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528节
小说作者:东仙轩辕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5:22
  刘衍笑着摆了摆手,随即说道:“好了,没有别的要事就先去忙吧,本公还要与商务部尚书商议一下,看看能不能将朝鲜的国门打开大一些,让更多的大明商贾和百姓受益!”


第七百六十七章 两份情报
  天津卫港口。
  如今的天津卫已经被建设成了一处海军城市,城中不少百姓都是大明海军北洋舰队的士兵家眷,再加上各种为北洋舰队数万官兵“服务”的商贩,以及仰仗北洋舰队各种订单过活的百姓,可以说天津卫的繁荣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了北洋舰队的存在。
  在海军部的建制中,北洋舰队的母港设在天津卫,分港则分别为辽东的金山卫、山东的威海卫、登州卫,同时在朝鲜国平壤、汉城一带也驻守了小股舰队。
  东洋舰队的母港设在福州城,分港分别为泉州、松江府的金山卫、淮安府的蛤蜊港。
  南洋舰队的母港设在广东道广海卫,分港分别广东道的廉州府、海南琼州府。
  此时在天津卫城内,一辆马车刚刚从海军军港出来,正在朝着城内赶去。
  北洋舰队设在天津卫的母港已经被建设成一处城中城,平日里闲杂人等都不能靠近,更不用说进出了。
  所以这就说明这辆马车主人的身份,一定是军中人物。
  马车上的人正是海军部尚书郑芝龙,此时郑芝龙坐在马车上正在赶路,自己刚刚检阅了北洋舰队,对于总兵官施琅、副总兵郑芝鹏的工作予以了肯定,只是郑芝龙的脸上却没有多少笑容,因为就在郑芝龙抵达天津卫,正在对北洋舰队进行视察检阅的时候,接到了内阁的公文,要郑芝龙立即赶回北京城参与内阁会议。
  “到底是什么事情如此着急,难道朝廷要对外用兵,而且的东面的......”
  就在郑芝龙思索的时候,前方却传来快马跑动的声音,随后一个声音传来:“下官海军都督施大瑄,见过部堂大人!”
  此时马车已经停下,郑芝龙掀开车帘,问道:“你不是在京城吗,怎么到了这里?”
  施大瑄说道:“部堂出京的第二天,阁老就给我下令,命我立即出京开始巡视三大舰队,同时从财政部调拨了七百万银币,专门用于三大舰队的扩建事宜。”
  “嗯?”
  此时郑芝龙几乎可以肯定,刘衍是准备对日本国动手了,只是以现在大明海军的实力,已经是完全碾压日本国海上力量的存在了,为何还要追加如此庞大的资金?
  “阁老可说别的什么了?”
  施大瑄说道:“阁老说,此番巡视,要以提升三大舰队战力和战舰数量为重点。其中北洋舰队保持现状,东海舰队小幅提升,南洋舰队重点加强。”
  “嗯?”
  这下郑芝龙有些摸不着头脑了,在这个时候重点打造南洋舰队,阁老这是要干什么,显然不是专门针对日本国了!
  于是郑芝龙说道:“既然阁老有令,那你就快去部署吧。北洋舰队本部堂刚刚检阅完毕,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你再去看一看吧。”
  “是!”
  郑芝龙与施大瑄在城中分别,随后便直接乘车出城,前往北京城而去。
  如今天津卫与北京城之间的官道已经全部修葺好,甚至还是使用了大量水泥进行了路面硬化,而且还将官道路面进行了加宽,可以让马车以更高是速度驰骋。
  郑芝龙的马车当天下午就抵达了北京城,随后便急匆匆的来到内阁官署,见到了正在官署内办公的刘衍。
  “属下郑芝龙,拜见阁老。”
  刘衍笑着说道:“军情部前两日送来了几份重要的情报,所以本公才急着将郑尚书叫回来,让郑尚书一路颠簸辛苦了。”
  “为国分忧,哪有辛苦可言。”
  郑芝龙随即问道:“不知道是什么情报?”
  刘衍先让郑芝龙坐下,然后拿出两份情报递了过去,说道:“这两份都是军情部海防司搜集到的,一份是来自濠境澳,一份是来自日本国。”
  郑芝龙打开看了起来,随后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了,其中来自濠境澳的情报与南洋有关。
  如今的南洋已经不是大明初年的状况了,而是变成了西方列强的逐鹿场。
  此时的西方列强并不是后世满清末年的英国、法国,而是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三国,而英国也才刚刚开始在西方诸国中崭露头角。
  在南洋,荷兰、西班牙、葡萄牙三国轮番叨扰大明:葡萄牙人通过行贿占据濠境澳,西班牙人在占领吕宋岛后,曾计划入侵中国,并且数次屠杀吕宋岛的华人,此时台湾岛的南部还被荷兰人所占据。
  而这份来自濠境澳的情报,就是出自葡萄牙人之手。
  按照情报中的说法,此时西班牙人与荷兰人正在暗通款曲,还有消息称,荷兰人与西班牙人都在从本土调集舰队到东方来。
  如果这份情报是真的,那荷兰人与西班牙人针对的是谁,就呼之欲出了,基本上可以确定,这两国是准备联手对付大明。
  至于来自日本国的情报,则是显示德川家光推行的新政已经初显成效,日本国内的军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各地的藩主几乎都被德川家光团结在一起,让日本国的实力大幅提高。
  而去如今日本国内对于大明的态度也开始发生变化,从之前的谨慎和仰望,变成了敌对仇视,甚至一些日本藩主认为,日本国的实力已经在大明之上,继而不断鼓动德川家光尽快重启征服朝鲜、进军大明的战事。
  幸好如今的德川家光谨慎了许多,并没有听从那些藩主的鼓动,而是继续积攒实力。
  看完了这两份情报之后,郑芝龙眉头紧锁,问道:“阁老以为日本国与南洋战云,哪一个威胁更大?”
  刘衍说道:“一样大。”
  郑芝龙点头赞同,说道:“欧人善用火器、船坚炮利,虽然距离我大明非常遥远,但是如今已经占据了南洋和印度等许多地方,完全可以就近调集兵力威胁我大明。”
  “阁老高瞻远瞩,将欧人的威胁等同于狼子野心之日本,属下佩服之极!”
  郑芝龙自然不知道刘衍有着后世几百年的阅历,自然知道西方人与日本人一样,都是些疯狗,一旦有机会的话,他们都是不会讲什么礼义廉耻的,只会恃强凌弱。
  刘衍说道:“所以本公急着将郑尚书叫回来,就是要商议海军戒备之事。”
  “如今海军的三大舰队虽然已经全部改编完毕,可整体上的实力,却是分布不均的。”
  “如果这份濠境澳的情报是真的,那应对南洋事态的南洋舰队实力上就有些不足了,朝廷必须尽快大力提升南洋舰队的实力,东洋舰队也是一样。”
  郑芝龙说道:“阁老的意思是,以南洋舰队和东洋舰队迎战可能调集过来的西班牙人、荷兰人舰队?”
  刘衍点了点头,虽然自己对后世历史非常的熟悉,知道此时的荷兰人与西班牙人都是这个时代的海上列强,基本上就相当于近现代的英国和法国的实力、地位。
  可是大明海军与荷兰、西班牙的实力对比如何,刘衍心中还是没有直观印象的。
  郑芝龙却不同,当年在料罗湾海战中,郑芝龙可是亲自率领大明水师歼灭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舰队,打得荷兰人认输赔款,对于此时欧洲人的海上力量非常的了解。
  郑芝龙思索了片刻,说道:“阁老,欧人的战舰全都是软风帆,而且机动性强、火炮数量多、适合远洋航行。”
  “而我大明的海军经过整编改革后,也全部使用软风帆,战舰上搭载的火炮数量也大幅提升。不过与欧人相比,我海军战舰的远洋性能要差一些,但是优势是数量多、体型大。”
  “所以荷兰人、西班牙人就算真的从本土调集战舰前来挑衅,以南洋舰队、东洋舰队的实力,也足以拒敌于国门之外!”
  不过郑芝龙还是没有把话说满,又补充道:“只是不知道荷兰人与西班牙人从本土能调集多少战舰过来,如果数量太多、战舰太猛的话,还是将北洋舰队也一并调集过来迎战,这样更加稳妥一些。”
  刘衍点了点头,也就是说,如今大明的海上力量与西方基本上是同一水平线,只是各有所强罢了。
  不过刘衍也明白,在发展势头上,现在还是西方更强势一些,毕竟有维持海外殖民地,发展海外贸易,等等需求在,欧洲各国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在几乎疯狂的发展造船技术,这一点刘衍也必须有所警醒。
  随后刘衍说道:“不管濠境澳的情报是真是假,朝廷都要当成真的来处置,从现在开始,海军部便是朝廷的重点对象。”
  “从荷兰本土以及西班牙本土调集舰队到南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就算是一路顺风,也至少要以年来计算,至少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会有消息传来。”
  刘衍思索了一下,说道:“所以留给海军部的时间暂定为一年,在这一年之中,朝廷会加大对海军的投入,郑尚书也要努把力,争取在一年的时间里,将南洋舰队、东洋舰队的整体实力尽可能的提升起来。”
  郑芝龙点头领命。
  当日,刘衍召集了内阁各部尚书议事,当众通报了军情部提供的两份情报,众人顿时群情激奋。
  国防部尚书田辉叙甚至怒吼道:“出兵!立即收复台湾全岛,拿下吕宋岛,把那些白皮狒狒赶下海喂鱼!”
  财政部尚书岳明也是怒声说道:“真是想不到,日本人和那些白皮狒狒如此狂妄!既然他们找死,那我大明就成人之美。阁老,我财政部可以再筹集四百万银币,交给海军部建造战舰,或者是拿给国防部、装备部,一定要让日本人和白皮狒狒不得好死!”
  刘衍没想到,众人之中最好战的竟然是这位财神爷。
  最后在会议之中,刘衍牵头定下了未来一年全力发展海军,军情部主攻日本及南洋两个方向的策略。
  只是等到众人散会离开后,刘衍则一个人开始思索起来:“如今的南洋可不是简单的军事问题,其中还夹杂着经济问题。大明要想在世界之中长盛不衰,就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是后世满清闭关锁国的套路,这不行!”
  “现在葡萄牙人已经打通了濠境澳(澳门)——果阿(在印度)——里斯本(美洲)的航线,负责生丝、丝织品贸易。西班牙人打通了福建——菲律宾——美洲航线。”
  “虽然大明也在这两条航线之中占有一席之地,将丝绸、瓷器等货物输往海外,同时美洲的白银也不断流入中国。但是这两条贸易线的大头都被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吃掉了,大明看似收入巨大,但只是因为货物数量庞大导致的,单笔利润并不高,这种局面必须扭转!”
  于是刘衍在心中有了一个想法,只是这个想法要想实现,就必须有一个前提:“先要在西班牙人、荷兰人、葡萄牙人之中挑选一个或几个对手,将其暴揍一顿!”
  “那么,这次西班牙人、荷兰人的异动,也许会是一个契机。”


第七百六十八章 发展海军
  海军都督施大瑄在天津卫简单视察了北洋舰队之后,便马不停蹄的南下福州城,准备视察东洋舰队的情况。
  如今海军部在沿海各处一共修建了三处大型造船基地,一处是在灵山卫,主要供应北洋舰队,一处是在福州,主要是供应东洋舰队,一处是在泉州,主要供应南洋舰队。
  所以这次前往福州城,施大瑄除了视察东洋舰队的情况外,还要就近视察福州、泉州两处造船基地。
  在离开天津卫的时候,郑芝龙已经派人将海军部下一阶段的战舰订单送来,施大瑄正好一并前往福州造船厂、泉州造船厂的时候,给这两处直接下达订单。
  十一月十一日,此时的这个“双十一”非常的寒冷,施大瑄也是在这一天抵达了福州城。
  施大瑄进城之后先是前往城内的都督府,拜见了东南都督府都督郑成功,虽然施大瑄是海军都督,在官职上与郑成功平级,但是原先少主之情谊在里面,自然少不了一番拜见的。
  然后施大瑄便没有在城内逗留,而是立即前往了城外的海军基地。
  按照朝廷的兵制,郑成功虽然是大明东南都督府都督,但是只能节制辖区内的陆军各部兵马,海军与陆军是两条平行的管辖机制,所以驻扎在福州城外的东洋舰队是不归郑成功管的,郑成功也无权干预,所以郑成功也没有参与到视察东洋舰队的事务中,甚至都没陪同前往城外海军基地。
  此时在福州城外东面,已经建成了一个大型的“海军基地”,不但有大量的栈桥供战舰停靠,还修建了城墙,里面也有专门用来为东洋舰队官兵服务的各种设施。
  如今的海军基地中,不但有各式的店铺,有修缮海军战舰的工匠,还有各种作坊,甚至可以就近铸造火炮和火铳。这处基地不但是一座巨大的海军兵营,更是一处产量可观的军工厂,可以让东洋舰队就近获得足够的兵备补给。
  当施大瑄赶到这里的时候,东洋舰队总兵官杨耿带着一众舰队将领已经提前收到命令,正在基地大门外迎接。
  众人见面之后少不了一阵寒暄,随后杨耿等人便簇拥着施大瑄进入海军基地,施大瑄直接便询问起新式战舰的建造之事。
  此时关于西班牙人、荷兰人、葡萄牙人的战舰样式,大明海军各部将领已经非常熟悉,甚至此时在海军基地内,就有几个投靠过来的葡萄牙工匠。
  此时的西方战舰大多建有船楼,船楼是耸立于船首(艏楼)或船尾(艉楼)的上层建筑,这些建筑和真正的城楼一样,船楼在海战中能用作攻击或防御的制高点。这一点与华夏的楼船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时在西方战舰上,还分有数层炮甲板,尽可能多的搭载火炮,以增加战舰的火力输出。
  同时西方战舰的主帆搭在水平的帆桁上,帆桁也可以上下升降,也可以由转帆索控制绕桅杆转动,转帆索以帆桁末端的百折环与帆桁连接。
  如今的大明三大舰队已经基本上对战舰完成了革新,使用的战舰全都是这几年建造的新式战舰了,不但全部换上了软风帆,还在战舰上加上了第二枝桅杆,并且装上一面三角帆,称为后桅帆。
  这种新设的帆装有助于操船,并且使船在逆风中抢风航行时多多少少容易了些,这就弥补了大明水手操控软风帆能力欠缺的缺点。
  施大瑄也曾在皇明军事学院进修过,按照军事学院教授的知识来看,如今西方的海军战术已经逐步从接舷战和登船战发展到长距离的炮战,此时西方的战舰已经开始尝试排成一条线性战线,集中火炮发挥威力,以便重创对手。
  这就要求海军的战舰需要更结实的船体和威力更大的炮火,更稳定的载台。这也是西方人的战舰越造越大,搭载的火炮数量比大明海军战舰多的原因。
  所以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施大瑄也一直在推行新式海战战术,特别是海军各部战舰的“战列线”操控,更是成了海军各部将士必修的重要科目。
  “都督,如今按照海军部下发的《战舰等级划分条例》,东洋舰队有战列舰三艘、主力炮舰十艘、普通炮舰二十艘、爆破战舰二十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2页  当前第5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8/6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末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