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38节
小说作者:东仙轩辕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5:22
  刘衍做事一向善于搂草打兔子,此番查抄徐家的财产,便要为自己下一步发展做好准备。
  刘衍下一步准备做什么?当然是继续练兵,而且要以战练兵,最好的办法就是剿匪,不但可以保证战斗烈度不会太高,可以防止手下墩军伤亡过大,而且还可以缴获那些贼寇的钱粮等物资,以补充大盘堡的库存。
  于是刘衍说道:“属下以为还是动一动的好,如果大人感到为难,属下也可以率部参加,就算是操练兵马好了。”
  王炆镇点了点头,说道:“嗯,此事本官知道了,过两天等到徐家的事情结束之后,本官便下令召集各处屯堡、火路墩人马,准备在王家庄境内剿匪。”
  随后汪博、王越、苗绍、许铭,以及贾洪雨几人各率兵马同时出发,分头向王家庄内所有的徐家产业,以及王家庄周边的徐家耕地赶去。
  徐家宅院内,小旗官王越和总旗官贾洪雨站在前院内,看着三十多名大盘堡的墩军来来往往,另外还有二十多名王炆镇手下的家丁一同行动,众人不断将一箱箱的银子,一袋袋的粮食,以及各种财物搬运出来,全部搬到前院的空地上统一摆放着。
  同时还有六名百户官厅的书吏坐了一排,正在将查抄出来的财物登记在册,一件一件的记录着。
  “呵呵,贾总旗,咱们到那边看看?”
  贾洪雨笑着说道:“好,过去看看。”
  王越陪同贾洪雨朝着后院走去,随后趁着贾洪雨不注意,想要给自己手下的一名队长使眼色,那名队长却无奈的微微摇头,王越便泄了气。
  此时院子内外不但有大盘堡的墩军,还有不少百户官厅的家丁,王越想要截留一部分财物,以便回到大盘堡之后向刘衍邀功,可是现在却做不到这一点,毕竟有这么多百户官厅的人盯着,此时还是不要生事的好。
  王越与贾洪雨一路看了看,眼见着徐家老宅到处都装潢得非常好,在王家庄内算是首屈一指的存在,贾洪雨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意:“唉!这么好的宅院,真是少见啊。”
  王越笑着说道:“贾总旗所言甚是,这徐家宅院别说在王家庄了,就算放到夏河寨前千户所也是不多见的奢华。”
  “呵呵,”
  贾洪雨笑着说道:“也不知道汪小旗那边进展如何,徐家在王家庄内的产业、店铺还有好几家呢。”
  此时汪博已经率部在王家庄内分头查封徐家店铺,徐家除了被烧毁的两处油坊、一处粮铺,还有三家杂货行、一家货栈,生意很好。
  王越说道:“贾总旗放心,汪小旗办事可靠,肯定没问题的。”
  正说话间,一名大盘堡墩军队长前来禀报:“启禀贾总旗、王小旗,徐家老宅的财物清点完毕,请二位大人过目。”
  随后二人便回到前院,只见那六名书吏已经核对好了账目,其中一人将一本厚厚的账目递给了贾洪雨。
  “来、来,王小旗咱们一起看看。”
  “不敢,不敢。”
  王越一边说着不敢,一边凑了过来,跟贾洪雨一起看了起来。
  只见账目上写道:“……徐家宅院查抄白银两万九千七百六十六两,金锭二十八个,每个十两有余。另有珍珠、翡翠、玉石七箱,折合白银七千余两……,查抄出米面、粟米等粮食八千二百石,牲畜有牛二十九头、羊三十五只、马匹十八匹……”
  看完之后,贾洪雨和王越的脸上都露出了惊喜,这徐家也太富有了,这下发财了!
  “呵呵,王小旗你看,咱们这就回去向管队大人禀报,如何?”
  说完,贾洪雨意识到不妥,又补充道:“刘总旗也在百户官厅等候消息,咱们快些回去吧。”
  王越自然没有意见。
  二人随后将所有的财物就地封存,每个箱子都贴上了封条,王越、贾洪雨将各自的人马全部留下看守,同时将整个徐家宅院给封锁了起来。
  部署完毕之后,贾洪雨和王越一同赶回了百户官厅。
  当二人来到正堂的时候,只见小旗官汪博、许铭、苗绍已经先一步赶回来。
  汪博自不用说,徐家的产业距离都不太远,很快便完成了任务。
  而许铭、苗绍两旗人马动作也不慢,徐家的耕地都是在王家庄近处的好田,每一处都是成规模的大片耕地,统计起来非常方便。
  再加上夜不收旗将士都有战马,所以许铭、苗绍两旗将士不但速度很快,而且还是第一个回来禀报消息的。
  看着贾洪雨和王越赶来,刘衍笑着对王炆镇说道:“呵呵,看来事情已经全部办完了,大人如何,咱们是边吃边聊,还是先说后吃?”
  王炆镇此时如同喝醉了一般,看着众人的脸色就知道,此番的收获一定非常大,于是大声说道:“我看还是先说吧,那边我已经命人准备了酒宴,咱们说完正事之后,今晚大家一起不醉不休!”
  刘衍拍手叫好,于是便命众人轮流说了起来。
  小旗官汪博最先禀报:“……徐家在王家庄内的店铺有四家:三家杂货行、一家货栈,现在这四家店铺的伙计和掌柜已经全部控制住,甄别没问题之后再释放。另外四家店铺内的货物也一一清点,属下已经登记造册,请管队大人和甲长过目。”
  接着小旗官许铭和苗绍对视一眼,便由许铭站出来说道:“启禀管队大人、甲长,徐家在王家庄外各处有耕地两千七百多亩,与查抄到的地契数量核对无误,属下已经在舆图上一一标明,请两位大人过目。”
  最后贾洪雨站了出来,将查抄徐家老宅的收获禀报了一番。
  众人都说完之后,王炆镇激动的看向刘衍,虽然刘衍只是自己的下属,可是如今刘衍手下有两百多堪比家丁的精锐墩军,大盘堡的规模和富庶程度也几乎超过了王家庄,可以说刘衍的势力已经比自己这个管队官更强大了。
  所以王炆镇在拍板这个瓜分方案之前,还是要先征询刘衍的意见。
  “呵呵,现在大局已定,以刘总旗之见,这些缴获应该如何处置?”
  刘衍说道:“大人明鉴,此番大人还要辛苦应付夏河寨前千户所的那些上官,所以徐家的所有钱财、宅院、店铺,属下认为都应该分给大人,以便大人上下打点之用。”
  王炆镇顿时喜上眉梢,一旁的贾洪雨更是呼吸急促,万万想不到这些钱财、房产折合几万两银子的财富,刘衍竟然直接放弃不要了!
  “哈哈,好!”
  王炆镇激动的说道:“如此,那些粮食和牲畜便全部由刘总旗处置好了。另外大盘堡乃是屯堡,王家庄外的两千多亩耕地也一并划拨给大盘堡,由刘总旗负责分配,这也算是咱们一人一半了,不知刘总旗意下如何?”
  刘衍抱拳领命,随后又说道:“还有一事请大人定夺。”
  “刘总旗说说看。”
  “此番我大盘堡有些墩军将士战死、负伤,属下肯定大人从缴获之中分出些银子,给这些将士发放抚恤。”
  王炆镇正色说道:“这些将士是为了剿灭贼寇死伤的,本官定然不会坐视不管。刘总旗尽快报上一份名单上来,并且将抚恤的金额也一并写上,本官一定尽快将抚恤发放下去。”
  “那属下就谢过大人了!”


第六十章 堡垒建成
  转眼到了十一月中,自从徐家败亡的这段时间,管队官王炆镇忙着处置徐家的那四处生意,全部交给总旗官贾洪雨料理,也开始陆续盈利赚了一点银子。
  同时王炆镇从百户官厅搬了出去,直接住进了徐家宅院,并且将匾额改为百户府邸,高高兴兴的住上了“豪宅”。
  至于黄山墩、风火山墩和沙沟墩那边,王炆镇也都安排人手重新组建了起来。王炆镇新任命了三名总旗官甲长,其中一人便是原来寻山墩的夜不收沈拓。
  沈拓在剿灭海寇的战斗中立功,被王炆镇提拔为小旗官,这一次正好空缺出三个总旗官的位子,王炆镇便下令将沈拓再升一级,提拔为总旗官甲长,主持黄山墩。
  而刘衍也没有闲着,听到了沈拓升官的消息,还特意派人送去了二十两银子的贺礼,并且邀请沈拓有时间过来喝酒。
  随后刘衍在这段时间里,便一心一意的盯着大盘堡的修建,使得修建的速度快了许多,终于在中旬的时候,大盘堡建成了。
  大盘堡的整个堡城周长约在六百多米,为传统的正方形,通体以黄土夯筑,不包砖。堡墙的北部两端接着原来大盘墩的马圈围墙,正好原来这个火路墩可以用来守望。同时南门外的瓮城也是筑好,还挖有一道深三米,宽六米的护城沟壕。
  在大盘堡堡外,原本简陋的较场也已经修缮完毕,不但平整了地面,还兴建了火铳靶场、武库、营房等设施,刘衍直接将这处校场修建成了一处兵营。
  按照刘衍的计划,大盘堡的兵力还会继续扩充的,所以驻扎的地方一定要宽敞一些,要提前预留一些营房之类的设施,所以这边的校场便顺理成章的改建成了兵营,算是刘衍提前做的准备工作。
  与此同时,刘衍下令在军屯、海盐工坊也各修建了一些营房,陈勋旗驻地在军屯,张义旗驻地在海盐工坊。苗绍率领的亲卫旗驻扎的大盘堡内,其余的王越旗、汪博旗、许铭旗全部驻扎在校场营房内。
  这样一来各处的营房都不满员,有不少的空房子,这些房子便是为将来扩编兵力预留的。
  大盘堡修建完成之后,堡内众人的安全便有了保障,刘衍心中的一块石头也终于落地了:终于是赶在清军入山东之前,将大盘堡给修建完毕了!
  这一天,刘衍在汪博、王越、苗绍、许铭四名小旗官的陪同下,绕着修建好的堡墙巡视了一番。随后刘衍便吃惊的发现,大盘堡那密密夯筑的堡墙非常结实,其结实的程度已经超过了刘衍的预期。
  之前在修建的时候,那些请来的工匠便在请示了刘衍之后,专门采买了不少的桐油,在修建堡墙的时候,往墙体中灌入了一些桐油。
  当时那些工匠前来请示的时候,刘衍并不以为意,只道是这些都是工匠修建堡垒的固定流程而已。可是此时刘衍才真正的惊讶了起来,用力拍了拍墙体,吃惊的估计这堡墙的坚固度,甚至还要在后世的混凝土之上,要知道现在可是明末啊,想来真是不可思议,华夏工匠的技术果然不同凡响!
  大盘堡的堡墙通高十米左右,上面修建有垛口和女墙,墙上遍布供鸟铳手射击的射击孔,还专门有倾倒金汁、滚油的位置,设计得非常科学,大大增加了大盘堡的防御力。
  至于大盘堡堡墙的高度,刘衍记得此时大明各处边镇,以及沿海屯堡的堡墙普遍都是高六米到十四米,大盘堡的堡墙高十米,也算是中规中矩了,足以满足现阶段的防御需求。
  随后刘衍等人来到了南面的大门外,在大盘堡南端兴建的城门通体以石块砌成,被刘衍命名为“平虏门”,内门命名为“兴泰门”。在堡门的正上端,镶嵌着一块石匾,正中浅刻楷书“大盘堡”三个大字,大字左右两边竖向阳刻楷书,记载了建堡的时间,军将,工匠等事迹人物。
  当然,记载中最重要的人物便是刘衍了,这些内容刘衍是提前看过的,看着上面溢于言表的赞美之词,刘衍只是一笑置之,并没有修改的意思,众人更是乐得如此,便直接镌刻在了墙体上面。
  此时大盘堡内有军户五百多户,人口有两千多人,不过堡内的地方还是比较宽松的,还有不少的宅基地上没有修建房屋,只有地面上画好的白线。
  其实刘衍之前曾看过一些关于大明堡垒的史料,记得大明中期朔州平鲁境内有个威虎堡,那威虎堡城高十四米,周长五百五十米,当时堡内光是驻军就有五百多人,马匹数十匹,至于堡内的军户更是多达三千人左右。
  威虎堡比大盘堡小得多,却可以住比大盘堡更多的人,刘衍暗道自己的大盘堡内还可以再招些人居住,现在的两千多人并不是满员状态。按照刘衍的估计,大盘堡的满员状态,最起码可以居住三千人到三千三百人左右。
  同时在堡墙修建好后,对于堡内的建筑,刘衍并没有兴建众人都渴望己久的戏台庙宇,而是第一时间让人在城东一个被命名为兴业巷的地方兴建一个磨房。
  以往大盘堡内没有磨房,军户们磨面都要到王家庄去,虽然距离不是很远,但终归是非常不便的,眼下既然大盘堡全都修建完毕了,这兴建磨房,便提上了刘衍的议事日程。
  其实修建一个磨房容易,堡内有的是木料黄土,不过困难的是那两块巨大石磨的打造,这个事情,刘衍就交给小旗官苗绍了。
  苗绍也不负厚望,很快便雇佣了夏河寨前千户所的几名石匠,凿出了两块巨大的石磨,磨坊也很快就修建了起来。
  直到建好磨房后,刘衍才下令在大街的中心兴建一个戏台与一个庙宇,引起军户们的一片欢呼。从此以后,堡内的军户们终于有个看戏的地方了。
  此时刘衍等人从大门进入大盘堡内,没走多远便经过了这处戏台子,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孩童和老人,就在戏台子下面休息玩乐。
  刘衍看着众人其乐融融的样子,心中也充满了宁静和幸福感。能在明末这个混乱的时代过上这样的日子,已经不亚于天堂般的生活了。
  “要想永远过这样的日子,甚至是比现在还要好的日子,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
  刘衍打起精神,心中暗道:“现在还远没有到安心过日子的时候,还是要继续努力发展,壮大大盘堡的实力啊!”
  此时满清和流贼这两大势力,就如同两座大山一般,压在刘衍的心间重如千钧。刘衍恨不得立即拥有一支万人火器大军,将这两座大山直接给炸掉!
  想到这里,刘衍深吸一口气,暂时不再去想这些,带着几名小旗官一路走到了总旗官厅门外,沿途的军户百姓见到刘衍,纷纷恭恭敬敬的行礼,刘衍这个总旗官甲长俨然是众人心中的天,是所有人的恩人,要是没有刘衍在,这些军户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喝西北风呢。
  这时,陈勋的妻子陈江氏带着两名妇人走了过来,三人的脸上挂着笑容,见到了刘衍纷纷赶来行礼。
  “甲长万安!”
  刘衍笑着对陈江氏说道:“这段时间陈小旗驻扎在军屯那边,家中还好吧,家中有事帮忙的,弟妹可要说话。”
  陈江氏顿时笑开了花,刘衍在大盘堡内便是最大的官,如今当着别人的面称呼自己弟妹,自己脸上顿感荣光。
  “哎呦!甲长真是体恤下属,我们家中没有什么困难,甲长放心,我和家里那口子一定好好干,跟着甲长走!”
  刘衍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嘱咐那两名妇人定要跟着陈江氏好好干,那二人也是连连称是。
  随后陈江氏便笑着说道:“甲长,如今咱们大盘堡各处都修建完毕了,这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可喜可贺啊,不如咱们全堡欢庆一天,以示庆贺?”
  说完,陈江氏便笑着看向刘衍,心中有些担心自己会不会有些唐突了。
  刘衍闻言点头赞同,说道:“一天?我看不成。”
  “那、那就半日,半日也够了,大家庆贺一下就好。”
  这段时间大盘堡内的军户又是劳作又是修建的,很是繁重劳累,所以陈江氏的建议其实也代表着堡内众人的想法。
  刘衍笑着说道:“我不是这一个意思,我是说,一天不够庆贺的,咱们就全堡欢庆两天好了!同时再派人通知军屯和晒盐场那边,让开荒的军户和晒盐场的人全都回来,也休息两日。”
  陈江氏闻言大喜,笑着说道:“这感情好,谢甲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2页  当前第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6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末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