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325节
小说作者:东仙轩辕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5:22
  “还需要多久?”
  阿巴泰说道:“启禀陛下,至少……,今日入夜前,恐怕难以拿下昌平州。”
  皇太极顿时大怒,以时间来算,现在刘衍部距离己方兵马最多就是一两天的路程,其部铁骑距离己方大军甚至更近。
  如果今日拿不下昌平州,大军就无法通过南下,将会被刘衍所部十几万精锐堵在昌平州城下,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皇太极本就拖着病体,又连日急行军赶路,此时又见昌平州久攻未下,心中怒火中烧、焦急万分,顿时怒急攻心,当即剧烈咳嗽了起来,脸色都咳成了绛紫色,惊得周围一众旗主、王公贝勒纷纷上前请安。
  可是皇太极的咳嗽却并未好转,在几名正黄旗巴牙喇兵搀扶下,下了战马,然后一边咳嗽着,一边大声怒斥周围,命正黄旗巴牙喇兵将各旗旗主、王公贝勒等人全都隔开。
  随后皇太极靠在一个厚绒垫子上喝了水,又被灌了提前备好的汤药,这才顺过气来。
  此时等在外面的多尔衮和多铎脸色微变,看着前面站得严密的巴牙喇兵,二人心中却已经笑开了花:“你怎么不直接咳死!”


第四百七十一章 逼宫
  休息了一阵之后,皇太极重新站了起来,一把抖开搀扶着自己的巴牙喇兵,然后自己咬着牙跨上了战马,依旧满脸冷肃的看着众人,刀锋一般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各旗旗主与王公贝勒都不由自主的低下头。
  不过多尔衮在低下头之前,敏锐的发现,皇太极的脸色更加难看了,略显灰黑色的脸庞,好像死人一般。
  “命石廷柱率部出击,支援吴赖,入夜前必须拿下昌平州,否则二人斩首示众!”
  “嗻!”
  很快,石廷柱率领汉军正白旗兵马压了上去,一万五千汉奸兵列阵上前,五千火铳手以横阵上前,在吴赖部数千骑射手的掩护下,直接压到北城墙外六十步的距离,然后开始齐射开火。
  这些汉军旗的火铳手造成的伤亡,明显比那些蒙古骑射手要大,毕竟火铳造成的伤害,明显高于箭矢,城墙上守军的火铳手和弓箭手很快便被打散,火炮也哑了火,战局顿时变成一边倒的态势。
  吴赖大喜,怒吼道:“冲上去,绳索给我上!”
  数千蒙古兵故技重施,以绳索攀登城墙,很快便再次登上城头,大批蒙古兵怪叫着追杀已经溃散的守军,城头上鲜血四溢,原本还能坚守的皇陵卫兵马,此时已经难以为继,石廷柱所部汉军旗兵马的参战,成为压垮守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打开城门!”
  吴赖为了在皇太极面前表现自己,也带着重甲护卫登上了城头,大声指挥部下开城门,很快昌平州的北城门轰然打开,石廷柱率领汉军正白旗兵马数千肉搏兵冲了进去。
  一时间,昌平州城内杀声震天,城内守军与皇陵卫的家眷顿时坠入了九幽地狱中,被如狼似虎的清军大肆屠杀。
  黄昏时分,喧嚣的厮杀归于平静,满身鲜血的石廷柱和吴赖来到清军中军复命。
  皇太极称赞了二人一番,石廷柱和吴赖的心中顿时笑开了花,脸上却依然严肃,不断磕头说道:“为大清攻城略地,乃是奴才的本分!”
  二人退下后,豪格恭敬的问道:“汗阿玛,大军是不是进城休整一夜,凌晨时分再南下?”
  皇太极此时也犹豫自己的身体,平日里皇太极熟知汉家历史,担心自己会重蹈柴荣北伐的后尘,于是便沉吟了起来。
  豪格说道:“汗阿玛,即便是赶时间,也应该进城去休息片刻,不然后半夜再走?”
  皇太极这才点了点头,随即銮驾进入了昌平州内,在知州衙门内驻扎下来,各旗兵马陆续开进城中,两黄旗驻扎在昌平州内,其余各旗兵马按照满州、蒙古、外藩蒙古、汉军旗的安排,依次在昌平州内外驻扎下来。
  安顿好了之后,豪格便想请皇太极休息,却被皇太极拦下,说道:“召集所有人过来,朕要继续议事。”
  “汗阿玛,万望阿玛以龙体为重!”
  豪格直接跪了下来,皇太极的脸色也缓和了一些,说道:“此战关乎我大清国运,朕就算拼上这条命,也要打赢这一战!这也是在为你铺路,明白吗?朕的皇位,终究是要传给你的,朕希望将来你坐上这个位置之后,不光是辽东之主,还是华夏之主!”
  豪格听得心中激荡,眼眶也不由自主的红了起来。
  没过多久,满、蒙、外藩、汉各旗旗主、固山额真全部赶来,众人按照各旗分作落下,皇太极强撑着身体坐在正当中,威严的目光扫过众人,便要部署后半夜出发南下,攻打北京城的方略。
  就在这时,一名正黄旗巴牙喇营的甲喇额真大步走了进来,禀报道:“启禀陛下,刚刚收到敖汉部的急报!”
  敖汉部乃是外藩蒙古的一部,由于其部彪悍,所以被皇太极作为殿后兵马留在了大军的最后方,据此地二十多里。
  皇太极和一众旗主、贝勒王公纷纷变色,随即便命人将敖汉部送心的斥候带进来,只见那些斥候身上的铠甲已经破损,身上还有几处鲜血的痕迹,进来之后急忙行礼,急忙向皇太极禀报道:“启禀陛下,刘衍部万余骑兵杀来,我家王爷正率军与其部激战,但刘衍部骑兵非常彪悍,我军已经抵挡不住,请陛下速速支援!”
  皇太极眉头紧锁,脸色已经变得非常难看了,如此说来,刘衍的主力大军应该就在后面,距离此地已经没有两、三天的路程,最多两天,甚至只有一天多的路程!
  于是皇太极先是对那些斥候说道:“朕知道了,回去告诉你家王爷,朕正在调集援兵,让他死战坚守,等待援兵!”
  “嗻!”
  那队斥候策马狂奔离去,皇太极的目光再次扫过众人,此时也顾不上部署攻打北京城的方略了,直接说道:“传朕旨意:各旗大军立即南下北京城!以汉军正白旗兵马留守昌平州,在此阻击刘衍部大军,至少要坚守五天时间!”
  此时石廷柱闻言顿时脸色煞白,这就等于宣布了自己的死期了,却又不得不站出来下跪谢恩。
  皇太极说道:“石爱卿务必奋勇作战,只要在这里坚守五天,朕的大军便能拿下北京城,刘衍部必将撤退!到时候,朕也会不吝赏赐,封石爱卿为异姓王!”
  石廷柱闻言顿时一喜,如果自己能够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就能成为大清继三顺王之后的第四个异姓王了。
  于是石廷柱咬着牙,当即谢恩领旨。
  但是此时却陡然生变,多尔衮起身行礼,说道:“陛下,奴才以为我军不应继续南下北京城了。”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皇太极的眼神也变得锐利起来,盯着多尔衮说道:“睿亲王此话是什么意思!”
  多尔衮说道:“我军从蓟州城一路赶来,各旗勇士几乎是日以继夜的强行军,到了昌平州这里,各旗勇士不但已经是强弩之末,而且还损兵折将,汉军镶红旗、镶白旗,外藩蒙古土默特右旗、内外喀喇沁部、察哈尔部都已经被刘衍部歼灭,我大清已经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了!”
  豪格当即站了出来,怒声说道:“睿亲王的意思是,现在各旗兵马就撤出长城,逃回辽东去?”
  多尔衮说道:“本王没有这个意思,本王的意思是,刘衍不会给我军拿下北京城的时间,石廷柱也没有本事在这里阻挡五天!”
  这时多铎也站起来,说道:“陛下,奴才以为睿亲王所言甚是,我军即便突入到北京城下,也会被北京城坚固的城防挡住,随后被刘衍部夹击在城下,这将是另外一场北京保卫战,难道肃亲王想让陛下成为第二个也先?”
  豪格大怒,大声怒斥多尔衮与多铎,甚至要命外面的两黄旗巴牙喇兵将二人拿下。
  阿济格也站出来支持豪格,二人与多尔衮、多铎吵成一团。
  阿巴泰、代善、杜度、济尔哈朗、阿山、拜音图几人见状目瞪口呆,大战到了如此紧要关头,大清的柱石们竟然内讧了!
  而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石廷柱等一众汉军旗固山额真则是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被这些满州主子们迁怒到。
  皇太极见状心中的怒火升腾直升,大声怒吼道:“够了!”
  多铎、多尔衮见状便行礼请罪,但是二人的眼中却没有多少恭敬。
  豪格与阿济格也停了下来,但是却依旧怒视多尔衮、多铎二人。
  皇太极盯着多尔衮,冷声说道:“睿亲王今日所为,是想抗旨不遵吗?”
  多尔衮怡然不惧,说道:“陛下明鉴,奴才当真是一片忠心,才会说此等逆耳忠言!奴才以为,我军当下最好的方略,是依托昌平州,与刘衍决战。”
  多铎直接站出来,大声说道:“奴才附议!”
  皇太极闻言怒不可遏,正要发作,却见蒙古正红旗固山额真恩格图、镶红旗固山额真布颜代、正白旗固山额真伊拜、镶白旗固山额真苏纳、正蓝旗固山额真吴赖、镶蓝旗固山额真扈什布全都站起来。
  外藩蒙古土默特左旗固山额真善巴、科尔沁左右翼中旗、敖汉、阿禄诸旗王爷贝勒也全都站起来,众人都站到了多尔衮和多铎的身后。
  蒙古人之中,只有正黄旗固山额真阿代、镶黄旗固山额真达赖一脸纠结在坐在原地,显然二人也是提前知道今日之事的,却都选择了中立。
  豪格见状,顿时怒吼起来:“你们这些奴才要干什么,造反啊!”
  阿济格更是直接,直接拔刀挡在了皇太极的身前,怒视着多尔衮和多铎这两个一奶同胞的兄弟。
  皇太极此时心中也是非常懊恼,自己早该想到的,蒙古各旗定然是因为外藩蒙古遭到了巨大损失,认为是自己在故意消耗蒙古人的实力,再加上多尔衮、多铎的暗中挑拨,所以才联合起来进行逼宫。
  皇太极怒声说道:“如今大战在即,尔等要先自相残杀吗?”
  众人之中,除了多尔衮和多铎之外,其余一众蒙古固山额真都是微微低头,毕竟皇太极身为大清皇帝,积威已久。
  多尔衮和多铎见状事到如今,便准备就此摊牌,却被一阵急报声打断。
  “报!”
  一名满州正黄旗甲喇额真直接冲了进来,看了看内中剑拔弩张的架势,先是一愣,然后大声说道:“启禀陛下,敖汉部已经战败,溃兵前锋到了昌平州外。根据斥候回报,刘衍部骑兵就在北面数里之外,刘衍部主力据此地也只有两个时辰的路程!”
  这下众人都傻了眼,就连多尔衮、多铎也是愣住了,此前敖汉部不是还在二十多里之外阻击刘衍部骑兵吗,怎么转眼之间刘衍部的骑兵就杀到几里外了,难道敖汉部是一触即溃吗?
  此时皇太极看着多尔衮和多铎,冷声说道:“刘衍部转瞬即至,各旗即刻准备大战!”
  多尔衮、多铎和一众蒙古固山额真,以及汉军旗、满州各旗旗主、固山额真在刘衍部大军的威胁下,终于暂时性的达成了一致,此时纷纷领命。


第四百七十二章 捍卫家国(一)
  十一月中下旬,昌平州内外寒风阵阵,将部署在城池内外的清军旌旗吹得咧咧作响。
  此战,皇太极并没有死守昌平州,而是将清军各旗兵马拉到了昌平州以北十里之外,在旷野之中布阵。
  许铭率领骑兵营将士很快杀到,随即便被三十万清军兵马逼停。
  望着远处正在布阵的清军,许铭的脸上写满了兴奋,终于追上这些狗鞑子了,此战定要杀个痛快。
  中部游击将军杜仲明大叫着说道:“将军看,那明黄伞盖下,定是皇太极那条老狗,咱们杀过去,砍了他!”
  许铭白了杜仲明一眼,自己是悍勇,但不是没脑子:“别说胡话,清军几十万人,咱们孤军冲上去送人头啊?”
  “那怎么办?”
  “先后退几里,等待督臣率主力赶到再说。派人立刻禀报督臣,我骑兵营已经追上清军主力,请督臣火速来援!”
  骑兵营南面,皇太极策马举着千里镜,只见新军骑兵营正在徐徐后退,心中有些担心。刘衍只用了一个营的兵马,就拖住了自己三十万大军,当真是好手段。
  “命各旗尽快布阵,以逸待劳!”
  “嗻!”
  此番皇太极将汉军各旗部署在第一线,汉军两黄旗、正红旗、两蓝旗、正白旗十万大军分为前后两阵,正白旗、两蓝旗为第一阵,两黄旗、正红旗为第二阵,梯次部署火力,以便用汉军旗的火器尽可能杀伤刘衍部的兵力。
  在汉军各旗的后面,是蒙古八旗各部,九万多蒙古铁骑分为十几个骑阵,在旷野上蔓延开来,仿佛重现了当年成吉思汗大军的威势。
  蒙古八旗的后方,土默特左旗、科尔沁左右翼中旗、敖汉、阿禄诸旗王爷贝勒率领三万多铁骑也已经列阵完毕,这些外藩蒙古人此时战意并不高,只是外有刘衍大军压境,内有皇太极铁腕震慑,所以不得不率部上阵。
  在蒙古人的后面,才是满州八旗各部,皇太极率领两黄旗为中军,多尔衮、多铎的两白旗为前军,代善、杜度的两红旗为左翼,豪格、阿巴泰、济尔哈朗三人率领两蓝旗为右翼。
  皇太极将三十多万大军部署完毕之后,昌平州北面的旷野上无边无际,清军各色铠甲、旌旗几乎占据了整个大地,一直蔓延到远处的天边尽头。
  望着各旗军阵,皇太极心中终于找到了熟悉的感觉与豪气,此战就要与刘衍决战一番,倒要看看,这天下到底是谁的!
  清军各旗部署完毕之后,便开始原地休整,皇太极原本以为刘衍所部要等到下午,甚至是入夜时分才能赶到,大清的勇士们也可以获得足够的休息时间,以逸待劳占据主动。
  可是让皇太极失望的是,刚刚中午过后,刘衍率领的十几万大军便浩浩荡荡的出现在北面,明军特有的战鼓声透过寒风传播过来,让清军各部的兵马一阵骚动。
  皇太极微微皱眉,举起千里镜望向北面,只见刘衍所部各营结阵向前,每一营的前方都有大量的土车防护,内中是数不清的鸟铳手,刘衍军中的长枪手等肉搏兵竟然没有多少,皇太极不由得惊叹起来。
  “刘衍军中携带了这么多的土车,行军竟然还能如此迅速,怎么可能!”
  皇太极不知道的是,刘衍军中的土车都是临时改造的,原本都是用来运载各营将士以及杂物,等到了战场附近,再动用大批将士临时挖土布置土车。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2页  当前第3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5/6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末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