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衍闻言自然少不了又表了一番忠心,说实话对于章海林的大力支持,刘衍心中还是非常感动的。虽然章海林也是为了自己的政绩,但是能够在大盘堡草创的时候给予自己支持的人,刘衍自然是会铭记在心的。
刘衍辞别了章海林,从千户官厅出来,便招呼众人运着物资回到了大盘堡。
所有运回来的铁料等物资全部收入库房内,并且由赵民一一进行登记,刘衍又叫来了谭晓大进行清点,并且嘱咐了一番,在打造铠甲的同时,火铳也要继续打造,如果人手不够可以提出来,刘衍可以出面再去招募一些。
当然大盘堡的铠甲不是什么重甲,也不是京营那种华丽的明甲棉甲,只是简单的胸甲,再加上头盔和护臂、两档等部件。不过这也足够了,现在刘衍的家底不多,只装备这种铠甲就好,以后再迭代就好。
谭晓大笑着说道:“现在人手确实是不太够,大人还是再招募一些为好。”
刘衍点头答应了下来,随后便叫来了陈勋,想让陈勋去王家庄一趟,再招募些匠户过来。
陈勋答应着,接着说道:“大人,这个月建堡工匠,以及参与修建的军户们的工钱还没给,是不是一起给他们发了?”
“好,全都发下去,每个月都要及时发放。”
“大人,修建堡墙所需的糯米等物资不多了,汪博已经带人去采买了,属下昨天给汪博批了三百两银子。”
现在刘衍手中的资金自己留了一部分,大概是五百两左右,是作为应急使用的。剩下的银子则是放在陈勋那里,制取的话需要陈勋点头,并且在赵民处记账,两天内向自己报账才行。
刘衍也予以认可,随后问道:“还有别的支出吗?”
“有。”
陈勋便一一说起来:“还有采买军户口粮的支出,耕牛的饲养费用,采买豆油的费用,支付其余烟墩送来草木灰的费用等等,一共支出了七百九十八两银子。”
刘衍顿时瞪大了眼睛,惊呼道:“怎么多!”
陈勋苦笑着说道:“就是这么多!光是采买众军户口粮就花了四百多两银子,毕竟除了粮食还有不少的肉食和酒。另外耕牛的饲养也花去不少银子,饲料中要加入豆料,耕牛光吃草料的话不上膘,干不了活。”
刘衍叹息一声,看上去自己手中银子不少,上个月还剩下了几百两银子的结余,这个月卖出肥皂又赚了三千多两银子。
可是自己的开销同样巨大,此时肥皂工坊的人数已经达到三十人左右,每人工钱涨到了六钱银子,陈江氏是一两,光是给众人支付工钱,就要花去二十两银子,算上豆油、草木灰、松香等材料费,一个月肥皂工坊的支出也要在两百多两银子,这便是成本了。
另外修建堡墙的几十名工匠,兵器作坊的谭晓大等人,每个月也要支出两百多两银子,这些全都是人工的费用,还没计算材料费,那才是大头,每个月没有千八百两银子拿不下来,毕竟现在不管是铁料还是糯米等,价格都已经高得离谱了。
还有一点,现在大盘堡的八十多名墩军也要发放军饷,而且那苗绍、许铭以及十名夜不收的军饷还要更高一些,这是刘衍定下的规矩,只有做到足粮足饷,才能保证军队的战斗力。
按照刘衍定下的规矩,每名墩军每月发放八钱银子的军饷,陈勋、王越、张义、汪博四名小旗官每月发放一两二钱银子的军饷,这在整个灵山卫也算是“高薪”了。正因为如此,一众墩军每日训练都是精神百倍,就算再疲惫也绝不偷懒,生怕被刘衍除名。
刘衍与陈勋核算了一下,现在大盘堡一个月的开支就要一千四百多两银子!
“钱真是不禁花啊。”
这个开支现在还能够支撑得住,但是刘衍有着浓烈的危机意识。现在大盘堡只有一个肥皂工坊的收入来源,一旦肥皂的销售出现问题,那大盘堡两个月内便会破产,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一切都将化为泡影。
于是刘衍打定主意,自己必须要再开辟一条财路了。
“现在还剩多少银子?”
陈勋说道:“属下这里还有一千九百多两银子。”
刘衍点了点头,加上自己这里的五百两银子,两千四、五百两也足够用了。
于是刘衍说道:“明天一早,你在堡内召集一些妇人,至少要召集三十人,全部拉到海边的晒盐场去,尽快将废弃的晒盐场给我清理出来!”
陈勋闻言大吃一惊,此时二人都在刘衍的屋内,虽然没有第三个人,但是陈勋还是压低了声音,说道:“甲长使不得,那片晒盐场本就是灵山卫戴百户开辟出来的,连戴百户都挡不住上官盘剥,不得不将那里荒废了,咱们如何能接手啊!”
刘衍看着陈勋紧张的表情,笑着说道:“戴百户保不住晒盐场,可是我却有把握保住!”
“我说句话甲长别多心,现在咱们有肥皂工坊已经足够了,每个月三、四千两银子的进项,这还不够咱们大盘堡开销吗?甲长何苦要掺和晒盐场的事情?”
刘衍摇了摇头,说道:“你记住:不能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明白吗?再者,晒盐场是一处赚钱的所在,我岂能放任在那边荒废!”
“至于麻烦嘛……”
刘衍笑了笑,说道:“现在咱们大盘堡的八十多墩军也不是吃素的,一般的小麻烦都能挡住。至于卫所里的那些上官,我也自有办法应付!”
刘衍也想过这些事情,无非就是戴百户那些上官听闻了消息,或是过来打秋风,或是直接伸手抢夺。
打秋风的话还好说,刘衍已经准备将管队官王炆镇拉进来,也在晒盐场占一股,这样就可以挡住一部分麻烦,那些打秋风的上官也好应付一些。
麻烦的就是那些直接伸手抢夺的,刘衍已经想好,真要是遇到这种不开眼的上官,刘衍现在手里有些银子,也有几十号惟命是从的墩军,那些想占便宜的上官也要掂量一下,双方便有谈判的契机。
这些事情刘衍不会跟陈勋说,只是让陈勋明天一早便去调集人手,尽快将晒盐场给清理出来。
陈勋领命,不过还是为难的说道:“甲长,那晒盐场非常大的,咱们这二、三十个妇人不够用啊。”
刘衍点了点头,说道:“先集中清理出两、三块晒盐池来,咱们先尽快恢复生产,剩下的地方慢慢来。”
“是,属下明天就去办。”
次日一早,陈勋先是起大早赶到军屯那边,将军屯的事情交待了一番,然后便又赶回大盘堡内,抽调了三十名壮妇,让众人拿好相应的工具,然后便赶往了海边的晒盐场。
刘衍随后也赶了过来,此时陈勋等人已经开始清理工作,只见众人集中在两块晒盐池,正在奋力清理池子里积攒的砂石和淤泥等,陈勋也满头大汗的跟着忙碌着。
刘衍大致看了看,然后便对陈勋说道:“那边便是引来海水的水渠,清理的时候要保证外高内低,并且用竹筒进行加固。”
用竹筒加固引水渠,便是刘衍参考后世技术想出来的办法,不但可以防止海滩上的沙子重新填满水渠,可以保证海水顺畅的流入晒盐池内,还可以在竹筒的一段增加机关,用一块木板作为挡板,需要停止进水的时候,便将挡板放下,插入竹筒之中,便可以起到水闸的作用了。
陈勋听完茅塞顿开,当即分出了几名妇人过去,同时清理引水渠那边。
随后刘衍看着众人手中的清理工具摇了摇头,都是些开荒的农具,甚至还有从家中带来的木盆,用这样的工具来清理沙滩上的积沙和淤泥,非常的不趁手。
于是刘衍让陈勋等人今天就先这么干了,然后刘衍返回大盘堡,叫来了张义,让其带人去王家庄,代购一批淘沙的工具来,以及晒盐场需要的各种器械和工具。
张义听闻这些东西是要用来重开晒盐场的,脸色也是郑重。
“你记住了,这些东西不要在徐老太爷开办的商铺采买,如果王家庄那边买不到,就带人去夏河寨前千户所去,分开在几个商铺采买,不要被别人问出什么,明白吗?”
张义点了点头,说道:“甲长放心,属下明白,绝不会走漏消息的。”
“从你手下那队墩军中,挑选可靠之人前往,出发前给大家嘱咐一番,谁走漏了消息,就给我赶出大盘堡!”
“明白!”
随后刘衍给了张义三百两银子,张义去赵民那里记了账之后,便准备去了。
刘衍回到屋内,这段时间各项事务都要自己盯着,虽然不用亲自动手,但是也颇为累心。
躺在床上,刘衍思索着下一步的计划,可是算来算去,还是被一个问题卡住了瓶颈:“人手不够啊!”
虽然大盘堡的人口已经赶上了王家庄,可是王家庄那边是不用屯田的,那边的百姓都有自己的营生,或是自己种地,或是贩卖等等。
大盘堡这边则是不然,军屯、肥皂工坊、兵器作坊,还有即将上马的晒盐场,这些都是需要大量人手的,别看现在大盘堡有四百多口的人力,可是刨除老人、孩子,也就是三百多人,其中还有一半的妇人,只能在肥皂工坊和晒盐场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想到这里,刘衍不由叹息道:“看来得想办法从别处挖人了!”
第三十四章 挖墙脚
七月中。
此时正值盛夏,猛烈的太阳高悬当空,像是发了疯一般宣泄着热量,几乎要将大地上的万物都烘烤一番,榨得一点水分都不剩。
这天一大早,刘衍起早来到晒盐场这边,本来以为会凉快一些,可是清早的天气依然炎热,让人无处可躲。
此时刘衍对大盘堡各处重新调整了一下,陈勋回到军屯那边负责,王越依旧留守大盘堡内,汪博负责监工修建堡墙和内部设施的工匠,张义则是被刘衍派到了晒盐场这边监工。
此时刘衍站在烈日之下早已汗流浃背,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打湿,紧紧裹在身上,非常的难受。
正在清理两个晒盐池的妇人也是同样大汗淋漓,艰难的清理着沙土。张义也是赤膊上身,正在奋力挖掘着,每一下都好像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刘衍擦了擦汗便走到下面,众人纷纷放下手中的工具行礼,刘衍笑着勉励了众人一番,然后便让众人稍稍休息一会儿。
这晒盐场原本就是依托沙滩建起来的,所以清理起来也并不是很困难,这几天的时间,两个晒盐池便基本清理得七七八八了,只不过大盘堡内的人手肯定是不足了,男丁白天要耕种、晚上要训练,妇人还要盯着肥皂作坊,并且为墩军和男丁做好后勤,大盘堡内除了老人和孩童,每个人都是日日忙碌,没有片刻清闲。
“还有多久可以完工?”
张义用已经潮湿的上衣擦了擦汗,然后说道:“再有最多两天吧,主要是竹筒不够,需要等一等。只要有足够的竹筒,引水渠便可以疏通好,剩下的晒盐池也不是什么难事。”
刘衍点了点头,说道:“今晚回去的时候,记得准备一些淡盐水,明天出工一起带来。现在天气炎热,你们每劳作半个时辰就要停下来饮水休息,要不然会热出问题的。”
张义感动的说道:“甲长放心,属下一定谨记。”
刘衍在这边巡视了一下,便返回了大盘堡。一路上,刘衍始终的思考着人力不足的问题,现在大盘堡虽然有了几百人口,可是在分配人力的时候,刘衍依旧感到捉襟见肘。
于是这天晚上军屯收工的时候,刘衍便让汪博、张义、王越率队训练,自己则是叫了陈勋回到屋内。
“明天一早你先不要去军屯那边了,带上几个人,去周边的几个屯堡转转。”
陈勋先是一愣,然后便咧嘴笑着说道:“甲长这是要挖墙脚啊!”
刘衍瞥了陈勋一眼,说道:“不然呢?现在咱们大盘堡人力不足,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好办法?”
虽然王炆镇和章海林都为刘衍宣传了一番,也引来了不少流民,但是不管是数量还是频率,都已经无法满足大盘堡的发展需要了。
所以刘衍此时不得不剑走偏锋,直接从各处屯堡抢人。当然这也不是刘衍首创的,不止是王家庄,灵山卫各处屯堡都是如此,相互之间拉人挖墙脚的事情屡屡发生,上官们也早就见怪不怪了。
谁让现在各地卫所缺额严重,军户们屡屡逃亡,没有了人力,各处屯堡只好自己想办法了。
陈勋有些担心的说道:“甲长,属下担心会引来麻烦。”
刘衍毫不在意的说道:“要是咱们老老实实的发展,现在大盘堡还是小小的大盘墩呢,咱们也还在吃糠咽菜的受穷!我就是要剑走偏锋,之前是制作肥皂,现在便是拉人挖墙脚,俗话说得好:马无夜草不肥,就是这个道理!”
“可是之前有几户军户就是从别处逃过来的,已经有不少人对咱们有意见了,这一次要是公开抢人,弄不好有人要打将过来的。”
刘衍闻言大笑起来,说道:“那我就带着你们再打将过去。现在咱们大盘堡有七十多墩军,这段时间将养的不错,训练也很扎实,怕什么?打仗咱们人数不够,打群架够了!”
陈勋闻言目瞪口呆。
第二天一大早,陈勋便带人出发了,一连好几天,陈勋等人都是早出晚归,不断在周边的屯堡、火路墩宣传,很是卖力。
又过了几天,便陆续有各处的军户举家迁来,有的是单独一户几口人,有的是十几户、几十口人,最大的一批是二十二户,一共七十多口人!
这段时间,过来大盘堡的各处军户足足有一百一十三户,五百多人!
这个数量是刘衍没想到的,现在各处屯堡、火路墩的军户都是逃亡严重,竟然还能挖过来这么多人口,当真是一个奇迹。刘衍看着这么多的军户人口,心中也有些打鼓,毕竟人数太多了,现在大盘堡的人口已经在千人上下,超过王家庄稳居百户所第一了。
不过刘衍现在急于发展实力,一咬牙便全部收下,并且让王越负责这些新来军户的安排。
“卫生,一定要注重卫生!”
刘衍将王越叫到跟前嘱咐着:“让这些新来的军户全部到南河边上洗澡,洗干净之后再分配住所。记住,如果发现其中有患病之人,一定要单独安置隔离,万万要小心。”
王越点头哈腰的说道:“甲长放心,属下一定小心再小心。”
“另外你知会赵先生一声,尽快将这些人登记在册,并且发放军户贴。”
王越笑着说道:“属下明白,这军户贴今明两天就发放,以免夜长梦多。”
“嗯。”
不得不说,这王越善解人意的本事还真不是盖的,刘衍满意的点了点头,王越那边则是问道:“甲长,这些人安顿下来之后,怎么安排?”
刘衍思索了一下,说道:“现在各处都缺人,等赵先生统计完了你看一下,青壮派到军屯去开荒,现在咱们大盘堡的耕地已经不够用了,必须继续开荒才行,具体的事情让陈勋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