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县令对着教谕笑了笑,开口道:“王教谕,临近县试,你是县衙里最忙的,此时不必理我,忙你的就是。”
姓王的教谕对着领导连连拱手,又回到自己的公房里上班去了。
紧接着,县令走到众人面前,扫视了一眼众人,微笑道:“见到诸位,让本县想起了少年时考学的光景,现在想来,颇有些怀念啊。”
他声音清朗。
只不过这位县老爷年纪并不大,听他说起“少年时”这三个字,在场众人心里都觉得有些怪异。
“诸位能来参加县试,都是我大陈将来的栋梁,也是咱们江都的菁华,本县在这里预祝诸位考学顺利,当然了,过了县试之后府试也要好好发挥,莫要落了咱们江都的名声!”
张县尊说的这个江都的名声,实际上是“江都县”的名声。
江都县附郭,但是江都府不止一个江都县,除了江都县之外,还有不少辖县,等考完县试之后,这些辖县县试录取的学子,都是要来江都考府试的。
张县尊这句话,是在替后续的府试“预热”了。
因为他本人就是县试的主考官,不太好提太多县试的事情。
后面无非就是走走过场,说一些场面话了。
“打气”环节结束之后,张县尊挥了挥手,示意大家自由行动,然后这个一身官服的年轻县尊,背负双手,笑呵呵的走到了沈毅面前。
他看了一眼沈毅,又看了看沈毅旁边的秦先生,笑着说道:“七郎,这位是书院的先生?”
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他不可能直接称呼沈毅也师弟,如果真这么称呼了,那就是这位县尊故意想要针对沈毅了。
毕竟考试前主考跟考生太过亲近,一定会被人在暗中嚼舌根。
沈毅点了点头,微微低头道:“回县尊,这是家师秦先生。”
秦先生对着张县令拱手行礼:“见过县尊。”
“先生客气。”
张县令全然没有什么县尊的架子,说了几句闲话之后,便对着秦先生笑道:“今日正好有事情要去书院见陆师叔,二位要不要坐我的车,一起回书院?”
秦先生回头看了看沈毅,又看了看一众学子,然后连连摇头,开口道:“多谢县尊好意,只是……不太合适。”
秦先生叹了口气,开口道:“老实说,县尊您现在跟我们说话,已经不太合适了。”
再过七八天就是县试了,这个时候县尊这个主考官主动来跟他们说话,当然不合适!
张县尊也很快反应了过来,神色有些尴尬。
“第一次当县官,没有细想,二位莫要见怪。”
他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如此,二位在这里待着,我先一步去书院了。”
说完这句话,张县令对着两个人摆了摆手,潇洒转身离开。
很显然,这位县尊老爷心情不错。
而且他在“上班时间”去书院见陆安世,多半就是朝廷里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第七十章 进身第一阶
甘泉书院毕竟是江都的名校,因此甘泉书院的学子很快就填完了亲供,互结以及具结。
所谓亲供就是自己以及直系亲属的履历。
互结是五位考生一起互结,签下互结保单,一人作弊五人连坐。
而具结就是先前提到的两位秀才公作保。
这些对于沈毅来说都没有什么问题,他家虽然不是大族,但是却是正儿八经的士族,是寒门,祖祖辈辈都是读书人。
也就是到了他父亲这一辈,他家才开始没落,父亲沈章弃了学业进入京城做事,但是即便如此也是身家清白。
至于五童子互结,这就有些麻烦。
如果是寻常学堂里,一届县试凑不齐五个人,便只能另找人一起互结,这种便有些危险。
假如其中一个人动了歪心思,另外四个人便要共同遭受无妄之灾。
好在甘泉书院这种“名门正派”,一般不会存在这种问题,跟沈毅一起参考的,都是秦先生的学生,也就是他的同门师兄弟,这些人有大好前程在,不会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也不会在考场作弊。
真在考场作弊了,沈毅不去找他的麻烦,陆安世这个山长便饶不了他,到时候便是得罪整个“甘泉派”,不要说考学的前途,说不定这一辈子都举步维艰。
沈毅先前只是填了亲供,等到甘泉书院的亲供都填完,他又跟四位师兄弟一起签了互结保单,五个人在秦先生面前盟誓,科考绝不作弊。
剩下的就是书院先生们的事情了,到了中午临近午后的时候,书院的几个先生才从教谕的公房里走了出来。
确切来说,应该是县衙的“礼房”。
朝廷有六部,县衙也有六房,分别对应礼吏工刑兵户六部。
诸位先生手里,这会儿已经拿了一碟木牌,木牌上写着诸位考生的名字,这是他们的“准考证”,到时候进入考房考试,没有这些牌子是进不去的。
秦先生是书院资历最深的先生,他看了书院的这些考生一眼,开口道:“怕你们弄丢,考牌就暂不发给你们了,考前再一一发放,县试在七日之后的九月二十八……”
说到这里,秦先生看了众人一眼,开口道:“今日放你们半天假,可以各自归家休息半天,但是明天必须回到书院,七日之后一起从书院出发,前往考房。”
这一次甘泉书院参考的学子一共二十五人,正好凑够五组互结,这些学子纷纷对着先生们低头行礼。
“是,先生……”
说完这句话,二十多个人很快各自散去,脸上多少都带着笑容。
从他们确定参考之后,半年时间内基本上都待在书院里读书,很少被允许出去,着实是憋坏了。
沈毅行礼之后,正准备去找田伯平,打听打听最近城里有没有出什么事情,他刚走了两三步,就被秦先生叫住。
沈七停下脚步,回头怪怪的走到秦先生面前,面带笑容:“老师叫我?”
秦先生看了沈毅一眼,淡淡的点了点头。
“你不放假,跟我一起回书院去。”
沈七郎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他愣了愣,然后苦笑道:“老师,这……”
“山长交代的。”
秦先生深深地看了一眼沈毅:“山长说,考试之前你都莫要离开书院了,免得再出去惹出什么事情,安心在书院里准备县试,等县试过后,再放你休息。”
说到这里,秦先生又看了看沈毅,开口道:“你也不要怪山长,想来是陈清的事情之后,山长怕你也出事,你便跟为师一起回书院就是。”
秦先生并不知道童谣的事情是自己这个弟子所为,因此自然也不认为沈毅会惹什么事情,在他看来,陆夫子让沈毅回书院,是为了“保护”沈毅。
师长在面前,沈毅也没有什么理由,他只能无奈点头,开口道:“学生随老师一起回去就是。”
……
转眼,就到了洪德五年的九月二十八,也是江都县县试的日子。
值得一提的是,各县县试的日期是不太一样的,只要在府试前面一两个月即可,具体时间由县尊来定。
也就是说,今天只是江都县考试,江都府其他县未必会在今天举办县试,而有些县的县试此时都已经结束了。
九月二十八凌晨,天色还全黑的时候,甘泉书院二十五个考生就已经在书院门口集合了,不过陆夫子还是没有出面,在几位先生的带领下,二十多个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县衙考房门口。
书院的人来的已经算早了,但是当沈毅等人到了考房门口的时候,考房门口已经熙熙攘攘,在火把火盆还有灯笼的照耀下,一眼看去人头攒动。
并不都是来考学的学生。
更多的是来送考的家人。
沈毅一行人跟着秦先生,用了一柱香时间才挤到了考房门口,正当沈毅抬头打量考房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七郎,七郎!”
沈毅扭头看去,人群之中,沈陵沈老三,正在奋力朝他挥手。
沈毅回头看了一眼秦先生,跟秦先生打了声招呼之后,也努力越过众人,来到了沈陵面前。
离得近了,沈毅才看到,不止是三哥沈陵到了,三嫂沈夫人也跟着到了考房门口。
沈毅对着两个人笑了笑:“三哥三嫂,你们怎么来了?”
“知道你今天考县试,你嫂子给你准备了考篮!”
沈陵把一个红色的篮子递到沈毅手上,然后伸手拍了拍沈毅的肩膀,大声道:“老七,好好考,咱们沈家这一代人,全看你了!”
沈毅接过篮子,打开看了看,发现里面是一些吃食,还有准备好的笔墨纸砚。
他接过这个篮子,对嫂子道了声谢,然后开口笑道:“太麻烦嫂子了,县试第一场就一天,我带了两个饼,饿不着的。”
县试一共五场,每场一天,其中第四场第五场一起考,也就是说一共考四天时间。
但是这四天时间并不是连在一起的,考完第一场之后,县教谕等就需要阅卷,合格的进入下一场,不合格的直接淘汰。
一般中间间隔一两天或者两三天时间,也就是说不用一直待在考房,是可以出来的。
沈夫人看了一眼沈毅,轻声道:“婶婶早早的不在了,叔父又没有在江都,自然是我这个当嫂子的照顾你。”
沈毅心里感动,对着夫妇俩深深作揖。
“兄嫂厚恩,小弟铭记于心。”
“用不着你记着。”
沈老三爽朗一笑:“你好好考试就行,争取考个进士出来,将来做个大官,咱们江都沈家,也就能跟着兴旺起来了。”
沈毅还要说话,远处秦先生的声音传来。
“沈毅,沈毅,县尊要点名了,快来!”
第七十一章 起起落落
县试,算是县衙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了,由县尊老爷亲自任主考官,进考场的时候,也是由县尊老爷来亲自点名。
这会儿天还没亮,县尊老爷便已经到了考场正堂。
很快,随着各家老师呼唤,今年县试的考生便一一告别了家人,在正堂处按照县衙礼房安排的位置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