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春秋不当王_分节阅读_第545节
小说作者:羲和晨昊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3:10
  “莫非……你是想劝我在你们对付齐师之时,要我这里先按兵不动?待到你们取得胜利过后,再反过来好对付我成邑吗?到那时,我又岂能还有翻身的机会?”
  “更何况,你们又何以见得就能够打败齐师?鲁小而齐劲,尔等纵是力战,也不见得是齐国的对手!”
  范蠡听罢,却是慢悠悠的回道:
  “大人此言,虽是有理,但其不明之处却是有三。”
  “其一,隳三都之举,乃为国策。且季氏与叔孙氏都已堕去城邑,如今只剩成邑,定是对此事不死不休。昔日鲁国之弱,在于三桓不能尊君而求同。而如今,三桓既已是用心一处,其势必不可挡!”
  范蠡的这一席话,不禁是令公敛阳迟疑了片刻,随即吩咐左右道:
  “来人,备盏!”
  随后,只见有人是当即端来了一案的吃喝,并奉上了清水果品。
  而范蠡这时也正好是说得有些口干舌燥,此刻也不与他客气,直接亦是牛饮而尽。
  范蠡用袖口抹了抹嘴,并是继续言道:
  “这其二嘛,大人恐怕还有所不知了!齐国此番,所派来的人马其实只有三万而已!大人以为,这区区三万人马,却又如何能够撼动得了鲁国?”
  公敛阳闻言,不免又是一惊,急忙问道:
  “哦?齐侯……当真只派了三万人马?”
  只因范蠡在这件事上也确是并未说谎,所以回得也是理直气壮:
  “三万人马,五百乘,千真万确!所以,大人以为我师却是有几分胜算?”
  公敛阳闻言,虽是依旧装出一副泰然自若的模样,但实际上范蠡却已是看出其脸上的一丝慌张来。
  这时,只听范蠡是继续言道:
  “而这其三,却是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所在!”
  “大人既是身为鲁臣,若是叛鲁而助齐,此为大不义也!正所谓‘兄弟阋于墙,不辱于外’,大人与鲁国之间,乃自家纷争。但若大人助齐,则无论成败,大人皆不能为天下人所容矣!”
  “故而,有此三害弊,不知大人又当如何自处呢?”
  公敛阳闻言,突然是一个起身!
  显然,他被范蠡的话术给说动了。
  他起身过后,却是突然发现有些失了态。为掩饰自己的内心,他不由是往身侧瞧去。
  随即,他一把将身边下人手中的水罐给拿了过来,并是亲自给范蠡斟满,随后又是一阵哈哈大笑,并吩咐道:
  “来人!备下酒席,本大人要给这位贵客……接风洗尘!”
  公敛阳的态度骤变,却是让范蠡的嘴角也流露出一丝笑意。
  范蠡也是很是识趣的将盏中清水又是一饮而尽,并是将盏奉还给了公敛阳。
  于是,二人便入得成邑的官邸,只见此时官邸内室,已经备上了筵席。
  而公敛阳之所以要宴请于他,也无非是为了能够从中套出更多的话来,即便他并不会全信。
  筵席小酌过后,公敛阳也是开门见山,直接言道:
  “我公敛处父,也非智浅之辈。我知先生之言,虽为说辞,却也是不无道理。”
  范蠡闻言,也知其意,便是不由笑道:
  “呵呵,大人能够明此事理,实乃鲁国之幸!其实,成邑究竟堕与不堕,此皆为鲁国之内事,也并非不可商议。”
  “只因郈邑和费邑,皆已是给我鲁国带来了大祸。所以无论是谁,都会对成邑是有所忌惮!”
  公敛阳听罢,却是不由叹息道:
  “所以……依照先生之意……待到你们解决了齐师之后,接下来,便该清算我成邑了吧?”
  范蠡听了,知道此事终究是公敛阳的一处心结,却也是回避不了的。所以,他索性是颇为淡然的坦言回道:
  “呵呵,大人其实不必忧虑。正所谓‘积善之家可必有余庆’!只要大人是秉义礼行事,那么大人还怕此事最终不能得以善了吗?”
  公敛阳闻言,却是冷哼了一声:
  “哼,此事……只怕是由不得人啊!纵是孔仲尼愿意,只怕那季氏和叔孙氏,也不肯轻易罢休吧!”
  范蠡只挥了挥手,并继续道:
  “呵呵,大人所言,虽是有理,但即便此事最终不能收场,大人也大可是一走了之便是。但是,倘若大人助了齐国,那大人可就不免是有不义之嫌了啊!”
  “大人并非愚蠢之辈,孰重孰轻,大人难道还掂量不出来吗?”
  公敛阳若有所思,过得许久,这才最终是点了点头:
  “呵呵,既然如此,那我就且作壁上观,待尔等与齐国决出了胜负,我再做定夺不迟!”
  筵席过后,范蠡被公敛阳直接是送至城门处后这才止住,公敛阳不无激动的执住了范蠡的手,并是言道:
  “先生此番回去,还请替在下多多美言几句。其实我公敛阳并无反意,只希望能够保全住鲁国和孟氏的城邑罢了。”
  “此番齐师略境,足见我成邑之重要,所以还请先生回去之后,能够与众人明言其中之利害,切勿因小失大,使我鲁国北境再无据点可守啊!”
  公敛阳借着酒劲,言辞倒是显得颇为恳切。
  只不过,到底有几句是真,几句是假,可能连他自己都已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了。


第七百一十六章 冉求见高张
  而范蠡,自也不会把他这些话当真,也只颇为恳切的回道:
  “请大人放心!范蠡定将大人的话悉数带到。”
  随后,公敛阳便命人是打开了城门,让范蠡的马车就此驶离……
  公敛阳等到范蠡一出城门,便也是立刻派了斥候,前去刺探齐师到底是来了多少人。
  随后,他又再一次登上了城楼,看着绝尘而去的马车,不由心道:
  “如果齐国当真是只派了三万人马,足见齐侯不重视于我啊!既如此……我公敛阳又何必替他卖命呢?”
  “哎……上天何其薄我!何其薄我!”
  公敛阳一边摇着头,一边想着自己接下来到底该如何应对。
  ……
  却说范蠡回到军营中复命,详细将自己和公敛阳的交谈转述了一遍。
  李然和孔丘听了过后,对视一眼,均是不由点了一下头。
  只见孔丘很是明显的松了口气:
  “呵呵,如此看来,这公敛阳在我们对付齐师之际,应该是不会再轻举妄动了!”
  而李然则是思索了一阵过后,是更进一步的分析言道:
  “眼下公敛阳这边也算是暂且安抚住了,接下来便可着手处理齐师了。”
  “如今齐师派来三万之众,来与我军对峙,显然其意图并非是要与我鲁国为难!”
  随后,李然便是又定计道:
  “且撤去成邑所有兵马,全军迎敌北上!齐师既然战意不佳,那便该由我们主动应敌才是!”
  李然的意思,乃是将成邑的包围悉数撤去,摆出一副要与齐师拼命的样子,并以如此的气势,给齐师来一招先声夺人!
  而另一方面,也算是履行了对于公敛阳的承诺。
  孔丘对此也是深以为然,便是立刻依计行事,传令于三军。
  而当三桓得知了此计划,得知如今眼前的敌人竟是变成了齐国。虽是心中都有所疑虑,却也只能是如此照做不误。
  当然,这其中,要属最为高兴的,却是莫过于孟孙何忌。
  他在得知此消息过后,便是偷偷命人给公敛阳捎去了书信,让他务必先行观望,切不可轻举妄动。
  而公敛阳在受到孟孙何忌的书信之后,也是翻来覆去的看了许久,在得知鲁师果然如约悉数撤走,也是不由心下大定。
  紧接着,公敛阳却又是稍稍一个沉咛,决定还是再写了一份书信去往齐国。
  正可谓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他一方面当然是想让齐国能够多派些人马前来,另一方面也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表明他们成邑如今是兵少粮寡,不敢轻动,只能专等齐国前来救援。
  当然,要说这公敛阳也确是鸡贼。
  他其实已笃定齐国是绝不会再前来增兵的。
  而他之所以如此做,也无非是为自己留下一条后路。
  一条能够日后即便自己失败了,也能够选择出奔齐国的后路。
  ……
  不多久,鲁师便与高张所率领的齐师开始了对峙,两军相距不过五十里,而前营更是相距不过十里。
  战事可谓是一触即发。
  孔丘于大营内是修书一封,以自己的弟子冉求作为使者,前往齐师大营,面见高张。
  冉求跟随孔丘多年,当年孔丘前往齐国后,入得高氏之门时,少时的冉求便也在其中。
  所以,高张也自是认得冉求。
  要说这个冉求,其实也是一个胸怀大才之人。
  当年季孙斯求贤,也曾问过孔丘此人如何。而孔丘当时的回答,冉求这个人,如果有一千室一百乘的家族,他是足以去当这个家族的家宰的!
  故而,季孙斯对此人,其实也一直都在暗中关注着。除了任用了子路担任家宰外,对冉求也一直是在那里关照有佳。
  话说冉求遵从师父之命,带着文书前往齐师大营,却被几个士兵以长矛给直接持住。
  只不过,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所以他们对于冉求也并没有什么非分之举。
  只听冉求是颇为淡然的言道:
  “在下冉求,家师乃为鲁国司寇,今特奉家师之命,前来请见高将军!”
  不多时,冉求在被搜身之后,也只发现其随身带着一筒书简外,便再无旁物。
  于是,就将其蒙面,并带入一处大帐内。
  掀开蒙布,但见营帐内部却是空无一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86页  当前第5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5/6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春秋不当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