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报司司正一职,现在是个五品官,由沈毅兼任。
骆勇诚惶诚恐,低头道:“属下能跟随司正,替司正办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便心满意足了,万万不敢奢求其他……”
沈老爷哑然一笑,正要说话,只见蒋胜一路小跑跑过来,对着沈毅低头道:“公子,斥候营传来消息,说有一支齐军来投!”
沈毅扭头看了看蒋胜,微微皱眉道:“哪里的齐军?”
蒋胜低头道:“似乎是齐阳的齐军。”
沈毅略微想了想,便想到了这个齐阳在哪里。
在济南城的北边。
他从木桩上站了起来,懒洋洋的问道:“是山东本地的军队罢?”
蒋胜点头:“应该是。”
沈毅这才扭头,看向骆勇,开口笑道:“看到了没有,这就是骆司务你的功劳。”
“最近这段时间,已经有四五支山东地方军来投了,虽然人数不多……”
沈老爷笑眯眯的说道:“但是风声很大。”
骆勇恭敬低头:“司正真是谋算千里,属下佩服。”
“哈哈。”
沈老爷背着手,向外坡下走去。
“这马屁动听。”
他笑呵呵的回头看了看骆勇:“走吧骆司务,咱们一起下去,我请你吃饭。”
骆勇“欸”了一声,连忙跟上,笑着说道:“属下正好饿了。”
……
十一月十八。
此时,沈老爷兵围济南,已经过去了二十天时间。
二十天时间里,淮安军左右两军,各自发起了不下十次的攻城。
有火炮掩护,再加上炮弹充足,二十天时间里,作为攻城一方的淮安军,却并没有特别大的伤亡。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守城一方的齐军,伤亡也并不是很大。
毕竟这只是最原始的火炮,而不是火箭炮,能够压制敌人已经不易,完全决定战局,有些太过理想化。
不过二十天的攻城,并不是全没有好处。
二十天里,凌肃的右路军,慢慢往北延伸,大有四面包围济南之势。
同时,更多的山东地方军,前来投奔沈中丞。
这些地方军,往往是一个县城里的军队,一批只有几十上百号人,但是投靠沈老爷的人越来越多,慢慢也有了三四千人的规模。
对于这些主动投效的军队,沈老爷自然是来者不拒的,并且每一次都亲自接见,笑呵呵的给他们画饼。
这天下午,沈毅正在筹划新一轮进攻的时候,朝廷的使者,到了他的中军大帐。
因为是朝廷的人,沈毅也不好怠慢,亲自出营迎接,刚见到来人,沈老爷便微微,不过他还是大步上前,淡淡的拱了拱手。
那使者拱手还礼,满脸笑容:“下官裴元,拜见沈中丞。”
原礼部侍郎裴元,后来被贬官至礼部主客司郎中,至于他现在在哪个衙门,沈毅就不太清楚了。
不过他没有因为杨敬宗的倒台而跟着倒霉,倒是出乎沈毅的意料之外。
沈老爷不咸不淡的瞥了他一眼,笑着说道:“裴钦差真是神通广大,竟又起复了。”
裴元连忙摇头:“不敢,下官这次是奉中书之命而来,并不是钦差。”
沈老爷笑了笑,平静了下来。
“那裴大人这趟,所为何事?”
“可能中丞不知道。”
裴元低着头,开口道:“齐人使者,已经在建康两个月了,提出的和谈条件,非常诱人……”
沈毅面色平静,问道:“怎么个诱人法?”
裴元微微低头,开口道:“他们愿意割让山东一省,给咱们大陈。”
“双方就此罢兵交好,永不相犯。”
沈毅似笑非笑:“所以呢?”
“所以几位宰相让下官来看一看,山东目前的战况如何……”
沈中丞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那好,这几天我带使者。”
“好好的看一看。”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十日三登
看着沈毅的表情,裴元没来由的打了个寒噤,他犹豫了一下,连忙补充道:“沈中丞不要误会,下官只是代中书过来看看战场上的情况,绝没有任何干涉中丞的念头……”
沈老爷脸上依旧带着笑容:“关于战场上的局势,中书几乎两三天就发一份函,我也一一回复了,莫非是有什么地方没有讲清楚,还请裴大人明言。”
现在的沈毅,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多年领兵,加上身居高位,已经是实打实的气场十足。
要知道,凌肃那几个手握数万兵马的大将在他面前,被他说上几句重话可能都要打哆嗦,更何况裴元这种软骨头文官?
被沈毅这么似笑非笑的问了一句之后,裴元打心底里就开始犯怵了,他低着头,小心翼翼的说道:“中丞,到这里来,也不是下官的本意,您不能为难下官不是?”
他咽了口口水,低声道:“中丞,您也是两榜进士出身的文官,咱们是自己人,下官就跟您说一句自己人才能说的话。”
沈毅面带微笑:“大人说来听听。”
“中丞您给中书的奏报写的很详实,按理说下官到这里来,也没有什么可看的,中书几位相公,为什么要派下官到这里来呢?”
他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声道。
“是因为朝廷里有人说……”
见他犹犹豫豫,又有些吞吞吐吐,沈老爷眯着眼睛,问道:“说什么?”
“说……”
裴元低声道:“说大陈没了赵阀,又多了个沈阀……”
听到这句话,沈老爷几乎都要被气笑了。
他看了看裴元,冷声道:“这话是谁说的?”
裴元苦笑道:“中丞,您这么问,不是为难下官吗?背后说人,是小人行径,下官不能说。”
“裴大人不说,我就只当是裴大人在建康嚼舌根了。”
沈老爷闷声道:“沈阀,亏他们说的出口!”
“裴大人回建康之后,告诉几位相公,他们之中,如果有人想要来当什么崔阀,陈阀的,大可以到济南来,我沈七立时拱手让贤,回建康做我的兵部侍郎去。”
裴元缩了缩头,小心翼翼的说道:“再有就是,几位相公想听一听中丞您,对和谈的看法。”
他顿了顿,低声道:“中丞,主持户部的赵相,跟您可是一家人,连赵相都说,再打下去,便无以为继了……”
沈毅面色平静,开口道:“齐人要割山东给咱们,这是天大的好事,有什么不同意的?如果他们愿意无偿割让山东,便立刻将所有齐军撤出山东就是,到时候这取下山东的功劳,我淮安军只取一半,剩下的一半,让给庙堂诸公!”
裴元讷讷半晌,没有说话。
沈老爷冷笑了一声。
他就知道,齐人不可能无条件割让整个山东,他们给出的条件虽然诱人,但是一定有相应的条件。
裴元低声道:“中丞,齐人虽然提出了条件,但是并不苛刻。”
“齐人的意思是,中丞所部退出济南府,退回兖州。”
“而齐军,一样后退,退出山东。”
“为了不打扰民生,接下来一年时间里,北齐的山东官员依旧在任,一年之内,交割所有山东田地与百姓户籍,且山东明年一年时间的赋税,统统归属我大陈。”
“齐人分文不取。”
短短几句话,听的沈毅眼皮子直跳!
尤其是最后一句话,更是让他眼角都跟着跳动了。
山东诸府免赋三年,已经是甚至跟朝廷的共识了,而如果按照齐人的这个方案来,今后一年时间,齐人一样要在山东诸府收税!
不管这些收上来的税归属哪里,反正就是得收。
这税真的收了,那沈毅贴出去的告示,就成了擦屁股都嫌硌得慌的废纸!
而大陈朝令夕改,在山东,也再无公信力可言!
裴元低声道:“并且,北齐还愿意将河南一省接下来三年的赋税,上交大陈,作为赔偿……”
沈老爷强忍住心头的怒意,问道:“这些条件,朝廷里多少人同意了?”
裴元沉默不语。
他的态度说明了一切,很显然,大多数人都是愿意的。
毕竟这会儿,朝廷也几乎快要打到没钱了。
就连赵昌平,也同意派裴元来北边看一看,就是为了弄清楚,眼下济南的战场,到底是个什么模样,是该打还是该谈。
裴元微微低着头,继续说道:“中丞,下官临来之前,陈相跟下官说了,无论朝廷和谈与否,这山东之功,都是中丞您和淮安军的功劳。”
“任谁也夺不走。”
沈老爷依旧沉默不语。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侧开身子,让出了一条路。
“裴大人先进大帐休息罢,这几天我若是得空,就带着大人到战场上去看一看,好让大人回建康向诸位相公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