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324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这件事李善听马周提起过,还是前年初的事,徐圆朗叛变攻破滑县,围攻虞城,河南道安抚大使任瑰命崔枢、张公谨率领各州豪强作质子的子弟一百多人去守卫虞城……当时崔枢、张公谨刚刚从王世充麾下转投唐,唐军将领都生怕这两人叛变。
  之后徐圆朗率军进击,崔枢、张公谨不得已斩杀豪强质子威胁……最终徐圆朗没能攻破虞城,而崔枢、张公谨也再也不可能叛变。
  从这件事中可以明显的看到任瑰手段之酷烈,几乎是将豪强质子的脖颈塞到崔枢、张公谨的刀口下的,而如今的代州,需要怀柔苑君璋所部,需要怀仁塞外民众,而任瑰显然不符合这个标准。
  李善在心里暗赞了一声高明,最重要的是李世民这个借口肯定能打动李渊……当然了,这是因为李善通过凌敬密告李世民,突利可汗欲结盟一事。
  任瑰如此酷烈,又对功勋有强烈的渴望,如果找到机会,是不会管对手是颉利可汗还是突利可汗的。
  李渊听了会儿,转头看向了李善,“怀仁如今掌代州总管府,明了局势,可有举荐?”
  李善躬身道:“此为军国大事,当陛下与亲王、宰辅共议,臣微末之身,不敢妄言。”
  “但说无妨。”
  按照写好的剧本,李善举步出列,朗声道:“马邑在手,雁门可固,然突厥今岁必然来犯,出任代州总管者,必深通兵法,擅守亦善攻。”
  “不擅守,雁门难抵突厥大军围攻,不善攻,坐视马邑沦陷,雁门难以独善其身。”
  这个理由不能说错,但也基本是扯淡,李建成听得有点糊涂,“故当择名将……怀仁举荐何人?”
  “岭南道安抚大使,江南道兵部尚书,永康县公李药师。”
  殿内安静了片刻,各人眼神交换,这个人选……绝大部分人都心里有数,只怕不是李善举荐,而是陛下的意思。
  从深通兵法这一点来看,李靖当之无愧,两月平梁,期间数战,或雷霆闪击,直抵腹心,或避其兵锋,挫敌锐气,或故布疑兵,巧诱敌降,均深得兵法奥妙。
  之后李靖又安抚岭南,所到之处,皆望风归降,连下九十六州,可见其手段。
  最重要的是,李靖虽然最早出身秦王府,但并不被视为李世民的嫡系……李建成瞟了对面的二弟一眼,当时应该还是秦国公府呢。
  浅水原、柏壁两战,李靖都没有出战,后来随李世民征伐洛阳,但不久后就被李渊派去了蜀地,擢为行军总管,兼任李孝恭的行军长史。
  其实很多朝臣都认为,赵郡王李孝恭看似功著,但实则都是靠了李靖……因为在武德四年灭梁一战中,几场战事都是李靖亲自指挥的,李孝恭就打了一战还惨败,李靖出手才反败为胜。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灭梁一战之前,李渊手书“三军之任,一以委靖”……李靖才是事实上的三军统帅。
  之后江淮战事中,关于步步进逼,还是轻兵直取丹阳,李渊最终信任了李靖。
  可以这么说,李靖是李渊亲自简拔而起的名将,后者曾经如此赞誉,“靖乃萧铣、辅公祏膏肓,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
  当然了,陇西李氏丹阳房,李客师入天策府,李乾佑入齐王府,李药师是李渊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和东宫站在同一立场上的。
  所以,李建成很快做出了决定,他侧头看了眼裴寂。
  “药师如今任江南道兵部尚书,尚未卸任岭南道安抚大使。”裴寂笑道:“北赴代州,只要短时间内难以成行。”
  “江淮战事尚未平定,不过代州如今有怀仁在……春夏之时,突厥不会贸然来袭。”李渊点头道:“等战事平定,令药师率江淮兵北上赴任,诸公可有异议?”
  李建成、李世民对视了眼,都没吭声,前者在想,自己虽然不能去笼络李靖,但至少好处没落在二弟手中。
  而李世民在想,大哥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下面的宰辅更没什么意见,裴世矩白眉微微颤动,一方面他惊惧于李善对陛下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在怀疑,李靖有没有可能被李世民笼络?
  第一次入两仪殿议事的封伦笑道:“如此甚好,怀仁与药师虽未会面,但终究有一份香火情,必然能合作无间。”
  李善微垂眼帘后退了几步,都没搭理这厮。
  这话说得阴阳怪气,什么香火情,无非是指赴任代县令的李楷,又点出了在天策府任职的李药师……李善对封伦的印象登时坏的不能再坏,心里琢磨着回头找个机会敲这厮一闷棍!


第五百一十五章 索要
  短短三年,李善从微末之身到扶摇直上,爵封县公,手掌四州,再到今日入两仪殿议事,谁都必须承认,这样的崛起,关键在于李善本身。
  但李善自己也必须承认,他得到了陇西李氏丹阳房的大力襄助,李乾佑、李客师甚至是李楷、李昭德都在他崛起的道路上起到过催化、支持各种作用。
  李善和丹阳房的关系太深,李客师夫妇将其视为子侄辈,长孙氏为其做媒,而李楷赴任代县,李善毫不犹豫将费力筹建的霞市全都托付。
  其实李渊也心知肚明,李善举荐李靖不是没有私心的,但这种私心并不过分,而且李善之前也老老实实的交代过。
  李渊想起之前李善的解释,心想这厮倒是豪气,嘴里说霞市依旧有所分润,但谁都知道,霞市之重,重在商路,以及商路带来的马匹、耕牛。
  殿内各人心思不一,但大家都不傻,隐隐察觉得到封伦针对李善释放的绝不是善意。
  封伦和李善之前并无来往,唯一的联系就是去年的科考,李善那首《春江花月夜》居然被封伦落榜,若不是陈叔达插了一手……
  陈叔达、杨恭仁的视线都落在李善身上,而裴寂略一思索,却抬头去看对面的李世民。
  裴寂早就接到了代州来信,张公瑾被李善公然训责,丢了不小的脸,而封伦是秦王府的司马。
  李善个子高,又站在侧面,基本上一览无遗,视线迅速的扫过去,很诧异的发现李世民没什么特异,而李建成却也沉默无言。
  李善想了想偏头看向李元吉,这厮正往下面看,他顺着视线瞄了眼,和李元吉对视了眼的正是封伦……只是交换了个眼神,动作非常席位,若不是李善刻意观察,只怕也发现不了。
  自从知道杜淹、封伦两位秦王府幕僚居然辗转与李元吉有联系,李善就有点拿捏不准……历史轨迹不能再信了。
  李渊几句话一笔带过,说起苑君璋自请入京一事,“适才得报,芮国公明日抵京,裴监亲往长乐坡相迎。”
  应该是提前通过气的,裴寂起身应是,笑道:“芮国公此番进贡骏马三百匹,其意甚诚。”
  李渊点点头,“明日怀仁一并见见故人。”
  “是。”李善躬身应是,的确还有很多事要和苑君璋商量……虽然那家伙并没有什么回绝的理由和底气。
  “突厥使者已返。”李渊从袖中取出一封信,顺手递给了李建成,“许被掳掠的汉家男女三万,一千良驹,五百耕牛,放还欲谷设。”
  李建成看了几眼,按顺序递给了李世民,一个个往下传,阿史那·欲谷设虽然惨败被擒,但颉利可汗不得不赎回,毕竟是自个儿的儿子,而且还是独子……没有儿子,就意味着基业不稳,这对颉利可汗的影响不小。
  太子、宰辅还没吭声,李善突然出列,扬声道:“去岁雁门大战连连,战马奇缺,又迁居大量百姓,少有耕牛……”
  殿内安静了好一会儿,李渊都被气笑了,狠狠瞪了眼一脸无辜的李善。
  当日李善就是在这儿猛敲竹杠,除了封伦其他人都在场,大家都想起了这事……敲竹杠从突厥那敲了几万男女之后,李善不依不饶,以雁门大战代州受损颇重为理由,又敲了一千匹良驹,五百头耕牛。
  换句话说,这牛啊马啊,都是代州的……李世民差点没笑出来,他通过凌敬知晓李善想捞点好处,没想到主意打在这儿了。
  杨恭仁咳嗽两声,“怀仁,听闻雁门大捷,光是捕获的战马就逾两千匹?”
  “说起此事……”李善一脸的愤慨,“当日诸将尚未到任,下官不得已请任城王襄助,并州总管府先后遣派薛忠守关,张宝相随军出塞。”
  “以此为由,俘获的战马都被任城王所夺……还请陛下做主!”
  李渊面无表情的看着这厮,话都懒得说,就想看李善到底想干什么……他很清楚,面前这位青年并不是那种以功自傲的人,不然也不会对无法晋职代州总管无怨了。
  裴寂打圆场道:“怀仁,马引就在霞市,代州应该不缺良驹吧?”
  “裴相误会了。”李善掰扯道:“但凡良驹,都送入陇西马场,次一等的马匹大都送往长安,商贾以粮换马引,再到长安选马……留在代州的,十不存一,而且往往都是难以上阵的劣马。”
  李世民心里嗤笑不已,其他人不清楚,他难道还不清楚?
  若是大战在即,李善在代州能组织起一支至少不少于五千人的骑兵。
  李善摊手道:“更何况之前迁居云州、朔州百姓,若无耕牛,难以开荒。”
  其他几位宰辅都不吭声了,一千匹骏马,五百头耕牛……这个分量相当的不低,霞市这半年送到陇西马场的良驹也不过就千余匹。
  这时候,一人霍然起身,厉声道:“雁门大捷,生擒欲谷设,便居功自傲,此乃为臣之道吗?”
  这人正是三省宰辅中和李善私人关系最好,同时性情也最为直率的门下侍中陈叔达,他往前两步,喝道:“突厥以此换回欲谷设,如何处置,自由陛下决断,身为臣子,如此索要,恃宠而骄!”
  顿了顿,陈叔达补充道:“如此行径,还不请罪!”
  李善一副幡然醒悟的神色,躬身道:“臣……臣……请陛下责罚!”
  听听声音都有点哽咽了,李渊脸有点僵,无奈的摆手道:“骏马挑选入陇西马场,其余散于十二卫,耕牛留在代州……”
  李善单膝跪地,“春耕已过,代州无需耕牛,更何况关中缺粮,还请陛下调拨关内道、京兆。”
  后面的陈叔达满意的捋须笑着点头,却没发现上头的李渊一手抚额。
  其他几个宰辅也看出了问题,李建成忍不住笑道:“怀仁立下如此大功,自当封赏,到底索要何物?”
  陈叔达一时愕然,捋须的手顿了顿,感情前面都是在打埋伏啊?
  李善仰起头笑了笑,“陛下,那三万男女……不如就留在代州、忻州吧?”


第五百一十六章 白准备了!
  李渊终于绷不住笑出来了,伸手虚空点着李善,笑骂道:“不是耕牛不够吗?”
  “不是粮食不够吗?”
  “还要那么多人口作甚?”
  李善正色道:“自陛下正位大宝以来,战事最为频繁之地即河东,而河东战事最频繁之地为代州、忻州两地,刘武周、苑君璋、宋金刚、高开道几乎年年入侵,更有突厥大军席卷劫掠,以至于百姓民众纷纷南下,人口锐减,田地荒废。”
  “故臣请三万男女定居代州,以补人口不足。”
  在这个时代,至少在殿内这些君臣眼中,千匹骏马、五百耕牛比三万男女更加重要,李渊当日采用李善的建议,选择让突厥以三万男女换回欲谷设,主要还是为了挑动突厥内斗。
  而在李善眼中,那些普普通通的社会底层的民众才是大唐帝国臻于顶峰的真正根基所在,说到底,三观不合。
  李建成笑着说:“径直说出就是,绕了个圈子,还被江国公训责,何苦来由?”
  李善干笑着没吭声,只向李渊投去希翼的视线。
  其实即使李善不提出这个建议,因为关内道缺粮,李渊也会将这三万人放在河东,只不过不会是代州、忻州两地,应该是各府州各分一部分,如今李善有意承当,反而是一件好事。
  地方官对人口是有需求的,但一下子涌进几万人,而且大都是什么都没有,在五原郡做农奴的人,那就未必想要了,因为这会大幅度增加粮食的压力……难道你还指望这些人掏的出钱财买粮?
  地方豪族因为去年河东未遭细节,对人口更是渴望……所以,这些人如果分散开,很难逃脱再次沦为农奴的命运,就像李善在忻州遇见的那般。
  李渊不咸不淡的批驳了几句才点头许可,心里想到,李善赴任代州,以商路笼络地方,吸引民众,得战马,聚粮草,手段不凡……他日若要出塞击突厥,倒是可以让李善坐镇后方。
  殿内众人中,唯独李世民向李善投去了然的眼神,这位历史上著名的圣君在心里揣测,凌敬赐字怀仁,实在贴切。
  原始空中,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称帝,颉利可汗、突利可汗率大军进逼长安,饮马渭河,历史上堪称最有胆气之一的唐太宗凛然不惧,最终斩白马而设盟誓。
  颉利可汗许马三千匹,羊一万口,李世民却没有接受,命其归还掳掠的人口……虽然和李善依旧有着本质上的三观不合,但却能体谅李善的良苦用心。
  让李善意外的是,封伦居然又跳了出来。
  这厮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数年来,突厥屡侵河东,三万男女大都原籍河东,若是突厥复来,再度掳去……”
  “封公怕是忘了呢。”李善送去一个温和的笑容,“适才陛下已令永康县公出任代州总管,江淮战事已近尾声,理应五月之前就能赴任。”
  “永康县公前隋得寿光县公、楚公之赞,埋没多年,幸得陛下慧眼,简拔而起,灭南梁、抚岭南,击江淮,一时名将,不让韩、白、卫、霍专美于前。”
  “此等人物出任代州总管,难道还会让突厥破关而入,掳掠百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3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4/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