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分节阅读_第181节
小说作者:理振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3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8:53
  朱慈煊还小,有的是时间去培养,没必要搞出其他幺蛾子。
  他唯一担心的,就是朱慈煊太早当太子后,身为国本,锁在宫里,得不到必要的历练打磨,难以承担重任,变成朱允炆那种蠢货。
  瞿式耜了然,稍稍思忖后道
  “陛下可以先给皇长子一个封号,以作区别。”
  朱由榔闻言,也认同颔首,自己可以先给朱慈煊加封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封号,来打散朝中某些投机家的幻想,等朱慈煊成年后,再加封太子也不迟。
  于是乎,次日,朱由榔便下旨册封朱慈煊为燕王,而皇次子却没有加封。
  表明了天子的态度,以后,除了太子以外的皇子,只有成年以后,才会封王,在此之前,只有皇长子朱慈煊才有王爵,以作区别。
  对此,皇后王芷没啥意见,毕竟都是她的儿子,她也不希望几兄弟以后闹出个兄弟反目的事情,有些事情,还是早些定下来比较好。
  -------------------------------------
  十月初三
  谨身殿大朝会
  殿陛之下,两排全副武装的卫兵虎视眈眈,手执长槊、斧钺,依次站立。
  长长阶梯之下,满清正副使者缓缓上前。
  面对如此状况,陈之遴两腿颤颤,头上汗流不止,在被剃光了的脑门上,尤其显眼。
  反倒是作为正使的图海,昂首阔步,目不斜视,只是略微打量两侧卫士,暗暗点头。
  都说这光烈天子刚毅尚武,如今看来的确不假,不少卫士身上那种杀伐之气,还有几个面上带疤,一看就是军中悍卒挑选而出,而非以往明廷大汉将军之类充门面的花架子。
  逐步走上台阶,于两侧端坐的数百文武,众目睽睽之下,抵达御前。
  其间不乏军中将帅、刚直文臣们的怒目相向
  陈之遴直接坚持不住,直接跪倒在地,引起阵阵嘲笑,这就是当初崇祯十年的榜眼及第,翰林清流。
  唯有图海浅浅看了陈之遴一眼,随后躬身向御前一礼,用标准的官话语音道
  “外臣图海,拜见大明皇帝!”
  朱由榔倒是对这个年轻人有些兴趣
  “你不怕朕杀了你祭旗?”
  陈之遴闻言更是颤颤巍巍,不敢仰首直视对方。
  图海回应
  “陛下若有此念,外臣恐怕走不到这里。”
  朱由榔颔首
  “我听说你此番来,所为议和,说说吧,多尔衮愿意提出那些条件?”
  图海再次躬身,接着道
  “我朝此番议和,与大明共销兵戈,其心赤诚。”
  “其一,我朝愿释放贵国诸多大臣、将帅在北家眷。”
  “其二,愿让出荆州,淮河以南之土。”
  此二言一出,引发众臣讨论,原本大家只是以为清廷是来拖延恶心人的,没想到还真有些诚心。
  朝中许多大臣将领籍贯在北方,有家眷在北,故而闻言心中也难免有些动摇。
  而第二点,让出荆州、淮河以南,更是将满清现在掌握的地理优势的二分之一让了出来,堪称大方了。
  突然,姜曰广闻言后问道
  “淮河以南,是否包括凤阳?”
  图海面无表情,颔首道
  “当然!”
  此言一出,殿中顿时沸腾。


第86章 出鞘(上)
  凤阳是老朱家的龙兴之地,也是大明的中都,对于明廷而言,有着相当特殊的意义。
  当初农民军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带军攻克凤阳,瞬时就让崇祯震怒,毕竟在这个迷信的时代,龙兴之地被破坏,那就是天大的事情。
  弘光以后,凤阳不复明廷之手,北、中、南三京全部丧失,这也是朱由榔即位时,许多江南士绅已经失去了对明廷信心的原因,毕竟只听说过偏安江南一隅,还能苟延残喘,没听说过跑到两广还能打回来的。
  而此时,满清抛出的条件不可谓不大方,让出荆州,意味着湖广北部的战略要点,除了襄阳外,都归入明军掌握。
  让出淮河以南,尤其是凤阳,且不论地理战略的让步,在政治上,就已经是巨大牺牲了。
  这很容易使一些本来就不大支持北伐,或者说,由于崇祯以来朝廷屡战屡败,对于明廷信心不充足,担心北伐失利,希望延缓几年的朝中官员和士绅们,理由更加充足。
  毕竟能直接通过谈判议和得到的东西,为什么非得打呢?
  这些人倒也不会直接反对北伐,而是反对“准备不充分”,他们常引用的例子,就是东晋的元嘉北伐和南宋的孝宗北伐,都属于准备不充分,仓皇上马,最后一无所获,甚至还有所损失。
  很快,就有礼部的一个郎中带头,出列向朱由榔表示“祝贺”
  “恭贺陛下光复中都,上慰宗庙啊!”
  紧接着七八个想拍马屁的官员也纷纷出列,朝天子陛前恭贺。
  但为首的五位阁臣和都察院老大王夫之却一动不动。
  朱由榔自己也只是略微点头,毫无回应,让几名官员都有些尴尬。
  而后他转过头,笑着对图海道
  “看来多尔衮下了血本啊,这番条件,在你们朝中,怕也是不少人反对吧?”
  图海回应
  “确实如此,摄政王为了两国交好,不惜顶着朝中许多王公大臣的压力和反对,才提出了这两个条件。”
  朱由榔长叹一声
  “对啊,自甲申以来,朝中不少忠臣自北方流离南下,却将自家家眷丢在了北面,如能换回这些人,也算对得起他们的忠心。”
  “荆州是江汉重地,如能得之,长江中游的防线便能固若金汤,不必害怕清兵南下。”
  “自古守江必守淮,若能得淮河以南,便可稳固东面防务,再加上川陕已落入我手,江南从此无兵戈之患,更何况还有一个大明的龙兴之地在。”
  天子一字一句地细数着满清提出的条件,让殿下臣工不知所措,莫非陛下真的打算议和?
  倒也不是也受不了,毕竟东征收复江南才过去三年,可能朝廷的准备工作还没做好呢?
  唯有为首的内阁宰执们知道详情,静静等候。
  “不过,可惜啊!”
  朱由榔话锋一转,突然叹息道
  图海有些茫然
  “陛下还有何疑虑?”
  朱由榔淡淡说道
  “可惜,我大明将士,已经出发了!”
  图海闻言,先是一愣,而后急忙道
  “陛下莫非说笑?我两国尚在谈判之时……”
  “朕有说要跟你们谈吗?”
  朱由榔直接打断
  图海这才反应过来,对方此时还只是接见了满清使团,可还没派官员和自己谈判啊。
  朱由榔也不卖关子,解释道
  “江淮,我光复后军将士已经自滁州北上,进逼凤阳,这时候,怕是已经打起来了。”
  直到此时,图海已然不抱希望,反而平静下来
  “如此说,陛下已经不打算议和,执意开战了?”
  朱由榔正色回应
  “朕与尔等之间,别无他路,唯有一战。”
  图海还是有些不甘心
  “难道就无半点平息兵戈之可能吗?”
  朱由榔面无表情
  “也行,告诉多尔衮,解散八旗,把那小皇帝送过来,自己再找个地方自裁了,就可以不用打。”
  言道此处,图海也无言以对,附手告辞。
  而刚刚听到朱由榔似是有意议和的陈之遴,本来峰回路转,心中宽松下来,结果又听到这番对话,顿时觉得自己小命危矣,害怕朱由榔一个不爽,把他砍了,连忙跪地求饶、涕泗横流。
  “陛下明鉴,臣,臣当初也是被迫从贼,心中无时无刻不思念大明啊!”
  朱由榔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你说你无时无刻不思念大明?”
  “千真万确!”
  “那好吧,放心,朕会把你放回去的。”
  陈之遴闻言哑然,一时不知如何回复。
  接着朱由榔又对图海道
  “我原以为北边都是些只知搏杀弓马的蛮汉,没想到也有文武宜章的人才,回去吧,好好准备一番,届时战阵之上,让朕看看,你们满洲的青年俊杰,到底有多大本事。”
  随后瞿式耜出列,将一封绢帛写成的战书递给图海。
  这时所有人都明白,天子和宰执们,怕是早就已经决定好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7页  当前第18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1/3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