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通通通”
“砰砰”
攻城明军渡河时,将火铳手集中配属在船只竹排上,而后靠近护城河中间的屯兵城齐射!
就算杀伤不了其中清兵,也能将对方压得抬不起头来。
而后载有刀牌跳荡手的平底船“蓬!”的一声撞上岸,数十员如狼似虎的锋锐就在明军将佐带领,冲上屯兵城之前被炮火反复轰击后的低矮城墙。
“刺啦!”
“杀鞑子!”
“掌雷!”
“蓬!”
这时候,清军才发现,之前的一个月,李过肯定没有用全力……
因为这次,仅仅是一个时辰的光景,从襄阳城上往下看,明军旗帜遮天蔽日,越来越多火红色衣甲,以营为单位,在动员之下,如火海般往襄阳涌来。
火铳、炮弹、箭矢,如暴雨冰雹,铺天盖地,硝烟延伸数里,以至于护城河上都是一片薄雾,喊杀声、枪炮声、兵刃声直冲云霄。
两刻钟后,南门外屯兵城沦陷
又过一刻钟,东门屯兵城沦陷
刚刚经历城内混乱的清兵本就是惊弓之鸟,刚刚还在军官安抚下,表示只是城内走水,明军并未入城的士卒,这下子就听到了明军的喊杀声……
士气的崩溃立马如病毒传染,军官将领只能用强制手段,和死亡威胁勉强管束住身边的少量兵卒。
胡一青本来只是督战,奈何这几年未能上前线,实在是手痒,竟是亲自带着数十甲士,载上三艘小船,跟着冲杀过来,拿下南屯兵城后,兵抵襄阳南面的文昌门外。
“可有火药?与我炸开!”
胡一青刚带着手下冲杀了一番,正在兴头上,直接在城门外叫嚣。
上百斤火药被堆放在城门前,至于城上的清兵为何没有阻拦,盖因明军先登锋锐已经趁乱攻上城头,经过一夜混乱,文昌门城上居然只有两个参佐,五六百八旗兵在,被攻城明军充沛火力死死压住,云梯攀城而上。
“轰!”
一阵颤动的爆炸声之后,烟尘散去,胡一青定眼一看
呵,竟是没炸开!
原来这襄阳城门乃是内里嵌铁的,还真是不同于一般城门。
正在众人迟疑之际,忽得见那城门颤动起来,竟是吱呀作响
“咔嚓!”
居然忽得被从内里推开!
胡一青先是一愣,而后似是明白了什么,面色一变,连忙大呼
“快!快闪开!”
“哐啷!”
城门忽得洞开,里面却不是什么乱军,而是无数全副武装的八旗铁蹄!
原来济尔哈朗自知守城已经难为,干脆把自己手中能聚集起来的骑兵全部收拢,直接从南门主动突围。
胡一青等人,正攻城得力,大为兴奋,哪里能想到,如此状况下的清兵,居然还有这般胆气?
上千铁蹄突然冲门而出,向着之前还兴致勃勃的攻城明军步卒,举起凌厉刀矛!
而那如烈火卷席的骑兵之中,这才高举出镶蓝色绘龙大旗,其下正是已经着甲带刃的清军宿将济尔哈朗。
其人面色肃然,眼看襄阳已不可守,但他济尔哈朗可不是什么昔日南宋吕文焕之流,就算兵败,也要先把李过咬下一块肉来!
第45章 城外城内
济尔哈朗的突然出城,的确出乎了所有人意料。
按照一般情况,如现在这种外有围城,内有动乱,大部分守将怕是已经恍然无措,或是带着亲兵寻机出逃,或是收缩城中核心地域,拼死顽抗。
但济尔哈朗两个都没有选择,
而是聚拢了所有能够掌控的骑兵力量,朝着明军主力攻城势头正盛的南面文昌门突出!
本来,文昌门下,已经被渡河而来的上千明军士卒占满,各自举着云梯器械,衔刀带盾,攀墙攻城。
结果那原本攻了良久都没动静的城门,忽得轰然洞开,如鱼贯长龙般汹涌骑兵策马而出,将毫无准备的明军士卒顷刻间冲击散乱,七零八落!
“锃!”
刀锋掠过之处,残尸断臂,血溅三尺
疾风卷烈火,陨铁落春冰,当头的数百步卒顷刻间覆没大半,被突如其来的铁蹄锋锐切割斩杀过百。
胡一青几乎是汗流浃背,十分狼狈地带着自己身边亲卫甲士多闪开,差点就沦为对方铁蹄下的一堆烂肉。
这个距离里,如此规模的骑兵,一旦冲击过来,什么万夫不当之勇,都是狗屁。
所以那一瞬间,胡一青丝毫没有正面相抗的想法,只是先逃命存身再说。
文昌门前,一里左右狭隘的战场之内,上千骑兵横冲直撞,所向披靡,不出半刻,就将原本兴致勃勃的明军攻城士卒蹂躏至崩溃。
不少逃窜不及的士卒不断往后退步,直至落入水中,哀嚎遍地。
轰隆作响,千余骑分作两队,自左右绕城外横扫而出,所向无当。
胡一青只得带着身边亲卫不断后退,并且还尽量保全身边的士卒,往岸边退去。
这边的喧嚣很快也引起了观战的李过注意。
“济尔哈朗狗急跳墙了!”
身边总兵附声道
李过却是颇为严肃
“传令,让攻城士卒暂避敌锋芒,屯兵城不是打下来了吗?先往那边退,同时把吊桥给我放下来!”
“王兴的马营骑兵呢?推到岸边,准备渡河!”
“其余各军,渡河势头不要停!先往屯兵城上去。”
大旗挥动,金鼓齐鸣,在济尔哈朗亲率铁骑扫荡南城、东城上千明军之后,明军的渡河围城势头不仅没有迟缓,反而更加猛烈!
一开始不过只是数千精锐而已,随着天色转明后,李过军令传达不停,除却临江的北面,其余襄阳城的东、南、西三面,全部都是上万明军涌动,遮天蔽日。
很明显,李过这次是直接将主力推了上来。
既然决心抓住战机,就不能迟疑,由于登岸后的数千明军步卒,突然遭受济尔哈朗铁骑蹂躏之后,死伤溃散,后面的明军炮营,干脆直接放炮,向着襄阳城墙轰击。
一时间,上千小舟竹排上,无数明军甲士,一边努力划动船只,一边组织用火铳还击,身后炮火不断,连绵十数里,竟是惊天动地的压来。
原本高城耸立的襄阳在此相衬之下,竟显的如此渺小……
攻城兵力已经超过四万,达到了襄阳周边能够挤下的极限。
如此之下,明军的伤亡数字相较于之前拉扯式的攻城,自然是飞速上升,但这本就是战争常态,尤其是攻城。
打仗,哪有那么多阴谋诡计的侥幸可言?
-------------------------------------
“所以说,枢帅已然发动了总攻!”
马宝望着眼前喊杀震天,炮火连绵的城外,立即反应过来。
本来,按照计划,他们任务完成后,应当在黎明时分的明军接应之下,撤出城外,但眼见如此形势,马宝如何不知道,必然是自己夜里一把火,闹出的动静太大,直接扰乱了清军,让对方建制指挥陷入混乱,于是乎,李过干脆抓住机会,发动全面总攻,打算一举拿下襄阳。
按理来说,如此之下,马宝他们撤出城外反而更容易了,毕竟城内清军几乎建制全无,而唯一强大的机动力量,镶蓝旗骑兵,还被济尔哈朗带着跑到城外,和明军攻城部队搏杀。
他们只需要随便寻一段守备少些的城墙,就能翻出去,更何况此时的四处城墙都是风雨飘摇。
不过马宝是何等样人?
哪怕如今,只以他夜潜襄阳,纵火乱敌的功劳,已然可居此战第一功臣,但也想更上一层楼。
“为今之计,与其早早出城,还不如趁乱再行一番功劳!”
马宝正色对身后同袍道
昨夜自仁和坊纵火以后,一行人在城内横行半夜,也折损了数人,还剩下二十四人,倒还都有战力。
唯独只是弹药消耗太大,双发火铳平均只剩下不足十发,那些个掌雷更是全部耗尽。
故而程横迟疑道
“以如今我等手中器械,还能做什么?”
马宝眼光凌厉
“夺门!”
众人皆有些呆滞
“只以我等二十余人,缺兵少械,如何能夺门?”
程横疾声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未免是自己送死了吧?
虽说此时城中乱起,主力骑兵又被济尔哈朗带出城外,但济尔哈朗又不是傻子,襄阳各处城门却是留有亲信兵马在的,这些人昨夜也大多没有受到混乱波及。
按照之前济尔哈朗的布置,每门都设置有一个镶蓝旗佐领作为督理军官,并置绿营新军二百,八旗兵一百。
若是以他们这二十多号人过去,岂非是以卵击石?
马宝抬头盯着程横,断然道
“怕什么?之前我军已经开始攻城,此时城外早已乱做一团,哪里有闲心来看顾城内?”
“我等只需换上清兵衣甲,从其身后下刀,里应外合,如何不能功成?”
程横咽了咽口水,也只得道
“打哪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