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常不明智的事情。
得了赵侍郎的指点之后,沈某人就开始拖稿了。
他是十月初四考完的乡试,十月初八接受了给邸报司写第七版邸报稿子的事情,但是在见过赵昌平之后,沈毅一直拖到了十月二十四,也就是整整半个月时间,也没有把手里的稿子写完交上去。
这让邸报司的官员很没有面子。
因为邸报司是新成立的机构,现在还在由宫里的宫人负责,如今邸报司的司正乃是这几年跟在皇帝身边的一个颇为出风头的太监,姓钱名叫钱锦,也是东宫出身,今年二十四五岁,正是做梦都想要立功干事业的年纪。
钱太监跟在皇帝身边,自然知道皇帝对邸报非常重视,邸报司前六期都办得好好的,现在到了他手里,第七期突然停稿了,钱太监心里当然着急。
他现在几乎每天都往沈毅家里跑一趟催稿子,除了沈毅家里,连翰林院他也跑,只不过翰林院里那些正经的读书人,不太擅长邸报这种形式,因此写出来的东西都非常生硬。
因此,钱太监只能在沈毅家里软磨硬泡,有时候甚至在沈毅家里一待就是半天。
不过沈毅得了指点之后,现在也成了老油条,哪怕宫里的公公坐在他面前催稿,他也只是装模作样的写几个字,然后挠着头,装出一副江郎才尽的模样。
钱太监实在拿沈毅没有办法,只能将沈毅的情况如实上报给了高明,高太监听了之后,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知道了”,便没有了下文。
到了下午皇帝陛下得了闲空,陪孙太后逛后花园赏完秋菊之后,高明才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对着自家的主子低头道:“陛下,新一期的邸报,可能要拖一段时日了。”
这会儿皇帝刚陪完老母亲,脸上的笑意都还没有散去,闻言微微皱眉,看了看高明,问道:“为何?邸报司不是添派了人手么,怎么这也忙不过来?”
他有些不悦的说道:“你们内廷的人能不能办好差事?如果办不好,朕就交给礼部的人去办了。”
皇帝对于第七期邸报,还是很上心的,因为他准备用这一期邸报,一来是削减一些杨敬宗的名气,给他抹点黑,二来也是想用这种方式,来试探杨敬宗现在是个什么态度。
是愿意退,还是不愿意退。
高明低着头,轻声道:“陛下,邸报的事情与邸报司没有关系,实在是您指定了给邸报司写稿子的那个人,不愿意写了……”
“朕指定的人……”
小皇帝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千千万万,很容易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放在眼里,比如说现在的沈毅,在这位皇帝陛下看来,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
几个月下来,沈毅在皇帝这里毕竟混了个脸熟,他很快反应了过来:“想起来了,沈毅。”
他“唔”了一声,缓缓皱眉道:“这件事情虽然确实有些难为他,不过朕亲自交代的事情,一个小小的生员居然敢推拒,实在是胆大包天。”
高太监恭敬低头,轻声道:“陛下,奴婢看来,这位沈公子,应该是受了什么高人指点,因此才会对这件事情这样推诿。”
“高人?”
皇帝冷哼:“什么高人,也不能对抗天子!”
高明再一次低头,微笑道:“陛下,这位高人下午的时候就进宫求见了,只是当时陛下在太后身边尽孝心,因此奴婢把他拦了下来,让他进甘露殿候见去了。”
确定了在甘露殿候见的人是赵昌平之后,小皇帝忍不住再一次皱眉,他眯了眯眼睛,开口道:“这甘泉书院的人还真是团结,一个微不足道的生员,就能让朕的户部侍郎进宫来面见朕躬。”
高明躬着身子,低头道:“陛下,依奴婢看来,倒也不一定是因为团结,有可能是出于自保,沈毅是甘泉书院的人,如果沈毅得罪了杨相,说不定整个甘泉书院都怪被拉下水。”
“说来说去,还不是要拉帮结派?”
小皇帝背负双手,闷哼道:“他们如果不是自以为是一派,如何会担心什么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出现?”
说完这句话,小皇帝伸了个懒腰,缓缓说道:“走罢,去见见朕的财神爷。”
几个小太监立刻抬起抬轿,把小皇帝抬到了甘露殿门口,小皇帝进了甘露殿之后,一身紫色官服的赵昌平,才毕恭毕敬的对着皇帝下跪行礼,开口道:“臣,户部侍郎赵昌平,叩见陛下!”
“好了好了,财神爷,快起来罢。”
户部尚书刘纪章年纪大了,越来越不管事情,整个户部的事情,大半是赵昌平在打理,尤其是户部钱库,更是被赵昌平死死攥在手里,因此他才被朝廷里的人戏称为财神爷。
赵昌平起身之后,先是看了一眼高明,然后默默低头,从袖子里取出一本奏书,双手捧在手里,沉声道:“陛下,臣有本奏。”
“臣参奏原吏部侍郎陈矩之孙陈尚,在京为非作歹,强抢民女败坏国法纲常,臣请陛下重罚!”
小皇帝目光微变,他先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看向赵昌平,开口道:“赵卿乃是户部堂官,怎么干起御史台和大理寺的活计了?”
赵昌平面色不变,低头道:“回避下,祖宗有成法,民有恶则报官,官有恶则弹劾,臣也是大陈臣子,当然可以弹劾同僚以及建康城里的不法之徒!”
“陛下,臣参陈尚,是因为手里有确切证据,证明此人为非作歹多年!”
“好了!”
小皇帝挥了挥手,打断了赵昌平义愤言辞的发言。
“你这份奏书,朕会留中不发,只当是今天赵卿没有来过。”
说到这里,小皇帝看了一眼赵昌平,有些无奈的说道。
“赵卿,朝堂是讲规矩的地方,有些事情该交给御史做,就应当交给御史去办,你说是不是?”
这是在暗示让赵昌平去找个御史来弹劾陈尚,既程序正义,又有人背锅,实在是两全其美。
因为皇帝不能让赵昌平这个身为户部侍郎的支持者,去冲在最前面当炮灰。
赵侍郎恍若未觉,他站在皇帝面前,神态恭谨。
“陛下的吩咐,臣记下了,待臣将证据整理出来,一定上交御史台,替建康除去陈尚这个祸害!”
这句话说完,君臣俩又说了几句闲话,赵昌平才心满意足的起身告辞。
等到赵昌平走后,甘露殿里的小皇帝,才气的拍了拍桌子。
“这些老家伙个个精似鬼,一个比一个难缠!”
第二百零九章 皇帝的雨露
赵昌平的意思很简单。
如果真要参陈尚,那就他这个户部侍郎来参。
而真到了那个时候,也就不止是试探那么简单了,或者是杨敬宗隐忍下来,或者是是杨相一系与甘泉书院一系正式开战。
虽然这样,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达到小皇帝其中一部分目的,但是赵昌平这种朝堂大佬,掌控起来绝对没有掌控沈毅那么轻松,一个弄不好,小皇帝可能就会翻车。
小皇帝发了一通脾气之后,气呼呼的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生了会闷气之后,然后缓缓说道:“高明。”
高太监低头:“奴婢在。”
小皇帝低头道:“去翰林院找个翰林,把陈尚的事情编进邸报里,朕亲政已经快一年时间,是时候试探杨老头,到底是个什么态度了。”
高明点头:“奴婢遵命。”
“再有。”
皇帝陛下缓缓说道:“沈毅那边,就不要逼着他写邸报了,你抽时间去赏些东西给他,安抚安抚。”
这位尚有些稚嫩的皇帝,终于冷静了下来:“甘泉书院的这帮人很看中他,这次用不到,将来多半有用得到他的一天。”
高明低头,这位大太监犹豫了一下,开口道:“陛下,乡试再过几天也就放榜了,这会儿应该能问出来成绩,您……要不要过问一下沈毅的乡试成绩?”
“过问”就代表干涉。
皇帝低头想了想,摇头道:“罢了,这是朕亲政之后的第一科,要给朝廷好好选一些人才,国家抡才大典,便不过问了,他能中自然是好,不能中等下一科就是。”
乡试与会试是连考的,虽然一般来说春闱会试才算一科,但是毕竟是建康乡试,因此勉强也算一科。
一般来说,皇帝对即位之后的第一科都非常重视,毕竟这些录取的进士们将会成为新朝的基石,不过先前的几年时间里,小皇帝都属于吉祥物的状态,一直到今年他才开始接手朝事,因此这一科也可以算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一科。
高明低头。
“奴婢明白了。”
……
一转眼,时间来到了洪德六年的十一月,建康的天气一天冷过一天,秦淮河畔的两家许记串串香,生意也变得越来越好。
这会儿距离乡试放榜,只剩下一天时间了,沈毅闲来无事,去许复的店里巡视了一番,顺便吃了一顿晚饭,坐下来跟许复喝了顿小酒。
沈毅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到了建康之后,被张简跟赵蓟州带着,其实喝了几顿酒,有了一些酒桌上的经验,顺便也带一带许复这个酒桌新人。
因为不是外人,所以就没有多喝,两个人喝了一壶酒之后,沈毅就起身离开,在夜色之中朝着自己家中走去。
他住的地方距离秦淮河不远,只一柱香时间,他就走到了胡同口,刚从胡同转进去,就看到门口停了一顶紫色的轿子,轿子两边,还站了两个微微躬着身子的蓝衣年轻人。
这两个年轻人,都是下意识的微微弯身,而且动作非常标准。
沈毅见过这种人,他可以一眼认出这种人的特征。
宫人。
用俗话说,就是太监。
沈毅摇了摇头,醒了醒酒,然后大踏步走了上去,走到轿子面前,沈毅拱手道:“请问是哪位公公?”
沈毅这段时间里,尤其是这半个月时间里,接触了不少宫里人,尤其是那位邸报司的钱公公,前些日子三天两头上门,对于这些宫里人已经相对熟悉了。
轿子的帘子被掀开了一个角,面色平静的高太监矮身从轿子里走了出来,见到了沈毅之后,高公公脸上带着微笑,看向沈毅:“沈公子可算回来了。”
见到高太监之后,沈毅面色严肃了起来,开口道:“高公公有事,找人过来给个条子就是,怎么亲自来了?”
高太监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陛下亲自吩咐的,不好假手他人。”
沈毅连忙点头,走到了自己家门口,一边伸手敲门,另一边回头对高明挤出了一个笑脸:“高公公请。”
很快,萍儿过来给沈毅开了门,她认得高明,见到了高明之后,立刻缩着头,对着高太监行了个礼,然后就躲在了沈毅身后,不敢见人了。
高明见状,哑然一笑:“看来这两个小丫头,在沈公子这里过得很不错,都开始偎人了。”
沈毅笑了笑,没有说话。
很快,沈毅就把高明请到了家里的客厅,侍女青儿很快端了热茶上来,两个人落座喝了口茶之后,高明看向沈毅,微笑道:“沈公子,第七期邸报写的如何了?”
沈毅苦笑了一声,摇头道:“高公公,在下实在是江郎才尽了。”
高太监也不废话,直接开口笑道:“陈尚的事情,不用你写了。”
沈毅长松了一口气,也跟着笑道:“听公公一席话,在下突然文思泉涌了,最迟明天,在下就能把稿子交上去。”
高公公哈哈一笑,开口道:“沈公子真是妙人。”
高明笑了一阵,笑意收敛了一些,缓缓说道:“好了,说正事。”
高太监淡淡的说道:“沈公子这半年时间,替朝廷劳心劳力,陛下很念沈公子的功劳,特意让咱家过来,问沈公子要什么赏赐。”
沈毅毫不犹豫的开口道:“公公,邸报司不让我写陈公子的事情,对于我来说就是最大的赏赐了,请公公回去,代我叩谢圣恩。”
“陛下既然要赏你,那你安心受赏就是,不必推推拖拖的,小家子气。”
他看向沈毅,微笑道:“乡试明日就要放榜了,沈公子不想明日乡试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