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安侯_分节阅读_第370节
小说作者:漫客1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7:38
  大陈的兵部,的确没有什么存在感。
  主要是因为军队太弱。
  这些年,除了宪宗皇帝时期赢了几次北齐,大陈朝廷的对外作战,基本上没有几次胜利了,以至于六十年来,兵部最大的业绩,基本上都剿匪。
  毕竟陈国最强壮的边军淮河水师,基本上不把兵部当回事。
  而护卫在京畿的禁军,又是直属皇帝,也不怎么理会兵部。
  因此,兵部地位尴尬,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
  这会儿听皇帝陛下夹枪带棒的一番话,姜尚书也微微有些脸红,连忙低头道:“陛下误会,臣……臣没有这个意思,臣只是担心兵部一司……”
  “好了,你莫再说话了。”
  皇帝毫不客气的打断了姜尚书的话,然后看向吏部三个堂官,懒洋洋的说道:“朕已经把吏部请过来了,你们也给朕一个痛快话罢。”
  吏部尚书默默起身,对着皇帝陛下躬身行礼道:“吏部,恭聆陛下圣谕。”
  皇帝又看向陈靖,淡淡的问道:“陈相如何说?”
  陈靖也站了起来,叹了口气:“陛下,以沈主事的功绩,拔擢两级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沈主事年岁毕竟太小,臣有些担心,此举可能会引发朝臣非议,反而会对沈主事不利……”
  “非议?”
  皇帝直接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冷声道:“他沈七的功劳摆在这里,非议什么?”
  “谁要有什么非议,就让他来朕这里,朕也给他封个钦差,让他南下去剿倭!”
  “沈子恒用了两年时间不到,就平定了浙东倭寇,朕给他三年时间,福建广东随便选,要是他也能在福建广东拉起一支海防军,平灭当地的倭寇,不要说兵部郎中,就是兵部侍郎!”
  “朕也舍得给!”
  说到这里,皇帝背着手,离开了帝座:“好了,今天的议事就议到这里,回头有关于沈毅的封赏,朕会拟诏给中书,中书那边……”
  说到这里,皇帝看向陈靖。
  陈相恭敬低头:“臣遵命……”
  皇帝又看向吏部三个人。
  “吏部呢?”
  吏部三位堂官纷纷起身:“谨遵陛下圣谕。”
  “嗯。”
  皇帝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那就这么办罢。”
  “你们记住了。”
  皇帝看了一眼七个人,缓缓说道。
  “大陈已经颓废太多年了。”
  “朕的洪德朝,想要一扫往日颓势,就必须要事功!”
  “这事功二字,朕希望朝堂诸公……”
  皇帝迈着大步离开。
  “要时时记在心里。”



第五百六十三章 圣旨临门
  被齐人惦记上之后,的确给沈毅带来了不少麻烦。
  因为他从前,喜欢在城里闲逛,去一些闹市或者古玩街里,买一些小玩意儿,但是现在被齐人惦记上了之后,他便不太敢自己出门了。
  哪怕知道,身边有内卫跟着,他也总在心底犯嘀咕。
  因此,在回到乐清之后的几天时间里,他大部分时间,还是住在抗倭军大营里忙活公事。
  主要是抚恤以及后续赏钱的问题。
  抗倭军的抚恤银子,是一个人二十两银子。
  赏银是杀敌一人五两。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赏银在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是十两银子,因为那个时候抗倭军初建,对倭寇多少还有些畏惧,打起来束手束脚的,很难杀到多少倭寇。
  后来,经历过乐清一战之后,抗倭军的战斗力慢慢抬升,杀的倭寇也慢慢多了起来,后来沈老爷多方考虑之下,就把赏银标准给降低了。
  不过即便如此,抗倭军的待遇,也是远远好于那些地方卫所的,尤其是发钱的时候,发的非常干脆利索。
  就拿抚恤来说,有些军队的抚恤,是地方官府发放,发抚恤的时候要一遍一遍走流程,发到亲属手上的时候,已经不知道过了几次手,能拿到三成,就已经是官老爷手软了。
  而抗倭军不一样。
  抗倭军的阵亡将士名单,是沈毅亲自统计的,统计出来之后,就拿着单子去杜太监那里要钱,然后他会让薛威带人,骑快马挨家挨户分钱,并且会再派人盯着这份钱。
  抗倭军的死规矩。
  天大的功劳,只要动了别人的卖命钱,那就是一个死字,谁也逃不脱。
  因为不能出门,沈毅的工作效率反而上升了许多,只四五天时间,他就把抗倭军这一次的抚恤奖赏给整理完了,然后这一次参加战斗的将士,每人又额外发了五两银子的赏钱。
  除开这些开销之外,再加上买猪羊牲口的钱,抗倭军的“小钱库”,也没剩下多少钱了。
  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沈毅立刻下达命令,抗倭军全体休假一个月,这一个月可以回家探亲,也可以在大营里继续待着。
  宣布放假之后,沈毅给抗倭军开了个会,大概的意思是发的钱尽量交到家里去补贴家用,不要花在女人肚皮上。
  十几二十两银子看起来多,但是在青楼楚馆里,可太不禁花了。
  处理完所有抗倭军的事情之后,沈毅才叫来了陆晟,跟随陆晟一起返回建康。
  皇帝召他回京的消息,其实两天前就已经到乐清了,只是沈毅这两天还在忙活公事,因此没有回去。
  陆晟已经等了沈毅两天,沈毅招呼了一声之后,他立刻驾驶着一辆马车,到了抗倭军大营门口接人,这会儿沈老爷已经收拾好了行李,在抗倭军大营门口,跟送别的两个千户以及几个还在大营里的百户作别。
  这些将官,都纷纷骑马,一路送了沈毅十几里路,这才与住马止步。
  等到这些人停下来之后,跟沈毅同坐一辆马车的陆晟,才对着沈毅微笑道:“沈主事与这些抗倭军的将官,关系倒很好啊。”
  沈毅笑了笑:“一起共事了一段时日,自然是有些交情的,若是各怀异心的话,剿倭也不至于这样顺利。”
  陆晟点了点头,便闭上眼睛不说话了。
  这位内卫的卫帅,是个少言寡语的人,能够偶尔跟沈毅露出几个笑脸,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了。
  这一路回京,两个人身边至少有百余个内卫,因此安全问题是非常有保证的,除了坐马车速度稍慢了一些之外,其他可以说是风平浪静。
  就这样一路走了三天时间,到了第四天下午,沈毅正在车厢里翻看一本《东瀛地理图志》的时候,一个内卫骑马跟上了马车,与马车并肩而行,声音恭敬:“卫帅,有消息给您。”
  陆晟本来正在闭目养神,闻言睁开眼睛,掀开车帘,从这人手里接过了一个信封。
  拆开信封,取出里面的纸张看了一遍之后,陆晟脸上再一次罕见的露出笑意。
  他看了一眼正在翻书的沈毅,微笑道:“沈主事,有个消息不知道你想不想听?”
  沈毅的目光,立刻从手里的书上,转移到了陆晟脸上,他有些好奇的问道:“什么消息?”
  “关于北齐的消息。”
  陆卫帅把手里的白纸叠好,装在了信封里,然后揣进怀中,淡淡一笑:“刚收到噩耗,北齐去年的新科状元郎,不幸身亡。”
  听到这个没头没脑的消息,沈毅先是愣了愣,然后下意识的问道:“怎么死的?”
  “坠马而亡。”
  陆晟面色平静:“这位状元郎,今年才二十四岁,据说是北齐五十年一出的大才子,骑马的时候竟然不幸坠马,摔死了。”
  他说到这里,又摇了摇头:“真是可惜。”
  他嘴里说着“可惜”,但是脸上却没有看到半点可惜的表情,甚至语气都没有起伏,表现的非常平静。
  沈毅一时半会没有反应过来,思索了一会儿之后也想不到头绪,依旧翻看手里的这本地理图,刚翻了两页,一道惊雷便在他脑海里炸开!
  他记得……
  前些日子,陆晟曾经跟他说过,关于他在乐清被刺杀的事情,朝廷会给他一个交待……
  而且陆晟说,这个交待就快要来了!
  想到这里,沈老爷咽了口口水,手里的书都看不下去了。
  他愣愣的抬头看了陆晟一眼,再一次咽了口口水。
  莫非……
  莫非北齐这个坠马而死的状元,就是朝廷给自己的交待?
  想到这里,沈毅忍不住脊背一凉。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朝廷给自己的这个交待,还真是够简单粗暴……
  而且……内卫的强大程度,再一次突破了沈毅的认知。
  不过沈毅心里也清楚,这种话是没有办法直接跟陆晟问的,就算问了,陆晟大概率也不会承认。
  不过有了这个小插曲,沈毅对陆晟说话的态度,又客气了几分……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因为马车的速度实在是不快,沈毅在第八天上午,才到了建康城下。
  进了建康城之后,陆晟驾着马车,把沈毅送到了沈宅附近,便下马车对沈毅拱了拱手,与沈毅分别,朝着皇宫方向去了。
  他大概率是去宫里缴旨。
  而沈老爷则是分辨了一下方向,然后朝着自己家走去。
  还没有走到家门口,沈毅就看到自家门口,已经有了两个太监等着。
  而自家的家人,父亲沈章,兄弟沈恒,以及夫人陆若溪,都在门口与两个小太监一起,时不时还说上两句话。
  甚至,连接旨的香案都已经摆好了。
  沈毅一靠近,沈家人立刻发现了他的身影,对两个太监指了一下,两个太监也迈步上前,问道:“是沈毅沈老爷吗?”
  沈毅点头拱手:“正是沈某。”
  两个小太监对视了一眼,然后脸上露出笑容:“兵部主事沈毅接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3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0/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安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