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141节
小说作者:东仙轩辕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5:22
  现在以火器督造处、兵甲督造处的产量来计算,众人忙碌一个月,便可以获得相当于以往三个月左右的收入,众人根本不用谭晓大、徐乐督促,所有人都主动上前,一个个都是干劲十足,与大明各地的匠户截然不同,完全就是两个精神风貌。
  到了傍晚时分,新军队长婉拒了谭晓大和徐乐的挽留,带着一队部下和一众民夫启程返回铁撅山。
  然后谭晓大便对徐乐说道:“既然这批原料物资及时送到了,咱们也不必急于一时,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坏了,不如今晚就不要连夜忙了,让大家喘口气,如何?”
  徐乐笑着说道:“嗯,也好,要是再这么忙下去,估计就要有人累倒了,还是让大家伙休息休息。”
  “呵呵,我这就派人去传话,徐主事也派人吧。今晚咱们也给大家加个餐,新军队长他们没喝的烧锅酒,咱们给喝了。”
  “哈哈,好,我也许久没喝酒了,今晚正好解解馋。只不过……”
  徐乐随后又说道:“不过咱们也要谨慎一些,先要让大家熄火、检修钻床等设备,可不要乐极生悲,出了事情。”
  “嗯,徐主事说的在理。”
  数日后,灵山卫城,指挥使衙门。
  一支车队从王家庄百户所赶来,三十多辆马车上面都蒙着黑色的大布,看上去鼓鼓囊囊的,装满了东西。
  很快,这支车队直接穿城而过,来到城中的军营校场,指挥佥事田辉叙早已经等候在这里,见到车队抵达,便笑着对身边的两名总旗官说道:“对吧,快些清点数目。”
  “是!”
  “来,将马车集中到这边,按照发下的序号排列,由我们来清点数目。”
  “一号马车,解封,卸货!”
  “一号马车:铠甲三十二副,记录在案。二号马车!”
  “二号马车:铠甲三十四副,已经记录在案。”
  田辉叙看着一辆辆马车上面运载的铠甲正在查验,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呵呵,这应该是最后一批了吧?这批铠甲发放之后,全军的铠甲数额应该就凑齐了。”
  这一个月以来,火器督造处、兵甲督造处,以及铁撅山矿业基地的众人忙得不可开交,田辉叙也是忙得晕头转向,将一批批运来的燧发鸟铳、铠甲和各种兵备登记入库,然后再分发到各营中装备将士。
  忙碌了一个月的时间,现在各营需要装备的鸟铳和长枪、刀盾等兵备已经全部齐备了,只有铠甲还差了一些。
  今日这批铠甲运到,看随同一起抵达的表单中的数额,应该就可以将所有缺额补上了。
  “呼!”
  小半个时辰之后,所有的铠甲都清点完了,两名总旗官跑过来禀报。
  “启禀大人,此批铠甲共计一千一百五十五副,经检验全部合格,并且已经登记在册。”
  另一名总旗官问道:“大人,这批铠甲是否全部存入武库?”
  田辉叙说道:“现在全军中,亲卫营、骑兵营将士还缺少铠甲,两营的千总已经报上了数额,大概有一千零五十三副。”
  然后田辉叙将亲卫营、骑兵营送来的表单拿出来,递给两名总旗官,说道:“你们清点一下,按照两营的表单分拣出来,然后派人通知两位千总,尽快过来领取铠甲。”
  “至于剩下的铠甲,全部存入武库。”
  “遵命!”
  当日下午,亲卫营千总苗绍和骑兵营千总许铭都收到消息,二人大喜,各派了一哨将士赶到了校场内。
  此时灵山卫城内的校场和军营面积有限,所以除了贾洪雨率领的中千户所墩军驻守在灵山卫城内,还有亲卫营、骑兵营将士驻守在城内,其余左营、右营、中营将士都驻扎在城外,就在灵山卫城以北,划出了一片空地扎下一座大营。
  亲卫营和骑兵营的将士就近赶来,很快就将各自的铠甲领走。
  当天晚上,田辉叙笑呵呵的来到指挥使衙门,经过前院,在这里见到了值夜班的官吏,然后一番通报后,来到中院见到了刘衍。
  “启禀大人,截止到今日,我军所有新军将士全部披甲,燧发鸟铳等各式兵备也全部配发到位。”
  刘衍听完之后,脸上却没有什么笑意:“田大人来的正好,烦请你辛苦一趟,派人召集各营千总,以及我灵山卫所有千户以上官吏。命大家立即赶到这里议事!”
  田辉叙吃了一惊,愣愣的说道:“大人,这是出什么事了吗?”
  刘衍脸色凝重的说道:“清军又破关南下了!”


第二百一十四章 烽烟再起
  当晚深夜时分,所有人齐聚指挥使衙门。
  正堂上,一众将领官员面色凝重。
  刘衍拿出一份公文,这份公文是山东总督卢象升直接派人快马送到灵山卫的,这是一份调兵的命令,因为此时清军再次大举南下了。
  与历史原本的轨迹不同,此番皇太极命多尔衮为帅,统领满州正白旗一万五千人,会同多铎的镶白旗一万人、岳托正红旗八千人、杜度镶红旗一万两千人,以及蒙古正白旗旗主伊拜的五千铁骑、蒙古镶红旗旗主布颜代的八千铁骑、蒙古正红旗旗主恩格图的一万大军。
  此外还有尚可喜率领的一万汉兵,这些汉兵是以尚可喜本部东江兵为骨干,然后招募被掳掠到辽东的汉民百姓为兵组建的。尚可喜此时乃是满清的智顺王,此番带着参将许尔显、参将班志富两个心腹一同随军南下。
  尚可喜所部装备了大量的火器,以鸟铳、三眼铳居多,另外还装备了三十多门佛郎机炮。
  自从多尔衮率部从巨鹿撤军之后,将巨鹿之战的经过禀报给皇太极,卢象升、刘衍所部便引起了皇太极的关注,随后便以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三部兵马装备火器,以充作对战明军火器军的炮灰。
  这一次清兵南下的规模超过之前几次,各旗兵力有七万八千人,如果再算上随军的包衣和阿哈等辅兵,清军此番的入寇兵力将超过十万人!
  此番清军再次入寇,多尔衮率领清军从喜峰口破关,然后经平谷、天津等处一路劫掠南下,沿途明军皆一触即溃。
  崇祯帝闻讯大为震怖,下诏京师戒严,一时间北直隶各地风声鹤唳,兵部尚书杨嗣昌也急令各地明军入京勤王。
  卢象升在接到兵部的急报之后,立即下令山东各部兵马立即集结,即墨营、登州营、文登营各部大军限期四日内集结完毕,等待进一步的命令。
  刘衍宣读完命令之后,众人的脸色都很凝重。虽然经过巨鹿之战的洗礼,众人对清兵并没有太多的畏惧,可是十万清兵大举南下,压迫感依然十足。
  田辉叙说道:“大人,此番卢督臣征召各地兵马,以属下之见,我军依然是主力,到时候少不了被推到前面血战。”
  王炆镇补充道:“朝廷各部兵马大多不堪战,朝中又有奸臣掣肘,此战不好打,大人要早做打算。”
  其余众人也是议论纷纷。众人并不畏惧与清兵血战,而是不愿意被当成与清兵血战的炮灰。
  刘衍点头赞同,自己虽然对清兵恨之入骨,但也不是愚忠之人,自然不愿意拼上一切为奸臣卖命。
  于是刘衍说道:“此番既然有卢督臣的调令,我军北上便势在必行。不过本官自有理会,即便出战,我军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即便要打,也要拿到好处才行,吃亏的事情咱们绝对不干!”
  众人纷纷赞同。
  陈勋和王越是连夜赶来的,此时二人却顾不上疲惫,带着一丝兴奋询问起来。
  “大人,此番我军是不是全军出击?”
  王越也说道:“大人定然是要全军出击的,我灵山卫新军上万将士全军出动,啧啧,想起了就热血沸腾,这是何等壮观的场面啊!”
  沈拓平日里话不多,但是此时也微微笑着,说道:“奴贼还以为我军在巨鹿已经打残,此战如果遇到奴贼大部,也教他们看看,我灵山卫新军上万精锐的风采!”
  众人战意高昂,刘衍见了也是心中欢喜。
  其实有鉴于巨鹿之战前,曾有小股清军突入到夏河寨前千户所一带,刘衍已经有所警觉。
  如今这灵山卫已经是自己的根据地,绝不容有失的。一旦有清兵轻骑再次突入进来,在灵山卫各地烧杀劫掠一番,那自己这两年的心血就付诸东流了。
  可是如果分兵留守后方的话,刘衍又担心兵力不足。当初在巨鹿如果自己有上万新军的话,那巨鹿之战的结局恐怕就要逆转了,刘衍甚至有信心正面击溃清军主力!
  于是刘衍思索了一下,然后对田辉叙说道:“田佥事,从明日起,你立即征召新兵,人数为两千人,限期十日征召完毕,随即开始操练。”
  田辉叙微微一愣,说道:“大人的意思是,新军出征后,灵山卫各地以这两千新兵作为主力镇守?”
  刘衍点了点头,说道:“如今清兵势大,新军不宜分兵留守,田佥事要尽快完成新兵的征召。所幸武库内有足够的兵备可以武装这些新兵,再加上中千户所防守官贾千户所部人马,以及各处经过整顿的墩军,灵山卫的防御力量应该足够。”
  “即便真的有清兵突袭灵山卫,凭借这些兵力,也能坚守到本官率部回援。”
  “属下遵命。”
  随后刘衍便对陈勋和王越说道:“你二人今晚便赶回去,集结前营、后营将士,明日一早全军赶到灵山卫集结。”
  陈勋、王越抱拳领命。
  “其余新军各营将士,明天一早开出城外,在城北大营集结待命。”
  “得令。”
  “大军出征之后,灵山卫的军民政务,以指挥同知王炆镇主持,兵事由指挥佥事田辉叙负责,民事以经历赵民负责。”
  王炆镇、田辉叙、赵民纷纷抱拳领命。
  “钱粮官岳明何在?”
  岳明起身抱拳说道:“下官在。”
  “限期两日,筹集一万将士两月之用的粮草,以及一万大军一个月的军饷。”
  “遵命。”
  随后刘衍看向田辉叙,说道:“田佥事也要准备一下,为大军将士准备随军兵备,长枪、刀盾等要按照出征人数的两倍准备,鸟铳要准备五千杆,定装弹和震天雷、各式炮子也要多多准备。”
  田辉叙抱拳说道:“大人放心,眼下城中武库充盈,下官两天内就能备齐。”
  “很好。”
  刘衍看向贾洪雨,说道:“中千户所责任重大,灵山卫城不容有失,贾千户肩上的担子很重啊。”
  贾洪雨急忙起身,说道:“大人放心,如果真有东奴窜至,属下定然据城而守,坚持到大人回援。”
  田辉叙也站起来补充道:“大人放心,下官会在一个月内操练出两千新兵,虽然这些新兵的战力不能与新军将士持平,但是据城而守还是没问题的。到时候属下会以夏河寨前千户所、王家庄百户所和大盘堡为主,胶州好守御千户所为辅,如此安排驻防。”
  “嗯,这就好。”
  接着,刘衍说道:“镇抚官荀景云、医官百户鲍学镇随军出征。管屯官张耒、商事官宋功明做好军屯和工坊的管理,不得有误。”
  几人纷纷抱拳领命。
  次日,灵山卫各部新军开始调动,城中的百姓也察觉到了什么,街巷上的行人都变得脚步匆匆,各处商铺的顾客也少了许多。
  “你听说没有,东奴有破关南下了!”
  “当然听说了,我家里二姨家的三表兄是永宁的,听说那边已经被东奴攻陷,老百姓被杀了何止万人,我表兄就是举家南逃过来的。”
  “哎呀,真是惨啦,这杀千刀的狗鞑子!”
  “对了,我听说咱们操守大人也要出兵去杀鞑子了?”
  “是啊,我也听说了,你看城中的新军不是已经出城集结了吗?此事应该是真的。”
  “那就好了,有操守大人在,有咱们灵山卫新军在,那些东奴鞑子也蹦跶不了几天了。”
  “对,那是一定的。”
  “说起来,咱们操守大人就是天上的武曲星下凡,这才三两年的功夫,就从一个总旗升到操守官,听说连总督和巡抚大人都十分倚重呢!”
  “咱们灵山卫人,可是有福气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2页  当前第1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1/6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末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