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臣刚才收到的消息,淮安军先锋军在宁阳并没有吃亏,而是占了一些便宜。”
“两天下来,先锋军主将薛威,斩杀齐人超过两千人,击伤者众。”
这一次齐人突然暴动,对于沈毅以及淮安军来说,其实是个好消息。
因为双方的野战能力本就已经差距不大,如今淮安军士气正盛,双方在野外碰到,淮安军并不会吃亏。
但是先前,齐人一味固守,沈毅拿他们是没有什么办法的。
如今齐人这只大乌龟总算是伸头了,淮安军刚好可以趁势啃上几口。
说到这里,沈老爷微微低头道:“不过宁阳战场,距离曲阜还是太近了,臣的看法是,陛下是不是暂时往南撤一撤?”
沈老爷抬头看着皇帝,开口道:“先撤回邹县,等待宁阳战事结束,陛下再回曲阜来。”
“反正,孔庙现在还在修缮之中,等过些日子,臣占了整个兖州,陛下再回曲阜来不迟。”
听到这话,皇帝皱了皱眉头。
“既然前线打赢了,朕还要往南撤什么?”
皇帝陛下满不在乎的说道:“这会儿后撤,正合了齐人的心意,他们现在这样打,无非就是想吓退朕,削朕的脸面,让朕这一次北上,颜面无光。”
皇帝陛下看着沈毅,淡淡的说道:“沈卿你多注意注意宁阳战场,如果我王师在宁阳战场上吃了亏,你便跟朕说,朕随身还带着三万禁军,可以全数借调给你用。”
沈毅连忙摇头:“陛下身边这三万禁军,是万万不能动的。”
皇帝摸着下巴想了想,然后看向沈毅,开口道:“沈卿你老实说,先锋军在宁阳,究竟是赢了还是输了?”
沈毅毫不犹豫了回答道:“自然是赢了,齐人损伤数千,我军伤亡加在一起,也不超过两千人。”
“而且齐人在自知不敌的情况下,自然要主动求战,此时已经士气低落了。”
“那好。”
皇帝看向沈毅,开口笑道:“沈卿先前与朕说,齐人一直龟缩不出,如今朕来了,他们反倒出来了,如果朕亲临前线,齐人说不定会倾巢而出。”
“朕身边的禁军,也可以配合淮安军杀敌。”
“之后的山东大战,沈卿压力骤减。”
沈毅脸色一黑,连忙摇头道:“陛下,这是决计不成的,臣说过,陛下的安危最是要紧。”
皇帝看着沈毅,微笑道:“大陈天子亲临前线,但是朕本人,却未必要去。”
这句话说的沈毅一愣,但是他随即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皇帝是皇帝,李二是李二。
李二是个人,但是皇帝是个身份。
说的再直白一些,就是皇帝本人留在曲阜,甚至可以往后方再撤一撤,但是皇帝的仪仗以及卫队,却可以往前线去,去前线亮个相,溜个弯。
沈老爷眼睛一亮,微微低头道:“陛下,这倒是个好法子,只是事后,您须得将这件事,大白于朝堂,不然臣在中书,以及太后娘娘那里,都是没有办法交代的。”
皇帝皱眉。
“跟他们说明白,岂不是有损朕的勇武之名?”
沈老爷有些无奈:“说明白了,方显陛下智慧。”
皇帝想了想,笑着说道:“先打先打。”
“说不说明白,将来回了建康,咱们再慢慢商量。”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诱沈深入
皇帝的这个想法,就目前齐人的反应来看,可操作性还是很高的。
毕竟淮安军现在,本就不怕这些齐人,如果能够有一个齐人之所必攻的目标,那么沈老爷可以很轻松的针对性设伏,不敢说能够一口气吃掉齐军多少多少人,至少也能够狠狠地咬上齐人一口。
这天晚上,跟皇帝陛下商量了一下具体的细节之后,沈毅才告辞离开,回自己的住处休息。
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沈毅带着皇帝陛下,日常在曲阜闲逛,有时候两个人也会去孔庙看一看。
此时,孔庙的修缮工作,已经进入到了尾声。
倒不是说这些能工巧匠如何如何厉害,只是孔庙的各种地方,用料都十分扎实,当初虽然着了火,但是并没有被泼桐油这类东西,再加上后来很快被扑灭,并没有被烧太久,因此虽然建筑的大部分是木材,但是只烧了一些轻薄的地方,像是大殿的主体木料,都是伤了层皮,重新涂漆就能够搞定。
火烧事件之后,沈毅调了不少匠人过来修补,这会儿已经修复的七七八八了。
这个时候,随行的一个钦天监官员,也算好了祭孔的具体时间,定在了半个月之后。
而祭孔的日子定好了之后,皇帝陛下却静极思动,听说前线战场打的厉害,他非要御驾亲征,去前线战场看一看。
沈毅等官员苦劝未果,皇帝陛下的龙辇还是离开了曲阜,朝着宁阳县南边的淮安军大营奔去,准备进驻前线军帐,亲眼看一看前线战场。
沈毅等人无奈,只能跟在皇帝辇驾附近,伴君北上。
张简身为地方官,本来是不用上前线的,这会儿直接急得脸色发白,骑马跟在了皇帝的仪仗后面。
眼见仪仗真的离开了曲阜城,一路北上,这位兖州知府,在人群里找到了沈毅,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
“子恒,你怎么能让陛下亲临前线……”
他看着龙辇,以及龙辇里那个隐约可见的身影,咽了口口水,颤声道:“这要是出了什么事情,你我二人的前程事小,大陈的江山社稷事大!”
沈老爷有意逗他,便无奈的叹了口气:“师兄又不是第一天认识我,我要是能劝得动,陛下今天也不会出城了。”
张简闻言,咬了咬牙:“你劝不动。”
“那我去!”
他看向龙辇,低声道:“为了大陈的江山社稷,便是触怒龙颜,也顾不得许多了!”
说罢,他就要催马去拦龙辇,被沈毅一把捉住衣袖,他有些不解的回头看了看沈毅。
沈老爷低声道:“师兄放心,陛下身边有那么多禁军陪护,出不了问题的。”
“那也不成!”
张简的态度坚决。
“君子尚且不立围墙之下,何况是君父?!”
见他梗着脖子就要上,沈毅也实在是怕出什么岔子,将他拉到了一边,叹了口气之后,低声道:“师兄,天子仪仗是出城了,天子却未必出城,你不要着急,静静的看着就是。”
张简猛地回头,看了看龙辇上分明依稀可见的身影,皱眉道:“你的意思是,陛下没有出城,那龙辇上坐的是谁?”
沈毅笑着说道:“宫里的人跟我说了,为了做戏做真,找了个与陛下身形相类的太监坐在了上面,而陛下本人现在还……”
说到这里,沈毅的声音戛然而止。
因为,他看到张简的眼神有些不太对劲。
这个眼神里,带着怀疑。
似乎在说,你怎么知道陛下不在里面?
沈毅猛地扭头,也看向龙辇上那个依稀可见的身影,他深呼吸了一口气,催马上前,很快奔到了龙辇附近。
高明高太监,正在龙辇上伴驾,听到了外面的动静之后,掀开纱幔走了出来,看了看沈毅,他露出了笑容:“沈侍郎有事么?”
沈毅骑在马上,让自己的速度与龙辇保持一致,他微微低头道:“高公公,陛下现在何处?”
高明一愣,随即笑道:“自然是在曲阜。”
沈毅看了看龙辇,犹豫了一下,开口道:“高公公,沈某想看一看龙辇里的这个陛下,是什么模样。”
高太监皱眉道:“沈侍郎是臣子,无有圣意,如何能擅登辇驾?”
沈毅闻言,眉头皱的更紧了。
他还要再说话,龙辇里那个影影绰绰的身影,突然笑了笑,开口道:“朕就说瞒不过他。”
听到这个声音,沈毅立时瞪大了眼睛。
该死,真是李二!
“高明。”
高太监在沈毅惊诧的目光中,恭敬低头,毕恭毕敬:“陛下。”
里面的身影打了个呵欠,开口问道:“这会儿出城几里了?”
“不到十里。”
皇帝陛下掀开车帘,看了看高明,又看了看沈毅,笑着说道:“一会儿前面停下,给朕换一套衣服,陪朕回曲阜去。”
“再走下去,朕的东路军主帅,怕是要大发雷霆了。”
沈老爷这会儿,的确有些生气,他低着头,开口道:“陛下,您……”
皇帝陛下摸了摸鼻子,有些像是犯了错被私塾先生捉住的童子,他咳嗽了一声,开口道:“朕也是临时起意。”
他看了看北边,笑着说道:“毕竟这么多年,朕从来没有见过战场上的齐人是个什么模样,到底有多凶恶。”
沈毅有些无语,开口道:“陛下,这种事情绝不能再有了,不然臣都不知道如何安排战事了。”
“不会再有了,不会再有了。”
皇帝笑着说道:“反正出城未远,一会朕悄悄回城里就是。”
沈毅无奈摇头,看了看高太监,开口道:“高公公,北齐的人这会儿一定在盯着咱们,一会儿让中午生火造饭的时候,让陛下与张府尊一起,返回曲阜城罢。”
高太监点了点头,开口道:“沈侍郎放心,内卫的人手不少,不会出问题的。”
皇帝陛下看了看一言不发的沈毅,尴尬一笑:“沈卿刚才出城的时候,是不是都没有瞧出来?”
沈老爷微微低头,叹了口气。
“臣原先是相信陛下的。”
皇帝陛下挠了挠头,不好接话了。
很快,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队伍停了下来,在张简的带领下,皇帝陛下换了一身衣裳,离开了队伍,返回了曲阜城。
在这个过程中,沈毅一直没有动弹。
直到他的随从朱镇确认皇帝陛下已经安全返回曲阜,他才松了口气,带着这个队伍继续出发。
曲阜城距离宁阳前线本就不是很远,到了傍晚的时候,距离宁阳就已经只剩下了五六十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