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穆起身之后,对着沈毅笑了笑:“非是子恒,我这一趟即便不死在燕都,恐怕没有个几年十几年时间,也绝难回来。”
说到这里,这位晋世子还心有余悸:“说起来子恒可能都不信,这趟是北齐的皇帝派他的贴身禁卫护送我回大陈,可即便如此,我从燕都一路到淮安来,路上至少遇到了七八伙山贼。”
李穆吐出一口气,缓缓说道:“护送我的五十个禁卫,到昨天为止,只剩下三十二个了。”
听到这里,沈毅也不禁咋舌。
按理说,北齐皇帝放李穆回来,并且派内卫护送,那么就已经很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按照道理来说,北齐的朝野应该买他们皇帝的账,不再为难李穆。
可李穆这一路上的遭遇,明确的表现出来,北朝的那些贵族,或者干脆一些说,那些“老朱里真”,并没有给皇帝这个面子,他们虽然没有直接派人截杀李穆,但是这一路上的山贼匪寇,跟他们绝对脱不开干系!
如果不是身后另有背景,哪一伙山贼敢跟朝廷的禁卫动手?
沈毅若有所思,然后看向李穆,开口道:“看来,北边的那位皇帝,已经病了太久了。”
皇帝也是人。
北齐的永平帝,虽然是在位三十多年的皇帝,按照道理来说,北朝目前朝廷里所有的臣子,都是这位皇帝陛下一手提拔起来的,军政大权,早应该一手掌握。
但是就目前看来,那位皇帝陛下……
威权已经不再了。
否则绝对没有人敢暗地里对他的禁卫动手。
毕竟……已经病了好几年了,甚至罢朝都罢了两年多,现在的永平帝,能够在大的方向上实现自己的政治意图就已经不容易,想要把朝廷的方方面面都握在手里,太难太难。
当然了,这些朱里真人这样肆无忌惮的对李穆动手,未尝没有试探自家皇帝主子的意思。
想要看看,卧病数年的永平皇帝,还能不能提得动刀。
李穆默默点头,跟着感慨道:“北齐的禁卫,要是放在大陈的话,比天子内卫地位还要高一些,乃是天子近侍,连禁卫都被杀了十几个,这在大陈是不可想象的罪过。”
天子近侍出门办差,那办的就是皇差,本身就等同于小钦差,如果在大陈,内卫出去办事被人安排山贼或者安排山贼阻拦杀害,这便是造反的大罪。
不仅要夷三族,家里的鸡蛋都要被摇散黄!
而北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本质上的原因还是因为,北齐的那些“老朱里真”们,权柄太大。
毕竟当年北齐入关,是大家伙各自出兵,拼了命才入得关内,一直到现在,朱里真人之中,类似于郎家,佟家的“老家”们,手里依旧权柄不小,并且可以指挥得动一部分兵力。
而且,北边抵御鞑靼人,也是这些“老家族”们,在出人出力,因此他们在面对皇帝的时候,要显得放肆了不少。
沈毅思索了一会儿,然后微微侧身,对着李穆微笑道:“世子这一路受惊了,我让人在响水大营里备了酒菜,给世子接风。”
李穆爽朗一笑,开口道:“子恒派人去燕都,可救了我一条命,救命恩人相请,焉敢不从?”
两个人几乎并肩而行,进了响水大营的帅帐里,此时酒菜早已经备好,李穆落座之后,伸手给沈毅倒了杯酒,笑着说道:“子恒,你们邸报司有个叫作卢振的,在北齐身份已经暴露了,这一次是他救了我,子恒能不能放人,让他到晋王府办差,与我当个随从?”
沈毅低头想了想,然后微微摇头:“怕是不成的。”
李穆一愣,然后笑着说道:“此人便这样要紧?”
沈老爷再一次摇头,开口道:“卢振这个人办事机灵,但是本身并不是什么太过要紧的人物,本来世子讨要,也是他的福分,我应当成人之美,让他跟着世子。”
“但是此人,毕竟是邸报司的人。”
沈毅提醒道:“世子,邸报司是直属陛下的情报机构。”
李穆一杯酒刚下肚,然后立刻反应了过来,连忙点头:“是了,卢振是不能到晋王府去。”
一个宗室,招揽特务机构的人进王府,有些太过诡异。
更重要的是,沈毅现在还在暗处兼着邸报司的司正,如果卢振跟李穆回家,朝廷难免不会觉得,卢振此人是用来在沈毅与李穆之间,互传消息的。
太敏感了。
李穆仰头喝了口酒之后,看向沈毅,说道:“子恒,这一次和谈没有谈成,北齐皇帝又莫名把我给放了回来,到现在,我心里其实还有一些云里雾里。”
沈毅与李穆碰了杯酒,笑着说道:“他们想让世子低头,但是世子没有低头,又不好一直关着世子,只好把世子给放了回来。”
“不过齐人不是会善罢甘休的性子,他们放世子回来,是因为软的行不通。”
“软的行不通,那就自然要来硬的了。”
李穆神色微动,抬头看了一眼沈毅,沈老爷吃了口菜,缓缓说道:“战事已经无可避免了,这一战,将决定北齐皇帝与我朝天子将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地位与脾性。”
沈老爷举杯,跟李穆碰了一杯。
“我们赢,陛下那里便能硬一些,北齐便会软一些。”
“反之亦然。”
说到这里,沈老爷抬头看了看李穆,笑着说道:“罢了,不说这些了,世子将来自会瞧见的。”
“对了,世子先前一直心心念念想去燕都,这一次燕都之行,感受如何?”
“地方是好地方。”
李穆闷了口酒,开口道:“只可惜我一直被关着,没有什么时间出来逛一逛,连祖宗帝陵也没有来得及去看。”
“将来总有机会去看的。”
沈毅笑着说道:“说不定将来,世子的晋王府会起在燕都。”
李穆这一趟回来,别的不敢说,他自己的亲王爵一定是挣到了的,因此听到沈毅这么说,他罕见的没有怎么反驳,只是看着沈毅,微笑道:“我见齐帝的时候,齐帝说很想让子恒你也去一趟燕都。”
“说是想认识认识你这个少年英才。”
沈老爷笑呵呵的说道:“会去的,会去的,将来有机会,肯定是要去一趟的。”
李穆举起酒杯,敬了沈毅一杯,爽朗一笑:“那我一定多活些年,等着这一天的到来,将来埋也要埋在燕都。”
二人举杯碰撞,仰头饮尽。
此时,营外秋风怒号。
一场规模未知的战争,随着李穆的归还,似乎……
已经被拉开了序幕。
第九百一十六章 军事与人事
李穆只在响水大营待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他便动身离开,返回建康复命去了。
倒不是说这位世子爷不愿意待在淮安,是他的身份,不方便滞留军营里太久。
李穆离开之后,时间就来到了洪德十二年的十月。
天气开始慢慢转冷了。
这几天时间里,沈毅一直在淮河边上巡视,有时候还会骑马,去淮安府东面看一看。
这天,沈毅带着苏定,依旧在巡视淮河,他看着眼前的淮水,又看了看淮河对岸,忽然止住脚步。
苏定连忙跟着止步,老老实实的站在沈毅身后。
沈老头回头瞥了他一眼,开口道:“苏将军,这些日子你主理东线,可有碰到什么问题?”
苏定站在沈毅身后,微微欠身道:“回沈公,本来是有一些问题的,毕竟属下资历太浅,下面的那些将军们难免会给属下一些眼色看,好在薛将军相当配合属下,属下的命令,下面的人都是听的。”
沈毅默默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他沉默了一会之后,看向北岸,开口道:“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战事再起,大约也就是十天之内的事情了,苏将军你说,我们是在这里以逸待劳,静等着齐人来攻,还是……”
他回头看了一眼苏定,问道:“还是要先发制人?”
苏定的目光也看向北岸,他微微皱眉之后,低头道:“听沈公话里的意思,您是不想就这么等着了。”
沈老爷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幽幽的说道:“这几日我一直有些心神不宁,总有一种等死的感觉,这一次齐人来势汹汹,下定决心要让咱们吃亏。”
“我觉得,就这么等着他们来,不是个事。”
苏定想了想,开口道:“沈公,齐人全力来攻的话,我们想要拦住他们,一定是要跟他们水战的,这个时候最是缺船,如果您要派兵北上,船就不太够用了。”
说到这里,苏定顿了顿,继续说道:“其实,现在最好的办法,是趁着敌人的注意力都在咱们淮安,让友军……”
他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沈毅打断,沈老爷微微皱眉,开口道:“淮河水师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想要他们雪中送炭,太难太难了。”
苏定苦笑道:“是这个道理,因此属下一直没有说。”
沈毅与淮河水师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那位赵大将军,多半比齐人更想看着他死,理论层面上来说,双方没有什么合作的理由。
沈毅想到这里,目光又看向北方。
现在,淮安府正北方,最保守估计,已经有六七万兵力了。
真打起来的时候,天知道会有多少。
到时候,哪怕算上孟炼的两万禁军,淮安也一定是一场苦战。
想到这里,沈老爷两只手拢在了袖子里,忽然回头,对着远远跟着的蒋胜喊了一句。
“蒋胜!”
蒋胜很快一路小跑,来到了沈毅面前,微微低头:“公子您吩咐。”
沈毅叫他附耳过来,在他耳边说了两句话,蒋胜听了之后,连忙点头。
“公子,我这就去办,不过我还有一件事,要禀报您……”
沈老爷缓缓说道:“你说就是。”
“您先前带到钦差行辕的那位李先生,找到响水县来了,现在就在响水大营里,说是要见您。”
沈毅先是微微皱眉,然后才猛地想起来,自家恩师推荐过来的那两个人。
前些天他刚见到这两个人没多久,军中就出了事,他在军中的事情还没有处理完,就收到了邸报司北境异动的消息。
再接着就是李穆南归,种种事情下来,沈老爷已经把这两个人抛在了脑后。
“他来做什么?”
蒋胜微微低头,开口道:“说是已经写出了北伐的方略,非要交给您看不可,他还说公子您怠慢贤才,把他们晾在钦差行辕半个月……”
沈毅默默点头,开口道:“好了,我知道了,你去办好我交代的事情,我稍后回大营见他。”
“是。”
蒋胜应了一声,转身下去办事去了。
一旁的苏定一直静静的听着,等蒋胜离开,他才笑着说道:“哪里来的狂生,敢追到响水大营来找沈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