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332节
小说作者:东仙轩辕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5:22
  然后陈勋率领新军前营中部、右部将士出关向南,与中营将士一起围歼清军残部。
  “将军!”
  右部游击将军沈东来兴奋的走来,手里还提着一颗脑袋,大叫着说道:“将军,这是满州镶红旗旗主,安平贝勒杜度,属下在那边的尸体里面发现的,就直接砍了脑袋。”
  陈勋很是高兴,说道:“你小子运气好啊,白捡了一个大功劳。只是不知道杜度是被谁打死的,就算在右部吧,到时候给你们右部全体将士记上一功。”
  “谢将军!”
  “好了,快去整顿兵马,立即出关围剿清军残部!”
  “是!”
  随着新军前营的参战,被堵在北山北麓山脚下的各旗蒙古溃兵被拦住了去路,随即一场一边倒的围歼战开始,沈拓和陈勋一南一北,两营将士同时展开进攻,战斗只持续了一个时辰,便宣告结束。
  这场大战结束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新军前营和中营将士此时都疲惫不堪,也顾不得战场上尸骸遍野、鲜血结冰,众将士纷纷坐卧在地上,只想着能够休息休息。
  不过那些坐着、躺着的将士,随即就被军中的医官带人驱赶了起来,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脱力之后躺在野外,是要出人命的。
  “先进关休整,留下一部分体力尚可的将士打扫战场!”
  陈勋和沈拓各留下一千多名将士打扫战场,然后两营主力将士开进了龙门关。
  经过清点,此战新军中营将士伤亡大一些,阵亡八百七十六人,负伤两百多人。新军前营阵亡三百七十九人,负伤三百二十三人。两营将士共计阵亡一千二百五十四人,负伤五百多人。
  此战歼灭蒙古两蓝旗、两黄旗,外藩蒙古土默特左旗、科尔沁左右翼中旗、敖汉、阿禄诸旗,以及满州镶红旗。
  斩杀满州镶红旗旗主、安平贝勒杜度,蒙古正黄旗固山额真阿代、镶黄旗固山额真达赖、正蓝旗固山额真吴赖、镶蓝旗固山额真扈什布,以及外藩蒙古土默特左旗固山额真善巴、科尔沁左右翼中旗、敖汉、阿禄诸旗王爷贝勒。
  新军前营、中营共计斩首四万九千三百余级,俘虏八千三百余人。
  但是遗憾的是,多尔衮、多铎率领满州两白旗、正红旗,以及蒙古两红旗、两白旗兵马逃出关外。
  入夜之前,陈勋和沈拓写好了捷报,派人向刘衍报捷。


第四百八十一章 投降
  延庆州城。
  亲卫营营垒内,刘衍正召集各营参将议事,荀景云、吴国金也一并在场。
  这天上午时分,张义已经率领新军左营抵达了城东,并且带来了孔有德、尚可喜的人头,以及汉军各旗的大纛等战利品,新军、驻防军将士士气大振。
  紧接着,陈勋、沈拓的捷报也送进了大营,刘衍看完后笑着给众人宣布,众人无不振奋。
  只是吴国金叹息道:“只可惜让多尔衮、多铎等贼逃走了。”
  刘衍不以为意的说道:“此战能打成这样,已经是非常不错了。这一战,基本上是将满清给彻底打残了,本督估计没有几年的休养生息,满清是不会再有什么大的作为了。有了这几年的时间,足够我大明扫平内患、与民更始了!”
  众人全都兴奋的小声议论着,不过荀景云却说道:“督臣所言甚是,只是朝中上下奸臣当道,想要利用几年的时间,让大明改头换面、焕发生机,恐怕是难于上青天的!”
  刘衍大笑着说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几年之前,本督还是大盘墩的一个总旗官,谁能想到会有今日统军十几万,重创清军的辉煌?可是本督与诸位一起做到了,咱们已经做到了一个奇迹,就一定可以再创造另一个奇迹!”
  荀景云等人纷纷笑了起来,是啊,只要有刘衍在,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好,现在咱们来说一说正事。”
  刘衍正色说道:“先派人传令:命陈勋率部驻守龙门关,然后命沈拓率部赶来汇合,将杜度等贼将的首级和缴获全部带来。”
  “是。”
  随后王越笑嘻嘻的说道:“督臣,咱们什么时候攻城啊?”
  一旁的许铭也跃跃欲试的说道:“是啊,打下延庆州,此战就大获全胜了,咱们一起凯旋回京!”
  刘衍笑着说道:“不急,先等沈拓率部回来再说。另外各营要严加防守,如果城内清军出击突围,要不惜代价给我打回去。”
  众人见刘衍始终不愿下令攻城,也明白刘衍是担心寒冬攻城,城中的清军兵力不少,又已经到了绝境,各营的伤亡肯定会很大,刘衍是爱惜兵力。
  所以此时众人纷纷领命,但是心中却很是焦急。
  两天后,沈拓率部抵达延庆州,刘衍核查了杜度和一众清军将领、王公的人头、旗号,大笑着对围观的众将说道:“本督给皇太极送一份大礼,如何?”
  众人不解。
  刘衍随即下令,将杜度等一众清军旗主、固山额真等高级军官的首级连同旗号,在延庆州城外一字摆开,每颗人头都用木棍插着,一人多高的木棍就树立在城东百步之外。
  每颗清军将领的首级,都和其本旗的旗帜放在一起,杜度那颗血淋淋的脑袋后面,便是满州镶红旗的大纛。阿山的脑袋后面,便是缴获的一面满州正黄旗的旗帜。
  这些颗首级和清军大纛布置完毕后,新军、驻防军各营将士欢声雷动,巨大的动静很快便惊动了城中的清军各部。
  城头上,满州镶黄旗固山额真拜音图悲愤的大吼着,指着城外叫道:“那是安平贝勒,他们都死了啊!怎会这样?怎会这样!”
  旁边,阿济格、济尔哈朗、豪格、阿巴泰、阿山五人也是脸色凄惨,耿仲明、马光远两个汉奸更是瑟瑟发抖,仿佛末日即将来临一般,二人的心理防线都开始瓦解。
  “怎么办?”
  阿巴泰此时也没了主意,便看向了济尔哈朗,可是济尔哈朗也是紧要牙关,说不出一句话。
  豪格看了看众人,然后神色悲愤的说道:“那边并没有多尔衮、多铎二贼的首级,而城外几乎聚集了刘衍部的所有兵马,说明此二贼已经逃出关外了。如此,大清就要被叛逆篡夺了!”
  众人只觉得心头被一片乌云笼罩住,城头上刮起的寒风又是那样的刺骨,让人不寒而栗。
  终于,济尔哈朗长处一口气,说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城中各旗勇士的士气会受到打击,咱们拖不起,时间一长,军中兵卒会闹出事端的。”
  众人都看向了济尔哈朗,阿巴泰问道:“那咱们怎么办?”
  “咱们一同去向陛下请旨:择机突围!”
  城中知州衙门内,此时的皇太极脸色蜡黄、嘴唇发白,眼睛也变得有些发白,靠在床上看着济尔哈朗、阿巴泰、豪格、阿济格、拜音图、阿山、马光远、耿仲明几人。
  “刘衍率军攻城了?”
  几人互相看了看,随后豪格站了出来,将城外的情况禀报了一番,说道:“汗阿玛,我等商议,准备择机突围,还请汗阿玛准备一番。”
  豪格明白以皇太极的身体状况突围,那就是死路一条,可是眼下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站在那里默默的流泪。
  可是皇太极却根本没心思理会突围的事情,而是听到杜度等人的首级被刘衍插棍示众,多尔衮、多铎、代善等人大概率已经顺利出龙门关北上了,心中一股火气瞬间上涌,胸口绞痛得厉害。
  只见皇太极脸色狰狞的捂住胸口,然后猛地向前呕吐起来,吐出来的全都是黑红色的鲜血。
  “汗阿玛!”
  “皇上!”
  “主子!”
  众人见状魂飞天外,纷纷尖叫着扑向床边,七手八脚的将皇太极扶着躺下,可是此时皇太极的嘴上、前胸满是鲜血,床上也是大片的血迹,而皇太极本人更是已经昏迷不醒,任凭众人如何呼唤,都是毫无反应。
  “快去叫大夫!”
  豪格大声叫嚷着,一众部下找来了大夫,便开始救治起来。
  济尔哈朗面色阴沉,命马光远、耿仲明立即到城头坐镇,整顿各部兵马守城。
  待到二人离开后,济尔哈朗便将阿巴泰、阿济格、拜音图、阿山叫了出来,随后亲自拉着泪流满面的豪格也走了出来。
  “陛下病体沉重,说句大不敬的话:陛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现在大清就剩下咱们这些忠诚良将,下一步何去何从,咱们可要立即拿出个主意了!”
  听着济尔哈朗的话,所有人都沉默了。
  众人站在院子里,任凭寒风吹打在身上,心中都是盘算着利弊和得失。
  最后济尔哈朗见众人始终不说话,便直接说道:“直说了吧,如今突围的话,各旗兵马肯定要被刘衍部打回来的,城中兵力虽然足够,但是却已经冲不出去了。”
  “守城也不行,城中粮草马上就要耗尽,再守下去,各旗的勇士就只能吃战马,甚至是吃人了!”
  “所以……”
  济尔哈朗盯着众人,一字一顿的说道:“所以眼下最后的一条路,就是:投降!”
  当投降这两个字一说出来,阿巴泰和拜音图、阿山顿时如释重负,阿济格则是怒目而视,瞪着济尔哈朗就要开骂,幸好被阿巴泰和拜音图一左一右拉住。
  而豪格则是面色狰狞的思索着,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许久之后才说道:“投降可以,但是我各旗勇士只向大明皇帝投降,绝不向刘衍投降!”
  济尔哈朗闻言一惊,对豪格有些刮目相看了,看来只有经历了沉重的打击,豪格才能真正的成长,希望这份成长还不算太晚。
  济尔哈朗心中想着,随后便说道:“肃亲王所言甚是,此乃国战,我各旗勇士只能向大明皇帝投降,而不能向刘衍一个区区总督投降。另外,两军应立即停战,等到大明朝廷派来钦差之后,咱们各旗兵马才会出城投降,这便是咱们投降的前提!”
  众人听完都觉得可行,毕竟刘衍对待清军的手段可谓狠辣,谁都不敢轻易向刘衍投降。毕竟以刘衍的行事作风,杀俘之事也是平常,阿巴泰、济尔哈朗等人都不敢赌这一把。
  还是向大明朝廷投降划算,如果运气好的话,以大明朝中那些东林党的德行,也许还会赏赐各旗大量钱粮,然后在辽东划出一片地方,让众人率部前去为大明守边!
  众人商议妥当之后,拜音图问道:“那此事是不是要禀报陛下?”
  几人再次看向了济尔哈朗,见到众人投来询问的目光,济尔哈朗也是心中暗暗骂了起来:原来这背黑锅的事情都可着我一个人来啊?
  不过事已至此,济尔哈朗还是说道:“陛下已经昏迷,眼下就应该以肃亲王为首,我与诸位一起辅佐肃亲王,共同度过眼下的难关!此事,就听肃亲王一句话了。”
  豪格低头思索了片刻,说道:“不必禀报汗阿玛了,饶余贝勒立即写一封降书,然后派人送往刘衍军中,请刘衍上报明廷。”
  阿巴泰说道:“这自是没问题,只是降书写好之后,由谁送去?”
  豪格想了想,随即看向了阿山。
  阿山是满州正黄旗的固山额真,乃是皇太极的心腹,由他前去送达降书,身份和诚意都是足够的。
  阿山见状也不推辞,咬着牙下定决心,跪拜说道:“奴才遵命!”
  豪格点了点头,将阿山拉了起来,说道:“你辛苦一趟,只要咱们还能返回辽东,你便是新建两白旗的旗主!”
  阿山闻言激动的再次叩拜,旁边的济尔哈朗、阿巴泰看在眼里,心中对豪格的评价也高了一分,这就将皇太极的绝对心腹送了出去,死在外面就清除了一个前朝死忠,活着回来,豪格正好拉拢一番,好算计!
  当日,阿巴泰写好了降书,然后从昏迷的皇太极处取来印信盖上,便交给阿山,派了十名满州正黄旗的巴牙喇精锐随行,从东城门出城,前往新军亲卫营。
  城头上,豪格和济尔哈朗站在一起,二人心中都是五味杂陈,不知道等待众人的命运会是什么。


第四百八十二章 被拒绝的降书
  寒风之中,阿山带着十名正黄旗巴牙喇兵策马赶路,众人出城之后便径直朝着新军亲卫营的方向赶路,很快便被大队的新军夜不收拦下,双方随即剑拔弩张了起来。
  阿山见对方纷纷举起鸟铳就要开火,急忙用汉话大喊道:“休要动手!”
  对面领军的夜不收旗长抬手拦下众将士,然后大声问道:“狗鞑子,想干什么!”
  “我乃大清满州正黄旗固山额真阿山,奉皇命前来议和!”
  “切!”
  夜不收旗长嗤笑说道:“议和?谁他娘的要跟你们议和,做梦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2页  当前第3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2/6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末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