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259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正说着呢,马周从那边踱步过来……李善一看,更是亏心了,之前两年虽然也曾在山东奔波,但总的来说马周小日子过得不错,都长膘了……而现在精瘦精瘦的。
  想想也是,李善守在雁门关,几乎将这么一大摊事全都甩给了马周……他琢磨着,贞观年间的名相,处理这些政务,那不过是小菜一碟,而且马周在军事上没什么特长。
  “哎呦,这不是馆陶县公吗?”马周阴阳怪气的说着,还特地行了一礼,“晚生拜见明府。”
  “这么多人呢……”李善咳嗽两声,“宾王兄适可而止。”
  马周冷笑道:“若非闹出了事,还不知明府何日方能回返!”
  “不过小事而已。”李善讪讪道:“此次主要还是答谢宾王兄鼎力相助之情。”
  马周依旧冷嘲热讽,“不敢当明府之谢。”
  李善有些奇怪,马周虽然向来和凌敬似的说话尖酸刻薄,但并不是抓住不放的人,今儿怎么看上去一肚子气?
  拉着马周找了个地方坐定,李善陪着十二分的小心,好一会儿马周才将一肚子气发泄出来。
  这段时日马周非常疲惫,他一方面要负责北市的交易,细微处有的地方用的是带来的亲卫,但也有的地方用的是本地的势族子弟,所以马周不敢大意,北市抽水是李善一大收入来源,也是最直接最稳固的基本盘。
  另一方面马周要负责和柴绍方面的马引交接事务,盘点粮草,发放马引,查漏补缺……要不是之前李善培养出了一批粗通算学的人手,还真忙不过来。
  此外马周要管理玉壶春酒坊的账目,代县势族商队,河东望族商队,有的是直接现钱购酒,有的是赊酒,有的是以粮食抵扣,再加上前一次运回的良驹定额数量……还好李善在雁门关那边专门做了一张表格,马周只需要照葫芦画瓢往上填就行了。
  听马周缓缓的叙述,李善细细打量,这些事虽然费心费神,但应该不是导致马周怒气勃发的原因,应该有其他的事。
  “齐老三那边一直没停过,红砖一出厂就被送往各地,用以修建新宅。”马周将一张地图铺在桌上,长长叹了口气,“不可随意择地,需配合授田,还得将来投民众尽量打散,分居各处,以防聚集生事。”
  李善眨眨眼,这不都是之前咱们商议好的吗?
  “有何遗漏之处?”
  马周又是长长叹了口气,“如今代县虽然依旧破败,但如雨后春笋,有奋起之像……”
  李善挑了挑眉头,“哪几家在闹幺蛾子?”
  这个词马周听不懂,但他知道李善在问什么……关于代县势族有可能的贪婪,他们早在两个月前就有过讨论。
  谁作死,抽他!
  下一刻,李善马上反应过来了,自己授马周管理北市、马引诸事的权力,但与代县势族之间的碰撞……马周是没有这个资格的,甚至李善授权都不可能。
  自己之前还埋怨马周处置不够果断,事实上是马周没办法处置,也没有这个权力……在李善看来,这是未来的名相,而在别人看来,不过落魄文士。
  想必这段时日,马周受了不少的气……李善想到这,不禁有些愧疚,干笑道:“宾王兄,这等事让人带个信去雁门关就是了……”
  “说得轻巧!”马周瞪了眼,“除了你,谁能压得住他们?”
  “更何况……”
  马周的腮帮子动了动,“用你的话说,没一个是好鸟!”
  “说说看。”
  “就拿这件事来说,是三里庄……你去过两次。”马周细细解释道:“云州迁居而来的第一批人,有四十人安排在三里庄,之前已经修建了八处新宅。”
  李善眯着眼突然打断,“是李家吧?”
  “不错,族长有一子为你亲卫,记得很得王君昊看重,射术极精。”马周点点头,“李家抢了那八处新宅,所授来投者共两百多亩田地,其中熟田也都被李家夺去。”
  “事情报上来,某去了三次,劝说无果。”
  “之后云州民众勾连聚集数百人,双方已经械斗两场,还好至今没闹出人命,不过也抢了李家几处宅子,连李家祖宅都被抢去了,至于其他的更是数不胜数。”
  “直到昨晚,淮阳王遣派的偏师抵达代县,杜晓前去借了三百骑才压住局势……等着你来处置。”
  李善听完,立即说:“总而言之,李家先行坏了规矩,而云州民众也不是好欺负的,对吧?”
  “嗯。”马周顿了顿,低声道:“如今来投民众都铁了心,必要群居,否则宁可离开。”
  李善冷笑道:“自古华山一条道,入吾彀中,死都得死在代县!”
  看了眼目露寒光的李善,马周提醒道:“若行霹雳手段,无论针对何方,他日或有不稳之相。”
  李善接口道:“但若只以怀柔,双方他日必然再起纷争。”
  “所以,必将恩威并施。”


第三百九十六章 恩威并施(中)
  这件事说大不大,毕竟李善、马周之前就考虑过。
  但说小也不小,能不能安抚代县势族,很大程度决定着商路的通畅与否,毕竟代县势族组建的商队是李善能直接控制的……却是唯一能直接控制的。
  这些势族在李善身上尝到了甜头,但家族整体性的贪婪……这是无法抑制的,土地兼并,蓄养人口,这是几千年来都无法避免的。
  但对于来投者,他们能不能顺利的定居,决定着李善计划后面的顺利与否,他们的处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苑君璋的动向……他相信,其中肯定有,至少是苑孝政的眼线,不说其他的,光是苑孝政的亲卫都十多人。
  看似容易解决,实际上颇为棘手……这不是李善、马周之前考虑过谁冒头,打谁屁股那么简单。
  若是处置不当,商路有可能出问题,而且聚集的云州、朔州民众有可能掀起乱事……虽然李道玄距离代县很近,而且还遣派偏师来此,但如此一来,李善的计划就要大打折扣了。
  要知道,在计划中,李善还要在代县再待上一年,后面还有很多事……呃,主要是因为他依稀记得,杨文干事变应该就是明年。
  虽然很多事都因为自己这只穿越蝴蝶发生了改变,但这种事……之前李善专门拜托朱玮打探杨文干,那时候是山东盐州总管……就在不久前,杨文干调回关中,任坊州总管。
  琢磨了好一阵儿,李善还是犹豫不决……类似的情形在他身上出现的次数非常少见。
  马周捋须打量着李善,在他看来,处置此事,的确需恩威并施,但这很考虑施恩、施威的火候……要让双方都觉得自己没受委屈,甚至觉得对方吃了亏,自己占了便宜。
  久久沉思后,李善低声道:“除却李家,召众族前来。”
  顿了顿,李善补充道:“让贺娄兴舒去门外迎客。”
  马周点点头,他知道,贺娄兴舒入仕,这是李善给代县势族最大的甜头,这代表着一族未来前程。
  李善原本希望将此事握在手中,缓缓放出去,以保证自己对代县地方的控制力……但现在看来,只怕要提前给他们些甜头了。
  李善不在乎单单一个李家,但却在乎以贺娄家为首的这些代县势族……所谓恩威并施,对李家之外的势族施恩,单单对李家施威,将他们做出简单但明确的阶层划分,这是最快捷的方法。
  族内子弟得以入仕,谁还去管李家?
  李善叹了口气,只可惜了李家送来的那个充为亲卫的子弟李三郎,骑射皆精,冲阵勇猛,对算学、急救也很有兴趣,是个不错的苗子。
  虽然代县范围不小,但两个时辰后,县内十二家势族除了李家都抵达北市,他们每家都有子弟在李善身边充当亲卫,也有族人在北市、砖厂管事,眼见来迎的贺娄兴舒都羡慕非常。
  自从架空刘世让,独掌雁门关后,李善已经很久没回代县了,突如其来的战事洗涤去他身上那股“文气”,在座众人均闭气凝神。
  正所谓居养体,移养气……贺娄善柱在心里想着,李怀仁赴任代县令,势族黔首均得其数度施恩,但到此时此刻,紧锁的眉头透出丝丝寒意。
  “三里庄之事,某已知晓。”李善手头的事多了,开门见山道:“全县上下,可有二例?”
  在座众人都暗自嘀咕,三里庄那边还在闹着呢,你不去处置,反而先来查问我们?
  贺娄善柱虽然不知道李善的真实目的,但却隐隐猜得到李善对于三里庄一事已经有了明确的处置方案……现在盘问众人,是想一并处置?
  代县势族各家的领头人或族长都年过五旬,在这个时代都算老者了,李善在他们面前向来温文守礼,但如今,冷漠的视线逐一扫过,让本就寒冷的屋内平添一分肃杀。
  “周家三处庄子,共收容一百三十二人,均住入新宅,安丁口授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最先开口,“只是……”
  周家是代县仅次于贺娄家的大族,人口众多,在通商事中出了大力,分润丰厚。
  李善只抬头看了眼,老者苦笑继续道:“只是族内颇有议论,授田倒也罢了,但新宅……”
  “红砖如今产量不高,先配迁居者新宅。”李善摇摇头,“稍候会任由购置。”
  “某亦知晓,不患寡而患不均,迁居者入住新宅,不耗一文,县人难免忿忿。”
  李善扫视众人,“但诸位理应知晓,此事关乎大计,谁欲坏事,勿谓言之不预!”
  甜头已经让你们尝过了,贺娄兴舒从一介小民入军直接为八品将校,这是阶层的飞跃,贺娄兴舒可以,你们的子弟也可以。
  更别说马引一事勾连柴绍以及身后的平阳公主,这买卖也算是和皇家扯上关系了……众人更从各家子弟口中得知,前任亲卫首领苏定方西征大胜,一跃而为十二卫中郎将,这已经是高阶军官了。
  但甜头给过了,丑话也要放在前面……不论李家,你们谁敢闹出幺蛾子,信不信这条路对你们永远关上大门!
  在座众人纷纷俯首,偶尔几个做过手脚的也纷纷下定主意回去就补偿回去,唯独贺娄善柱叹了口气。
  李善眯着眼打量这厮,自己够给面子了,这老头想造反吗?
  贺娄善柱起身苦笑道:“明府,三里庄一事……只怕明府尚不知详情。”
  李善愣了下,转头看了眼马周,后者也是一脸懵懂。
  贺娄善柱很确定李善不知详情,不然不会将处置三里庄一事延后,而先召集其余诸族。
  片刻后,李善拍案而起,冷然道:“真的死了?”
  贺娄善柱默默点头。
  李善狠狠瞪了眼马周,死了人,那等于说三里庄那儿现在就是个火药桶,一丁点儿火星就能炸上天……万一闹出个民乱,自己真是不知道该怎么收场。
  难怪贺娄善柱知道自己不知实情……应该先处置三里庄一事,回头再来对其他势族施展手段。
  “传令调集五百卒随行,即刻出发。”


第三百九十七章 恩威并施(下)
  三里庄是因距离代县驿站三里而得名,此地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周边多有良田,一度富庶,正因如此,突厥破雁门后洗劫代州,此地几乎每次都被洗劫一空。
  也正是这个原因,马周才将相当一部分迁居者放在周边,毕竟周边太空旷了。
  但今日,数以百计的青壮聚集而来,分列两侧,喝骂连连……毕竟地处边塞,大家伙儿手中拿着的都不是什么锄头镰刀,而是各式军械。
  反而是从朔州、云州这种四战之地迁居而来的民众比较吃亏,携带的兵器早就在雁门关被扣下了,拿着的只是些木棍。
  随着越来越清晰的马蹄声,喝骂声渐渐停下,有人惧惊,有人期盼,也有人准备奋起一搏。
  数百骑兵一直奔驰到庄子外,视线之内,最前面的那匹神骏非凡,浑身洁白没有一丝杂质的白马最为夺目,李善放缓马速,但并未顿足,冷着脸一直向前,直到两伙人中间才勒住缰绳。
  李善的视线左右扫视,视线所及之处,还隐隐传来嘈杂声的各处立即寂静下来。
  回头看了眼跟上来的贺娄善柱、王君昊,两人都下了马各往东西,两边推举出数人前来。
  李家这边是其族长李贺,这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是李善亲卫李三郎的父亲。
  迁居民众推举出来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脸上还带着几丝血迹,神情愤然……贺娄善柱低声告诉李善,这就是那个死者的公公……死者是个寡妇,丈夫刚刚在马邑战死。
  其实,这一批迁居者抵达三里庄已经十日了,刚开始一切正常,授田分宅,都已经住进了新宅。
  李氏族人虽然忿忿不平,但也没闹出事,直到一个族人鬼迷心窍看中了一个一身孝服的小寡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2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9/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