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81节
小说作者:东仙轩辕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5:22
  很快的,刘衍等一众将官将兵马安顿在城中兵营内,然后便跟随章海林到了灵山卫指挥使司大门前面,在这里,竖立着一块高大的坊表,上书灵山卫三个大字。
  灵山卫城操守官厅设在灵山卫指挥使司里面,大明各卫所就是这样,自卫所与营伍制合二为一后,每个卫城的指挥使基本身兼当地操守,各卫的指挥使司也分为两个部分,谈当地操守防御之事到操守官厅,谈卫所之事便转到指挥使司大厅。
  在门口,刘衍遇到了不少灵山卫的官员,章海林还帮刘衍引见了几个将官,多是卫城的指挥佥事、千户等人物,见了刘衍,他们个个都是满面笑容,至少在表面上,他们对刘衍还是很亲热的,神情很佩服的。毕竟刘衍练兵、剿匪的事情,已经在灵山卫这边传开了,还是很有名的。
  寒暄过后,胡宗明将章海林、刘衍、王炆镇、戴璟彬等人迎进灵山卫指挥使司内,众人进到议事大堂前,刘衍看到在堂檐下,站着一个枯瘦的男子,身着正三品的卫指挥使服饰,正用温和的眼神看着一干进来的官员军将。
  刘衍心想:“此人定是灵山卫的操守李继文了。”
  李继文招呼众人坐下,先是强调了此番清兵入寇的严峻性,然后便说道众人带来的兵马情况,毕竟这才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经过李继文的介绍,刘衍认识了另外两个千户所的一些将官,其中最让刘衍留意的,便是胶州守御千户所的千户守御官唐景明,此人是一个五十多岁的汉子,虽然年纪大了些,可是身体却很健硕,一双小眼睛透着精明,给人一种阴险的感觉。
  另一个是中千户所的千户防守官,名叫季先海,一个只有三十岁的千户官,跟周围人都是笑呵呵的,很是爽朗。
  随后李继文便带着众人来到城中军营,检验了各部的兵马。
  结果也不言而喻,不管是胶州守御千户所,还是中千户所,集结起来的兵马绝大部分都是一副乞丐模样,能够列队行进而不溃散的便算得上是精兵了。
  只有章海林等千户,以及灵山卫操守官等一众将领的家丁很是精锐,但是人数却很少,多着百十人,少的只有几个而已,真要到了战场上,面对清兵的进攻,根本起不了什么大作用。
  但是随后李继文便注意到刘衍部,那六哨铁甲大军顿时引来了所有人的惊诧,近千名名强军站在大军之中,显得鹤立鸡群一般。
  刘衍顿时就被操守官叫到跟前,很是夸奖、称赞了一番,惹得周围一众将领非常眼红。


第一百二十一章 尧山
  刘衍所部只在灵山卫休整了一天而已,便随着大部队开拔了。
  操守官李继文此番也拿出了几乎全部的家底,从灵山卫城中拉出了一千五百人,虽然大部分也都是那种乞丐兵,可是其中却也有六百比较精锐的兵马,在刘衍看来多少也有点当兵的样子了。
  转眼到了七月底,在操守官李继文的率领下,灵山卫各部兵马共计四千多人,终于抵达了青州。
  灵山卫的大军在距离青州城三十里的地方停了下来,然后操守官李继文便派人前去联络青州方面,一天之后得到的回复。
  此时山东各地的驰援兵马已经陆续赶来,青州城方向的驻守兵力充实了不少。所以一众上官经过商议之后,便决定将灵山卫的大军部署在青州城西北方向的尧山山道一带。
  接到命令,操守官李继文坐在营帐内愁眉不展,尧山山道那边是南下青州城的必经之路,如果真的清军真的袭来,那灵山卫的兵马一定会跟清军遭遇的。
  “这群混账,自己没胆子出城布防,倒要咱们去送死!”
  指挥同知胡宗明气愤的说着,李继文也是叹了一口气,说道:“眼下咱们虽然明面上说的是四千大军,可是实际有多少人马,你知道吗?我知道吗?谁也不知道,恐怕只有老天爷才知道!”
  眼下明军各部吃空饷的情况非常普遍,一千兵丁里面有两、三百的缺额都是普遍的,清廉一点的将官可能会吃的少一点,却不会一点都不吃。
  更有甚者,一些贪财如命的将官手中,一千个兵丁能有一半实数就算不错了!
  这也难怪李继文和胡宗明心中底气不足,聚在大帐内商议对策。
  “也许,有夏河寨前千户所的兵马,此战也并非没有胜算,百户刘衍手下的上千铁甲墩军,战力还是很可观的,真要是遭遇清军,就算打不了胜仗,但是掩护大人退走还是可以的。”
  胡宗明一边说着,一边看着李继文的表情。
  “嗯,希望如此吧。”
  李继文说道:“你通知下去:明日一早,大军前往尧山山道。”
  “是。”
  次日,灵山卫各部兵马开始向尧山山道的方向行进,刘衍也率部一同行动,苗绍、许铭、汪博、张义、沈拓、王越等人簇拥着刘衍,几人都骑着战马督军行进。
  前方绵延的尧山已经可以远远的望见,苗绍等人望之都是叹为观止,众人还从未到过青州,也没见过如此景象的山峦。
  刘衍不但熟知历史,而且对于一些名胜古迹也是知之甚多,这尧山放在后世也是一处名胜。
  于是刘衍策马而行,以马鞭指着远处的高山,对众人说道:“那便是尧山,又名尧王山,因传说中尧王巡狩至此而得名。尧山南临平顶山,东南与云门山、驼山相望。尧山连绵九个山头,形成一个半岛状。”
  “尧山是一座名山,不但是佛教青睐的圣地,也是东夷的发祥地。古往今来,山上山下留下了许多帝王、名臣、贤人、雅士的足迹和美丽的传说,传说远古时候,这里还是海边,海水及至山脚下,一日尧王在山顶的尧王亭与东海龙王喝酒,喝的高兴时分龙王与尧约定说:你张弓射箭,箭落何处我就将海推至何处,于是尧张弓搭箭面向东方一箭射到蓬莱,龙王后悔,但又许下诺言,便不情愿向东推海,结果越退不情愿,最终成了现在山东东部突出的形状。”
  众人闻言,无不赞叹刘衍的博闻多识,王越更是拍手称赞道:“大人不但能武,更是能文啊,这些典故就算那些读书人都不见得知道,可是大人却能信手捏来,可见大人学识之盛!”
  话音刚落,众人便例行奚落了王越一番,刘衍则是笑着说道:“我说这些典故,就是想告诉你们:如今咱们率部到了这尧山,如果清兵赶来,那咱们就在这里血战一场,上演一出大破胡兵的佳话,为这尧山新增一出典故!”
  众人纷纷拍手叫好,周围的墩军将士闻言,也是士气大振,心中对于大战的紧张之情瞬间消散了不少。
  一个时辰之后,灵山卫各部兵马聚集在尧山南麓,再往北行进便是尧山山道了。
  李继文下令各部兵马原地休整,然后带着各部将领登上左近的一处山岗观察前方地形。
  刘衍留下小旗官王越在军中等候,然后带着苗绍、许铭、汪博、张义、沈拓五人随同李继文前往。
  众人站在山岗上向北眺望,只见前方的尧山山脉绵延数十里,气势非凡。
  一道山路自南向北蜿蜒进入尧山山脉之中,这便是尧山山道了。
  此时李继文没有说话,只是望着前方的山势做沉吟状,胡宗明则是率先说道:“操守大人请看,尧山山道并不是很快,根据夜不收的探查,最宽处只有两里,最窄处只有白余步,如果留下一部精兵当道设防,肯定能拦截数倍之敌!”
  李继文点了点头,依旧没有说话。
  胶州守御千户所的千户守御官唐景明紧接着发言,他指着山道两旁的山势,对众人说道:“诸位请看,山道两侧的山峦并不陡峭,我军主力可以驻扎在两侧的山峰上,不但可以防护尧山山道的正面防线,也可以从两侧夹击敌人。”
  众人深以为是,纷纷称赞唐景明和胡宗明的见识,不过李继文依然没有说话。
  旁边,中千户所防守官季先海大笑着说道:“我军各部缺少火器,就连弓箭手也不是很多,就算居高临下驻守在山道两侧,恐怕也难以从两侧夹击敌军吧?”
  唐景明顿时眉头紧锁,看向季先海的时候很不友善。
  此时章海林想要说话,却忽然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不过还是找了个话题,说道:“此外清兵到底会不会出现,各部应该调集精锐夜不收北上探查,以防止被清兵打个措手不及。”
  众人又是一阵恭维,副千户王炆镇和副百户贾洪雨、百户戴璟彬、巡检宋功明四人的恭维声最大。
  这时,操守官李继文的目光落在了刘衍的身上,发现刘衍眉头紧锁,正盯着前方的尧山山道,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随后李继文终于开口说话了,只见其指着前方的尧山山道,对众人说道:“诸位所言都是正理,我军虽然有四千之众,但是具体情况如何,诸位心中都非常清楚,以我军的实力,是无法与清兵正面对抗的。”
  “所以,此番只有采纳诸位的意见,以一部精兵驻守尧山山道正面布防,剩余兵马分兵驻守两侧山峰!”
  既然李继文定下了基调,众人的心思便都活络了起来,毕竟谁都知道,在正面防守尧山山道,清兵不来还好,一旦清兵真的从北面杀来了,那铁定就是一个死了。
  于是众人都是你看我、我看你,此时谁也不敢再多说一句,生怕李继文会点自己的名。
  众人僵持了一会儿,李继文也是微微一叹,既然众人都不说话,只好自己点名了。
  “刘百户是夏河寨前千户所的悍将,麾下又有上千精兵,不知对眼下的局面有何见解?”
  章海林、王炆镇、贾洪雨、宋功明都是脸色一变,戴璟彬一双眼珠滴溜溜的转着,不知道想些什么。
  而汪博、张义、苗绍、许铭、沈拓五人则是面有怒色,这明摆着是在逼刘衍表态,欺负人也不能这样吧!
  不过刘衍也有自己的打算,防守尧山山道自己肯定是当仁不让的。清兵要是真的杀来,其余各部兵马的那副样子,不可能挡得住清兵进攻,到时候数千兵马大溃败,刘衍所部也难以幸免,反倒不如刘衍直接率部守在正面,将战局的关键把握在自己手中。
  于是刘衍抱拳大声说道:“启禀大人,属下以为:防守尧山山道事关重大,是此战胜败的关键所在,故此清兵若来,属下愿率部驻守尧山山道,为大人分忧、为国家杀敌!”
  刘衍说完之后,所有人都傻了眼,没想到刘衍竟然主动请缨,难道他刘衍真的以为,可以凭借上千人的精兵,就能挡住清兵铁骑?
  不管别人如何想,李继文却是喜笑颜开,当即答应下来,然后当众大肆夸奖着刘衍,对待刘衍很是亲近,让胡宗明、唐景明、章海林等人非常眼热。
  不过李继文还是有些担心,问道:“刘百户,如果清兵真的来了,你部能守住尧山山道吗?”
  刘衍傲然说道:“血战鞑虏,舍我其谁?有我王家庄百户所的上千将士在,清军休想从尧山山道过去一人一马!”
  话音刚落,汪博、张义、苗绍、许铭、沈拓五人一同大声说道:“誓死血战鞑虏,杀敌报国!”
  李继文即便再怎么老于官场,此时见到如此景象,听到刘衍等人的豪言壮语,也不禁动容,激动的说道:“好!都是好汉,都是我灵山卫的勇士!”
  随后李继文便对章海林说道:“此战过后,不管胜败如何,不管清兵是否来袭,章千户都要好好栽培刘百户,否则我是要拿你是问的!”
  章海林连呼不敢,当即下了保证,一定好好重用刘衍。
  随后李继文便激励众人一番,各部兵马便开始部署起来。
  刘衍带着汪博、张义、苗绍、许铭、沈拓五人赶回军中,汇合了王越,便率部开拔,朝着尧山山道行进。
  章海林、王炆镇、贾洪雨、宋功明、戴璟彬等人纷纷前来为刘衍等人送行,其余各部将兵也纷纷赶来。
  在众人眼中,如果清兵真的来了,那刘衍所部多半也是要败亡的,这上千人马不知道有几人能活下来。
  不过让所有人都感到敬佩的是,上到刘衍,下到普通墩军,王家庄百户所的所有将士都昂首挺胸,开赴尧山山道,单就这份军心士气,就足以让其余各部兵马汗颜。
  随后李继文也率部上了两侧的山峰。
  章海林率领夏河寨前千户所的各部兵马在尧山山道右侧山峰驻扎,其余各部兵马,都随着李继文上了左侧的山峰驻扎。
  至此灵山卫的四千多兵马分成三部,除了刘衍所部之外,其余两部都在山峰上,距离尧山山道远远的,就连章海林所部也距离足足有三、四里之遥,李继文率领的各部所在的山峰驻地,更是距离尧山山道有六、七里远。
  刘衍率部抵达尧山山道,回身望向两侧的山峰,心中冷笑:“哼!一群贪生怕死之辈,此番便叫你们看看,精锐是怎么打仗的!”


第一百二十二章 部署阵地
  尧山山道。
  刘衍率部到达了李继文指定的防线地点,然后仔细的观察了一下这里的地形。
  只见这里是尧山山道的南端,正面很宽,刘衍看了一下,正面足有一里多的宽度,在这里防守的话,会很吃力。
  刘衍思索了一下,然后果断下令全军后撤,让出了这处宽面的地点,将全军撤到了一处比较窄的地方,距离之前李继文指定的地方,相差了足足两里多的距离。
  刘衍选择的这处地点,正面的防御面只有一百多步,算是尧山山道中,一处比较窄的地方了。而且刘衍选择的这处地点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这里的地势较高,比之前李继文指定的防御地点要高出不少,非常有利于各哨鸟铳手居高临下射击。
  就是这里了!
  “传令各哨总旗官、小旗官,立即到我这里参加战前军议,命令骑兵哨的夜不收立即向北展开探查,任何情况随时回报!”
  “得令!”
  很快,随着一队队夜不收策马向北而去,苗绍、许铭、汪博、张义、沈拓、王越六人,以及各哨的小旗官全部聚集到刘衍的身边。随后刘衍便开始部署防御方略。
  只见刘衍招呼众人围过来,众人或蹲或坐围成了一个半圆,只见刘衍用一根树枝在地面上开始画着图形,这便是此番防守的正面防线图。
  “在防线之前,要挖掘一条深一仗、宽一仗的壕沟,直接将尧山山道截断,防止清兵的骑兵发起冲击。然后还要再用挖掘出来的土,在壕沟后面筑成一道一人高的土墙,以便各部鸟铳手依托射击。”
  “同时,还要在壕沟底部全部插上削尖的木桩,在壕沟前方也插上削尖的木桩,以迟滞敌军骑兵的冲锋势头。”
  此时刘衍不知道有多少时间留给自己,自己麾下的兵马也是第一次在野外修筑工事,之前都是在训练中操作,这还是第一次实践,所以刘衍也不敢设计出太过复杂的防线,以免防线还没修建完,清兵就已经杀到了。
  这道防线的工程量其实并不大,王越率部到两侧的山上砍伐树木,制作削尖木桩,汪博率部挖掘壕沟,张义率部修筑土墙,苗绍率部将制作好的削尖木桩部署到位。许铭率部在防线北面一里处警戒,防止清兵突然杀到。
  看着各哨将士开始分工合作,刘衍心中也踏实了不少。大战之前的紧张气氛开始弥漫起来,可是各哨将士却依然沉着,各部的队长、小旗官等军官各司其职,整条防线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型。
  “看来平日里严格训练的效果显现出来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2页  当前第8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1/6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末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