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春秋不当王_分节阅读_第417节
小说作者:羲和晨昊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3:10
  范蠡如是说道。
  邓析闻言,却是又自顾自的坐了下来,并是与范蠡摆了摆手:
  “我若是就这么走了的话,驷歂定会迁怒于《竹刑》,若《竹刑》被废,那么析的这几十年来的心血也就付诸东流了。”
  范蠡瞪大眼睛。
  “大人……你……你难道是要以身殉法?”
  只见邓析甚是坚毅的缓缓点头,没错,他确实就是作得此想法。
  “昔者铸剑之人,每欲出得利刃,必要以身投炉。析死不足惜,我邓析既可作刑,又如何能够不以身作则?郑人若果真能以《竹刑》问罪于我,则郑国便无人能驳《竹刑》。若不能以《竹刑》论罪于我,我若蒙冤而死,则《竹刑》日后亦必深入人心。若能如此,那么这一切便都是值得的!我邓析不才,甘愿以身殉法!”
  范蠡连忙说道:
  “大人何不留着有用之身?行得如此于己无利之事,实属不该啊……”
  邓析伸出一只手,淡然道:
  “呵呵,邓析本就是郑人,为郑国身死,也是理所应当的。若是苟活于世,又将置《竹刑》于何地?少伯,你既非郑人,自然是无需作此考量的,还是赶紧带着你家小主速速离去吧!”
  端木赐在旁,此刻也实在是听不下去了,亦是从旁劝道:
  “司寇大人,在下不才,但家师曾有言:‘智者自知,仁者自爱’,大人既有自知之智,却为何不自爱?自戕自害之人,又如何能为君子之道?”
  邓析看了一眼端木赐,淡然笑道:
  “这位先生倒是面生,但是所言倒也是极有道理。近来听说郑邑之内有人是蓄意乱市,以至郑邑之内皆人心惶惶……恐怕便是你二人之所为吧?”
  “呵呵,好哇!如今郑邑之内可谓是惊涛瀚浪,而你们二人,虽是身处其中,犹弄潮耳!当真了得啊!”
  “只是,郑人何其有辜?我知二位虽亦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毕竟攸关芸芸众生,还望届时二位能够高抬贵手,莫要再殃及无辜才好啊。”
  范蠡一个拱手,并是无奈道:
  “郑人愚昧,皆以商贾为恶。却不知‘天生五材,民并用之’的道理,以至于如今祭氏一族与郑国早已离心离德。要说起来,如今的局面,本也是郑人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
  邓析听罢,不由又是一阵苦笑,并是叹息一口:
  “哎……少伯,郑人确是有负于祭氏,但祭氏毕竟亦是郑人。即便是就此离开郑邑,析还是希望祭氏能将郑国给安定下来才好,要不然,祭氏一族若就此背负背祖忘德的骂名,又是何必?”
  只听范蠡又是愤愤不平道:
  “如今大人身陷囹圄,那些国人不仅不替大人喊冤,在外反倒是个个都在那落井下石,嚷嚷着大人的不是,如今大人又何必要替他们这些人着想?”
  邓析又是一声叹息道:
  “民愚而不知乱,是治之失也!析也无能,不能使民智开化,此乃邓析的过错。国人无知,易为人所蛊惑,之前围堵祭氏,析便是痛心不已。但是,他们这般愚昧,析作为司寇,自亦是责无旁贷。”
  “少伯,析如今别无他求,只盼二位能念及众生之德,至于析之生死,已是无关紧要的了!”
  范蠡将目光望向了端木赐,端木赐则是回道:
  “大人所言可谓忠矣!家师常言:‘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之前赐尚不能解得其意,今日得遇邓公,才叫赐是顿开茅塞啊!”
  “邓公真可谓君子矣!”
  邓析又是痴痴一笑,并是自嘲道:
  “呵呵,我邓析又是何来的‘君子’?小兄弟实是过誉了。”
  而范蠡听着他二人如是说着,却依旧是不以为意。他似乎对于家国的情怀,其实并没有像他们这般的深切。
  这也难怪,毕竟他本是楚人,但如今的楚王却一直是容不下他们申(范)家的。这又如何能让他有所谓的这一份家国情怀呢?
  “哎……只是似这等的忠义,除却是将自己作茧自缚,于自己又有何益?”
  端木赐这时,反倒是与范蠡劝道:
  “少伯此言差矣,家师亦有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我等既以君子自居,又何必言利?”
  邓析听罢,不由是抚掌大笑:
  “小兄弟所言甚是!看来,尊师亦是胸怀沟壑之人呐!可惜析已无缘得见,可惜……可惜啊。”
  这时,邓析又转过身来,并是朝着范蠡一个躬身作揖:
  “少伯,如今唯有希望少伯能了却析的这一最后的诉求了!拜托了!”
  但见范蠡却还在犹豫不决,而这时候端木赐则是抢言说道:
  “明日赐便会知会家人,让他们开仓放盐,悉数平价售出!待我们出奔之后,剩下的囤积也都会平价卖与郑邑的民众。”
  “少伯兄,还请恕在下擅作主张!”
  范蠡见状,也只得是摇了摇头:
  “既如此,便还请大人放心,只是……明日大人当真不愿与我们一同离去?”
  邓析又是极为肯定的点头道:
  “吾心意已决。少伯,你们且自行离去便是!不必再牵挂于我。”
  范蠡见到邓析那一束投来的,甚是坚毅的目光。知道此事再也难以更改,便只得说道:
  “不知大人可还有什么话要在下带给子明先生的?”
  邓析闻言,不由是愣了许久,随后摇头道:
  “没了,似乎也已没了这个必要……”
  邓析似乎是有些心灰意冷了。
  其实他也知道,自己的话对李然而言,也并没有什么意义。
  毕竟,如今的郑国,已经成为了李然再也回不来的“家”。而他如今所说的话,都只会影响到李然的判断,让他关心则乱。
  所以邓析自然也就没什么好嘱托的了。
  范蠡听到这话,知道邓析心中所想,不免也是有些悲凉。
  “大人保重,今日一别,也不知道何时才能相见!”
  邓析挥了挥手。
  “你们也不可在此多留,还是快些走吧。”
  ……
  范蠡和端木赐便就此离开牢狱,一路上沉默不语,等到了快要分开之际,范蠡提醒道:
  “明日子时,务必及时赶到城外,外面自有商队接应。至于城中的这一局,一切便都仰仗子贡了!”
  端木赐拱手道:
  “还请少伯放心,此事在下已心中有数。”


第五百六十二章 夜出郑邑
  端木赐在和范蠡分开之后,便是回到了官驿。
  此刻,官驿外面已是围了不少民众。当然,他们的目标并不是他,而是那些住在官驿内的田氏商队。
  端木赐进入官驿,先是在暗中见了两人,随后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皋见到端木赐回来,便连忙就迎了上去:
  “主人!”
  端木赐本想跟皋明说详情,好让他有所准备。但他又转念一想,决定还是暂时先不告诉他,示意他可以暂且告退休息。
  而皋这时却不退反进,上前将端木赐的细软铺好,并是说道:
  “主人,今天官驿外面似乎也不太平,依小人之见,明日还是不要随意外出了吧?”
  “无事,他们现在恨的乃是齐人和鲁人,而我是卫人,他们并不会把我怎样。”
  皋叹息道:
  “话虽如此,但是郑邑如今实是太乱,一切还是要小心为妙。”
  端木赐闻言,不由是点了点头。在犹豫了一下过后,便还是开口道:
  “你也去准备一下吧,我们明日可能就要离开郑邑了!”
  皋咧闻言,不由是眼前一亮,并是咧嘴笑道:
  “太好了!不过小人本就是孑然一身,倒也无需多做准备。主人的行囊,还请主人勿怪,皋已是替主人准备妥当了,随时能走!”
  端木赐闻言,不由是一声失笑。并是举手朝着皋是点了点:
  “呵呵,你啊你,倒还真是个有眼力劲的。”
  ……
  次日清晨,范蠡这边刚想要再带着光儿出门,不料刚出得祭宅的大门,便是突然被人给拦了下来。
  “大人有命,你家小主今日不能再出得此门。”
  范蠡不由惊讶问道:
  “昨日尚可以出门,今日为何反倒不成了?”
  只听侍卫回道:
  “还请家宰勿怪,昨日晚上邑内起了一番骚乱,大人也是害怕祭府有失,所以特命我等来此看护,加强戒备。还望家宰大人莫要让我等为难。”
  范蠡无奈,只得是将光儿又暂且送了回去。光儿那双大眼睛瞪得大大的,虽是不明所以,但是倒也是没有多说什么。
  如此便是到得晌午,端木赐还是依照计划,先是让祭氏的商队从城外拉得一部分盐回了郑邑,并且是以平价售出。
  国人得知了这个消息,亦是立刻蜂拥而至。
  不过,由于端木赐这次所放出来的盐货并不是很多,所以大部分人其实并没有抢到。
  端木赐在这个时候一边放盐,一边又是散布流言,说田氏商队那边其实还屯有很多私盐,只不过是为了待价而沽罢了。
  而那些没有抢购到盐的国人们听得此消息,不由顿是大怒!
  于是,他们再一次冲击官驿,田氏的商队见这些人这一次是来势汹汹状,不得已只得是从官驿后门逃走。
  驷歂得闻此消息,也是惧怕会就此开罪于齐国,急忙调兵前往镇压。
  谁知,正当官家在这边疲于应付,端木赐又再一次于人群中散布谣言,言说阳虎已是带着大军抵近了郑邑,如此一来,民众更是恐慌。
  原本,像是这样的有关战事的流言,并不是这么容易传开的。但是,由于如今郑邑之内人心惶惶,国人聚众造反,而官兵又极力镇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86页  当前第4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7/6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春秋不当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