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安侯_分节阅读_第619节
小说作者:漫客1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7:38
  沈毅想了想之后,就点头答应了下来。
  带个兵部尚书的孙子去前线……
  还是很划得来的。
  毕竟大孙子在前线,后方的姜老头,无论如何也会对淮安多上点心,送物资,批条子的时候也会快一些。
  至于这位大少爷的安排……
  那也很简单。
  搞后勤嘛。
  随着淮安军的人数越来越多,后勤机构的建设也很关键,目前的后勤,很大一部分是靠着许复他们在帮忙,也是很缺人的。
  见沈毅点头答应,姜尚书不知道是喜是忧,他沉默了一会儿,对着沈毅拱手道。
  “子恒,我姜家孙辈,只此一个堪造之材……”
  沈毅皱了皱眉头:“堂尊,您要是这么说,下官就不能带姜公子去淮安了。”
  姜老头摇头,对着沈毅笑了笑。
  “老夫的意思是,希望子恒能够多教教他。”
  “他若是闯不出来,老夫哪天没了,姜家立时就要败落了。”
  这种情况并不奇怪。
  这个时代,科举才是立国之本,可科考这玩意儿,很多时候需要天赋加上努力。
  而大多数二代三代,太安逸了,不太愿意努力。
  而且也未必有天赋。
  比如说赵昌平的两个儿子,赵幽州,赵蓟州。
  两个人都是中人之资,老大致力于科考二十年,至今依旧是秀才。
  老二更是吊儿郎当,根本不可能科考。
  这种就是典型的后继无人,因此赵尚书只能把心思,放在了女婿宋应身上。
  姜尚书大约也是这么个情况。
  因为他跟赵昌平一样,都是“寒门”科考出身,一辈子大多数时候,都在拼搏上进,没有时间精力,去整顿家风,也没有时间,去教育孩子。
  沈毅若有所思,微微点头。
  “堂尊放心,姜公子只要肯用心,一定能在淮安学到很多东西。”
  “也未必要从下官身上学一些什么。”
  一老一少两个人,在兵部衙门的班房里聊了很久。
  一直到下午,沈毅才告辞离开,姜简亲自把他送到了兵部衙门门口,两个人笑眯眯的拱手作别。
  等到姜老头转身回了兵部,沈毅也默默转身,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兵部衙门。
  他微微低眉,小声咕嘟了一句。
  “不知这老头,到底有几个可造的孙儿。”
  念叨完这一句,他默默转身,两只手拢进了袖子里。
  不管这老头,有多少个孙儿。
  他愿意让孙子去淮安,就说明,大九卿之一的兵部尚书姜简,已经彻底公开站队,站到了北伐派的这边。
  再准确一些,是站到了沈毅这边。
  这是一个好消息,说明朝廷的风向转变,已经不仅仅限于“态度”,有一些人已经有所动作,开始下注了。
  虽然一个姜简不太够用,但是这对于北伐,对于淮安军来说,已经是个很好的开头了。
  带着这些念头,沈老爷坐着马车,回到了家里。
  回到家里之后,带了一下午孩子,一天时间悄然过去。
  次日,沈毅还没有睡醒,青儿便敲响了他的房门。
  “公子,家里来客人了!”



第八百五十一章 各自下注
  “小侄姜明,拜见沈叔父!”
  沈家客厅里,一个年轻人见到了沈毅之后,二话不说,直接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给沈老爷结结实实的磕了个头。
  沈毅这会儿刚睡醒,他把这人扶起来之后。
  只见这个“便宜侄儿”,脸上胡须茂盛,至于身材,不能说是膀大腰圆,但至少也是身材壮硕了。
  起猛了……
  沈老爷揉了揉眼睛,默默转身,准备回去再睡个回笼觉清醒清醒。
  “叔父!”
  姜明对着沈毅弯身拱手。
  “大父让我来拜见叔父,多谢叔父,愿意收留小侄!”
  沈毅站在原地,他缓缓回头,看着眼前的这位大侄子,默默叹了口气:“姜公子贵庚啊?”
  姜明低头道:“小侄元熙元年生人。”
  沈老爷摸着额头,无奈的说道:“你比我还要年长两岁。”
  “姜公子,我已经应下了堂尊,等过完年,就带你一起去淮安,绝不食言,至于这叔父的称呼,我只当是没有听见,你我平辈论交如何?”
  姜明抬头,看了看沈毅,然后再一次低头。
  “叔父,辈分不可乱。”
  他低着头,开口道:“大父说了,他与叔父乃是同僚,几乎算是平辈,本来我与叔父应当是差两辈,不过大父说叔父年纪不大,就算是比他晚上一辈。”
  “因此,大父让小侄,持子侄礼。”
  “这太胡闹了。”
  沈毅微微摇头,开口道:“姜兄,辈分不是这么论的,咱们一不是同宗同姓,二没有亲缘师承,便只能以年龄论交。”
  姜明抬头看了看沈毅,然后笑着说道:“沈叔,我大父与赵尚书平辈论交,沈叔是赵尚书的子侄,正好长我一辈。”
  他抬头直视沈毅,开口道:“自去沈叔接手淮安以来,淮安数次大战,小侄都从邸报上看到了,对沈叔佩服的五体投地,心甘情愿称您一声叔父!”
  见这位大少爷如此执着,沈老爷微微摇头,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
  他心里清楚得很。
  他的辈分,原是没有这么高的。
  因为姜简与赵昌平,关系也就是一般般,两家人之间,还没有论到辈分的程度,之所以这位姜公子,对自己这般“敬重”,主要是因为他的“功名”与地位。
  所谓功名,是指他这几年做的事情。
  而地位,自然是他现在的品级。
  他是正四品的中顺大夫兼兵部武选司郎中!
  撇开朝廷里其他的正四品官员不提,单单说他这个正五品的武选司郎中,他的前任,武选司魏郎中,坐到这个位置上的时候,已经四十多岁了。
  朝廷里的其他四品官,无一不是四十岁以上。
  而且沈毅这个四品官,随时有可能再往上窜一窜,再升个一两级。
  就现在沈老爷的“江湖地位”,跟朝廷里其他四五品乃至于三四品的官员来往的时候,没有人会拿他当成晚辈来看待,也没有人敢这么托大!
  福建巡抚程廷知,二品大员,与沈毅兄弟相称!
  大陈淮河水师总兵官,安平侯赵禄,位极人臣,面对沈毅的时候,也是一口一个沈老弟。
  也就是说,沈老爷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混进了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阶层里,“超级加辈”了。
  姜明姜公子非常兴奋,与沈毅打了招呼之后,一口一个沈叔称呼着,后来就干脆拉着沈毅坐了下来,开始问他一些东南剿倭,以及在淮安府对抗齐人的经历。
  因为要给老领导面子,再加上别人一口一个叔父叫着,沈毅也不好意思赶他走,只能陪着他聊了大半个时辰。
  终于,姜公子依依不舍的告别,临走之前,他对着沈毅拱手道:“沈叔,你过完年几时走?走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知会小侄!小侄与你一同去淮安!”
  沈毅点头,微笑道:“姜公子放心,到时候我会派人去尚书府知会姜公子的。”
  姜明满意点头,开口问道:“对了沈叔,小侄去了淮安之后,能做什么官?小侄想先从百户做起……”
  “实在不行,总旗小旗也成!”
  沈毅静静的看着他,然后开口道:“姜兄,你是文散官……”
  “荫的官而已,又不是考来的,不作数的!”
  姜明拍着胸脯说道:“沈叔你莫看我是文官之家出身,小侄自小习武,身子壮的很呢!”
  沈毅总不能直接跟他说,准备让他去管粮草,于是无奈道:“姜兄,具体的事情,要到了淮安之后,具体安排,你看如何?”
  “行,都听沈叔的!”
  这位姜公子,很明显,性格非常开朗,他跟沈毅脸面,前后也就一个时辰左右,这会儿“沈叔”两个字已经叫的非常熟练而且自然了。
  就连沈老爷自己都有些恍惚,他是不是真有这么个大侄子。
  送别了大侄子之后,沈毅揉着自己的脑袋,回到了后院,带着沈渊写字去了。
  这一整天,他都待在自己家里,没有出去,陆续收到了一些拜贴和请帖,沈毅都一一回绝,没有见登门的任何人,也没有应任何一个人的邀请。
  到了傍晚时分,他才披上外套,坐着马车离开了沈宅,来到了赵昌平家里,很顺利的在赵家的书房里,见到了久违的赵尚书。
  两个人见面之后,大概交流了一下各自的情况,彼此都说完了之后,赵昌平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思索了一番之后,突然抬头看着沈毅,开口道:“子恒,老二他被他娘惯坏了,整天在建康游手好闲,每日里不是吃喝,就是眠花宿柳。”
  赵尚书缓缓说道:“明年开春,你把他也带到淮安去罢。”
  “能帮你跑跑腿,也是好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6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9/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安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