在手的。
所以,李世民即使要发动兵变,也不会选在仁寿宫。
在半山腰遇上了随父亲杨恭仁一起来的好友杨思谊,两人聊了片刻后一同登山,李善心里还在琢磨,从这个角度来看,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的全过程,堪称完美。
前一日李世民密告李渊,太子、齐王淫乱后宫,当日夜间,李世民率领麾下众将通过玄武门秘密潜入皇宫……当时秦王并不住在承乾殿,已经被赶到禁苑新建的弘义宫了。
能够潜入皇城,并且成功的控制住李渊,还能不走漏消息……从而导致裴寂、裴世钜、陈叔达等宰辅一个接着一个钻入圈套,最后被李世民一股脑全都送到船上去,这绝不是常何一个内应能做到的。
李善猜测,原时空中的北衙禁军估摸着已经完全被李世民控制住了……要知道那时候李世民处境已经很艰难了,几乎被逼到死角了。
李渊也是世家子弟,文韬武略均属上乘,不可能不知道皇族为了帝位互相杀戮,血迹斑斑……他不可能不警惕,但最终鸟用都没。
从事后判断,李世民在潜入皇宫后,近乎完美的接管了禁军,从容的布置妥当,等着李建成、李元吉来自投罗网。
不然李建成、李元吉也不是傻子,不会直到靠近临湖殿才发现不对劲……那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从哪个角度来分析,这都是一次完美的兵变,从提前埋下伏笔,到事前的谋划,具体的实施,最后的收宫,都堪称完美……如果说有瑕疵,那也就是李世民这个主角差点被李元吉反杀。
“秦王兄。”
李世民微微颔首,视线在空中略一接触,随即带着长孙无忌、长孙顺德、段志玄几个人离去。
李善在心中苦笑,这几日他也看得清楚,李渊毕竟老了,老年人最喜无非有二,其一是娇媚的美女,其二是子孙的孝顺。
前者就不用说了,宫中嫔妃大都站在东宫一边,而后者……李建成、李元吉都表现的完美无缺,甚至李元吉还会彩衣娱亲,引得李渊开怀。
而李世民在这方面……倒不是说他不孝顺,但长久的军中无二威望的军旅生涯,让这位天策上将实在是拉不下脸来。
今天带来的长孙无忌、长孙顺德、段志玄要么是皇家姻亲,要么是李渊旧部……但显然也讨不到什么便宜。
李善心想,李世民这一点和自己有点像……都不擅媚上。
让宫人去传禀,李善站在殿外远远看着李世民一行人的背影,突然想,玄武门之变,到底是谁谋划的呢?
印象中最后时刻,房玄龄、杜如晦都被赶出了长安,尉迟恭、秦琼、程咬金、段志玄这些武将之外,身边也就高士廉、张公瑾、长孙无忌寥寥数人。
呃,搞不好是长孙无忌那个老银币啊。
李善越想越觉得自己猜的没错,记得历史上李世民登基后曾经说过,朕得天下,多赖此人之力,而长孙无忌也以功第一而得以一跃爵封国公。
但在李世民以秦王身份南征北战的时候,长孙无忌并没有体现出他过人的军事才能,以其在唐朝的资历、地位,如果有,史书应该不会漏记。
李世民也说过,长孙无忌善避嫌疑,应物敏速,决断事理,古人不过,而总兵攻战非其所长。
那长孙无忌凭什么功称第一?
李世民为什么会说朕得天下,多赖此人之力?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长孙无忌很可能是玄武门事变背后的谋主。
李善在心里琢磨,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以后得提防点这个老银币啊,要不要回头将武妹妹收入后宫?
这位可是长孙无忌的完美克星啊。
算算看,武妹妹是去年出生的,等上十二三年……自己还能玩养成系游戏。
李善决定,回头让人留点神,什么时候武则天老爹死了……据说武则天母女被扫地出门,自己正好接盘。
这时候,宫人传召,李善举步走入殿内。
殿内左侧,几个孩子正在嬉闹,右侧,李渊正在和裴世钜下棋。
李善暗暗骂了几句,来的可真不巧。
“怀仁来了。”李渊笑着招手,袖子顺便将棋盘扰乱。
“伯父这也……”李善哭笑不得,自己下不过张文瓘也不会这么耍赖啊。
“弘大少年时就以善手谈闻名。”
李渊干笑几声,对面的裴世钜不以为意,伸手将棋子一粒粒的拾起。
“弘大数度举荐怀仁,却无私交。”李渊指了指李善,“难得会面,还不拜谢?”
李善嘴角动了动,视线与裴世钜撞了撞,后者的嘴角也动了动。
下一刻,李善深深一礼。
“裴相精于识人,兼高风亮节,但在下得裴相举荐而青云直上,他日必有厚报。”
第七百六十八章 避暑(终)
裴世钜这辈子历经北齐、北周、隋、唐四朝,中间还跟过宇文化及、窦建德,侍奉的君主十多位了,脸皮不可谓不厚,但此刻也有点撑不住。
李渊对李善这几句拜谢大是夸赞……裴世钜的确高风亮节嘛,为国举荐这样的人才,却不以举主自居,甚至都没什么私交呢。
李善站在一旁笑吟吟的只顾看热闹,时而瞥一眼……有点佩服裴世钜,虽然极度尴尬,但脸上一点都没露出来。
真是好演技啊!
好一会儿之后,估摸着忍受力也到了极限,裴世钜这才起身告退……李善还殷勤的扶着这老头到了殿门口。
扶着裴世钜出门,李善主要是怕这老头撑不住一头栽倒,来个什么脑溢血之类的那就操蛋了。
做了那么久的对手,但直到这时候,裴世钜和李善才有第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不过,两个人都没开口。
这时候,说什么都没有实际意义了。
李善这几日留在仁寿宫,很大程度是要通过凌敬与李世民联络……不过事后得知,李世民也想到了此处。
如今,通过李渊许李世民出镇洛阳一事,已经说明李渊开始明目张胆的要削除秦王羽翼,但因为陕东道大行台的实力,因为秦王在军中、朝中、地方上的威望,这种步骤肯定会很慢很慢。
不说十年八年,但即使是五年六年……裴世钜能等那么久吗?
人生七十古来稀,裴世钜都七十八岁了,说得难听点,他随时都有可能驾鹤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