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66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周赵咧咧嘴,凑到李善耳边道:“前朝末年,贼寇纷起,苏邕率乡兵御贼,颇有威名,其子……应就是此人,子承父志,曾率兵败张金称、杨公卿。”
  这句话分量不低,张金称、杨公卿都曾经是河北巨盗,颇有名气……但李善完全没听说过,只笑着说:“苏兄早有威名,坚拒突厥,这也罢了,但收容同僚亲眷……此举堪称仁心义骨。”
  苏定方苦笑了声,“汉东王与夏王不同,程务挺旧事在先,实在不敢冒险行事。”
  这次不用周赵解释,李善就听懂了,年初大战,身为窦建德旧部的程务挺奉秦王之命截断洛水,断了刘黑闼的粮道。
  结果呢,刘黑闼将程务挺一家老小,父母妻儿杀了个干干净净。
  此次苏定方生擒范家子,击杀多位刘黑闼亲卫,还杀了几十个突厥人……一旦事泄,整个村子都要面临灭顶之灾。
  所以,一村人都得跑路,不得不跑路。
  “苏兄之事日后再说,此行南下往魏洲,路上还要苏兄费心。”李善斜眼瞥了瞥周赵,“这位自称河北人氏,足迹遍布山东,但却是个路痴。”
  苏定方迟疑了下才开口问:“的确是去魏洲?”
  “听闻淮阳王三战三捷……”
  “苏兄消息倒是灵通。”李善苦笑道:“之前三战,刘黑闼军中均无突厥兵,而此次大战,突厥骑兵滚滚而来,其势甚嚣。”
  “此次于此相逢,也算有缘……”
  李善脸上苦色愈浓,坦然直言,将自己和李道玄的争执大致讲述了一遍。
  苏定方摇着头道:“突厥兵尚未北归,冀州、深州交界处泥泞满地……”
  李善闭上了嘴,但周赵插了一句,“而且淮阳王与副帅原国公不合。”
  “天时地利人和,无一在手,贸然浪战,此战必败。”苏定方立即做出了判断,“其实此战并不难打。”
  “只需坚守冀州二十日,待敌军士气锐减,风传幽州军出境断其后路,再加上深冬时节,突厥必然北归,再行出击,稳操胜券。”
  这一番话下来,李善算是死了心,如果说之前只是自己这个看了答案的穿越者的揣测,那堪称名将苏定方这一番话算是盖棺定论。
  只是不知道李道玄逃不逃得了这条性命……
  “咚咚咚。”
  外间有敲门声,被踢了脚的周赵不情不愿的打开门,外间天色犹黑,昨日黄昏所见的那位老者手持蜡烛站在门边,“大郎,都收拾好了。”
  “侄儿驾车,还请凌伯管束。”苏定方深吸了口气,转头看向李善,嘴唇微启却没开口。
  “若不嫌弃,称一声李兄,已然说定,此事日后再说。”
  不等苏定方开口,李善起身去了内室。
  苏定方无奈的叹了口气,低声和凌伯商议启程诸事,最重要的是带上干粮、水囊、武器、被褥,再带上部分细软,铜钱都太重只能大部分舍弃。
  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跟着南下的,也有小部分人准备去德州暂避,苏定方也不能逼着别人跟着自己跑路。
  “水囊装好水,每家的盐都撒进去。”周赵提醒了句。
  “谢过先生。”苏定方点点头,他虽然不知道盐水有什么用,但知道李善一直叮嘱人给母亲灌盐水。
  李善从内室出来,“还不错,让人将马车赶来,多铺点被褥,再小心抬上去,路上尽量不要颠簸,某就守在车外。”
  苏定方长长作揖,九十度了,“昨日之诺,绝不更改。”
  “某也说过了,挟恩图报,非义也。”李善郑重其事的说:“此事日后再议。”
  苏定方不再说话,大步出门。
  周赵懒洋洋的靠在案边,半闭着眼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凌伯仔细打量着这个青年,猜测这人到底是什么来历。
  李善自以为给出了合情合理的解释,但无论是苏定方、凌伯还是周赵都只是半信半疑。
  一个乡豪之子,即使小有名气,即使力挫巨盗,即使武艺高强,但总归在窦建德、刘黑闼手下都没冒出头。
  而这位青年只听到“苏定方”三个字,就突然态度大变,绝不可能只是听过这个名字这么简单。


第一百零一章 启程、名士
  已近午时了,寒风呼啸而过,路旁的已无树叶遮体的大小树木被吹的瑟瑟发抖,正在努力控制胯下白马的李善也在瑟瑟发抖。
  实在有点冷,冷的手都僵住了,似乎高悬空中的太阳不能带来一丝丝的温度。
  被冻的有点受不了的李善正琢磨要不要找个借口歇一歇,至少也要煮点热汤暖暖身子。
  要不干脆就进马车吧……身为医者,照料伤员,天经地义啊!
  突然一件冬衣从马车前头掷来,正罩在白马头上。
  “穿上吧。”
  “谢过苏兄……哎哎哎……”
  李善拱手称谢,胯下这畜生脑袋被罩住了,四根蹄子往侧面偏去,坐在马车前方的苏定方身子一长,抓住缰绳轻轻一带,白马一声嘶鸣回到道上。
  “呵呵,呵呵。”
  都不知道是第几次了,李善除了干笑几声,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之前一直是郭朴陪着李善,但此行不知前方凶吉,郭朴需要上前探路,李善那蹩脚的骑术……
  刚启程的时候天还黑着,要不是苏定方照料,李善得摔好几次……这样的高度摔下去,加上往前的劲道,一个不好就要摔断脖子。
  苏定方回了个也不知道是笑还是哭的表情……一夜深谈,这位青年虽然尚未弱冠,但观其言谈举止,凤仪气度,苏定方很确定对方身份不凡,但没想到不会骑马,难道是因为生于岭南?
  这个时代,别说世家子弟了,就是普通乡豪,那都是会骑马的,就像后世年轻人就没有不会开车的。
  骑术好的都能在马上给你表演托马斯全旋……上午歇息时候,李善亲眼看见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玩了这么一套动作,虽然不够标准,但足够流畅。
  通医道,与淮阳王交好,但却不懂骑术,苏定方瞥了眼一旁的凌伯,后者几次试探打听李善的来历,但苏定方自己并不是很在乎这些。
  几度受恩,苏定方有自己的为人处世的标准,他知道自己是跳不出去的,即使对方不收下那张卖身契,自己也欠下了可能一生都还不清的人情。
  “驾,驾驾。”
  清脆的呼喝声,四五匹马从侧面越过马车,最后一骑回头看了眼李善,留下一串笑声……后者有点脸红,冲他笑的那人看模样也就十二三岁,还是个小姑娘!
  “小心点!”李善扯着嗓子号了声,“别摔着了!”
  身后的朱八嘿嘿一笑,“郎君……呃,你别摔着了。”
  “滚蛋!”李善骂道:“说定了,回京让你去陪着哑叔,修炼闭口禅!”
  昨晚李善还在权衡……权衡苏定方带上村民,太拖累行程速度了,但直到上了路,他才发现,拖累大家的是自己……弄了半天,小丑竟然是我自己?
  村中都是苏定方接来的同僚亲眷,基本上人人都会骑马,跟着苏定方南下的一共八十七人,年过五旬的只有三人,马车另一侧的凌伯就是一个,李善偷空瞄了眼,那老头一边骑马一边发呆呢。
  十岁以下的孩童十二人,剩下的都是少年、青年、中年人,都能趋马奔驰,哪个都比李善强得多。
  苏定方只管驾车,他熟悉地形,选择的路大都平坦,速度也不慢。
  所以,最慢的,拖累大家的,是李善。
  不过,只一个上午,歇息了两次,李善成功打造出了平易近人的人设,和村民说说笑笑,和那些孩童更是亲密……呃,就是那个被他剪了衣衫的女童不肯听他讲故事。
  苏定方只顾驾车,村中青壮都让郭朴、范老三统率。
  郭朴安排人手,亲自带队上前探路,范老三带着族人殿后,只朱八、赵大、石头几个老人跟着李善。
  对这些,李善啥都不懂,不敢瞎指挥,只能用人不疑了。
  “大郎,娘子醒了!”
  车内传来惊喜的呼声,苏定方立即勒住马,回身钻入车厢,李善也很是惊喜,终于能歇息了。
  “娘,娘……”
  费劲爬下马,李善曲了曲腿,爬上马车,劈头就是一句训斥,“闭嘴!”
  苏定方立即闭气息声……老听话了。
  李善简单的检查了下,伤口并无崩裂,额头也不发热,不过到底有没有并发症,还要再观察几天。
  “先歇息片刻,换药,重新包扎。”
  “苏兄,叫几个气力大的妇人来,待会儿会很疼。”
  躺在被褥上的妇人四十左右的年纪,额角处有清晰的鱼尾纹,双目无神,但显然已经清醒过来,看到向来稳重的独子手忙脚乱,被训斥也不敢吭声,不禁嘴角微微抿起,似乎是在笑。
  一阵忙碌后,李善才出了马车,不想浪费盐水洗手,干脆就着白马的马毛一阵猛搓。
  “怎么样?”苏定方一边问,一边心里嘀咕,这人也十七八岁了,怎么还这么孩子气。
  “还行,恢复的不错,如果这几日不发烧……呃,额头不发烫,等到了魏洲再多用些补药……”
  李善正说着,前面探路的郭朴带着几个斥候趋马奔来。
  “碰上突厥兵了。”郭朴快步过来,低声说:“约莫两三百兵,看模样昨夜洗了个庄子,打了个照面,没追过来。”
  “放心,不会追过来的。”周赵非常肯定的说:“咱们是南下去枣强,路线极偏,突厥兵应该是往西北方向。”
  李善在心里默念,要么是今日,要么是明日,大战将起,突厥兵四散劫掠,此时自然是要往下博方向赶去,集中兵力,当不会顾及小鱼小虾。
  “不错,的确是西北方向。”郭朴叹道:“刘黑闼本是河北人,引狼入室,祸乱乡梓,秦王曾言,此僚忘祖……”
  “若不是唐军欺人太甚,也不至此。”一直沉默的凌伯突然说:“王世充流放,夏王却被斩首,甚至妻儿都难保性命,若非如此,去年刘黑闼如何能席卷河北?”
  “你这老儿说甚浑话?!”范老三左胳膊动不了,但右手已经握住刀柄,恶狠狠骂道:“刘黑闼引突厥入寇,还占着理了?!”
  苏定方上前一步却没吭声,凌伯却推开苏定方,“若不是诸多同僚被唐军搜捕,苏家大郎何至于将我等老弱妇孺藏于乡野呢?”
  “听闻世人称颂秦王虽战功盖世,然行仁义之道……嘿嘿,嘿嘿……”
  范老三是关中府兵出身,后因悍勇被选入玄甲军,对秦王敬若天神,听了这话立即拔出利刃。
  “住手!”
  “住手!”
  前一句是苏定方,范老三置若罔闻,反而上前一步。
  后一句是李善,范老三立即停下脚步,咬咬牙退了一步。
  “还不收起来。”
  李善的话轻描淡写,而范老三虽然双目喷火,但还是归刀入鞘。
  苏定方偏头看了眼李善,一路上这位青年待下随和,与下人说笑无忌,甚至村内孩童取笑骑术,都被其一笑了之,但没想到如此令行禁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6/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