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春秋不当王_分节阅读_第612节
小说作者:羲和晨昊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3:10
  赵鞅见李然竟是丝毫都不着急,也不免是有些心急:
  “先生难道还没有后手吗?”
  李然坦然道:
  “呵呵,让中行氏处置邯郸一事,其实……又何尝不是中行氏的意图呢?不知将军可曾看出来?”
  赵鞅稍作思索,便是立刻明白了过来。
  “嗯,先生所言不差!中行氏如果想要协防邯郸,这岂不正好是一个能够整军备战,厉兵秣马的机会?难道说……”
  李然很是认真的点了点头:
  “然也!中行氏答应平叛,这并不足为奇,但是中行氏也一定不会真的去平叛。这其中……恐怕是大有文章啊!”
  “而且,根据眼线来报,说中行氏和范氏,其实已经在暗中作了不少的动作。比如在各自的封邑集结兵力,甚至是在绛城也有所布置!如此看来……将军现如今的处境,只怕也是不太安全呐!”
  赵鞅双目一瞪:
  “哦?难不成……他们想要直接在绛城直接跟我动手?”
  李然微微一笑。
  “呵呵,擒贼先擒首,他们又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将军可万不能大意!”
  赵鞅沉思片刻。
  “那……按照先生之意,又该当如何?”
  李然之所以装作漫不经心,其实为的就是让赵鞅问及。有些事情,他主动说出来,和赵鞅问出口,是完全两种效果。
  “将军或可先发制人,只待中行氏和范氏的大军一到邯郸,他们二家若无有动静,将军便可以‘邯郸’同谋之罪,将他们两家从绛城一并驱离!如此,必可引得他们三家一齐引兵来攻!”
  赵鞅闻言,不由是皱起了眉头。
  “这……恐怕是多有不妥之处!”
  李然在心中暗叹一声。
  “将军是否依旧还在顾虑‘始祸者死’?”
  赵鞅闻言,不禁是点了点头,却又立即摇了摇头。
  “哎……既是,但也不是!”
  李然不由生疑,言道:
  “如此……还请将军示下。”
  赵鞅踟蹰一下,起身在那是来回踱步,好一会儿,这才开口言道:
  “哎,‘始祸者死’毕竟是我赵氏曾经立下的誓言,按理而言,自当是要遵守的。”
  “而且,鞅其实如今也是深受先生的影响。鞅虽然亦是深知欲成大事者,不可拘于小节。但是,若想成就一番惊天伟业,那有些事便绝不可为!”
  “鞅若是仅为振兴我赵氏一族,自是可以毫无忌惮,无所顾忌。但如今赵鞅既是心怀天下,便决不能是让人授之以柄啊!”
  “所以……鞅以为,我们如今决不可轻举妄动,宁可让中行氏和范氏先行动手,我们可后发制人!”
  李然对此,也是不由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
  虽说赵鞅的这一番言论,不免依旧是有些过于耿直。
  但是,这种“不逾矩”的做法,这种对于天下大义的敬畏,在这一时代,在这个礼坏乐崩的时代,也确实算得难能可贵。
  “将军之意,然已明了。但是……若让中行氏和范氏先动手,只恐怕会伤及绛城内的民众,而且……如此赵氏也不免会落入下风,实是不可取!”
  “将军既是有守节之意,然也颇感欣慰……将军看来确实是有匡正天下的气概!实是难得啊!”
  赵鞅叹息道:
  “鞅对先生言听计从,唯有此事……万不能答应,还请先生莫怪!”
  李然沉咛片刻,说道:
  “将军既不愿先下手为强,那么李然便会将军再设一计!但是,也请将军要准备一场恶战!毕竟这‘后发制人’可远比先发制人要难得多啊!”
  赵鞅诚恳道:
  “鞅甘愿承此风险!”
  李然点头道:
  “既然如此,那就请将军现在吩咐内外,这几日准备举族前往晋阳!中行氏和范氏见状,见有隙可趁,便定会在此时发难!”
  赵鞅说道:
  “好,鞅这便去安排!”
  赵鞅匆忙离去,范蠡却在李然身边说道:
  “先生对将军的这个选择可还满意?”
  李然淡淡的说道:
  “他此举不免有迂腐之嫌,但其颇有大义!赵鞅他宁肯占据下风,也不惜做得如此选择,倒也算得一片赤诚。似他这等地位之人,实属难得!”
  “少伯,你赶紧通知褚荡,这两日打起精神,我们只怕……是又要随将军一起前往晋阳了!”
  范蠡不由得笑了起来。
  “褚荡只怕是有些糊涂,这来回奔波,却还不明白到底是个什么道理。”
  李然也是笑了起来。
  “他性子直爽,只怕恨不得跟敌人杀得有来有回的。这般奔波,也确是有违他的秉性。现在他连一个敌人都不曾见到,只怕更是心急了。不过……接下来的几场恶战,却是有的他忙了,你可得跟他好生叮嘱一番才是。”
  范蠡回道:
  “诺!范蠡明白!”


第七百九十九章 剑拔弩张
  话说中行寅,在接过了平叛邯郸的命令后,便是让籍秦率领陆浑之师,围住了邯郸。
  只不过,籍秦对于邯郸的围困,却始终是围而不攻,不曾动过一兵一卒。
  非但是不曾动过一兵一卒,甚至邯郸城内和城外也依旧是畅行无阻。
  与其说他是在围困邯郸,反倒是更像是在保护邯郸。
  齐国的田乞,率师也驻扎在不远处。但见此情形,居然也很是默契的直接退回了齐国。
  其实,这一切都是范吉射和田乞之间事先就约定好了的。
  接连数日,毫无攻城的迹象。而绛城这边也没有收到任何的战报,正当晋侯午对此感觉到莫名其妙。于是,他在早朝之上,是直接向中行寅问道:
  “中行寅,邯郸那边究竟如何了?”
  此事因为是由中行寅全权负责,所以他是责无旁贷,当即出列道:
  “启奏君上,邯郸那边眼下已经被上军司马籍秦率军围困,齐师见我军将至,也已然退去。臣如今是念及邯郸毕竟本就是我晋国的城邑,倒也不必非要与他们拼个你死我活。”
  “所以,臣索性是令其围而不攻,若可不战而屈人之兵,岂不更妙?”
  晋侯午不禁点头言道:
  “如此说来,似乎也是有些道理。”
  这时,韩不信却道:
  “邯郸城内粮草充足,如今中行氏的队伍又不对其断水断粮。似这般的围困,又能有何作为?”
  中行寅则亦是不甘示弱,进言道:
  “邯郸赵氏在我晋国至今已立四世!如今只因家主被杀而致群情激奋,意图起兵为主报仇,此乃人之常情,也都是合乎情理!”
  “即便是他们如今所为是有些欠妥,但毕竟事出有因。臣以为,还是应该要给他们一个机会。何况城内还有那么多我晋国的百姓妇孺,又岂能做得太过于决绝?臣之所以不断绝其水路,也正是此理!”
  这时,范吉射也是跟着说道:
  “是啊!中行大夫心怀邯郸黎庶,实乃大仁大义。况且邯郸城池本就坚固,一旦攻打,势必损失惨重。”
  “昔日鲁国为堕三都,不知是折损失了多少人马。中行大夫为了能够不重蹈其覆辙,如此作为其实也是为了大局着想!”
  韩不信一丝冷眸射向范吉射:
  “中行大夫既是让范氏一同协助,那……为何范氏的下军,却为何至今迟迟未动?”
  范吉射则是微微一笑,并是应道:
  “呵呵,我范氏其实早已做好了准备。只待战事一起,我朝歌之师必至邯郸!”
  范吉射这一番搭话,却是话里有话。其言外之意,一方面是说如果战事不起,那他们就不会动。另一方面,他也并没有说他们到底是要跟谁打。
  只不过,范吉射的这一番言外之意,在场的众人也都没有听得出来。
  只听赵鞅是继续言道:
  “中行大夫能够有如此仁义之心,本是为一件好事。但是……邯郸毕竟是为叛乱,我想……中行大人也不可能对此坐视不理吧?”
  晋侯午听得赵鞅所言,便亦是立刻点头道:
  “嗯,赵卿所言也不无道理。中行卿,邯郸之事终要有所了结,不知卿如今是有何高见?”
  中行寅只得回道:
  “还请君上放心,臣定会命籍秦伺机而动,尽快平靖邯郸之乱!”
  晋侯午笑道:
  “善!中行卿既如此说,那寡人也将拭目以待了。”
  早朝过后,中行寅和范吉射立刻是回到中行氏的府邸。
  中行寅又叫来了高强,并是给籍秦送去了一封书信。此信却并非是让籍秦加急攻打邯郸,而是让籍秦直接联系邯郸,并且令其做好准备,静候绛城这边的动静,以便于日后能够见机行事。
  随后,中行寅又是与高强问道:
  “高强,绛城这边,准备得如何了?”
  高强回道:
  “城内的私兵已经备下,但最好能寻一个由头引其出来!赵鞅……似乎也是有所察觉,府邸内外都一直是戒备森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86页  当前第6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2/6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春秋不当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