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张大胡子这一队夜不收之中,几乎人人都会简单的日语对话,而身为队长的张大胡子,更是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基本上学会了日语。
张大胡子原本是宣府人,祖上是马贩子,走南闯北的,张大胡子打小也去过许多地方,不但学会了蒙古话、满语,甚至在后来随军出征西域的时候,还学会了回纥话,也算是一个有语言天分的人了。
众人一路策马急行,很快就追上了一小队逃命的日本兵。这些日本兵有二十多人,大部分都是长枪兵,也就是所谓的长枪轻足,还有四、五人是火铳手,也就是所谓的铁炮手。
只不过此时这些日本兵的兵器大多都已经丢弃,众人也只是从他们的衣服和背旗分辨出来的兵种区别。
“追上去,留下几个活口,其余的全部杀了!”
张大胡子当即下达了作战命令,众人纷纷策马冲了上去,手中的鸟铳纷纷开火。
虽然此时周围还不知道有多少日军的溃兵,众人也算孤军深入了,可是张大胡子等将士却并不担心自己的行踪暴露。
此时明军各部数千夜不收,甚至还有几千骑兵将士却已经撒出去,就在东面广阔的地带进行追击,这已经不是什么隐秘的事情了。
而且即便会引来大股的日军溃兵,张大胡子等人也有信心冲出去,要是连一些溃兵的围攻都冲不出去,那还算是大明最精锐的夜不收吗?
随着一阵鸟铳的轰鸣声,那二十多个日军溃兵顿时倒下一半,剩下的溃兵也是惶恐不已,几个亡命奔逃的溃兵转眼就被追上,几个夜不收将士拔刀挥砍,直接将几人砍翻在地,其中一个夜不收还跳下战马,割了首级挂在腰间,犹如杀神一般,对着剩下的几个日军溃兵哈哈大笑,顿时就吓得一个溃兵一翻白眼昏死了过去。
此时还剩下四个日军溃兵,已经被张大胡子带人给围住,这四个人顿时就自觉的跪在地上,叽里呱啦的求饶着。
张大胡子让几个部下在四周警戒,然后自己下马就地开始审问了起来。
“你们要撤到什么地方去?”
几个日军溃兵一开始还想着混淆视听,东一个地名、西一个地名的说着。
张大胡子也不废话,直接拔出匕首,命部下将一个日军溃兵按在地上,并且把双腿分开,将裤子给褪了下来。
随后张大胡子便在四个日本兵惊恐的眼神中,咧嘴笑着用匕首狠狠的一割,将两腿之间那因为恐惧而缩成一团的东西给片了下来,周围顿时弥漫起一股浓烈的骚臭味道。
而那个日本兵则撕心裂肺的嚎叫了起来,声音既绝望又痛苦,吓得另外三个日本兵都不由自主的捂住了自己的两腿之间。
张大胡子非常嫌弃的丢掉了手中的一团肉,然后旁边一名夜不收取下腰间的酒葫芦,这里面是蒸馏过数次的烧锅酒,也是国防军各部将士的标配装备,就相当于后世的医用酒精。
只见那名夜不收往张大胡子的匕首和双手上倒了不少的高浓度烧锅酒,周围的骚臭味道才消散了一些。
“说吧。”
随后张大胡子摆弄着手中的匕首,问道:“你们只有一次机会,谁再敢胡说八道,老子自然能够分辨出来,那个太监就是你们的下场!”
“另外你们三个谁最后一个开口说实话,也依然是那个太监一样的下场。”
“现在开始,说!”
剩下的三个日本兵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大声说道:“京都城!”
张大胡子和一众夜不收将士顿时哄笑起来,随后张大胡子收起了匕首,翻身上马准备出发,指了指几个日本兵,对身边的几个部下说道:“送他们上路!”
“是。”
在日本兵惊恐的号角声中,几个夜不收将士手起刀落,将他们全部割喉。
“出发,去京都方向探查一番!”
“是!”
张大胡子众人一路策马狂奔,从新城城一带向东,经过冈山城、姬路城、八上城,最后在三天后的黄昏时分,抵达了京都城外。
这一路上众人不断遇到溃逃的日本兵,可是这些溃兵已经被大大小小的明军各部骑兵、夜不收不断突袭、骚扰,全都已经变成了惊弓之鸟,哪怕张大胡子等人只有十几个骑兵,也依然可以吓得数百日本兵四散而逃。
这样的场面,几乎就是数年前满清入关劫掠时候的场景了,让张大胡子等人也是唏嘘不已。
而这一路上所经过的城池,也全都是城门打开,日本人似乎正在集结所能调集的兵马和人口,尽可能的朝着京都城方向集结,看样子有可能是准备固守京都城,在那里挡住明军了。
京都城别名平安京、京洛、洛阳,历史上从公元794年日本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到公元1868年东京奠都为止,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
平安京营建时,正是日本遣唐使活动的高潮,所以新京的格局以大唐长安城为榜样便属理所当然。唐朝以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为首都。
仿此,平安新京的西半部(右京)称“长安”,而东半部(左京)则称“洛阳”。由于后来右京衰微,左京的洛阳成为平安京的代名词。
这座千年古都的最初设计是模仿大唐的长安和洛阳,整个建筑群呈长方形排列,以贯通南北的朱雀路为轴,分为东西二京,东京仿照洛阳,西京模仿长安城,中间为皇宫。宫城之外为皇城,皇城之外为都城。
城内街道呈棋盘形,东西、南北纵横有秩,布局整齐划一,明确划分皇宫、官府、居民区和商业区。
平安京的选址参考了风水思想,并且效仿中国唐代的京师长安,是一座传统的市坊制都市。平安京南北长约5.2公里,东西长约4.5公里,面积相当于中国唐代京师长安城的五分之一。天皇居住的大内里位于平安京的正北,平安京堪称是一座规模宏大且规划严谨的东亚传统型的计划城市。
据说京都市徽公元702年(大宝二年)日本再次派遣了遣唐使,回国时他们详细描述了中国长安城的辉煌壮丽。以长安城为模本,藤原京从罗城门向北的通道就是朱雀大路,宽达74米,到平城宫朱雀门大约有4公里的距离。朱雀大路左右有侧沟,沿路种有柳树、槐树等树木,形成一条林荫路。唐朝和新罗的外国使节曾通过这里前往平城京。
平安京的市区范围虽然十分广大,其人口却只有大约15万人,因此城内并未得到充分开发,并且有大片农田。特别是右京地区因为地形地湿,开发进度十分缓慢。左京因此成为京都主要发展的地区。在平安时代中期以后,贵族的住宅大多集中在左京北部,并且开始跨过鸭川向平安京以外的范围延伸。
如今到了德川幕府时代,日本的政治中心已经转移到了江户城内,但是日本的所谓天皇,却依然还住在京都城内,也许这就是酒井忠胜决议固守京都城的原因了。
此时张大胡子等人策马来到城外,军情部提供的关于日本的情况很是详细,其中也包括了关于京都城的情报。
于是张大胡子望着前方还算是巍峨的城池,心中却感到非常的膈应:“切!区区弹丸岛国,倭奴而已,竟然敢仿照大唐长安、洛阳建造城池,这就是逾越!”
“倭寇是什么层次,竟然敢与大唐有相仿的城池规划?此战一定要将京都城毁了才行!”
张大胡子心中暗道,虽然自己做不了这个主,但是依然要在心中暗想一番。
“队长看,前面有大批的溃兵正在入城,已经堵住那处城门了。”
张大胡子举着千里镜看了一会儿,便咧嘴笑着说道:“好,咱们冲上去,震慑倭寇一番!”
第八百零三章 耀武扬威
张大胡子率部直接朝着京都城西面的一处城门冲去,沿途的日本溃兵和逃难百姓纷纷躲闪,生怕跑慢了会被这支凶悍的明军骑兵杀掉。
“震天雷准备!”
众人很快冲到城门外围,这里已经聚集了大量的溃兵,看样子至少有两千多人,此时被张大胡子等十几个夜不收吓得不断向前拥挤着,原本就已经无法通行的城门,顿时被彻底堵死。
这边的溃兵不断大声呵斥着、求绕着、呼喊着,还有不少百姓见这边无法进城,便仓皇的逃亡别处,哭喊声此起彼伏,让京都城外的乱象热闹不已。
轰!
随即,张大胡子等人开始投掷震天雷,十几人策马在人群外围狂奔,一路投掷了数十颗震天雷,顿时对拥挤的人群造成了巨大的杀伤,往往是一颗震天雷就能炸死、炸伤十几人。
聚集在城门外的大批日军溃兵更是惊恐,就好像身后跟着什么洪水猛兽一般,争先恐后的向城门内逃去,却被并不宽阔的城门给挤在一起,甚至已经有不少日军溃兵被慌乱的人群挤倒、撞倒,随即便被活活踩死!
“哈哈!”
张大胡子众人将身上携带的震天雷全部投掷了出去,然后策马穿过混乱的人群肆意驰骋,马蹄所过之处,便会有日军溃兵被击杀,这支十几人的骑兵造成的恐慌和混乱,绝对不亚于一支千百人的军队。
很快,张大胡子等人策马突入到京都城墙跟前,几名夜不收纷纷举起鸟铳,对准城墙上的日本守军打去。
这种零星的射击,根本没有太大的杀伤力,毕竟在高速驰骋的战马上,几杆鸟铳根本无法形成“有效射击”。
但是张大胡子等将士的悍勇,却给城墙上的日军守军造成了极大的震撼。此时这段城墙上数百守军,竟然目瞪口呆的望着外面,其中不少人是铁炮手,竟然不敢还击,好像张大胡子等人可以策马冲上城墙一般,可见此时日军上下的抵抗之心已经消散了大半。
“哈哈!”
就在张大胡子畅快驰骋的时候,部下纷纷劝谏,此时已经深入敌后太远了,周围的日军溃兵也越来越多,难保不会有敌军集结起来,己方这十几人势单力薄,一旦被日军反扑上来,那就是必死的局面。
但是张大胡子举刀指向城墙,大声说道:“现在这些倭寇有这个胆子?老子不信!”
说完,张大胡子便猛地转向,策马脱离队伍,转眼间就冲到了京都城下二十多步的地方。在这个距离上,城墙上的日军守军甚至已经能够看到张大胡子的表情。
也就是在这时,日军主将酒井忠胜闻讯赶到这里,看到一个明军夜不收竟然如此嚣张,周围数不清的溃兵竟然不敢靠前,纷纷从周围躲着逃走,顿时气得火冒三丈。
就在酒井忠胜刚要发作的时候,张大胡子策马怒吼道:“倭寇!可敢出来一战!”
这一声怒吼可谓声震四野,而且张大胡子还特意说的是日语,顿时就让周围数不清的日军瞠目结舌。
一个日军骑兵正好从这边经过,听到这一声怒吼,顿时就激起其心中的血性,当即策马冲杀过来。
张大胡子见状爆喝一声,策马迎了上去。
张大胡子本就比日军骑兵高大了许多,远看过去,至少要高了两头多,胯下的战马也要比日军骑兵胯下的“大狗”高大不少,双方对冲起来,就好像是一个大人骑着越野大摩托,与一个骑着辅助轮婴儿车的小孩子对撞一般。
“杀!”
张大胡子怒吼一声,手中已经从马鞍上取下了长枪。此时张大胡子手中的长枪,与日军骑兵手中的竹枪同时击中对方。
不过让周围所有人感到震惊的是,日军骑兵的竹枪撞击在张大胡子的铁甲上,虽然也让其闷哼一声,但是却根本无法刺破精钢打造的铠甲,整条竹枪直接宣告报废。
而张大胡子手中的长枪,却直接刺穿了那个日军骑兵,将其串在长枪上,直接带飞了出去。
周围的日军溃兵见了都是一片哗然,己方不如敌军悍勇善战,装备更是不如对方精良,这还怎么打?
只见张大胡子竭尽全力用长枪举着那个日军骑兵的尸体,策马在城墙外“巡视”了一圈,这才丢弃长枪,将那尸体也摔了出去,随后便策马扬长而去。
这一番耀武扬威,让周围的日军溃兵心中震撼,直到张大胡子率领这支夜不收小队策马走远,周围其余的日军溃兵也没敢再冲上去。
而此时站在城墙上的酒井忠胜的心中,则是已经翻开了锅。
原本按照德川家光的整体布防,酒井忠胜对这场日本与大明之间的国战,还是有很充足的信心的。虽然酒井忠胜理智的认为,日本不可能像德川家光希望的那样,在顶住明军进攻之后,还能够有实力反推到朝鲜国去,甚至能够染指大明的安东都护府。
但以日本国庞大人口数量,以及数十万新军的战力而言,打一个平手,或者是击退明军,并且将明军各部重创,这个还是可以做大的。
可是战火燃烧起来之后,战局的急转直下,让酒井忠胜感到自己好像在做一场噩梦。幕府以举国之力打造的数十万新军,竟然根本抵挡不住明军的进攻,不但接连战败,而且还败得非常的彻底。
此时酒井忠胜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外依然混乱不堪的各部溃兵,心中对守住京都城也没有太大的把握了,可是天皇还在城中,自己又不敢弃守这里,也只能拼尽全力听天由命了。
“立即派出使者,向将军大人求援!”
酒井忠胜直到,此时在江户城内,幕府将军德川家光还掌控着禁卫军五万人马,这五万大军是日军新军各部中战力最强的了,装备的铁炮和国崩数量也更多。
所以,此时的酒井忠胜将守住京都的希望,全都放在德川家光的身上了。
而且在酒井忠胜看来,德川家光也一定会出兵救援京都城。虽然幕府将军与天皇就国家权力的归属问题,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失去了天皇的幕府将军,也就是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谁也不敢想象,日本失去了天皇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所以酒井忠胜笃定的认为,德川家光接到自己的求援之后,一定会尽快率领禁卫军赶来支援的。
但是江户城距离京都城有一段距离,就算德川家光在接到求援消息之后,立即率部赶来支援,也要数日,甚至是十几天的时间,所以在这段时间里,酒井忠胜还是只能依靠自己。
当然,还有京都城附近的藩主们。
于是酒井忠胜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城中府衙的时候,还是再次派出了一些使者,前往京都城周围的近江国、淡路藩、和泉国等地求援,希望这些藩主能够出动各自的旧式军队赶来“勤王”。
“哪怕是那些战力低下的旧式军队,只要数量足够,也能顶上一段时间,只希望将军大人能够尽快率领禁卫军赶到这里吧!”
当然,此时京都城的危急情况,酒井忠胜也是要向天皇禀报的,于是酒井忠胜便前往皇宫的方向。
此时的日本天皇是所谓的后光明天皇,是日本的第110代天皇,今年只有十八岁。
后光明天皇是后水尾天皇第四皇子,名叫绍仁,幼名叫素鹅宫。母亲为园基任之女园光子(壬生院)。崇祯十五年被立为太子,第二年由姊姊明正天皇让位,成为天皇已经有八年时间了。
这个后光明天皇的性格相当激烈,对于德川幕府方面颇有抵抗之意,与德川家光甚至一度出现对峙的局面。另一方面,他是个爱好学问的人,受到当时儒者藤原惺窝的影响,积极引进朱子学,对于大明也颇有向往之意。
京都城的皇宫后来,也被民间称之为内裹,或者是“里内裹”。历史上1331年(元弘元年),日本正处于南北朝时代,北朝的光严天皇在土御门东洞院殿继位,从此这座宫殿就被指定为内裹,被称为“土御门内裹”,也就是现在的京都皇居的前身了。
此时位于京都的皇居曾被称为京都御所、禁裹、内裹等。其中主要的建筑包括紫宸殿(正殿)和常御殿(日常生活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