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安侯_分节阅读_第359节
小说作者:漫客1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7:38
  但是三品以上的官员,心里都有些战战兢兢。
  这些人,多少都有一点宫里的消息渠道,或多或少听说了皇帝陛下昨天雷霆震怒的消息。
  尤其是中书的几位宰辅,抬头看向皇帝的目光,都有些担忧。
  一场朝会过半,皇帝瞥了一眼旁边的高明,高太监立刻会意,手捧圣旨开始宣读圣旨。
  圣旨的内容很简单。
  王儋等两位宰相,因为年事已高,上书告老,上个月已经被皇帝准了,现在要补两个人进中书拜相。
  这是朝廷上个月廷推的时候,就议定的事情,朝廷里的这些大臣们对于新任宰相的人选,也都心知肚明。
  高太监,也不出意外的念出了这两个名字。
  “因两位宰相致仕,中书要职不可缺失,着补翰林学士崔煜,吏部侍郎彭礼,入中书办差……”
  被念到名字的两位大臣,立刻上前,对着皇帝陛下叩首谢恩。
  皇帝抬了抬手,示意二人起身,然后皇帝看向一旁站着的宰相王儋,问道:“王相,在朝中留到年底罢?”
  王儋等二人虽然致仕,但是中书省的事务太多,不可能说辞职第二天就滚蛋了,到现在为止,王儋还在中书办差,主理中书事。
  当然了,他目前主要的任务就是交接工作。
  王儋低着头,叹了口气:“陛下,老臣已经老迈昏聩了,实在是不能再为国出力,本月老臣交割了朝事之后,便要卸职归乡养老去了。”
  皇帝先是叹了口气,但是也没有再继续挽留,而是开口说道:“归养乡里,是许多文臣的心愿,朕也就不拦着了,不过中书省的事情,还是要办好了,王相这一个月,多跟陈相沟通沟通,把中书省的事情办好了。”
  皇帝口中的“陈相”,姓陈名靖,字平之,进中书也有五六年时间了,原先在中书省敬陪末座,不过这几年随着杨敬宗张敬,以及王儋等两拨宰相先后退下来,硬生生被他给熬到了中书省首魁的位置上,未来一段时间,要在中书省掌枢了。
  王老头恭敬低头称是。
  皇帝陛下又看了看新近拜相的宰相崔煜,以及宰相彭礼,嘴角露出了一个笑容:“崔相,彭相,王相老成持国,他离开之前,你们多跟他请教请教,一起办好中书的差事。”
  崔煜原本早早的就拜相了,跟陈靖基本上是前后脚进的中书省,但是他运气不好,被皇帝罢了一次,如今虽然恢复相位,但是在中书省的排位,自然就要降下来了。
  两位新晋宰相,先是向皇帝躬身致谢,又对着王儋拱手行礼,以示尊敬。
  “好了……”
  皇帝打了个哈欠,懒洋洋的说道:“朝事就到这里,诸卿没有什么事的话,就散了罢。”
  王儋抬头看了看皇帝,想开口说些什么,沉默了一会儿之后,还是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这个时候,户部赵尚书默默上前,他抬头看向皇帝,刚想开口说话,皇帝便微微皱眉,打断了赵尚书的发言。
  “对了赵卿,朕刚好有事找你,你散朝之后不要走,到甘露殿来见朕。”
  说完这句话,皇帝站了起来,伸了个大大的懒腰:“今日朝会就到这里,散朝。”
  说完这句话,皇帝背着手,径自离开。
  赵尚书站在原地,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也动身往甘露殿去了。
  到了甘露殿之后,这位户部尚书手捧朝笏,对着皇帝躬身行礼:“臣户部赵治,拜见陛下。”
  皇帝看到赵昌平之后,立刻让身边的太监给赵尚书赐了座,等赵尚书落座之后,皇帝才笑了笑:“上一次杨相跟张相致仕的时候,朝廷上下便有许多大臣跟朕说,赵卿王佐之才,可以拜相,不过一直到这一次,都没有擢赵卿入中书,赵卿心里怕有些不太舒服罢?”
  赵昌平立刻站了起来,恭敬低头道:“中书相位,全在陛下一心,臣绝没有半点念头……”
  皇帝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微微叹了口气:“其实这一次,朕是考虑把赵卿提进中书的,只是朝廷这几年多事,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赵卿你在户部多年,换个人来管钱库,朕放心不下。”
  皇帝脸上满是笑容:“赵卿放心,等将来国事稍安一些之后……”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眯了眯眼睛,轻声道:“总是会有机会的。”
  赵昌平面色严肃,继续低头道:“陛下,臣从来没有想过这件事,臣想要说的是,兵部主事沈……”
  “好了……”
  皇帝脸上的笑意终于收敛。
  他看了看眼前这个还算年轻,非常能干的户部尚书,微微皱了皱眉头之后,缓缓说道:“沈毅的事情,朕已经知道了,而且已经派人去查了。”
  “再者说了,这件事也跟户部没有干系。”
  皇帝深呼吸了一口气,沉声道:“私交是私交,朝廷是朝廷,你们是在朝廷里共事的同僚,不是什么林野江湖的门派!”
  见皇帝说出这句话,赵昌平沉默了一会儿,没有再追问了。
  他低头道:“陛下,臣从来没有什么派系之念,臣这一次也不是因为沈毅,臣与沈毅的岳父乃是多年至交,因此……”
  “好了。”
  皇帝淡淡的说道:“他的岳父又不在建康。”
  “这件事情,赵卿就不要过问了。”
  “至于沈毅的家里人……”
  皇帝陛下淡淡的说道:“赵卿转告他们,朝廷已经派人保护沈毅去了,沈毅一定会全须全尾的回到建康。”
  赵昌平恭敬低头:“臣……遵旨意。”
  皇帝走到赵昌平近前,突然问道:“崔煜复相,赵卿心里作何想法?”
  赵昌平再一次低头:“圣明无过陛下,臣没有任何想法。”
  皇帝呵呵笑了笑:“没有想法就好。”
  说到这里,皇帝似乎突然想起来什么,微笑道:“对了财神爷,近来宫里事多,朕的内库已然见底了,财神爷能不能支应一点?”
  赵昌平面色严肃,摇头道:“陛下,户部也没钱了……”
  皇帝脸色一黑,随即笑骂了一句。
  “小气!”
  ……
  就在建康君臣二人讨价还价的时候,一行近百骑,已经抵近乐清。
  这百骑人人便衣,但是马匹都很精良,基本上没有瘦马弱马,一看就不是好得罪的存在。
  众人快到乐清城下的时候,一个汉子对为首的一个中年人恭敬低头。
  “头儿,前面就是乐清了。”
  “嗯……”
  中年人看起来三十多岁,闻言噢噢噢哦哦点头。
  “原地休整半个时辰,然后准备进城。”
  其他人纷纷低头,齐声应答。
  “是!”



第五百四十九章 荣登前十!
  此时距离沈毅遇刺,已经过去了五六天时间了。
  这五六天时间里,沈毅一直待在乐清城里,连一次抗倭军大营都没有再去过。
  他甚至没有怎么出过门。
  甚至就连一些他必须处理的要事,他也是让人送到乐清城来处理。
  当然了,原先那个被烧毁的宅子,已经不能再住了,毕竟谁也不知道那座宅子里还有没有藏“坏人”。
  现在的沈老爷,在乐清城里另找了个小宅子居住,不过这会儿他身边的防卫森严,有十来个内卫,日夜轮班给他当贴身护卫,平日里吃的饭食,内卫也都会详细检查。
  这么说吧,单均安保待遇的话,他已经超过了前段时间南下巡海的晋世子,直逼藩王了。
  沈老爷不出门的原因之一,当然是怕死。
  他现在的脑子,已经回复清醒,用屁股想也能想的明白,这一次的谋杀是蓄谋已久的,而敌人一旦动手,便不太可能轻言放弃,说不定在接下来,还有第二次第三次刺杀。
  这个时候在外面闲逛,固然可以彰显英雄气概,但是未免有点太过作死。
  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为了不给内卫添麻烦,沈老爷很是懂事乖巧。
  这天中午,沈毅还在这里的屋子里睡午觉,门外面就传来了一阵行礼的声音,沈毅睡眠很浅,立刻被这些响动吵醒,好在这会儿他基本上已经睡饱了于是便起身披上外衣,一边打哈欠,一边推开了房门。
  房门推开之后,沈毅才看到自己房门口,站着一个一身灰色布衣的中年人。
  中年人三十五六岁的模样,与沈毅差不多高,不过比沈毅稍稍壮上一点,眼神很是凌厉。
  一众内卫,簇拥在这位中年人身旁。
  这中年人见到沈毅之后,也是下意识的打量了一遍沈毅,然后上前抱拳行礼道:“内卫陆晟,见过沈主事。”
  “陆晟……”
  沈毅并不知道内卫的指挥使叫什么名字,但是他却听说过这位指挥使姓陆,与他夫人同姓,于是乎沈老爷看了一眼这个中年人,问道:“敢问可是陆指挥使?”
  陆晟默默点头:“沈主事竟然知道我。”
  他的语气很是平淡,虽然是疑问句,但是却没有什么情绪波动。
  “侥幸听说过,内卫的指挥使姓陆,瞎猜而已。”
  他看向陆晟,问道:“陆指挥使去看过齐大哥了么?他受伤不轻,还在养伤。”
  “看过了……”
  陆晟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这一次南下的这些人里,也只有他的差事办的不错,其他人……”
  陆晟眯了眯眼睛,没有说话。
  很显然,这位指挥使很不满意内卫的表现,大概率是要向那些内卫追责的。
  不过这都是内卫内部的事情了,沈毅不想插手,也插不了手。
  陆晟说完这句话之后,顿了顿,然后对沈毅拱手道:“沈主事,陆某奉命来乐清,查清行刺钦差一案,另外还有些事情,要跟沈主事谈谈。”
  沈毅侧开身子,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卫帅请。”
  陆晟微微低头,进了沈毅的卧房。
  这位内卫的卫帅,态度很是不错。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3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9/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安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