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安侯_分节阅读_第914节
小说作者:漫客1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7:38
  沈毅叮嘱道:“东昌府与济南府同样重要,没有所谓府城与省城的区别。”
  他面色严肃了起来:“张猛就有这种莫名其妙的想法,你千万不能有。”
  “在我这里报功劳,东昌府与济南府一般无二。”
  “况且……”
  沈毅缓缓说道:“只凭借左路军,取下济南府很是艰难,大概还是需要你这里打完之后,腾出手来,才有机会拿下济南府。”
  凌肃面色严肃,低头抱拳道:“沈公,末将从没有这种心思。”
  “末将也从没有觉得,沈公有什么偏心的做法,要说偏心,如今淮安军中,末将军职最高。”
  “这才是沈公偏心。”
  沈老爷闻言,哑然一笑。
  “凌将军毕竟老道,说话还是中听。”
  沈毅拍了拍他的肩膀,开口道:“我这趟算是巡视完三军了,之后我就回到兖州区,一边统筹全局,一边开始布置济南府的战事。”
  “有什么事情,派人往兖州送信。”
  凌肃再一次低头:“末将明白!”
  沈老爷轻轻扯了扯缰绳,用两只腿夹了夹马肚子,坐骑便转道,朝向了官道方向,开始缓缓跑了起来。
  沈老爷骑在马背上,对着身后的凌肃挥手。
  “西线战事,托付给凌将军了!”
  凌肃同样骑在马上,对着沈毅躬身抱拳,大声回话。
  “末将,定然不负沈公厚望!”
  ……
  又是几天之后,沈毅终于回到兖州城里。
  上一次回兖州,他还是从薛威那里回来,在兖州待了三四天,便出去“巡视三军”去了。
  这一趟巡营,让他对于淮安军各军的状态,在心里有了底。
  有了底之后,就可以开始着手布置接下来,也是最重要的济南府之战了。
  回到了兖州城里,沈毅先是回到了巡抚衙门补了个觉。
  毕竟这一路赶路,很多时候都没有时间睡觉,即便是睡觉,也不太能睡得安稳。
  补完觉之后,天色已经安全黑了。
  沈老爷拍了拍躺在自己怀里的叶大姑娘,然后从床上起身,穿上一身简单的布衣之后,离开了巡抚衙门,来到了兖州的知府衙门。
  知府衙门里,忙活了一整天了张老爷,刚刚从书房走出来,整个人已经一脸疲惫。
  他的事情非常多。
  因为不止一个兖州府的事情需要他处理。
  如今已经恢复的莱州府,登州府和青州府,都还没有知府,而且绝大部分的官吏,都是从兖州暂派过去的。
  这就导致,那三个府需要知府乃至于省一级才能处理的事情,基本上都汇总到了他这里来。
  同时处理四个府的事情,如今的张老爷,虽然名字仍然叫做兖州知府,但是实际上,已经写作山东布政使了。
  见到沈毅之后,他便气不打一出来,快步上前,一把捉住沈毅的衣袖,开口道:“子恒,你快给朝廷写信,让他们增派知府知州知县过来!”
  “再不派官员下来,为兄马上就要挂印辞官了!”
  沈老爷哑然一笑:“师兄这是怎么了?”
  张府尊怨气冲天,抬头指了指天上的月亮,没好气的说道:“我这会儿刚从书房里出来!”
  “知道我多久,没有见过日头了吗!”
  沈毅满脸微笑,开口道:“师兄莫急,朝廷自然会陆续增派官员的。”
  “我这趟来找师兄,是有更重要的事情。”
  张简打量了一眼沈毅,狐疑道:“什么事情?”
  “秋收啊。”
  沈老爷笑呵呵的说道:“已经要进八月了,还有一个月多一些,就要秋收了。”
  “兖州的秋收一定要搞好。”
  沈毅看着张简,正色道。
  “这是今年,山东战场上,最厉害的杀器了!”



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南难于北
  今年的兖州农事,一直是沈毅非常关心的问题。
  因为年初的时候,兖州的大部分土地,就已经分了出去。
  并且分地的消息广为流传,甚至仅仅凭借这些分地的消息,就已经有不少山东百姓携家来投。
  不过即便如此,还是有一些山东百姓在观望之中。
  这并不奇怪。
  北齐统治这里已经七十年了,这是足足三代人甚至四代人的漫长时间!
  如今的大部分山东百姓,他们自己生下来,乃至于父辈祖辈生下来,这里就归属北齐管理。
  朱里真人成为“上族”,在不少人心里,都已经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
  如今,虽然分地的诱惑很大。
  一部分人还是很难突破内心的桎梏。
  但是……今年秋收之后,这种情况,一定会得到改变。
  因为秋收之后,山东的百姓就会发现,在兖州得到土地的百姓们,今年收获的所有粮食,会一粒不少的落入自己的口袋中,不用上交给朝廷哪怕一口粮食!
  不止今年不用,明年,后年,都不用给朝廷上交粮食!
  这对于山东百姓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因为朱里真人的盘剥,再加上北齐衙门的赋税,七十年来,山东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古诗,在另一个时代可能仅仅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古诗而已,但是在这个时代,是真真切切的事实!
  真的会有农夫犹饿死的!
  一旦兖州的农民颗粒入袋,之后,莱州,登州,青州的百姓,依然会照例如此的时候,山东战场的局势,将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师兄弟两个人,坐在府衙里,说了许久的话。
  到了深夜,张府尊让人上了酒菜,二人在房檐下隔桌对坐。
  几杯酒下肚之后,沈毅从怀里掏出一份文书,递在张简面前,开口道:“师兄,这是我这段时间,在路上写的布告,等秋收之后,就准备张贴山东诸府。”
  “师兄看一看,有没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
  张简单手接过,展开之后,只看了一眼,便瞪大了眼睛,另一只手端着的酒杯,都从手上滑落,跌在了地上,摔得粉碎!
  他猛地抬头,看向沈毅:“子恒你疯了!”
  他把这份文书,放在桌子上,失声道:“这种东西,如何能够布告出去?”
  这份文书,其实是布告的草稿,标题都已经取好了。
  五个大字,格外醒目。
  均田免赋令!
  有这五个字的标题在,其实内容说不说,都已经无关紧要。
  因为均田免赋四个字,已经把这份布告的内容说完了。
  山东诸府的田地,将会按照百姓人头,平均分配。
  而且新分配出去的土地,从明年开始计算免赋的年限,也就是从洪德十六年到洪德十九年,三年时间里,都不收赋税。
  从洪德二十年,再开始收赋税。
  按照大陈的田税开始收税。
  大陈的田税,到现在为止,还是不算高的。
  富庶一些的地方,基本上可以保证百姓温饱,比如说洪德五年沈毅还在江都的时候,当时的米价只有两到三文钱一斤。
  这种价格,说明百姓的日子还算好过。
  只要不摊派什么三饷,大陈的百姓们,在这个时代日子还是算能过的去的。
  因此,哪怕是三年之后照常缴税,这对于山东百姓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了。
  沈老爷抿了口酒,神色平静:“如何不能布告出去?”
  “山东百姓免赋税三年,是陛下与朝廷都同意的,重新分配田地,朝廷也没有什么意见,这不就是均田免赋?能做,为什么不能说?”
  “做是做,说是说。”
  张简苦笑道:“这东西一旦张贴出去,用不了多久,一定会遍传天下的。”
  “那就传天下就是。”
  沈毅微笑道:“正好传到燕都去,省得我一番辛苦。”
  “子恒你想的太少了。”
  张简压低了声音,继续说道:“这东西一旦布告出去,一定会传到燕都,甚至会在燕都兴起轩然大波,但是与此同时,这东西,同样会传到南边去。”
  “传到南边百姓的耳中!”
  “大陈王师北上,所到之处,北方处处均田免赋,那大陈本国的子民,凭什么就不能均田免赋?”
  “会不会有人借此闹事,会闹出多大的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9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14/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安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