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安侯_分节阅读_第807节
小说作者:漫客1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7:38
  “瞧你这副泼皮的嘴脸。”
  沈老爷无奈,笑骂道:“传扬出去,连我的人也丢完了!”
  薛威尴尬一笑,依旧站在原地,没有说话。
  沈毅瞥了他一眼。
  “还在这里干什么?还不去准备出征?”
  薛将军嘿嘿一笑。
  “这不是正在准备吗?”
  “正要跟沈公您,请教请教打法。”
  沈老爷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背着手离开:“到我书房等着。”
  “把地图挂起来。”
  薛威“欸”了一声,连忙一路跑到沈老爷的书房里去了。
  ……
  三日之后,先锋军开拔,离开徐州府,直扑位于徐州东北方的峄县。
  峄县,几乎是山东最南边的县城之一,距离徐州,只有一百五十里左右。
  这个距离,薛威所部,奔行了两天左右,就到了峄县县城。
  当薛威赶到的时候,峄县的县官以及乡绅,还有城里的少数朱里真人,早已经拖家带口,逃离了这座县城。
  事实上,这些人并不是这两天才开始逃跑,在年前徐州丢了之后,徐州附近的州县权贵,就开始拖家带口北逃了。
  不过,峄县的县令,倒是这两天才闻风逃跑的,算得上是一个比较有操守的县老爷了。
  薛威下午到达峄县,天黑之前,便整军进入了峄县县城,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之力,就夺下了峄县。
  这并不让人意外。
  因为齐军现在在山东的策略,就是坚守大城,绝大多数的兵力,都在为数不多的几座大城里,据城而守一些小城,他们从来都没有打算守着。
  傍晚,峄县的城头,飘扬起沈字旗。
  同一天傍晚,薛威留了五千人留守峄县,他则带着进两万人,兵进郯城。
  郯城县城里,也同样人去城空,城里只剩下一些没有逃走的百姓。
  郯城,在沂州正南,距离沂州,不到二百里路。
  薛威占了郯城之后,便没有再继续动作,同样在郯城挂起沈字旗,表明这座县城易主。
  然后,他以峄县和郯城两座县城为据点,开始派遣了一共十个千户营,一点一点往沂州方向摸索推进。
  推进的速度很慢,但是声势很大,一路上几乎是敲锣打鼓的行进,生怕齐人看不见,听不到。
  不过沂州的守军,全然不为所动,沂州城四门紧闭,防备着淮安军的进犯。
  齐军……
  已经保守到了非常极端的程度。
  ……
  昭武元年二月初。
  燕都城里。
  到现在,新帝登基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时间,朝廷已经完成了改元。
  因为新帝并没有追究跟随岐王的大臣,在这之后又大赏群臣,此时燕都城里一片祥和,歌舞升平。
  短短几个月时间,几乎所有人,都忘记了去年有一位岐王存在,如果不是岐王府还在,岐王的家眷还在,仿佛世界上,从来没有存在过这么一位岐王殿下。
  修德殿里,已经慢慢适应了新身份的赵楷,看完了手上的一份急报之后,脸上的笑意慢慢收敛,他有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修德殿里的乐师,停了丝竹之声,刚刚成为北廷大太监的太监田福,连忙挥了挥手:“都散了。”
  来自教坊司的乐师们,或者说乐队,慌忙收拾吃饭家伙,毕恭毕敬的退出了修德殿。
  皇帝陛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声音低沉:“去把周元朗叫来。”
  田福恭敬低头:“奴才遵命。”
  周元朗这会儿任中书舍人,平日里大部分时间都在宫里,没过多久就来到了修德殿,跪在地上,叩首道:“臣周元朗,叩见皇上。”
  皇帝这会儿正在闭目养神,闻言眼睛都没有睁开,懒洋洋的说道:“坐。”
  田福连忙搬了把椅子,放在了周元朗身后,周元朗小心翼翼坐下,低头道:“不知皇上唤微臣来……”
  皇帝睁开眼睛,给了田福一个眼神,田福连忙把那份急报,送到了周元朗手里。
  周元朗还没有看完,就听昭武帝闷声道:“那姓沈的,占了徐州诸府,朕还没有来得及找他算账,现在蹬鼻子上脸,已经进山东境了!”
  周元朗把手里的急报看完,然后抬头看了看皇帝,又低头道:“皇上您不要着恼,淮安军只占了两座县城而已。”
  赵楷闷哼了一声。
  “颖州有近十万陈军集结,南朝分明是想打国战,事到如今,还能按严老头说的那样,继续缩下去吗?”
  宰相严礼,现在在燕都,可以说是位高权重。
  这位严相,颇有南朝杨相之风,提出来的想法是,暂避南朝锋芒。
  他的意思是,只要固守几年,南人兵疲粮尽,自然休战。
  到时候大齐以逸待劳,再趁势南下,不仅可以夺回徐州诸府,说不定还能讨回一点利息。
  不过刚登基的昭武皇帝,可能会听从严礼的意见,但是现在已经登基了好几个月的昭武帝,已经不太愿意忍受下去了。
  周元朗想了想之后,低声道:“陛下,依臣看,山东之战不能着急,但是又不能完全固守,让敌人这样耀武扬威。”
  “要不然,派图大将军领禁军南下?”
  昭武帝脸色变了变,摇头道:“图远与周大将军都不能动,要留在燕都。”
  这两个人不在禁军,他这个皇帝,目前睡不安稳。
  “还是……”
  这位新帝闭上眼睛,缓缓说道:“从原禁军挑选将领。”
  “南下御敌罢。”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正义的魔改
  说完了南面的事情之后,周元朗犹豫了一下,开口道:“皇上,今天臣听说,新上任的京都府尹,纵马在大街上鞭笞百姓,还骑马踩死了两个菜农……”
  “今天不少官员在议论这件事……”
  “您看……”
  燕都现在的局势,有些复杂。
  新帝登基几个月之后,地位慢慢稳固,于是就开始着手培植自己的亲信,安插在各个机要衙门当中。
  而朝廷里的臣子们,原先大多是给岐王磕过头的,心里也担心某一天新帝会旧事重提,因此格外乖巧,基本上昭武帝要什么官缺,朝廷里的臣子们,就会给什么官缺。
  尽量不给这位新帝,寻到任何翻脸的借口。
  而问题就出在这里。
  皇帝与大臣之间,相互不信任。
  如果是正常的新帝即位,继位之后虽然也要尽快掌控朝廷里的要害衙门,但是一般是在朝廷里原有的官员之中选择,也就是拉拢一批的同时打压一批,被拉拢的这一批就是新朝的斗争胜利者,也会成为新帝的死忠。
  但是现在,朝廷里的绝大多数人,当初都拜过岐王做皇帝,君臣之间天生就有一些隔阂,因此赵楷抢夺权力的过程中,并没有从朝廷原有的官员里选择,多是用卫王府的故旧。
  以及……当初跟他一起“创业”的那批人。
  比如说周家,图家,以及最重要的郎家。
  事实上,在那一场政变之中,获利最多的,便是赵楷的母族,也就是朱里真几个老家族之一的郎家。
  事实上,过完年改元之后,燕都朝廷新增补的两位宰相,其中之一就姓郎。
  昭武帝赵楷的堂舅郎乘。
  朱里真老家族们,入关的时候都是以武立家,到现在也大多都还是将门,比如说郎家,多有家人分布在各个军中,甚至长时间打理禁军。
  这就导致,郎家没有什么读书人。
  虽然先帝朝的佟俭,马诚同样是朱里真老家族出身,但是这两位都是正经的进士身份出仕,哪怕朱里真人考进士有优待,但那两位肚子里,也是有一些墨水的。
  而新上任的这位郎相……
  便一言难尽了。
  只能说,他识得字,念过书。
  便硬生生被新帝抬进了议事堂。
  郎乘拜相的事情,只是燕都政局的一个缩影。
  因为皇位顺递之中出的这个差错,现在,燕都几乎所有的要害衙门,人员素质都普遍偏低。
  比如说,新上任的京都府尹,名叫郎士奇,算起来的话,应该算是昭武帝赵楷的表兄,刚上任七八天时间。
  皇帝抬头,看了看周元朗,微微皱眉:“很多人在议论这件事吗?”
  周元朗心里苦笑,微微低头之后,恭敬道:“回皇上,坊间朝堂,都有不少人在讨论这件事,毕竟是光天化日之下,影响……”
  “太过恶劣了。”
  皇帝摸着下巴考虑了一下,开口道:“那就传旨,厚葬两个菜农,让京都府,赔偿他们一些银钱,同时……”
  皇帝闷声道:“下旨申饬郎士奇,罚俸一年,贬官一级,原职待用。”
  周元朗现在,虽然只有中书舍人的官职,但是因为深得新帝信任,干的其实是秘书的活,而且在新朝话语权不小。
  不过听到皇帝这个决断,他下意识的皱了皱眉头。
  这个处罚,太轻了,可以说是不痛不痒。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80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07/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安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