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438节
小说作者:东仙轩辕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5:22
  “报!侧翼国防军第六军骑兵部队围住数百朝鲜两黄旗兵马,正在进行围歼!”
  这一路上,明军的追击速度虽然并不是很快,但是也绝对不满,清军之中的步兵和溃兵,或者是各旗的伤兵,几乎都被清军主力丢在了后面。
  以至于刘衍率领的东路军将士这一路上,不断能够追上零星的清军兵马,多则数百人,少则十几人。国防军各部将士只要遇到落后的清军兵马,便一拥而上当场围歼,绝不会手下留情。
  六天之后,刘衍率军抵达西平堡。
  西平堡是辽东的一处重要堡垒,当年野猪皮努尔哈赤便亲自率后金军西过辽河,当时守河的明军不敌败退,后金军追至西平堡。
  当年西平堡的守将名叫罗一贯,此人悍勇忠诚,面对野猪皮努尔哈赤的劝降,直接斩杀使者拒不投降,准备率领所部明军将士死守待援。
  随后努尔哈赤率后金军攻堡,罗一贯与守军万人皆力战而死。明军广宁游击孙得功、总兵祁秉忠、参将祖大寿会同镇武堡总兵刘渠率军三万赴援,在平阳桥遭到鞑子大军的伏击,总兵刘渠等战死,孙得功逃回广宁,祖大寿逃到党华岛,全军三万人马死伤殆尽。平阳桥守将闵云龙及镇武堡都司金砺等率军民投降。
  此时刘衍从西平堡残破的城桓上,依稀还能看到当年大战的痕迹,心中也充满了遐想:“当年抗击鞑子的英烈,会不会想到有朝一日,大明王师会卷土重来,会不会想到,满清鞑子会被汉家王师打得亡国灭种?”
  “阁老,”
  太子朱慈烺策马过来,说道:“阁老,咱们进城吧。”
  “好。”
  当日东路军中军进入西平堡内,国防军第一军进驻城内驻守,其余各军在西平堡周围驻防。
  在堡城的官厅内,刘衍召集各军总兵官议事,陈勋、汪博、张义、沈拓、王越、苗绍、许铭、钱樰、贾洪雨几人,以及太子朱慈烺全部到场。
  “各军的夜不收要继续向四周探查,以国防军第一军、第三军、第四军夜不收为主,向辽河方向深入探查。”
  “是。”
  随后刘衍又指定以国防军第九军将士为主,负责从南面的双台子河入海口处,向西平堡方向转运补给物资等辎重。
  各部总兵官纷纷领命。
  随后刘衍又下令东路军各部将士在西平堡休整一天,等待下一批物资补给补充完毕,再继续向辽河方向推进。
  当日军议结束没多久,刘衍便先后收到了海路军和西路军送来的战报。
  由于此时清军主力就在辽河西岸一带,所以驻守在海州卫、盖州卫一带的郑芝龙所部海路军,是从海上将战报送到西平堡这边的。
  而西路军的战报,则是从西平堡北面的大黑山,翻山越岭送来的。
  两份战报,以海路军的战报先一步送到了西平堡。
  在这份战报中,郑芝龙向刘衍禀报,海路军各部将士已经以海州卫、盖州卫为据点,构筑了一道完整的防线,海路军各部将士目前进驻各处、严阵以待,已经部署还了一道口袋阵,就等着多尔衮率领的清军一头撞进来。
  “下官不敢保证能够歼灭清军主力于辽河沿岸,但定然可以将清军数十万主力阻击于辽河一带,不让奴酋率部向沈阳方向推进一步!”
  有了郑芝龙在战报中做出的保证,刘衍的心中踏实了不少,如果能够在辽河一带歼灭多尔衮所部清军主力,那辽东之战就可以提前画上句号了。
  而刘衍早就拟定的各种后续计划,也可以提前一步展开施行,毕竟大明的国势、华夏的未来,总不能让满清一直拖延着。
  随后刘衍按照郑芝龙在军报中的奏报,在舆图上一一标记出海路军各部的具体布防情况。
  目前,海路军编制下的国防军第十五军、第十六军,以及国防军第十军一字摆开,从北向南,三支国防军分别以海州卫城和盖州卫城为核心进行部署。
  总兵官郑成功率领国防军第十五军军部和右营驻守在海州卫城,左营驻守海州卫城西北方向的东昌堡、牛压驿。
  总兵官陈晖率领国防军第十六军军部、左营驻守盖州卫城一带,右营驻守盖州卫北面的梁房口关和耀州驿一带。
  郑芝龙与总兵官郑义率领国防军第十军驻守在海州卫、盖州卫防线东面的析木城,这里位于整条防线中间的后方,便于对清军的进攻展开反击,以及随时支援防线各处。
  虽然海路军将士并没有用庞大的防线直接对清军后路进行物理切断,但是各部将士以各处据点为核心,分兵部署,已经封锁了清军的退路,多尔衮想要平安渡过辽河,顺利退回沈阳城,就一定要先将海路军的各处防线扫清。
  刘衍看着舆图上的标注,对于郑芝龙的部署很满意,能够横行南洋多年的枭雄,果然不是白给的。刘衍不敢说多尔衮一定无法突破海路军的防线,可是即便突破了,也要迁延时日,至少也要掉几层皮!
  接着,刘衍便看了西路军的战报。
  目前李定国率领西路军二十万将士已经渡过了北面的烂蒲河,再有两天时间就能抵达沈阳城以西,大约相距百余里的长勇堡。
  刘衍看着舆图上的标记,估算了一下距离,从长勇堡到沈阳城,李定国率领的西路军大概只需要四、五天,就可以兵临城下!
  “时间上还是很充裕的,这段时间,已经足够东路军与海路军将多尔衮部合围在辽河一带了!”
  刘衍心中盘算了一下,随后目光便聚焦在沈阳城,而后又扫到了辽河一带,思索了片刻,便亲笔给郑芝龙、李定国写命令。
  “现东路军已经抵达西平堡,正在逐步向辽河方向推进,海路军各部将士做好大战准备,不惜代价将清军主力阻击在辽河一带,等候东路军前来参与围歼作战。”
  “西路军将士在抵达长勇堡后,不必再隐藏踪迹,应以全速推进到沈阳城下,不给清军留守兵力足够的反应时间,尽快破城,不惜代价攻占沈阳城。对于城中满人、蒙古人部众,则以杀伤为主,不惜代价消耗满人、蒙古人的人口基数……”
  刘衍给海路军、西路军下达最新的命令之后,依旧命人通过海路和大黑山的路径送了出去。
  与此同时,在辽河西岸的西宁堡内,多尔衮正面色凝重的看着舆图,身边礼亲王代善、肃亲王赖慕布、郑亲王费扬果也是眉头紧锁,每个人的脸上都是非常的阴沉,让外面把守的满州两黄旗巴牙喇兵都是噤若寒蝉,不敢发出一丝一毫的声响。
  片刻之后,多尔衮沉声说道:“各部斥候传回的消息不会有错,明军这一路兵马,已经将辽河东岸全面封锁住。在辽河东面的东昌堡、牛压驿、耀州驿、梁房口关等处,都有大量的明军精锐布防,各处都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几处据点之间,还有大量的明军骑兵游走,构筑了一整条防御体系。”
  一旁的代善忧心忡忡地说道:“如果按照各方情报的显示,辽河东面的明军也有十几万人马,那我军冲破这道防线至少也需要十天半月,而且还要承受巨大的伤亡。”
  “这么长的时间,刘衍率领的几十万主力大军就算是爬,也能爬到战场参战了!”
  代善的话就像一记重锤,重重的敲打在多尔衮等人的心头,让众人有些窒息。
  这时赖慕布说道:“陛下,如果我军直接向北,从平山台的方向直接进山,穿插到辽阳城,然后再回到沈阳城,如何?”
  这条线路多尔衮不是没想过,只是这样一来,大军就要重演当初在北直隶龙门关的故事,不但要放弃大军的辎重,而且军中的战马也要放弃许多,这样重大的损失,无异于一场惨败!
  费扬果说道:“陛下,强渡辽河、突破明军的封锁,我军没有充足的时间,也没有足够的火炮助阵,甚至连足够的船只都没有。根据斥候送回的消息,辽河东岸的那股明军,几乎将沿岸的船只全部搜罗走了,我军就算现造浮桥和船只,也是来不及的!”
  随后代善看着纠结的多尔衮,说道:“陛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眼下最紧要的还是保存兵力,我军急需返回沈阳城驻守,否则一旦沈阳城丢失,大清的根基就完了!”
  现在沈阳城一带聚集了满人和蒙古人几乎绝大多数的部众,一旦沈阳城被明军另一路大军攻占,那多尔衮就算全歼了刘衍部几十万大军,也是无济于事了。
  此时多尔衮抬头看向代善、赖慕布、费扬果三人,说道:“好!今晚大军就出发,前往平山台进山!”
  「今天的第二章 奉上,请各位看官查收。另外,感谢书友兰陵啸天、书友61573740的月票,东仙会继续努力码字的」


第六百三十三章 消失的清军
  海州卫城。
  总兵官郑成功和右营参将甘辉走在城墙上巡视,大军进驻海州卫一带布防,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是辽河西岸的清军依然没有渡河的迹象。
  身材高大魁梧的甘辉是个火爆脾气,此时大声说道:“总镇,那些鞑子怎么还不渡河啊,这么多天了,就算是现造船、现搭桥,也应该干完了吧?”
  郑成功点了点头,说道:“本镇也很奇怪,郑副总兵和郑参将那边,也传来消息:没有发现清军渡河的迹象,多尔衮到底在搞什么,他难道不担心阁老率领东路军主力杀来?”
  “总镇,要不然调集些兄弟,渡过辽河试探着进攻一下,看看鞑子的底细?”
  郑成功心头一动,随即说道:“也好,就有劳甘参将辛苦一趟,率领本镇手下的黑人火枪队,以及五千铁人军去一趟,试探清军的虚实。”
  甘辉闻言兴奋的抱拳领命,当天便率领三千黑奴火枪队、五千铁人军从海州卫城出发,两天之后便抵达了辽河东岸。
  此时海路军各部的夜不收依然没有发现清军渡河的迹象,甘辉的心中越发的不踏实,当即从东昌堡出发,八千人马分乘百余艘大大小小的船只渡过了辽河。
  甘辉所部登陆的地点距离西宁堡很近,根据夜不收提供的消息,多尔衮的主力大军就是在西宁堡附近集结的,所以甘辉率部向西面推进的时候,显得小心翼翼。
  八千将士以五千铁人军为前军,甘辉率领三千黑奴火枪队随后,大军直接列阵向前推进,只要遇到清军兵马,便可以直接投入作战。
  不过一路上,甘辉所部八千人连一个清军斥候都没遇到,这让甘辉心中的不踏实更加强烈了,当时下令全军加速前进,直接冲向了十几里外的西宁堡。
  “报!西宁堡方向并未发现清军斥候的踪迹。”
  “报!西宁堡方向发现一座清军营垒,已经空无一人!”
  “报!西面二十里范围内,没有发现大规模兵力调动的迹象。”
  一队队夜不收策马回报,让甘辉顿时傻眼,几十万清军明明就在西宁堡一带驻扎,怎么可能突然就凭空消失了,真是活见鬼了!
  “加速,前往西宁堡!”
  八千人此时也顾不上什么阵型了,直接一路狂奔赶到了西宁堡。
  此时西宁堡周围还有绵延十几里的营垒,但是这些营垒已经全都空无一人,营垒内外还有不少被遗弃的物资,甚至还有许多的火炮都被遗弃了,看得甘辉目瞪口呆:鞑子去哪了?
  “立即向总镇禀报:多尔衮部清军主力已经撤离了西宁堡,目前不知去向!”
  “鞑子大军遗弃了大量物资,显然是紧急撤离,请总镇立即向督师禀报,并派出人马向辽河西岸展开搜索!”
  “是!”
  随后甘辉又想了一下,继续大声说道:“立即派人向西寻找阁老所部主力,直接向阁老禀报清军主力失踪的情况!”
  一名游击将军担心的说道:“将军,咱们只需要向总镇禀报就行了,直接向阁老禀报军情的话,是越级上报,将来总镇责怪下来的话……”
  甘辉瞪了那个游击将军一眼,怒声说道:“大战之时,以取胜为先!在军事学院学习的时候,你没学过吗?在军中,就不要跟本将军说这些,总镇真要责罚,本将军一力承担!”
  “是!”
  仅仅一天之后,郑成功便收到了甘辉派人送来的急报,顿时也是傻了眼,一面急忙向郑芝龙禀报情况,一面派出了军部直属的骑兵将士,以及国防军第十五军左营的全部将士渡过辽河展开搜索。
  “混蛋!”
  郑成功看着舆图,怒声说道:“狗鞑子能跑到哪里去,难道还能上天啊!”
  一想到父亲郑芝龙苦心经营的防线,竟然变成了摆设,几十万清军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逃走,直接跳出了包围圈,一种深深的挫败感就袭上心头,让郑成功愤怒不已,一拳打在桌子上,就将木质的桌面打出了一条裂缝。
  而郑芝龙在几天后接到了郑成功的急报,也是一样的震惊,随即便与总兵官郑义一起,率领国防军第十军急速推进到辽河东岸,并且调集船只准备渡河。
  “就算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到鞑子的踪迹!”
  国防军第十军四万数千将士聚集在辽河东岸,不断有船只被调运到这边。
  同时,郑芝龙还派出快马前往盖州卫城,命令总兵官陈晖率领国防军第十六军立即从盖州卫一带北上,准备与其余两军一起,前往辽河西岸搜索清军的踪迹。
  忽然,一艘已经运送过国防军第十军将士的船只折返了回来,并且给郑芝龙带来了一道命令。
  “启禀督师,阁老命令:海路军各部将士立即北上,奔袭沈阳城!”
  “什么?”
  郑芝龙并不知道参将甘辉已经在几天前将清军失踪的消息,已经禀报给刘衍,此时还在诧异刘衍为何突然改变了部署。
  于是急忙打开命令又看了起来,只见命令中已经写明:“清军主力从辽河西岸失踪,定然是从北面群山逃出包围圈,直接奔回沈阳城协防。命海路军各部立即北上奔袭沈阳城,增援正在向沈阳城攻击前进的西路军!”
  看到这里,郑芝龙便知道刘衍已经知道这边的情况了,可是心中是非常的失落。
  自己率领十几万大军跨海而来,虽然一路高歌猛进占据了数座大城,可是斩首数量却没多少,满清的将领和王公更是一个没杀掉。精心部署的口袋阵,却被奴酋多尔衮识破,直接率领几十万大军逃了出去,这样的局面让郑芝龙的脸上有些挂不住,心中更是怒火中烧。
  “各军立即向海州卫方向集结,两天之内必须抵达,两天之后,海路军全军将士向沈阳城进发!”
  就在郑芝龙这边动怒的时候,刘衍也率领东路军各部将士从西平堡出发,正朝着西宁堡方向急速行进。
  在接到参将甘辉的军报后,刘衍便召集各军总兵官议事,随后刘衍断定多尔衮肯定是故技重施,从西宁堡北面的山地突围了。
  “哼!狗鞑子还挺决绝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2页  当前第4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8/6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末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