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256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怀仁信中提及,临济县侯手持陌刀,阵前斩敌,突厥无不失色。”苏定方笑道:“此战之后,虽临济县侯未得授职,但先后得襄邑王、淮阳王许可,领兵助守雁门关。”
  每一封信都看过的苏定方当然知道,李善欲架空刘世让,全面掌控雁门关,阚棱、李高迁都是强助……特别是前者。
  “此次商队携数百良驹回关,虽于国有益,但终究违逆律法。”柴绍叹道:“今日议事,刘世让上书弹劾怀仁,有重臣宰辅建言罪之。”
  苏定方愣了下,这事儿他还不知道,但立即确定是裴世矩……还真让凌公猜中了,裴世矩不偏不倚的跌入坑中。
  “河东裴氏,一门双相,朝中无出其右。”柴绍慢悠悠道:“只看定方泰然神情,便知……定方尽晓内情。”
  苏定方一时间哑口无言,他在作战时对时机把握非常敏感,但在这种勾心斗角的事上……哎,历史已经证明过了。
  历史上苏定方为先锋踏破突厥王帐,虽是偏将,毕竟也立下大功,但在之后的二十多年内都不得升迁,直到唐高宗李治上位。
  终于可以确定了,的确是裴世矩,的确是李德武……平阳公主深吸了口气,“说吧。”
  虽然苏定方在这方面不太敏感,但还好身边有个这方面特别敏感的凌敬……类似的场景中,凌敬为苏定方划出了一道底线。
  除了秦王事,尽可叙之。
  于是,接下来平阳公主、柴绍一点点的问,几乎是在挤牙膏……虽然这个时代只有牙粉,没有牙膏。
  而苏定方挑挑拣拣的将实情一点点的透露出来,并有意无意的将李善描绘成一只无辜的小白兔。
  李德武抛妻弃子,而且几度加害,裴世矩为虎作伥,下手更狠……李善完全是被迫害的,真的。
  至于什么李善使了手脚将李德武送入东宫……哎,这种事苏定方也不知情啊。
  随着苏定方的讲述,平阳公主、柴绍的神情愈发复杂,他们感慨于更甚猛虎的李德武,明白了为什么裴世矩将李善塞到雁门,唏嘘于李善的悲惨过去,更赞善李善身处逆境,奋发而起的心性。
  “一门双相,好大的威势!”平阳公主哼了声,“当日怀仁搪塞,某便知晓其在朝中必有敌手!”
  “告诉怀仁,既然视某为姐,那便无需畏惧!”
  为李善做主,平阳公主不敢做这样的保证,但裴世矩、李德武几度陷害,平阳公主有至少护住李善的能力。


第三百九十章 送礼(上)
  日月潭,李宅。
  刚刚从天策府返回庄子的凌敬安之若素的坐在那,听着苏定方的描述,嘴角犹挂着一丝清冷讥讽。
  在座的除了这两人,还有面色忧虑的朱玮,紧锁眉头的朱氏。
  “朱娘子安心便是。”凌敬笑着劝道:“裴世矩二度出手,时机把握得当,看似问罪怀仁,实在使其别迁,不过此事……圣人知晓,太子、秦王、平阳公主都知晓。”
  “都知晓?”朱氏眉头锁的更紧了。
  一旁的朱玮心知肚明,低声劝道:“大郎如今在外,处事隐秘……”
  凌敬呃了声,心想李善这厮嘴巴倒是挺紧的,出塞通商这件事在河东已经算不上隐秘了,但在关中少有人知……只是没想到连朱氏都不知晓。
  顿了顿,凌敬补充道:“只是经刘世让弹劾,两仪殿裴世矩问罪,只怕怀仁声名受损。”
  朱氏的注意力立即被转移开,砰的拍了下桌案,“老贼!”
  “当然了,也有好处。”凌敬将话头绕回来,“一来于国有益,圣人自当垂青,他日返京,必有风扇,二来……”
  凌敬瞄了眼有些惭愧的苏定方,“平阳公主放言,他日怀仁高枕无忧矣。”
  朱氏呆了呆,面露喜色,她这几个月和平阳公主时常来往,已经知晓这位女子的分量。
  朱玮和朱氏还好糊弄,但苏定方……虽然算不上机敏,但他对李善的了解却在前两者之上,不仅狐疑的看了眼凌敬。
  凌敬丢了个眼色过去……他和苏定方都有共同的认知,就算平阳公主或强硬出头,或从中斡旋,就算裴世矩、李德武心不甘情不愿的罢手,但李善会让之前的一切都随风而散吗?
  绝不可能!
  如果说之前还只是李德武、李善父子之间的明争暗斗,但在裴世矩将李善塞到雁门的那一刻开始,就意味着他和李善之间再无回旋的余地。
  裴世矩拉开了战幕,但什么时候结束却不是由他说了算!
  凌敬对于这些早就琢磨过了,就算平阳公主出面,只怕裴世矩也不会罢手……想想就知道了,裴世矩还能活几年?
  不说裴世矩了,就是裴寂也年过六旬,若是李善耐得住性子,等这两人都身故之后,再无杰出子弟的闻喜裴氏西眷房能对付很可能当日已经身登高位的李善吗?
  圣人青睐有加,太子、秦王均怀柔拉拢,还有平阳公主力挺……这也是裴世矩想尽快摁下李善的主要原因。
  朱玮想了想,低声问:“大郎在雁门关……”
  “必然无恙。”凌敬没有提起刘世让可能降敌的事,只笑道:“淮阳王移驻崞县,距离雁门关一日路程,左威卫将军薛忠已率两千士卒进驻雁门关,去年是怀仁将他从突厥手里救回来的。”
  一边说着,凌敬一边在心里盘算,李善这个人,关键时刻狠得下心,如果刘世让有异动,李善就敢斩其首级。
  有阚棱、李高迁、薛忠之助,再加上本人在代县、雁门关几度施恩,李善掌控雁门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一再保证李善的安全之后,凌敬才说起出塞通商这件事。
  “两仪殿一事已然传开,长安城内颇有议论。”凌敬看向朱玮,“东山寺存粮已经启运?”
  “明日便可启程。”朱玮迟疑问:“只是……当年怀仁于东山寺设粮仓,除了日常所用,不许外用。”
  “最早一批都快两年了,粮米难以久存。”凌敬摇摇头,“河东望族卡住粮食这道口子,怀仁不得不让步。”
  “以马引换粮,此策的确精妙,但一时半会儿只怕难以奏效。”
  “先送过去顶一顶,顺便换一批良驹来。”
  李善赴任之前叮嘱过,庄内大小事务,均以凌敬为主,朱玮立即点头应下。
  这些事凌敬早有思量,从李善来信中判断,云州居民、草原部落对盐、茶叶甚至漆器、瓷器都有不小的需求量,但总有分层,只有玉壶春是不分阶层,男女老幼贫贱富贵都爱之。
  所以,玉壶春成为了走私量最庞大的货物……李善能操纵这条商路,一方面是因为代县令、驻守雁门,另一方面就是因为玉壶春。
  所以,李善不能让河东望族卡住这个口子……光是第一批良驹,李善将北市抽水全都填了进去才将裴氏、柳氏商队携带的牛马全都拿下来,为此还要将下一批酒坊出产大部分送出去。
  苏定方有些奇怪,“送些良驹回来作甚?”
  “河东购粮,绕不开河东望族,难道其他地方就能绕开?”凌敬哼了声,“李楷、王仁表、柳奭、房遗直、杜荷、长孙冲……”
  朱玮立即明白了,一方面是要打通关系,另一方面也是为李善维系人脉关系,但想了想他迟疑道:“好像大都是秦王府子弟?”
  “京兆韦氏送两匹过去,还有魏玄成,呃……”凌敬顿了顿,“还有什么人要送?”
  朱玮神色微变,笑道:“太子中允王叔玠,祁县王氏出身,曾数度赞誉怀仁……”
  “太子左庶子,荥阳郡公郑善果年初安抚山东,回朝后赞誉怀仁筹谋山东之功。”
  凌敬随意点点头,反正至少这时候,李善是不能也不愿直接卷入夺嫡之争的,不过这老头也心想朱玮在东宫那边到底有什么渊源,但好像怀仁已经有所揣测。
  苏定方突然想起一事,试探问:“崔舍人那边……”
  这方面的事苏定方向来不太注意,他只是记得听人提起过,荥阳郡公郑善果的母亲出身清河崔氏,是中书舍人崔信的堂姑,两家走的很近。
  “无需如此。”凌敬捋须笑道:“那边怀仁早有安排。”
  哎,李善前世没给岳父岳母送过礼,没经验啊,也是,他到穿越前都是单身狗……而凌敬也没考虑到这点。
  “前日在平阳公主府见过那位崔小娘子。”朱氏突然开口,“隐隐问起,大郎何时回京。”
  朱玮笑道:“天合之作啊……不过记得崔小娘子才十一二岁。”
  一般来说,唐朝女子定亲在九岁到十四岁之间,明后年定情都来得及。
  凌敬微微摇头,“听人提起过,崔舍人赞怀仁才情,但其妻张氏颇有不满。”
  “未必如此。”朱氏反驳道:“那日张氏多方打探……”
  其他三人都忍不住咧咧嘴,那篇《爱莲说》一出,张氏就算百般不愿也无可奈何了啊。
  朱氏一边说着,一边心想那日送出的金步摇很得张氏喜爱,自己还特地提起是大郎从雁门送来的。
  一般来说,步摇是妇人佩戴,未出阁的娘子佩戴步摇很少见。


第三百九十一章 送礼(下)
  朱氏自鸣得意的那支金步摇的确不是凡物,状入飞凤,雕刻手艺巧夺天工,凤凰口中衔了枚黄豆大小的红色宝石,饶是张氏出身武城张氏,又嫁入清河崔氏,也未见过。
  虽然那日在平阳公主府没打探出什么,但张氏却收下了那支金步摇,而且第二日就佩戴起来。
  但此时此刻,满脸通红的张氏从头上摘下金步摇,狠狠的摔在桌上,瞪着女儿呵斥道:“赴任代县不过数月,居然走私出塞,还有脸以莲喻己,以君子自居!”
  这两日崔小娘子心情很是不错,前日见到朱氏只觉得和蔼可亲……呃,这应该是错觉。
  崔小娘子声音清脆,如珠落玉盘,“何人不知道李怀仁以仁义为先,数度施恩……”
  “东山酒楼、玉壶春……操持商事,说什么仁义为先!”张氏忿忿道:“清河崔氏,海内闻名,若是品行高洁,纵然文才稍逊亦可,他李怀仁就算是八斗才子,如此品行有何资格……”
  崔小娘子高声打断,“圣人都不问罪,母亲却要强加之。”
  “不过依仗陛下宠信,此为幸臣!”张氏冷笑道:“今日坊间遍传,世间最爱阿堵物,李怀仁也!”
  崔小娘子被逼到角落处,毕竟只是个十一岁的小丫头,眼眶里的泪珠已经快溢出来了。
  这时候,崔信缓缓踱步入门,看了眼桌上的那支金步摇,微微摇头,叹息一声。
  “父亲……”
  崔信又叹了口气,其实这两日他心情不太好,呃,应该是很不好。
  你李善千里迢迢,从雁门送来礼物,有给我女儿的,有给我妻子的,就是没给我的?
  过分了啊!
  居然不把我放在眼里?!
  你以为就凭那篇《爱莲说》,老子就非选你不可了?!
  但今日两仪殿一事传开,崔信心头思绪涌动,很多事都联想到了一起……难怪,难怪。
  但即使心头烦闷,但看见女儿落泪,老父亲还是心有不忍,将妻子劝走后,柔声安慰女儿。
  看女儿泪水不止,崔信一拍桌案,从袖子里取出一封信递过去,“那小子新写的文。”
  呃,妻子有礼,女儿也有礼,崔信心头忿忿,为此将李善送来的给女儿的礼物一直瞒着呢。
  崔小娘子却扭过头去不肯接,双目红肿,还在是不是抽泣。
  崔信心思机敏,很快反应过来……李善组建商队,走私出塞,短短一日,此事已经遍传京中,但苑孝政这个名字却在李渊的严令下没有传开,这直接导致李善最爱阿堵物成了板上钉钉。
  这对于心慕郎君的崔小娘子来说,实在是个不小的打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2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6/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