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分节阅读_第342节
小说作者:理振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3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8:53
  故御前左军都督、右军都督,陕西都督,宿国公,艾能奇,谥武顺
  故御前中军都督、后军都督,北直都督,褒国公,冯双礼,谥忠简
  故御前右军都督,燕然都督,安南都督,陈郡公,袁宗第,谥武靖
  前御前后军都督,安西都督,枢密副使,嘉应郡公,王翊
  故御前左军都督、中军都督,兵部尚书,申郡公,白文秀,谥忠顺
  现安北大都护,枢密副使,敦煌郡公,王愬
  -------------------------------------
  次年春,立皇长子,燕王朱慈煊为太子
  又一年,帝禅位于太子,为太上皇
  立《宪纲》四十八条,令后世禀以施政
  又十二年,夏,上皇南巡,至尧山,崩,临言诏,增减《宪纲》至五十六条
  大行皇帝北归,至江陵,梓宫随江下,归南京,沿岸凡三千里,戴孝披麻,泣啼之音,有逾百万,十日不绝。
  中元,大朝议,依大行皇帝遗旨,简丧,十日止,葬于钟山
  议曰,请为大行皇帝奉宗庙,世祖
  谥曰:继天行道肇祚承极至圣神武仁文义成禀德绍功烈皇帝
  ——《后明史,本纪第一,世祖本纪》
  大明共和九年,公元1814年,金陵大学
  历史学院祭酒,历史系教授,也是当代最权威的明史专家,年逾八旬的赵翼,搁下了手中笔。
  看向窗外,机械学院那边突然爆燃,响彻整个学院的实验内燃机厂房,无奈失笑……


正文完


第六卷 后记:一篇读罢头飞雪


第1章 峥嵘旧事
  “好了,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第一章有关前明灭亡与后明中兴战争,还有第二章世祖皇帝革新,就差不多讲完了。”
  “接下来,我们将学习第三章,显昭盛世与新文化运动……”
  大明共和六十年,公元1865年,金陵大学,高陵校区
  宽阔的阶梯教室,在白炽灯照耀下,显得额外明亮
  这是前两年才投入市场的新玩意,目前国内外绝大多数大学,都还是用煤油灯。金陵大学到底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最高学府,财大气粗。
  从今年开始,为庆祝共和六十周年,也是建校二百一十周年,给全校几十间大教室,还有会馆礼堂,都安上了全新白炽灯。
  只是,眼下原本可以塞满三四百人的阶梯教室,却只有四十多的学生坐着。
  因为这是一节选修课,历史学院开的,“《后明史》研究”。
  李炎并非历史学院学生,他是机械学院的,选修这个,首先当然是为了学分,听说讲课教授放得很松,其次也是自己对历史比较感兴趣。
  所以听得额外认真,做了不少笔记
  讲台上对着黑板滔滔不绝的教授,却并非是个明人,而是高鼻深目的欧洲人模样。
  只是穿着明制汉服修改而成的,学校教师统一服装,倒也显得不怎么冲突。
  唯独对方那标志性占满快半张脸的大胡子,看起来稍有滑稽。
  这位教授来自德意志,原为柏林大学的博士,但对东方历史,尤其是后明与世祖皇帝这段历史非常感兴趣。
  研究很深,甚至不惜花了很大功夫,学习汉语,并申请前往东方最高学府,金陵大学留学。
  在金陵大学,他以出色的研究成果,同时获得哲学院和历史学院教职,是金陵大学建校以来,为数不多能得此殊荣的外籍教授。
  这无论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值得让人仰望的成就
  李炎继续翻开新的一页笔记本,其实许多历史,他们从小就耳熟能详,自中学阶段,就有专门的历史课。只是这位教授讲得更加深入,也更有新意,让人实在不禁沉迷其中。
  不同于以往照本宣科,教授用一种全新的,李炎从未听过的角度,来剖析历史。
  正当他的思绪稍稍走神时,教授那略有些口音的官话又传来
  “好了,现在我们开始讲第三章……”
  -------------------------------------
  光烈三十八年,明世祖朱由榔退位
  新君朱慈煊继位,改元绍业
  绍者,继也,意为继承光烈朝的政治宏图和理想
  朱由榔在退位之前,正式搬出了他酝酿近二十年,删改无数次的政治纲领性文件——《宪纲》。
  后世一般称呼为《世祖宪纲》
  这意味着,朱由榔三十多年的政治实践,最终以纸面形式,确定为国家意志。
  完成这一切后,朱由榔终于放松,把政务丢给了三十多岁,早已锻炼成熟的朱慈煊,自己带着家人四处游玩,或者和王夫之、方以智等人,讨论一些哲学和科学上的问题。
  十二年后,朱由榔驾崩,而在此之前,老一代在抗清战争中崛起的文武精英们,都已经陆续病逝,剩下的几个也已经老迈。
  激情澎湃,开天辟地的光烈时代结束了,大明进入新纪元。
  光烈朝的岁月虽然足够精彩,但却如同一天的早晨,朝霞灿烂,却并非鼎盛。
  世祖皇帝为这个国家和民族留下的遗产,远比他本人想象中要夸张。
  无论是政治和制度上的,还是精神和思想上的。
  朱慈煊在位二十六年,被史学家称之为“光烈遗风”
  在这个时期,国家按照世祖在世时制定的路线,稳步发展
  显宗皇帝,也就是朱慈煊,是他父亲忠实的继承者。他给一些居心叵测的保守分子,那在世祖逝世后,原本蠢蠢欲动非分之想当头一棒。
  世祖的新法不仅没有被废除,反而按照《宪纲》中的设想,逐渐继续深入。
  在这二十六年间,广州、南京分别成立了证券交易所。新兴科层制官僚体制,逐渐开始取代过去的士绅基层自治。政府的权力触角,向着帝国最底层的行政单位伸去。
  在上层建筑中,绍业二十二年,肇庆首建地方咨议局
  资产阶级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光烈朝所缔造的工业复合体与商业金融经济,发展壮大,钢铁产量达到手工业时代的极点。
  普及的公民教育,为帝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于是乎,在显宗在位的最后三年
  来自武昌工业学院的一声汽笛,人类历史翻篇
  工业革命,到来了
  纵观整个显宗后期,到庄宗,宁宗,昭宗,以至于后面的景宗初年。
  这近百年的岁月,是大明,乃至整个中华历史上,最辉煌的盛世。
  大明帝国,成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领头羊及支配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几乎近一个世纪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市场变革,都围绕着东方那个大国运转。
  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在十八世纪后发追赶,相继在大明影响下,进行工业革命的英、法、普鲁士等国,都只是在世界市场中,扮演接受产业转移和中下游地位。
  在地缘政治的博弈中
  绍业十八年,朝日事件爆发
  在斡旋朝日双方的天津谈判失败后,大明理藩院向日本方面下了最后通牒。
  命开长崎、江户、广岛、大阪、神户五港。
  德川幕府拒绝
  由三十艘乙级以上战列舰,和众多巡洋、护卫舰构成的庞大海军风帆舰队,叩访长崎港。
  与日本水师发生交火,击沉、俘虏大小船只两百余
  又三日,德川幕府表示为长崎守军,未经幕府允许,与明军冲突,私自行动,撇清关系。
  接着,明军舰队访江户湾
  于横滨签订条约,日本承认对明藩属关系,开五港,明军在长崎、大阪驻军。
  熙明八年(第三代明庄宗),朝鲜内附
  九年,登陆新洲(北美西海岸,靠太平洋这边),建立第一个据点,命名为新乡(笑)
  也是在这一年,国家层面的咨政院,正式成为立法机构。在《宪纲》提出快半个世纪后,大明开始尝试向立宪制转型。
  十五年,与英国划定分界新洲,大明占据西海岸,英国占据东海岸。
  紧接着,庄宗、昭宗年间,还先后在中东、印度和西伯利亚,与英、俄、法爆发局部冲突,大多取胜。
  至昭宗后期,殖民地和藩属国横跨全球,包括但不限于,日本、朝鲜、中南半岛、吕宋、印度尼西亚部分地区、印度东海岸部分地区、北美洲西海岸(含阿拉斯加)、中美洲部分地区、东非部分地区。
  国力达到极盛,成为事实上的日不落帝国
  西方史学家将之称为“独极时代”,而大明史学家则称呼“显昭至盛”。
  老子曾言“反者,道之动也。”
  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没有人能够永生不死,就像没有哪个王朝真能千秋万代。
  快速发展的背后,是越来越沉重的矛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7页  当前第3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2/3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