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安侯_分节阅读_第414节
小说作者:漫客1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7:38
  “实在?”
  皇帝不屑的撇了撇嘴,轻哼道:“他身边有朕的内卫,还有邸报司,任何事情,都瞒不过朝廷的耳目,他敢不实在么?”
  “沈七这个人,心眼多得很呢。”
  皇帝微微眯了眯眼睛,缓缓说道:“实在这两个字,是无论如何也跟他不沾边的。”
  “甚至就连这两份奏书。”
  皇帝低眉道:“他也是想让朕帮他把责任担下来,这样即便朝堂上有人要寻他的麻烦,朕也不得帮他。”
  高明一愣,随即低头道:“那陛下,应当如何回复沈侍读?”
  “给他去信,让他这个钦差临机处理,便宜行事。”
  目光看向了沈毅送上来的奏书,闷声道:“一个福州城而已,再怎么也翻不了天,真出了什么事情,朕替他撑这个腰就是。”
  高太监应了一声,连忙低头:“奴婢这就去拟文书……”
  “嗯。”
  皇帝点了点头,然后在甘露殿里走了一圈,最终让一个宫人打开的南边的窗户。
  窗户一开,冷气立刻侵袭了进来。
  皇帝目视南方,轻声自言自语。
  “朕觉得你应该能够想明白。”
  皇帝陛下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
  “十成家产,要比一成五多得多……”



第六百二十一章 刀来!
  福州府的抗倭军,依旧每天都在福州城里,杀上五十个倭寇。
  杀倭寇的同时,另一边对倭寇的审讯,也在同时进行。
  因为不停有倭寇被斩首,另一边“等死”的倭寇们,心理压力就会越来越大,这帮子倭人虽然打起不怎么怕死,但是这种等死,远比战死更为可怕。
  到了第三天,就有两个倭寇的头目支撑不住,供出了更多的消息。
  通倭的,不止原先那四家人。
  事实上,前几年出海做生意的商人,只要有跟倭寇沟通的门路,有时候多多少少都会给倭寇交点保护费,以保证自己这趟生意不会白做。
  这一类与倭寇有来往的家族,固然有错,但是还可以原谅。
  但是另外一些,把货物运出去之后,便假装被倭寇劫掠,以逃避朝廷的赋税,甚至出钱豢养倭寇的,就罪不可恕了。
  因为两个倭寇头目招认,扯出了线头,凌肃亲自审问了这两个倭寇一整个晚上,到了第二天上午,顶着个黑眼圈的凌将军,来不及休息,直接进了福州城里,在福州沈毅的住处,见到了刚刚睡醒的沈老爷。
  沈毅这会儿,正准备出门去逛一逛许复在福州开的茶行,见到凌肃走进来,沈老爷上下打量了他一眼,看着他的眼中几乎密布的血丝,笑着说道:“看凌将军这模样,似乎是倭寇那边有进展?”
  “是。”
  凌肃微微低头道:“昨天下午,有两个倭寇的头目招认,整个福建沿海,有大量商贾给他们交过路费,而在福州城里,也有不少……”
  “其中福州城里,还有两家人,曾经给过一支倭寇不少钱财,让他们得以生存下来。”
  听到这里,沈老爷眯了眯眼睛,缓缓说道:“哪两家?”
  “据这两个倭寇所说。”
  凌肃微微低头道:“是谭家跟冯家……”
  沈毅深呼吸了一口气,面无表情:“有新的证据么?”
  凌肃微微摇头:“沈公,这些倭寇……汉话说的都十分勉强,更不要说让他们记录下来了,即便咱们找到证据,这两家人大概率也会矢口否认……不认这些倭寇记下来的东西。”
  “能够作为证据的,只有先前搜到的那些书信……”
  沈毅站在原地,想了一会儿,然后看向凌肃,淡淡的说道:“再调两个百户营进城,把他们安置在附近,记着不要打草惊蛇,至于这两家……”
  “我会派人盯梢他们的,一旦他们有所异动,立刻控制起来。”
  凌肃微微点头,对着沈毅抱了抱拳,然后下去办事去了。
  凌肃离开之后,沈老爷低头琢磨了一下,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原江都知县冯禄,似乎就是福建人。
  没有记错的话,是福建泉州府惠安县人。
  惠安县距离福州不算太近,但是也绝对算不上远,不知道沈毅的这个旧日冤家,与福州冯家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
  如果有……
  那就太好了。
  想到这里,沈毅伸手摸了摸下巴,目光之中多少带了一些煞气。
  他是一个有点记仇的人。
  当初,他差点死在了冯县令手里,虽然已经过去了好几年时间,不过沈老爷一直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
  甚至,在冯禄离开江都的时候,沈毅还特意打听了一下这位县尊老爷的故乡以及去处,一直记到了现在。
  要是真落在沈毅手里,不说弄死这位冯知县,最少也要把当年吃的板子,统统还回去才成……
  ……
  转眼间,又是两天时间过去。
  这两天时间,福州城表面上,可以说是风平浪静,至于暗处的汹涌暗流,普通人是看不分明的。
  而作为汹涌暗流的中心,沈毅自然也不可能安享清净,两天时间里,至少有十几个拜贴送上门来,约他出去见面。
  都被沈毅一一推拒,他甚至把自己关在了家里,门都不出了。
  到了第三天,沈老爷正在书房写东西的时候,蒋胜敲开了沈毅的房门,然后把一份名贴,两只手递在沈毅面前。
  “公子,有人送拜贴过来。”
  沈毅放下毛笔,抬头瞥了蒋胜一眼,问道:“收钱了?”
  蒋胜连忙摇头,摆手道。
  “公子,这是一个家丁送来的,他口气很大,小的觉得可能是什么大人物的拜贴,就给您送来了……”
  “那人……”
  蒋胜想了想,补充了一句:“傲气的很。”
  听到这四个字,沈毅心里就明白,这份拜贴,大概率来路不小。
  于是他随便瞥了一眼封皮上的人名。
  程廷知。
  沈毅想了想这个名字,又对照了一下前几天看到过的福建官员名录,很快知道了这个程廷知的来路。
  福建布政使。
  确切来说,是福建右布政使。
  按照朝廷的规矩,布政使司是有左右两个布政使的,一般以左为尊。
  不过,这也只是朝廷的理论编制而已。
  布政使司原本是一省的最高行政衙门,因此朝廷需要设两个布政使来分权,不过后来,各省设巡抚逐渐成为常例,布政使司就成了巡抚衙门的下属机构,权柄大为削弱。
  在这种情况下,左右两个布政使的编制,通常都是缺一个的。
  也就是说,大多数省份,都只有一个布政使。
  比如说浙江,几十年来都是一个布政使。
  而福建的布政使司,却是两个布政使满编。
  这种情况,就意味着这两个布政使,在朝廷,或者说在吏部那里,都不是特别讨喜,所以才被安在了一个衙门里。
  打开拜贴之后,沈毅简单扫了一眼。
  大致的意思是,约沈毅中午一起吃个饭,地点在福州城西的燕云楼。
  这是第一个来见沈毅的福建省级官员。
  沈毅低眉想了想,便把拜贴收进了袖子里,抬头看了一眼蒋胜:“算算时间,今明两天,很有可能有从建康送来的信,你收到信之后,不管什么时辰,立刻送到我手里,明白了么?”
  蒋胜低头:“小的明白。”
  沈毅“嗯”了一声,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好几天不出门,看来要出去活动活动了。”
  于是乎,等到接近终于,沈毅换上了一身新衣服,坐上了自己的马车,晃晃悠悠的到了福州城东的燕云楼。
  到了燕云楼之后,早有人在楼下等着他,见到沈毅的马车,一个小厮立刻上前,微微躬身道:“是沈老爷么?”
  沈毅微微点头:“是我。”
  小厮神态恭谨:“程老爷已经到了,正在楼上等您。”
  沈毅微微点头:“带路罢。”
  很快,在这个小厮的带领下,沈毅一路上了二楼,到了一间雅间门口,敲了敲门之后,一个看起来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打开了房门,中年人上下打量了沈毅一眼,然后有些诧异的问道:“是沈学士么?”
  沈毅微笑点头:“是我。”
  他拱了拱手道:“见过程藩台。”
  “什么藩台不藩台的。”
  程廷知满脸笑容,侧开身子,请沈毅进去,此时房间里已经点了两个炉子,进来之后,颇为暖和。
  “程某痴长沈学士一些年岁,沈学士若是瞧得起,称我一声兄长就是。”
  沈毅笑了笑,没有接话。
  这种客气话,接了之后,反而会有些尴尬。
  两个人很快各自落座,落座之后,沈毅便笑着说道:“到福州已经有一些日子了,还是第一次见到三司衙门的主官,倍觉荣幸。”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4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4/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安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