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272节
小说作者:东仙轩辕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5:22
  当陈新甲走出周府大门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了,此时的寒风更盛,陈新甲紧了紧大氅,坐上轿子之后,眉头紧锁着,不时叹息一声。
  “银子,又到哪里找银子啊?”
  与此同时,在周延儒的暖阁内,周奕明推门走了进来,说道:“父亲,那陈新甲大半夜的,有什么要紧事?”
  “还不是为了刘衍的事。”
  “哦,我这么忘记了,这段时日可是在京城内闹得沸沸扬扬。”
  周奕明坐在周延儒的旁边,说道:“那陈新甲也是命苦,好不容易有了刘衍这么一个猛将,不断给他这个兵部尚书增添功劳,可是却如此桀骜。”
  “诶!”
  周延儒说道:“倒也不能这么说,毕竟刘衍斩首流贼二十多万,官职原地不动,也的确说不过去,人家心中有怨气,很正常。”
  “父亲高义,孩儿佩服。”
  “这几日你也要低调些,就看那陈新甲能不能稳住刘衍,要是真因为封赏之事出了岔子,还要老夫来收拾残局。”
  “是。”
  周奕明笑着说道:“如今的朝廷,还是要父亲坐镇才行,圣上也还要依靠父亲维持局面。”
  “呵呵。”
  周延儒笑了笑,不过还是挥手说道:“这样的话,出了门就不要说了。为父虽然是百官之首,但是也架不住朝中那些御史言官沽名钓誉,要拿老夫当做登天梯。”
  “是,孩儿记住了。”
  数日之后,陈新甲用尽了手段,才从各处筹集了二十多万两银子,作为新军的抚恤银子,派京营兵马押运前往济南府城。
  得知消息,周延儒也松了一口气,在暖阁内摆下酒宴,四盘小菜,一壶烫好的黄酒。
  陈新甲在送走了押运抚恤银子的车马后,便匆匆赶到了周府。
  “呵呵,本兵还真是干臣,这么几天就筹集了二十多万两银子,刘总兵收到银子,一定心情大好。”
  陈新甲却是有苦自知,说道:“阁老就不要取笑我了,这笔银子也是求遍了各处衙门才凑齐的。”
  “嗯,本兵干练,人所共知,只是,锦州那边的钱粮,还足用吗?”
  “此事我也正要与阁老诉说。”
  陈新甲说道:“锦州战事不能再拖了,国库的钱粮最多还能支撑两个多月,再拖下去,大军钱粮就要断绝了。所以……”
  周延儒此时也是暗暗吃惊,说道:“所以本兵想要督促洪都与奴贼决战?”
  “正是!”
  “唉!”
  周延儒纠结了一会儿,说道:“如果决战,胜算几何?”
  陈新甲底气十足的说道:“如今奴贼兵势已泄,此时决战,当有六成胜算!”
  “才六成啊?”
  周延儒说道:“本兵应该知道,锦州战事失败,意味着什么,所以万事都要小心谨慎,万万不可孟浪。”
  “老夫并不知兵,所以此事本兵就不要问了,全凭本兵决断!”
  陈新甲傻了眼,周延儒躲了!
  “只是这,这……”
  “本兵有话直说。”
  “圣上似乎还有疑虑,当初刘衍力主不可速战,圣上那边……”
  周延儒笑着说道:“好,那老夫就入宫一趟,为本兵说上几句话好了。”
  “呵呵,那就谢过阁老了。”
  当日,周延儒入宫面圣,崇祯帝见到周延儒很是亲和,命王承恩赐座。
  “呵呵,谢陛下。”
  随后周延儒便将话题引到了锦州之战上,崇祯帝此时面露忧色,问道:“兵部尚书陈新甲这几日向朕诉说,锦州战事是否应该与敌决战?此事关乎国朝命运,阁老有何见解,但说无妨。”
  周延儒此时正色说道:“陛下,臣听闻当初大军出征之时,陛下曾平台召见各镇总兵,其中青莱镇总兵官刘衍曾建言:我官军应依托锦州等城池、防线步步为营,切不可仓促与鞑虏决战,以免被鞑虏突袭后方。”
  “如今陈新甲只是因为钱粮不足,便要推着锦州城外的大军将士仓促决战,此乃祸国之心,陛下不可不察!”
  崇祯帝闻言眉头紧锁,许久之后,说道:“既然阁老也是这个意见,那锦州战事就不可仓促,还是先征调刘衍部入京再议。”
  “陛下圣明!”
  周延儒从宫中出来之后,坐上了一定厚呢大轿,随着轿子缓缓抬起,周延儒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哼,陈新甲做了兵部尚书许久,还妄想入阁,真是痴心妄想,这下老夫看你如何接招!”


第四百章 听我一句劝
  十二月初一,这一天寒风乍起,青州府城内外行人罕有,街巷上几乎看不到行人百姓,只有青州知府王从义率领的一众文官,站在北门外站着。
  不多时,山东巡抚颜继祖率领新组建的抚标营抵达城外,众将士押运着数十辆马车,上面装载着陈新甲东拼西凑的二十多万两抚恤银子。
  “呼!”
  大队人马在城门口停下来,在队伍的最前方,是一辆马车,颜继祖掀开车帘,探出头来,呼出一口“白烟”,搓着手走下马车。
  “属下拜见抚台大人!”
  知府王从义率领一众知府衙门的文官上前行礼,颜继祖笑呵呵的与众人寒暄了几句,然后目光扫过众人,微微皱眉,说道:“怎么,那刘衍的火气还没消散,连我到了都不来迎一下?”
  王从义尴尬的笑了笑,说道:“大人不要见怪,新军这段时间正在装备什么刺刀的,刘总兵一直待在军营中,估计是没来得及赶过来。”
  自从刘衍成立幕府之后,幕府各部便几乎将青州府、莱州府的各项政务架空了,幕府各部的官吏已经开始直接对各地州县官员发号施令,户部与农部也开始插手民户之事,使得知府王从义以及莱州知府衙门那边,都没有什么事情可做。
  不过众人对于刘衍的“擅权”之举却没有太大的抵触,一来是因为刘衍势大,刀枪在人家手中攥着,众人不敢违抗刘衍的命令。二来,刘衍主动承担了青州府和莱州府的所有赋税、摊派等,就连王从义等人每年需要向朝廷上缴的各种“杂捐”,刘衍也一并承担下来,全部由总兵府幕府代缴。
  而且民户的各种投入,比如水利设施、赈济钱粮等,也都由总兵府幕府承担,甚至青州府、莱州府各级官吏俸禄中的不足额,或是拖欠的部分,刘衍也会根据情况给予一些补助。
  俗话说的好,拿人手短,如今王从义等青州府官吏,以及莱州府官吏,都已经看清了现实,刘衍如今权势已成,不是自己能够抗衡的。
  如今这样也挺好,什么事都不用管,什么责任都不用承担,银子照常拿,每日只是穿着官服摆摆架子,或是喝喝酒、喝喝茶,快活似神仙!
  此时颜继祖见王从义等人都在为刘衍遮掩,众人嘴里说着各种称赞刘衍的好话,心中也不禁一阵叹息:“看来刘衍已经彻底掌控青州府、莱州府,估计朝廷的政令已在两府之地无法推行了!”
  随后颜继祖对众人说道:“先进城,本抚直接去总兵府。”
  “是。”
  王从义等人纷纷闪到一边,颜继祖也上了马车,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开入城中。
  王从义急忙叫来新任青州府洪同宇,低声说道:“快去军营通知刘总兵,快去!”
  “好!”
  很快,颜继祖率大队人马来到总兵府外,亲卫营参将苗绍已经接到城防将士的通报,快马赶来等候,见到颜继祖,当即行礼:“末将拜见抚台大人!”
  “你家总镇人呢?”
  “总镇在军营处置军务,末将这就派人去寻。”
  颜继祖“嗯”了一声,便大步走进总兵府,苗绍急忙将亲卫营左部游击将军吴兴洲拉过来,说道:“快去找大人回来!”
  “是!”
  吴兴洲正要去军营,却见刘衍已经策马赶来,苗绍二人顿时松了一口气。
  “大人……”
  刘衍翻身下马,看了看车队,以及那些抚标营将士,然后对苗绍说道:“你们先带抚标营的兄弟们去军营安顿,好酒好菜招待着。”
  “是。”
  苗绍问道:“那车上的东西呢?”
  “反正已经运来了,不要白不要,全部入库,登记造册后,移交给财部。”
  “是。”
  随后刘衍快步来到正堂上,颜继祖已经坐下等了一会儿,见刘衍进来,便有些不满的说道:“刘总兵好忙啊,本抚都难得一见。”
  “呵呵,抚台这是责备属下了。”
  刘衍笑着坐在颜继祖的身旁,说道:“这寒冬腊月的,抚台从济南赶来,是……,有事?”
  颜继祖看着明知故问的刘衍,心说:你刘衍神通广大、胆大妄为的,朝廷调你入京你不去,兵部尚书亲自送来书信让我来劝你,这么大的动静,我就不信你不知道!
  “当然是有事!”
  颜继祖放下茶杯,说道:“自从卢督臣与卢参将、许参将,以及督标营、抚标营将士血洒中原,你我就没有坐在一起谈心了。刘衍啊,你我虽然是同朝为官,可却也是生死之交,有些话我就直说了,你要如实告之。”
  刘衍见颜继祖开始“打亲情牌”,虽然知道其用意,但是心中也不免为之一动,说道:“抚台问吧,我肯定有一说一。”
  “那好!”
  颜继祖说道:“朝廷此番封赏,确实不公,我听闻消息,也是非常的气愤!开封之战要不是你刘衍率部血战,估计现在李自成的大军已经攻入北直隶了。朝廷……”
  颜继祖直接点名说道:“陈本兵糊涂!如此对待有功将士,是会让新军将士寒心的。”
  刘衍顺势说道:“抚台说的对,本镇并不在意什么官职利禄,可绝不能让大军将士寒心,所以这口气,本镇一定要争一争!”
  “你啊!”
  颜继祖叹息道:“现在陈本兵筹集了二十多万两抚恤银子,我已经给带来了。另外陈本兵还托我过来劝你,这已经是放低姿态了,依我看,此事还是适可而止,差不多就得了。”
  刘衍笑了笑,说道:“姿态?抚台莫怪,在我看来,本兵的所谓姿态,也不过是为了息事宁人而已。可我却要为新军数万将士,以及数千阵亡将士的家眷考量。所以,本兵想用二十多万两银子平息事端,我是无法接受的!”
  “那还要怎样?”
  颜继祖担忧的说道:“难道你真的要与朝廷闹僵?刘衍你听我一句劝,万事不要与朝廷为敌,这不是好事!”
  “闹僵倒是不至于,不过好处却可以讨要一番。”
  “说吧,只要你提出的条件合理,本抚也可以代为传达,并且帮你争取一下。”
  刘衍伸出两根手指,说道:“我的要求就两点:第一,今年自年初开始,山东各地便是灾情不断,可是朝廷征收的赋税却丝毫未见,辽饷、练饷、剿饷也照收不误!所以,我要求朝廷免去青莱镇辖区内,所有民户、军户的税赋与三大饷摊派,为期三年!”
  “什么?三年!”
  颜继祖猛地站了起来,如今朝廷极度缺少钱粮,青莱镇辖区包含青州和莱州之地,朝廷怎么可能答应?
  “这个要求有些难办了,陈本兵不会答应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2页  当前第2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2/6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末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