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先生果然料事如神,此战大获全胜,不仅是直接抓住了对方两名统帅,更是将陆浑之戎全军歼灭!中行氏的实力,也必将大打折扣!”
李然却道:
“陆浑之戎虽已被灭,但是朝歌之师主力尚在,而且齐国和郑国眼下也正在一旁虎视眈眈,将军可不能疏忽大意了!”
赵鞅正色道:
“先生提醒的是,本卿确是不能够得意忘形了!”
李然环顾四周,笑道:
“不过,今日大胜,还是值得庆祝一番!将军何不设酒摆宴,论功行赏。如此也好犒劳将士,以振士气!”
赵鞅点头道:
“先生所言甚是!对了,正好借此机会,将那高强,籍秦二人直接斩了!”
李然听到这话,面色却是突然凝重了起来,言道:
“将军……高强此人,还请将军需得慎重对待!”
赵鞅闻言,不免是有些奇怪:
“高强乃为叛军大将,今日杀之正好振奋我军士气,而且也能令我赵氏在此扬名,先生却是何出此言?”
李然则是更进一步,拱手说道:
“高强在齐国,本就身居高位,对于齐国田乞也知之甚多。如今正可从他口中打探一番齐国虚实!所以此人暂且还杀不得的!还望将军明察!”
第八百三十六章 范献子的临终遗计
赵鞅听了李然的话,不由得点了点头:
“先生说的在理,既如此,这个高强,就且留下他一条性命,便交由先生全权处置便是!”
李然则是躬身道:
“多谢将军!”
接着,李然在得了赵鞅首肯之后,是再一次来到了关押高强的营帐内。
在李然的嘱咐下,高强并没有被捆绑,眼下正坐在那里,面朝囚窗向外发着呆。
听到动静,不禁是回头看了一眼,见是李然,却又是回过头去。
“呵呵,究竟还是来了?你究竟是想要知道何事?!”
李然也不避险,直接是在其对面席地而坐。
“子良大人,中行穆子当年待你不薄,在下若是让你出卖中行氏,只怕也是有悖节义。但是,如今有一个人,昔日与你可谓死敌,咱们就且说一说他,应是无碍的吧?”
高强却甚是有些奇怪的看着李然:
“你说的……却是何人?”
李然一字一顿的说道:
“田……乞!”
高强听到这个名字,很明显眯了一下眼睛。
“哦,先生原来是说的此人……当年高某乃为田乞所逐,此乃为天下人所共知!说他是高某的死敌,倒也毫不为过。但是,高某毕竟已离开齐国多年,对于他如今的状况,却也所知不多,只怕高某这里也是爱莫能助!”
李然却是笑了笑:
“这个……恐怕是不见得吧?想必子良大人对于齐国和田乞的动向,应该是比任何人都更加的关注才对!晋齐二雄争霸,而范氏和中行氏又都跟齐国关系密切,想必……子良大人应该还是知道不少的吧?!”
“难道……子良大人就不思如何报仇?”
谁知,高强却是叹气道:
“即便如此,那又当怎样?当年高某也是因为上了田乞的当,这才让田乞是有机可趁!事到如今,纵是追悔莫及,却又有何办法?”
李然继续笑道:
“如今齐侯年岁已高,听闻太子荼与田乞二人不合,此为田乞的隐忧。如今他连横晋国权卿,又想要借机插手我晋国的内乱,子良若是想要报仇雪恨,这何尝不是一个机会?”
高强回转过头,上下打量着李然,随即却又是一阵长叹:
“高某如今不过一败军之将,被囚于此,又能有何作为?”
“你也不必来劝降于我,今日既身陷囹圄,但求一死而已!”
李然不由为之一惊,又捋了一下胡须后,却是突然问道:
“不知……子良大人可知竖牛?”
高强听到“竖牛”二字,不禁是撇了撇嘴:
“如何不知?此人在鲁国翻江倒海,先是弱了叔孙氏,而后又在郑国搅动了一番风云,再后来,便是在范献子的手下做事。现如今,却又在齐国是替田乞卖命。此人也算得是周游列国,虽非公卿,却也算得一个人物。”
李然又继续言道:
“看来,子良大人对此人知道得倒也不少。不过……尚有一事,却不知子良可知晓一二?”
李然一直对高强以礼相待,高强态度也是客气许多:
“在下虽不知子明先生是何故问及此人,但想必大人定是要与田乞作对的,所以大人可尽管来问,高某定虽是知无不言。”
李然点了点头,随即一个拱手问道:
“竖牛此人,所到之处,无不是搞得自己在那个地方待不下去了,才会离开。在鲁国,在郑国,无一处不是如此。但是唯独在晋国时,却是主动出奔去了齐国!范献子病逝的时候,范氏依旧是如日中天,他完全可以跟着范吉射,甚至是转投于中行寅的麾下。他却为何要舍近求远,反倒是去了齐国呢?”
高强听得李然此问,不禁亦是沉默了起来。
李然也不着急,神色泰然的看着高强。
过了好一阵子,高强这才开口道:
“高某虽对此也不甚了解,但当年高某既为高氏宗主,也曾听闻过,竖牛之所以会从范献子去世后直接前往齐国找田乞,这一切其实都是范献子的计划!”
“而范献子之所以会做出那么多匪夷所思,且又倒行逆施的事情,甚至是不惜危害到自己所在的晋国,其实很可能就是他所布下的一个大局!”
李然侧目道:
“那子良大人可知……这个大局,究竟是何目的?”
高强看了一眼李然:
“据说,是范献子自知年限将至,而彼时晋国六卿争斗,胜负难分。他虽久居正卿之位,但也知自家范氏目前尚且还难有建树。所以,他暗中纠集力量,组织联络各诸侯国之间的公卿,意图以卿族代公室!当年的丰段、季孙意如等人,无一不是他们的人!”
“此前,鲁国季氏暗弱,阳虎代摄国事,范献子便利用阳虎的急功近利,得罪四邻,促成晋东联盟,先促成郑国和卫国叛晋投齐。而且之后又想借机处置了阳虎,好让鲁国重归季氏的把控。”
“范鞅如此,是想竭力促成了齐国、卫国、鲁国和郑国的四国联盟。而范鞅则也是想借此靠着齐国,届时可以晋东的势力反扑晋西四族!”
“只不过,这其中却也出现了一些变故。鲁国也并没能按照原先的设想,让权利重归于季氏,反倒是让那区区一届小儒孔仲尼给把控了去,甚至还借机是堕了三都,这恐怕也是范献子生前所意想不到的。”
“而如今,范氏和中行氏想借机反扑晋西四族,却也是希望渺茫了……”
李然其实此前也猜到范鞅临死之前,可能是将暗行众的重心转到齐国田乞身上。
而眼前这个高强,虽然对暗行众是毫不知情,却也能从中知道这些公卿之间必然是存在着一个联盟,这样的认知,也可算得是作为外人的极限了。
李然随即又是继续问道:
“那……对于这些事,中行寅是抱着何种的态度?”
高强笑道:
“中行大人自是无话可说,因为重心偏移到齐国,最终目的,乃是将晋国的晋西四族一举剿灭,届时便可定鼎大势。而中行氏和范氏也就可以挟国君以摄晋国!”
“此举对于中行氏既有大利,他却又有什么理由反对呢?先生既有麒麟之才,不会连这一点都想不到吧?”
李然抿了一下嘴唇:
“在下听起来,子良大人也不过是一外人,却为何能够知晓这么多?”
高强呵呵笑道:
“呵呵,当初高某好歹也是齐国高氏的宗主,你以为他们就没来找过我?只不过我国、高二氏在齐国已立百余年。昔日管仲立下国策,叁其国,伍其鄙,我高氏便是辅佐公室的大族。”
“他们这些人,于当时高某看来,都不过是群宵小之辈罢了,只唯恐天下不乱罢了!高某却是不屑与他们为伍的!”
第八百三十七章 好一个“借尸还魂”
李然不由得拱手道:
“呵呵,子良大人倒也可谓是高风亮节啊!”
高强面对李然的这一番吹捧,却是又长叹了一气:
“谈何高亮之节?我当时虽是拒绝了他们,但他们最终是选择了田氏,以至于是让田氏在短短数年间便是声名鹊起!再加之田乞为人奸佞,善于迎奉国君。田乞知齐侯喜好奢物,他便是隔三差五的给国君送各种的珍物。而我……则是在一败涂地之后却不得不选择逃到晋国,这才算捡得一条性命!”
“如今想来,却是高某昔日太过张狂,不能识得天时啊!”
李然闻言,不由问道:
“天时?难道子良大人是认可了田乞他们如今的这一番为非作歹?难道,子良大人就不思如何替自己报仇?”
高强却是微微摇头道:
“君将不君,臣将不臣,此为天下之大势!他们的所作所为,也都不过是遵循的天时罢了,又有何过错?”
“昔日只怪高某看不懂这一番人情世故,自取其败,又岂能怪得了他人?”
李然闻言,不由亦是有些骇然,他万万没有想到,这高强竟是作得这般的想法。
而且,更令李然感到骇然的,是如今就像高强这样的“官N代”如今都已是抱得如此的念想。
要说起来,高强本应该算得是“暗行众”的死敌,而且高强作为以前的高氏宗主,本就是受益于礼法最多的。但如今,就连他都已经不再看好这一番“君臣”秩序,那天下人呢?
很显然,周礼治下的天下,早已是摇摇欲坠的了。
而在深入了解了高强的这一想法之后,很快李然便是放弃了对于高强的游说。
不过,在沉寂了一会儿后,李然却又是心生一计,另有了一番的计较来!
只见李然点了点头:
“不过,看得出来,子良大人对于中行氏,多少还是有些忠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