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安侯_分节阅读_第260节
小说作者:漫客1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7:38
  这篇文章的标题开篇就很吸引目光。
  文章里,大致列举了倭寇这些年作乱的事迹,又详细写了最近台州府出的一些事情。
  文章末尾,写了这么一段话。
  “倭贼势虽不大,但是屡犯海疆,已断我大陈数条商路,横行恣意,胆大包天!”
  “若不能剿平倭奴,则我大陈边患,不止一北矣!”
  文章写的非常能够带动情绪,而且陈国很多人,都只知道海边有贼人作乱,但是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
  现在,文章列出了一些数据,看起来触目惊心,导致很多陈国人看的咬牙切齿,不少老百姓看了之后,就在大街上对倭寇破口大骂。
  另一些不识字的老百姓见了之后,便上来询问邸报上写了什么,被人告知邸报上的内容之后,便也气的不轻,跟着一起破口大骂。
  很快,这份新年的第一份邸报上关于倭寇的文章,就掀起了巨大的舆论。
  而此时,这篇文章的作者沈毅,正在家里陪着媳妇一起扎花灯。
  到了下午的时候,花灯终于扎的差不多了,沈毅才拍了拍手,站了起来。
  这个时候,青儿拿了一份邸报,送到了沈毅面前。
  沈老爷洗了个手之后,才伸手接过了这篇邸报,坐在椅子上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
  一篇邸报看完之后,沈毅看了看一旁正在给花灯做最后修整的陆若溪,笑着问道:“夫人,咱们的行礼收拾好了么?”
  “昨天就收拾好了。”
  陆若溪把做好的花灯放在一边,抬头看了看沈毅,问道:“怎么啦?要提前动身么?”
  “不用,怎么也要在江都过完上元节再说。”
  陆若溪“嗯”了一声,笑着说道:“等会到了傍晚,咱们一起去放花灯。”
  沈毅点头答应,但是目光却看向了建康。
  他心里明白,到了自己离家返程,去建康朝廷做事的时候了。



第四百零二章 人情与往来
  陪着家里人过了上元节之后,第二天早上,沈毅就带着夫人还有三个丫鬟,以及沈陵夫妇一起,离开了江都,赶回建康。
  临别之前,沈毅叮嘱了老爹沈章要注意身体,而且还把沈恒拉到了一边,交代了他一些事情。
  主要是关于科考的事情。
  因为今年,沈陵就要开始考县试的,一切顺利的话,两年之后的洪德十年,他就能跟兄长沈毅一起,共同站在朝堂上了。
  不过沈毅却叮嘱他,不能着急。
  沈毅的意思很明显,沈家四房这一枝,已经有了一个沈毅,足够让他们这个小家很长一段时间里,不用面对任何压力。
  也就是说,沈恒考试,就不必像沈毅那样,削尖了脑袋拼命往上钻,他可以从容不迫的参加每一场考试,因为已经有沈毅撑起了这个家。
  洪德十年不中,可以等洪德十三年,洪德十六年,乃至于洪德十九年。
  沈恒今年十五岁,闻言对着兄长笑了笑,开口道:“兄长放心,小弟一点都不着急,今年考生员,中则欣然,不中亦喜。”
  沈毅微笑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开口道:“陈家那个小丫头,在咱们家做事,平日里给你洗衣做饭,但是你不能拿她当下人看待,要好生对待人家。”
  “嗯。”
  沈恒点头道:“哥,我知道她家里的事情,不会欺负她的。”
  “好生读书,得了闲暇便回城里去看看父亲。”
  说到这里,沈毅顿了顿,继续说道:“还有,你在书院,没事多去我岳父那里走一走,他一个人在书院里住,难免会孤得慌。”
  “跟他老人家多走动走动,你今年要是中了生员,便也拜在陆师门下。”
  这些年沈章都在京城。不怎么在家,兄弟俩在江都相依为命,因此沈恒什么事情都听自己这个兄长的,闻言连忙点头道:“哥你放心去建康,我会常去探望山长的。”
  沈毅这个人,平日里话并不是怎么多,但是面对自己这个胞弟,他就会忍不住多说些话,兄弟俩说了好一会话之后,沈毅才跟父亲还有弟弟两个人挥手作别,马车缓缓上了官道,离开了江都。
  这会儿,年前下的那场大雪,已经化的七七八八了,即便路边还有一些积雪,但是官道上已经完全看不见白色,路已经很好走了。
  沈毅一行人一共三辆马车,因为官道好走,一路上只用了三天时间多一些,到正月十九下午的时候,就已经来到了建康城下。
  到了建康城门口的时候,沈毅示意让马车停了下来,然后他站在城门口等了一会儿,约莫盏茶时间,终于看到了几匹遥遥缀在他们身后的几个骑士,也赶到了城门口。
  正是这些日子,一直沿途护送他们的赵戈等内卫。
  沈毅上前,对着几个内卫拱手,由衷的说道:“这些日子,辛苦诸位大哥了,连累诸位不能回家过年,实在是过意不去。”
  这几个人里,只有赵戈跟沈毅相熟,他跳下坐骑,对着沈毅挤出了一个笑容,开口道:“我等是奉命办事,沈司正不必客气。”
  沈毅问道:“这趟回建康,各位大哥就要交差了罢?”
  赵戈点了点头:“多半是,具体还要回去复命之后,看上面的安排。”
  “交差之后,我请各位邀月楼喝酒。”
  几个内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开口说话,还是赵戈这个校尉摇头道:“沈司正,我等内卫,不太合适跟您这种文官走的太近。”
  “这个不必忌讳。”
  沈毅微笑道:“我去跟高公公说一声,替你们报备一下就是了。”
  其实内卫的首领并不是高公公,而是内卫的指挥使。
  这个指挥使神秘的很,沈毅至今没有见过他长什么模样,只隐约记得似乎是姓谢。
  几个内卫这才对沈毅拱手行礼:“果真如此,我等到时候一定叨扰司正。”
  一番客套之后,沈毅才跟这几个内卫分别,然后上了马车,一路来到了建康城里的沈宅。
  这会儿,沈宅后园的空地上,已经种了十几株桃树,只是因为现在还是冬天,桃树还没有抽枝发芽,显得有些光秃秃的。
  回到了家里之后,沈毅跟沈陵夫妇打了个招呼,然后便陪着陆若溪一起,回到了两个人的卧房里。
  因为几个月没有住人,宅子里有了不少灰尘,几个丫鬟开始忙里忙外的打扫。
  沈毅带着夫人回了卧房里,拉着夫人坐下,然后笑着说道:“咱们在江都成婚的时候,听到不少人在背后嚼舌根,说什么沈七连个像样的宅子都没有,刚当了官也没有多少俸禄,陆家小姐跟着他肯定要吃不少年苦头。”
  说着,沈毅在床头的一个暗格里,掏出一个木盒,打开木盒之后,露出了里面的一张房契,他把房契放在了陆若溪面前,微笑道:“他们那里知道,为夫在建康还有个二进的大宅子。”
  陆若溪接过木盒。
  她早知道这宅子是皇帝赏了沈毅的,不然也不会让沈毅在院子里种桃树。
  听沈毅这么一说,这位新婚的沈夫人轻笑道:“这么贵重的东西,你也不随身带着,就放在这房间里,也不怕给人偷了去。”
  “这怕什么?”
  沈老爷老神在在的说道:“这是天子赏的,谁要是不长眼偷了这房契,还拿出来跟咱们打官司,与寻死无异。”
  陆若溪轻哼道:“你弄丢了天子的赏物,不也是寻死?”
  两兄弟说了会话之后,陆若溪便推门走了出去,回头对沈毅笑道:“我去寻三嫂去,不跟你说话了……”
  一家七八口人在一起,清理了一个多时辰,终于把宅子给清扫了出来,两个丫鬟就在厨房里忙活开了,准备做晚上的饭食。
  而这个时候,丁满也来到了沈家,他身后跟着四五个小厮,给沈家送来了几匹上好的丝绸,以及鸡鸭鱼肉等等。
  丁满不会说话,放下东西之后,对沈毅磕了个头之后,就转身走了。
  虽然他什么都没说,但是沈毅心里明白,这是许复的一点心意,算是“新年礼物”罢。
  有了这些东西,也就不用再出去买菜,几个丫鬟立刻在厨房里忙活开了。
  不过今天晚上,沈毅夫妇并不准备在家里吃饭。
  下午接近傍晚的时候,小夫妻俩提了些从江都带来的礼物,又在街上买了一点,到了傍晚时分,便来到了赵尚书家门口。
  他们两个人,跟赵尚书都有些渊源,而且订婚都是赵尚书主持的,眼下成婚了,自然要过来给赵尚书磕个头的。
  不过因为现在刚开年,朝廷也才刚上班两三天,每年年初年尾,都是户部最忙的时候,沈毅天黑时分到的赵家,一直等到过了饭点,都没有等到赵尚书下班回家。
  赵尚书不回来,赵家就开不了饭。
  赵夫人干脆拉着陆若溪,到里屋吃点心说话去了。
  就这样一直等到天色完全黑下来的时候,赵尚书的轿子才落在了自家门口,沈毅跟赵家两兄弟一起到门口迎接。
  赵昌平矮身下轿之后,立刻就看到了眼前的沈毅,他疲惫的脸上很快露出笑容。
  “子恒什么时候回来的?”
  “下午刚到。”
  沈毅拱手行礼,笑着说道:“才回来,就厚着脸皮来师伯家里蹭饭了。”



第四百零三章 宫廷专供!
  沈毅成婚,赵家是老二赵蓟州去的,赵昌平因为在任户部尚书,没有能够亲自到江都去祝贺,不过他送了沈毅一方私印,是赵昌平自己亲手刻的。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尤其是当了官的读书人,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技能,有些工绘画,有些人喜欢刻章或者是花草,酿酒,古玩之类的。
  赵昌平年轻的时候,便跟着江都的一个有名的石匠学刻章,等到他中进士的时候,刻章的手艺就已经大成,只不过这些年他官越做越大,已经很少亲自刻章了。
  堂堂朝廷的大九卿,能够腾出手来给沈毅刻章,足见赵尚书对沈毅这个后辈还是很上心的。
  因此此时见到沈毅之后,赵尚书颇为高兴,直接下了轿子,伸手拉着沈毅的袖子,有些疲惫的笑道:“昨天我还跟蓟州说起你,想着你什么时候能回建康来,不想今日就回来了,青雀跟你一起到建康了么?”
  沈毅微笑点头道:“她也一起到建康了,正在陪着伯母说话。”
  “嗯。”
  两个人一边说话,一边朝着屋子里走去,赵尚书笑着说道:“年前你们两个人订婚之后,我便托人买了一根楠木,给你们订做了一张拔步床,现在已经快做好了,过些日子就让人送到你们家里去,算是我这个做长辈的,给你们小夫妻的贺礼。”
  沈毅立刻停下脚步,摇头道:“师伯,这太贵重了,这如何使得……”
  “要不然还是送到您府上,给两位师兄用罢。”
  一个楠木价值几何,沈毅不知道,但是能开板子做床的楠木,就一定不会便宜,而且拔步床的工艺非常复杂,定制就要半年时间,工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2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0/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安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