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神符无情的回了忻州,李善选择了刘世让,而李道玄与李善是生死之交……李高迁觉得自己在代州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
这还不是最悲惨的……如果诬陷刘世让一事被捅到长安去,太子是会选择保住自己,还是会选择放弃自己?
之前刘世让在朝中无援,但现在有了李善……而李善虽然才抵达关内不过三年,出仕至今不过半载,但在朝中的跟脚却一点都不弱。
相伴晚霞,众人谈笑风生的回了雁门关。
崔信抬头仰望,心里感慨万分,原以为只是一趟顺理成章的招抚,毕竟苑君璋都已经遣其子入朝觐见了,但没想到却是如此的惊心动魄。
去年清河初见,崔信就觉得这个青年的不凡,之后两家的关系似断非断,《爱莲说》、《陋室铭》两篇文章一出,崔信看重了此人的文采……当然,很大程度在于女儿。
但马邑十日,崔信对李善亲近突厥王族颇为不悦,但最后关头的雪夜袭营让他恍然醒悟,虽然崔信前朝就已经出仕,本身为山东名士,见识过无数闻名遐迩的人物,但也不得不承认,李善在期间的筹谋决断,实在令人心折。
进了雁门关,被引去洗漱,崔信还在心里盘算,无论如何,自己那晚没有选择回雁门关……这是他给出的信号。
即使有河东裴氏,也难以相阻!
身为清河崔氏的中坚,有此佳婿……难道裴世矩还能打上门吗?!
难道清河崔氏会怕了闻喜裴氏吗?!
洗漱完毕换了身衣裳的崔信径直去了隔壁李善住处,他已经决定,无需等李善回京,就定下这门亲事!
然后……然后崔信的脸黑的都不能看了。
完全没察觉崔信出现在门口的李善懒洋洋的站在那儿,周氏正在小心翼翼的为其穿戴,身后的小蛮一边说笑一边在为李善挽起发髻。
“郎君,下次去哪儿都带上奴家!”
“好好好……”李善实在疲惫,随口应道:“下次不可调皮了,居然跑到雁门关来!”
“是奴家的错。”周氏低眉顺目,轻声道:“实在担心郎君。”
在李善失去联络的这些日子里,各种乱七八糟的消息在代县传播,最让人动容的就是宜阳县侯刘世让叛逃突厥,引突厥袭马邑,中书舍人崔信、馆陶县公李善均没于马邑。
周氏和小蛮一直在代县城内,听到消息不顾亲卫阻拦,赶到雁门关来问个究竟……要不是李道玄亲卫恰巧看到了,连雁门关都进不去。
如周氏、小蛮这样的美人……无人护佑,即使是在雁门关内,也是很惹人觊觎的……刘世让和李神符的仇怨不就是因此而起吗?
李善伸手揪了揪周氏的鼻尖,“再有下次,家法伺候!”
周氏的小脸一片绯红,背后的小蛮娇笑着取笑……然后,然后压抑而冷淡的声音在门口处响起。
“怀仁北上赴任雁门,还有人担忧北地苦寒……”
李善脸色登时非常精彩,他苦笑着转过身去,看见面沉如水的崔信。
“如何料得到,左拥右抱,美妾俏婢。”崔信视线扫了扫,哼了声,“倒是快意!”
李善干笑着呐呐无语……被一个宠女狂魔的老丈人逮个正着,饶是郁射设、结社率、苑君璋全都刚刚被他嘴里这条舌头打的一败涂地,也实在无言申辩。
第四百三十一章 小手段
李善抵达雁门关时候已是黄昏,虽然疲惫,但也没拒绝李道玄的设宴。
当晚,大厅内巨烛点燃,大摆宴席,雁门关上下将校齐聚一堂,李道玄推李善坐在上首,后者坚辞……最后崔信以天使的身份坐在上首,李道玄、李善分左右陪坐。
三巡酒罢,李道玄问起马邑诸事,李善……当事人是不能自我吹嘘的,刘世让还在马邑,王君昊毕竟没有明面上的身份。
李善朝崔信使了个眼色……后者板着脸一声不吭。
场面有点古怪,其他人不知道,但撞破了崔信痛斥李善的李道玄心里有数……这位崔舍人也太过了点,呃,虽然还没定亲怀仁就纳了美妾,的确有所不妥。
不过,李道玄倒是觉得……对于崔信的痛斥,李善甘之如饴。
但场面总不能就这么僵着,李道玄侧头看了眼元普,笑问道:“听闻崔舍人宣读诏书,招抚苑君璋,元兄也在场?”
“是。”元普起身行礼,“苑君璋双膝跪地,叩谢天恩。”
下面有些许躁动,这些将校在河东任职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大都是本地人,而且大部分都是和苑君璋麾下大军交过手的。
自苑君璋领刘武周旧部复起之后,声势相当不小,仅仅攻入代州、忻州就有数次,还曾随颉利可汗几乎打穿了整个河东道,最后一任代州总管李大恩就是死在苑君璋手中。
双膝跪地,叩谢天恩……无数道视线投向泰然自若的李善,能将一度嚣张狂妄数次拒绝陛下招抚的苑君璋逼迫到此番境地,真是好手段!
和其他人不同,元普是仅有两个从头到尾旁听李善、苑君璋谈判的人,另一个是刘世让,他们都深深感慨于李善对突厥局势的了解,更感慨于一个未满二十岁的青年有如此深的心思。
元普看向李善的视线夹杂着忌惮,轻声道:“崔舍人宣读诏书,馆陶县公言此番招抚,当以头颅以贺……苑君璋即斩郁射设头颅以献。”
下面的躁动立即平息下来,郁射设这个名字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陌生,处罗可汗三子,先后监军刘武周、梁师都、苑君璋,是突厥王族中数的出来的人物。
“斩郁射设头颅,苑君璋当不至再首鼠两端。”崔信突然开口,“怀仁此举,于代州乃至河东实有大功,不愧怀仁之名。”
崔信再如何在心中痛斥李善,也不希望李善的声名受到影响……以这种手段逼迫苑君璋投唐,说起来手段实在狠了点。
对外自然无所谓,但对内就不好说了……至少日后同僚会有所忌惮,认为李善是个不讲规矩的人。
接下来,崔信从头到尾描绘马邑十日的一切……只是削除了李善和郁射设、结社率勾肩搭背、呼朋唤友,而是大篇幅的讲述第一次行招抚事,郁射设、结社率突然领兵南下。
坐在下首位的李高迁脸颊动了动,他的视线不由自主的转了过去,正和李善撞了个正着。
李善脸上犹带笑意,但目光清冷。
李高迁的身子微微颤抖……他当然知道这位青年是什么意思。
怎么可能那么巧,李善、崔信抵达马邑第二日行招抚事,郁射设、结社率恰巧从云州南下阻扰苑君璋投唐。
必然有人通风报信!
李高迁的心里充斥着巨大的荒谬感,自己举告刘世让暗通突厥,结果刘世让却借助李善而翻身,洗刷污名……他不认为自己的举告还能成功。
相反的,如果李善穷追不舍,李高迁自己很可能被扣上暗通突厥的罪名……通风报信使刘世让陷于马邑,这个理由只是勉强,但再加上李高迁诬告刘世让,那理由就足够充分了。
宴席很快就结束了,一方面是因为毕竟身在雁门关,不能大肆饮乐,一方面李善一行人急奔雁门,已经非常疲惫,当然了……也有崔信实在不想太过吹嘘李善的原因。
已经吹得有点过了……崔信住了嘴,但元普津津有味的说起在那破落村落中,李善如何率亲卫回首的一幕幕。
宴席结束后,将校纷纷退下,而李高迁拖延到最后,迟疑着来到李善面前。
李善转头四顾,薛忠等人悄然退下,厅内只留下了李道玄、崔信、元普,角落处,闻讯刚刚赶到雁门关的马周踱步而来。
“江夏郡公。”李善抬起头,平静的问:“在下赴任代县令,与郡公几度相交,可有得罪足下之处?”
不等李高迁回答,李善继续问:“商路分润,在下可少给了足下一文钱?”
“即使大败而归,朝中问罪,从左武卫大将军降为骠骑将军,在下可曾忘却昔日约定,可曾落井下石?”
李善霍然起身,“你要让刘世让万劫不复,与在下何干?”
“让刘世让陷于马邑,你可曾考虑过某李怀仁的性命?!”
李高迁脸色灰败,“怀仁,不是我……”
“唯恐消息泄露,使突厥得闻,启程前某就拜托淮阳王亲自坐镇雁门关,不放一人出关!”李善冷笑道:“能翻阅崇山峻岭,绕过雁门关而入朔州,必为熟悉地理之人。”
“而江夏郡公驻守雁门关已有年许,想必不难办到。”
李道玄还没听出什么,崔信却眉头大皱,他记得自己在马邑和李善商议此事……李善还很确定不会是李高迁、李神符的手笔。
崔信正要开口,却看见踱步过来的马周向自己微微摇头示意。
“怀仁,未必就是江夏郡公。”元普轻声劝道:“高迁兄乃是陛下身边旧人,招抚苑君璋乃军国大事……”
“罢了,罢了。”李善长叹一声,指着门口,“不送。”
目送李高迁离去的苍凉背影,元普起身看着李善笑了笑,摇头道:“真是好手段。”
“不过偷个巧而已。”李善嘿嘿一笑,“元公明日启程,今夜尽可安睡。”
崔信还要再留几日,而元普虽然后至雁门,但却要先赶回长安,毕竟崔信和李善的关系有些……元普的讲述在旁人看来才是最客观的。
等元普离开后,李善长长舒了口气,不顾仪态的瘫坐在席子上,“世伯,歇息几日,再去代县城逛逛……虽然北地苦寒,也有些特产,还请世伯带回长安。”
崔信犹豫了下,看了眼李道玄,又看了眼马周,他知道这两个人都和李善关系密切,才开口道:“你不是断定,消息走漏,非李高迁所为吗?”
李道玄脑袋歪了歪,“难道是襄邑王叔?”
“不可能。”马周摇了摇头,“襄邑王身为河东道行军总管,行此等事,风险太大……最多只是放出风声,宜阳县侯出雁门,往马邑,投颉利可汗罢了。”
“那……”
“不过怀仁以势压之而已。”马周和李善太熟,一眼就看穿了,之前的元普也看穿了,而李道玄、崔信显然没看懂。
李善来到代县半年,一直秉持着与李高迁结盟制衡刘世让的策略,即使李高迁大败也没有改变,甚至和刘世让撕破脸将其完全架空。
而这一次,李善用了刘世让,从某种角度来说是背弃了与李高迁的约定。
所以,李善抢在前面将暗通突厥这个帽子扣在了李高迁的头上……只是小手段而已,要不是你李高迁暗通突厥坏了招抚事,我也不会用刘世让那厮了!
之后李善自然会将关系缓和下来……李高迁本人无所谓,但他背后却站着东宫太子。
四人一起出门,马周紧紧跟着李善,而李道玄也一直跟到李善住处,甚至崔信都没回去。
李善揉着眉心,崔信这边估摸着是想和自己统一口径,可能还要问一问元普那边;李道玄那边不太清楚,而马周这么快赶到雁门关……李善隐隐猜到了什么。
但现在,李善什么都不想听,这小半个月来,心神耗费太过,他只想好好的睡一觉。
第四百三十二章 小本本
悠悠一觉醒转,李善大大伸了个懒腰,四肢舒展,一股酸麻的爽快传遍了全身。
“郎君终于醒了。”
“都快七个时辰了!”
周氏赶紧上前服侍,小蛮出去端热水来,门开关间,李善瞥了眼,“又下雪了?”
“雪势比前些天更大呢。”
坐在榻边任由周氏服侍穿戴整齐,小蛮又服侍着抹脸漱口……李善有点惭愧,自己真是被腐化了啊,不过这好像也不能怪我。
袖子里还塞着暖壶,李善踱步出门,仰头看天,登时被吓了一跳……他前世就没见过几次大雪,如此雪势真是让他瞠目结舌。
似乎天上漏了个口子,鹅毛大雪简直像是抖棉絮似的,一堆堆往下洒落,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视线之内都看不到其他颜色,院子里那颗大树都已经被压的折断。
李善不由得开始担忧起来,按照路程,赶往马邑的三千刘世让旧部还在途中,估摸着正和这场暴雪撞个正着。
但转念一想,如果郁射设没有撒谎,欲谷设真的南下……估摸着也挺惨的。
“总算醒了。”马周出现在门口,“淮阳王都遣派医者来看过了,说你太过疲惫,之后要好生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