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德川家光这边的“幕府派”,对于大明来说并不是助力,而是不稳定的因素,所以必须尽可能的予以剿灭。
“杀,全部杀光!”
郑鸿逵在十几名亲卫的保护下也进入了天守阁内,此时见到里面的场景,双眼瞪大的吼叫着,郑芝鹏的战死,让郑鸿逵对日本人充满了愤恨,此时恨不得将江户城内所有的日本人全都杀光。
“我是岛津光久,萨摩藩藩主,我投降了!”
岛津光久一眼看到进来的郑鸿逵,知道这是明军之中的高级将领,于是在几名部下武士的保护下,朝着郑鸿逵跑了过来,以为亮出自己的身份,也许可以换来一条生路。
郑鸿逵原本与郑芝龙就经常跑日本这边的商路,所以也是听得懂日语的,此时听到岛津光久的话,顿时就火冒三丈。
要不是这个萨摩藩窥伺琉球国,鼓动日本幕府先向南拥兵,郑芝鹏也许就不会战死了。
“杀了他,给老子杀了他!”
郑鸿逵双眼赤红的大声怒吼着,数十名明军将士纷纷上前开火,岛津光久身边的武士瞬间就被射杀,众人纷纷惨叫着扑倒在地。
岛津光久也惨叫起来,身上已经多了好几个血窟窿,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随即瘫软的倒在了地上。
那边郑鸿逵尤不解恨,走到岛津光久的尸体旁,自己拔出战刀,亲自将岛津光久的尸体枭首。
只见郑鸿逵一手持刀、一手提着岛津光久的脑袋,脸上怒气萦绕,站在那里就好像是一个杀神一般。
天守阁内的杀戮持续了半个多时辰,一千多日本溃兵被屠杀一空,随即郑鸿逵、郑明、鲁东哈达三人便指挥各部将士打扫战场。
“快!找到德川家光,一定要找到此人!”
虽然众人都不认识德川家光,不过却也可以通过服饰等来判断出来。
国防军第十六军副总兵郑明持重的说道:“不若还是找一些舌头来,以便辨认一下德川家光,不然就算找到了,咱们也都无法确定啊。”
郑鸿逵和鲁东哈达纷纷点头,于是又派人去抓舌头。
没过多久,打扫天守阁战场的明军将士就发现了德川家光的尸体,此时被装在一个棺材里,就摆放在天守阁的一处偏僻的房子里。
明军将士在棺材里还发现了“征夷大将军”的印章,于是急忙将鲁东哈达、郑鸿逵、郑明三人请来查看。
三人围着棺材查看了一番,依旧是将信将疑,虽然在棺材里发现了印信,可是谁能保证这不是德川家光的金蝉脱壳之计?
就在三人迟疑不决的时候,一队明军将士带着几个俘虏赶来,根据初步的审问,那几个俘虏本是天守阁内的守军,在明军入城之前,便趁乱逃了出去,准备混出城,可是却被城外的明军堵了回来,便又想着回天守阁固守,却不想被抓了个正着。
“这是谁?”
鲁东哈达也不多说,直接指着棺材发问。
几个俘虏上前一看,顿时就跪在地上失声痛哭,并且西里哇啦的说着日语,确认棺材里的尸体就是德川家光。
鲁东哈达、郑鸿逵、郑明三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当即派人向都护苗绍、都护陈晖禀报。
而郑鸿逵又补充了一句:“另外再禀报两位都护,天守阁内已经肃清,德川家光的所有家眷已经杀光,请二位都护放心。”
“是。”
都护苗绍和都护陈晖在下午晚些时候进入了江户城,一路上可以看到大量的日本人尸体,明军各部将士正指挥城内幸存的百姓搬运着,向城外运送掩埋。
随后二人在大批明军将士的护卫下来到天守阁,查看了德川家光和岛津光久的尸体。
“好啊,从今日起,日本国的幕府便终结了!”
陈晖笑着说道:“接下来,咱们就要分兵震慑日本国各处藩主,等待朝廷的下一步指示即可。”
苗绍则想了一下,说道:“我以为应该把江户城被我军攻陷,德川家光已经身死的消息散出去,看看那些所谓的藩主有什么动作。”
“会不会引得一些藩主起兵报复?”
苗绍大笑着说道:“好啊,难道这样不好吗?谁敢妄动,咱们便出兵灭之,也算是对日本国各处再清洗一番好了。”
陈晖先是一愣,然后便摇头笑着说道:“都护好狠的心啊,我看与许都护那血屠的名号可以相当了!”
苗绍闻言大笑着,说道:“哈哈,好啊,这也算是一大荣耀了!”
江户城一战虽然迁延时日,但是明军各部的伤亡其实并不大,各部的伤亡加在一起阵亡一千七百多人,负伤七百多人。
但是却以火攻之策,杀伤斩首了八万多级,俘虏了两万多人,随后这两万多俘虏也被苗绍下令在江户城以西全部坑杀。
后世在江户城西面的这片荒野上,种植的作物、生长的植物全都长势不错,而且还成为了日本国有名的富饶之地,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次日,苗绍与陈晖商议了一下,将江户城之战的结果写成战报,并且将德川家光、岛津光久已死的消息一并写在了战报之中。
第八百一十三章 赴日钦差
崇祯二十四年十二月初十日,北京城。
清晨时分,刘衍身披大氅坐上了马车,朝着内阁官署赶去。
此时外面寒风阵阵,大雪也在下着,地面上已经积累了厚厚一层积雪,街上往来的百姓脚下快步,不少做生意的小商小贩的身上都已经落白,好像是“雪人”一般。
而在马车内,两个精致的铜暖炉散发着热量,再加上车厢内外有厚布挡风,所以马车内并不冷,反而还有一丝燥热的感觉。
刘衍坐在马车内,微微皱眉看着一份公文,这便是苗绍、陈晖派人送回国内的战报。
如今江户城已经拿下,德川家光身死,日本方面的战事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
不过收尾更是要命,如果处理不好,甚至会前功尽弃,让日本方面的战火继续燃烧,大明的后续战略也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对日的方略已经确定,现在最要紧的,就是选定一个合适的钦差,赶往京都城主持对日谈判的事宜。”
刘衍有些发愁的思索着:“只是这个钦差选谁好呢?”
在刘衍的思索中,马车来到了内阁官署,刘衍迈步下车,来到内阁官署的正堂,此时海军部尚书郑芝龙和国防军尚书田辉叙已经先一步到了,二人正在笑呵呵的谈论着什么,见到刘衍走进里,二人纷纷行礼招呼。
“呵呵,二位尚书心情不错啊。”
田辉叙笑着说道:“前两日的战报,内阁诸位已经都知道了,眼下日本战事即将结束,我这个国防部尚书自然是高兴了。”
郑芝龙说道:“而且岛津光久、德川家光等倭寇贼首全部伏诛,家弟的大仇也得报了,我这心里更是畅快!”
刘衍与二人说道:“既然说到这了,其实暂时结束战事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如何稳定日本,如何在日本国获得最大的利益,让日本国上下为我大明所用,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打这一仗的根本原因!”
田辉叙和郑芝龙纷纷点头赞同。
三人说话间,其余各部尚书陆续到来,国土部尚书张耒还笑着说道:“好啊,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是一个好年景!”
赵民、岳明、王炆镇几人纷纷赞同,刘衍看着众人都是笑呵呵的,可见对日战事以胜利结束,大家的心情都很好。
“好了,大家都到齐了,咱们就开始议事了。”
众人做好,刘衍便说道:“今日让诸位冒雪前来,是因为日本战事已经结束,接下来就要开始对日谈判之事了。此事关乎我大明在日利益,以及对日本国的后续安排,所以一定要慎重,选定的赴日钦差人选也要诸位一同商议确定。”
日本国虽然已经彻底战败,但是以日本人那种豺狼本性,以及狡猾奸诈的民族性格,派去的钦差一定不能是纯文官,至少也要是经历过战事的大臣,否则在气势上和心智上是镇不住那些豺狼的。
而且这名赴日钦差还要够狠辣,绝不能见到日本各地的战后惨状,就心生同情,那样的话,接下来的谈判就不好办了。
于是田辉叙直接毛遂自荐,说道:“阁老,不如就让属下去吧,一定将这次谈判之事办好!”
郑芝龙也说道:“还是我去合适,毕竟我对日本国的了解更多一些,谈判起来也更游刃有余。”
一旁的陈新甲也说道:“对日方略的制定,参谋部参与的最多,所以此事还是我去比较合适,我对于朝廷制定的对日方略更加熟悉。”
刘衍见状笑了起来,说道:“跟日本国这样的对手谈判,还不至于出动我大明的堂堂内阁尚书,三位也太看得起那些倭寇了!”
这时王炆镇说道:“那阁老的意见如何?”
刘衍说道:“本公是这样想的,既然朝廷准备在日本国筹建东瀛都护府,那这个赴日钦差不如就由首任都护担任好了,这样对日本国上下也是一个震慑!”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田辉叙、郑芝龙、陈新甲三人也没有异议。
“目前京城内,都督衔的将领有钱樰、贾洪雨二人,本公的意思,东瀛都护府的人选就从这二人之中选出,如何?”
众人赞同,随即刘衍说道:“既然诸位都同意,那就投票吧,尽快选出人选来,也好早日成行。”
贾洪雨和钱樰都是追随刘衍的老人,当年刘衍还在灵山卫的时候,二人便已经与刘衍相识。
只不过当时钱樰便是刘衍的部下,而贾洪雨则是刘衍的相识。
二人相比之下,贾洪雨经历的战事、立下的战功,自然没有钱樰多,虽然二人都是都督衔,可是论军中的资历和口碑,钱樰虽然不及苗绍、许铭、汪博等人,但是也要比贾洪雨高出一截来。
所以这次投票的结果很明显,内阁一共十六名尚书,也就是十六票,钱樰获得十一票,贾洪雨获得五票,最终选出由钱樰出任东瀛都护府首任都护。
会议结束后,刘衍留下了国防部尚书田辉叙、参谋部尚书陈新甲、海军部尚书郑芝龙三人,其余各部尚书便各自散去。
随后,刘衍又命人将钱樰、赵栋二人找来。
自从升任为都督、副都督后,钱樰、赵栋二人便一直在京城待命。
这几年的时间里,二人虽然也一直在学习着明军各场新战例,但是心中始终觉得很空虚。
特别是其余的同袍都已经陆续外放地方,成为镇守一地的实权都督、都护,而自己却依然在京城过着富家翁一般的生活,让钱樰和赵栋的心中很是不舒服。
钱樰、赵栋与贾洪雨不同,贾洪雨属于是乐天知命的性格,虽然贾洪雨也是都督衔,但是却知道自己的斤两,也没有太大的野心,在京城过得非常的舒服。
此时钱樰和赵栋来到内阁官署,见到刘衍、郑芝龙、田辉叙、陈新甲四人已经在这里等着自己,二人又已经听说日本战事已经结束的消息,心中便已经有了一丝明悟,心中都是激动不已。
行礼完毕,刘衍笑着让二人坐下,然后开门见山的说道:“内阁已经通过了决议,准备任命钱樰为东瀛都护府都护,任命赵栋为东瀛都护府副都护,二位可有什么困难吗,如果有困难的话,大可直接说出来,朝廷一定会帮着解决的?”
钱樰和赵栋顿时喜笑颜开,此时哪里还会有什么困难,纷纷表示听从朝廷的任命。
钱樰大声说道:“阁老、诸位尚书放心,我到了日本之后,一定不辱使命,震慑那些小矮子,谁敢妄动便出兵灭之!”
赵栋也说道:“属下到了日本国后,一定确保日本稳定,不再给国朝添乱!”
“好,如此最好。”
随后刘衍说道:“另外,你们二人还要以正使、副使的身份,先与日本国方面进行谈判。具体的谈判方略,以及朝廷的底线和要求,参谋部已经拟定了具体的条款。”
“你们到了日本京都城之后,要与苗都护、陈都护配合,让日本天王签订城下之盟,尽快建立起东瀛都护府的架构。”
“是!”
“还有,目前国防军第八军就在日本,便以国防军第八军作为驻防日本的兵力,同时北洋舰队一部也要驻扎在日本,共同作为震慑日本的兵力。”
“是。”
说完这些之后,刘衍便对田辉叙和郑芝龙说道:“国防军第八军的调令,以及北洋舰队驻守日本舰队的安排,二位尚书就尽快安排一下吧。”
田辉叙笑着说道:“这是自然,另外我建议:日本各地的兵马整编为仆从军各部之后,也可以招募一些日本人组建几个营的驻防军,只要这些日本人大明征战满十年,并且立下足够的战功,就可以获得大明百姓的身份,不知阁老以为如何?”
田辉叙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觉得以一支国防军的兵力驻防日本,兵力上有些少了。
只是田辉叙不知道刘衍对于日本的仇恨,所以刘衍当即就否决了这个提议:“此议就算了。日本人的性格很是隐忍,甚至为了达成目的而蛰伏数十年,所以目前来讲,我大明还不会接受日本人入国归化。”
田辉叙点头领命。
郑芝龙则开口保证会尽快制定北洋舰队的驻守安排,将来会分兵驻守日本和琉球都护府各处。当然这也是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北洋舰队作为大明海军的主力舰队,势必要进行扩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