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同意了。”
孙太后神色平静。
“你去办吧。”
第四百八十三章 皇帝的操作
次日,大将军赵禄,便再一次奉诏入宫,在甘露殿面见了皇帝陛下。
今天的大将军,相对于昨天来说,脸上略微带了一些憔悴,似乎一晚上都没有睡好,见到皇帝之后,他干净利落的跪了下来,面色恭谨,低头道:“臣叩见陛下。”
此时,皇帝陛下的脸色,也微微带了一点黑眼圈,他坐在底座上,看着下面跪伏着的大将军,抬了抬手:“大将军不必客气,起身回话罢。”
安平侯爷这才从地上爬了起来,垂手站在一旁。
皇帝脸上挤出了一个笑容,问道:“大将军昨天回去想了一夜,想好了没有?”
赵禄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头道:“回陛下,臣昨日回去,与家中老母和发妻商量过了,既然是天家赐婚,臣自然没有推拒的道理,只要太后娘娘点头同意,臣绝无二话……”
“太后娘娘同意了。”
皇帝脸上露出笑容,微笑道:“既然如此,这门亲事就算是定下来了,今日老太君大寿,暂且以办寿要紧,今日之事过后,朕就安排李誉,与大将军家的女儿见面。”
说到这里,皇帝看向赵禄,问道:“不知大将军准备让家里的哪一个女儿,嫁与朕的兄弟?”
赵禄恭敬低头:“回陛下,臣之幼女,今年刚满十三岁,可以与二殿下见上一面,如果二殿下觉得不合适……”
“臣家里,还有别的女儿……”
皇帝眯了眯眼睛,微笑道:“那好,朕稍晚一些去寻二弟,跟他说一说这件事。”
“听说大将军家的幼女亭亭玉立,二弟一定会喜欢的。”
政治联姻里,个人喜好其实并不那么重要,说的再直白一点,是完全不重要。
就拿这一次两家“结亲”的事情来说,只要皇帝跟赵禄两个人点头,身为当事人的一对少男少女,是没有什么拒绝余地的。
说的难听一些,便是看到对方就要吐的地步,这门婚事也必须结下来。
而在这种前提下,身为男方的皇子李誉,其实是占便宜的。
因为他成了婚之后,便会出宫开府封王。
到时候,如果他实在是不喜欢赵家的这个女儿,成了婚之后也可以各玩各的,对他的生活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当然了,他这个妻族可以说是朝堂上最强势的妻族之一,这位皇子殿下即便是成婚之后,也不可能会做的太过分,需要给对方留下一点面子。
两个人话说到这里,其实事情就已经谈成了,皇帝陛下起身,看了赵禄一眼,然后微笑道:“今天是老太君六十大寿的日子,安平侯府想必还有很多事情要忙碌,朕就不多留大将军了,大将军回去忙罢。”
赵禄恭敬低头道:“多谢陛下体谅,臣告退了……”
说罢,这位安平侯爷恭恭敬敬的离开了甘露殿。
赵禄转身之后,皇帝默默的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喃喃低语。
“接招了啊……”
小声嘀咕完这一句之后,皇帝瞥了一眼身边站着的高明高太监,淡淡的说道:“高明,去把老二叫来,朕有话跟他说。”
高太监连忙低头称是。
因为二殿下李誉就住在皇城里,不到小半个时辰,这个一身紫衣的俊秀少年就被高明带着进了甘露殿,进了甘露殿之后,这位二殿下先是给皇帝行了个礼数,然后才站了起来,脸上带着笑容:“皇兄找我有事?”
“嗯……”
皇帝这会儿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他看了一眼这个已经高过了自己肩膀的兄弟,目光中复杂之色一闪而过。
很快,皇帝便收摄了心神,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让你出宫替朕办点事。”
李誉先是一愣,然后面露喜色:“皇兄有什么吩咐,臣弟这就去办。”
他已经很久没出宫了。
一来是因为还没有到出宫开府的年纪,二来因为小皇帝前些年年纪还小,帝位不稳,因此孙太后对皇帝的这两个兄弟管的比较严,基本上没有怎么放他们两个出过宫。
现下突然有了出宫的机会,李誉心里自然是很高兴的。
皇帝顿了顿之后,继续微笑道:“安平侯府的老太太,今天六十岁大寿,安平侯一家功劳不小,咱们家应该派个人去看一看,本来为兄应该亲自去的,但是你皇嫂身子渐渐大了,为兄要在宫里陪着。”
“你就代为兄去一趟,给老太太祝个寿。”
听到这话,这个一身紫衣的少年人先是一愣,随即有些手足无措:“皇兄,臣弟什么都没有准备,如何去给人家祝寿……”
“不用你准备什么……”
皇帝微笑道:“你自去就是,我让高明陪着你,高明会给你准备妥当的。”
听到这话,李誉脸上才露出笑容,他对着皇帝像模像样的行了个礼数,嘿嘿一笑:“多谢兄长。”
说完这句话,他转身离开了甘露殿。
高太监对着皇帝微微低头道:“陛下,奴婢跟着二殿下去了……”
“嗯……”
皇帝点了点头,淡淡的说道:“他年纪还小,也没有怎么出宫办过事,多照看照看他,不要让他出丑。”
高明连忙低头:“奴婢明白。”
这位大太监后退了好几步,正准备转身离开,就听到身后又传来了皇帝的声音:“礼物准备厚一些,莫要小气了。”
高明停下脚步,再一次恭声应是,这一次他在原地站了很久,等到确定皇帝没有别的吩咐之后,高太监才默默转身离开。
此时此刻,皇帝的所有心思,都映照在了他这位大太监的心里。
高明非常清楚,皇帝之所以要给赵家厚礼,又给赵家赐婚,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麻痹赵家人,目的是让赵家人相信,天子还是宠信他们家的。
至于赵家人会不会相信……
那就不是他这个大太监能够管得了的了。
想到这里,高明深呼吸了一口气,脚下的步伐又快了一些。
他要陪着二殿下一起,好好的办好这个差事。
就在高明离开之后不久,甘露殿里的皇帝陛下,默默的走下帝座,背着双手走到了甘露殿门口,先是看了一眼南方,然后就想起了那个江都出身,与自己年纪相仿的读书人。
“建康城里这么一折腾,他们应该就不会再注意你了……”
皇帝在心里如此想。
因为他很清楚,南边的抗倭军在年底之前,还会对倭寇发起一场歼灭战。
这种时候,他不能让建康城里的人去打扰到沈毅做事。
想了一会儿抗倭军的事情之后,皇帝陛下又看向了安平侯府方向,他沉默了一会儿,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
“将来你长大了……”
皇帝喃喃低语:“不要怪朕……”
第四百八十四章 亲兄弟与堂兄弟
安平侯府老太君寿宴上,由二殿下李誉代替天子给老太君祝寿。
寿宴之上,这位天潢贵胄与安平侯爷幼女“一见钟情”,后来经过陛下允准,两家人按照礼仪定下了亲事。
因为是皇帝赐婚,不太可能出什么变故,皇家也有宗府和礼部主持这场婚事,因此婚事就定在了洪德九年的正月十二。
也就是说,大约在两个月之后。
安平侯府乃是朝廷里头一号的将门,家大业大,而李誉更是天子的亲弟弟,门当户对的两人,结亲的消息被刊登在了新一期的邸报上,遍传建康,一时间传为佳话。
毕竟大家都很喜欢看这种“一见钟情”的戏码。
就在建康城正准备办喜事的时候,另一边沈毅的剿匪工作,也进行的很顺利。
洪德八年十一月月初,倭寇再一次袭扰福建沿海,抗倭军分别于福建福州府,福建泉州府两处迎击倭寇。
此时的抗倭军,基本是都是经过好几个月训练的合格士兵,而且一些老兵已经有了丰富的抗倭经验,以及类似狼筅这种专业的抗倭工具。
更重要的是,因为沈毅手里有了火器作坊,这会儿抗倭军也配备了火器,虽然火炮这种火器在面对倭寇的时候不实用,但是一些土炸弹面对倭寇的时候,还是非常管用的。
在各种优势条件的加持下,凌肃与薛威两个人,分别在福州府与泉州府大破倭寇,歼灭俘虏的倭寇加在一起,有两千余人。
十一月月中,凌肃与薛威两个人,各自押着一批倭寇,前往福州府面见钦差。
而这个时候,沈毅本人也来到了福州府。
确切来说,这两场战事,都是他在福州城遥控指挥的。
因为从掌握敌人动向,到切断敌人后路,都是沈毅的邸报司在提供重要的情报,这其中,邸报司的内应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就在两路抗倭军押送倭寇赶往福州府的路上,沈毅正在福州城酒楼里,与朝廷的钦差大人坐在一起喝酒。
此时,两个人都是面带笑容。
李穆举着酒杯,敬了沈毅一杯,微笑道:“多亏了子恒运筹帷幄,有了这两场大胜,你我这个年就都好过了。”
沈毅跟李穆碰了碰,微笑道:“这一次大胜,可以说是大涨士气,从今以后,咱们抗倭军就彻底变成了倭寇的克星,再也不会有任何一个人对倭寇有半点畏惧之心了。”
此时此刻,沈毅心里自然也是开心的。
他四月份离开建康,在外面忙活了大半年时间,现在半年的辛苦终于有了着落。
李穆微笑道:“接下来,就是广东沿海了,再在广东沿海打上一个漂亮仗,从今以后,倭寇便不会再像从前那样,肆意袭扰沿海了。”
“嗯……”
沈毅也举杯敬了李穆一杯,微笑道:“到明年开春,咱们的几艘战船下水,到时候便是攻守异形的时候了,世子说不定可以乘船出海,追几支倭寇玩玩。”
李穆哈哈一笑,然后颇有些感慨的叹了口气:“老实说,我心里的确是很想去亲自杀几个倭寇的,但是这些都是战功……”
“我便不碰了。”
他抬头看着沈毅,轻声道:“这些功劳,我要了没用,还是都交给子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