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春秋不当王_分节阅读_第369节
小说作者:羲和晨昊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3:10
  苌弘、李然、孔丘都跟在李耳身后,众人就此出了典藏室,但见一头青牛居然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在走廊悠闲的吃着旁边的杂草。
  要知道,这可是王宫内殿,能得这般特权,放任牲口进来,也足见李耳在这周室的影响力。
  李耳跳上青牛背上,侧身而坐,又面向李然等人:
  “老朽就此西去,以后恐不会再踏足中原。前路渺渺,就此别过!”
  李然上前一步,颇有不舍。
  “如今周室遭此之变,正是百废俱兴之时。更何况,典藏室也损失殆尽,父亲为何不愿留在周室主持大局?即便是无为,至少在此修书明典,亦无不可吧?”
  李耳闻言,却又是叹息一声:
  “天下之未来,在西而不在东,成周各邦再如何纷乱,也无非只是徒增内耗罢了。如今华夏西陲之境,前不久又崛起一邦,此邦幅员辽阔,极为强盛,大有东掠我华夏之意。如今,秦人正在汇合戎狄,准备共同抵御其入侵。而倘若秦国有失,则诸夏也皆将危在旦夕!”
  “所以此番为父西去,才是为父应去之地!此间之事,便交由吾儿自行裁断吧!……天道有常,纵是智者亦是无为啊……”
  李然听得此言,微微一怔,在心下一阵盘算起来。
  李耳所言的外邦强盛之国,究竟是何方神圣?或是波斯?或是月氏?又或许只是单纯的羌戎?
  但无论是何方神圣,有一点倒是毋庸置疑,就是无论如何,秦国只怕在未来相当的一段时间内,都将会疲于应付。或许,这也是为何秦国一直到两百多年后,才异军突起,一统天下的原因吧?
  “秦国如今所做的,乃是力保我华夏一脉不失,此方为大道!而我道纪出身华夏,自当是不能袖手旁观。老夫得去辅佐于秦。至于这东道之事,无主之时便亦是如此,如今已得其主,又能生出何种事端来?”
  “叔!你我虽是同僚,但我毕竟长你几岁,如今最后再问你一句,你可愿随老夫一同前往?”
  “多谢聃兄好意,苌弘以为还是不必了。毕竟,苌弘亦有自己的职守!”
  李耳甚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只是恐怕……哎,也罢,既如此,那老夫就此告辞了!”
  李耳言罢,便是骑着青牛径直离去。
  李然不舍,告别苌弘,一路又跟着李耳,而孔丘也一直是紧跟其后。


第四百九十八章 《道德经》传世
  李耳骑着青牛出了庄宫,李然和孔丘却是一直跟着。青牛一副闲情的走着,倒也不快,二人则是亦步亦趋的倒也能够跟上。
  医和这时出现在了众人面前,李耳看到他,不由淡然一笑。
  是的,自己女儿的心疾,终于是能有个着落了。
  “然儿,你二人便不必再跟着了!医和,你暂且留下,吾儿好似是有事特意来寻你的!”
  医和鞠身道:
  “诺!”
  李然依旧是不舍,要知道他后世的父亲早已逝世多年,而眼前的“父亲”相貌竟是与他后世的父亲是一模一样,所以,不由得想多看一眼便是一眼。
  “父亲,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请允许孩儿再送你一程吧!”
  李耳于是也不再劝他,宫门外的褚荡正感到百般无聊之际,看到李然出来,而且竟是跟着一个骑着青牛的老者,先是不由一愣,随后便迎上前去。
  李然却朝他摆了摆手,褚荡脚步放缓,挠了挠头,还是忍不住问道:
  “先生,上车吧?”
  “不了,我要先送送父亲大人!”
  褚荡闻言,不由是呆了一下。
  “原来是先生的令尊大人!是褚荡眼拙了!是褚荡眼拙了!见过老先生!俺褚荡给老先生磕头了!”
  褚荡当即匍匐在地。
  李耳看到褚荡这般率直,也是不由微微一笑:
  “呵呵,此子倒也天然,当真不错。”
  李耳没有多做停留,而是继续前行,褚荡则是护着李然。
  一行三人一直将李耳是送到了洛邑城门。
  行至洛水,孔丘先是注目看着远方的一抹雨后的红霞,又听得奔腾的水声,河水涛涛,奔流不息,不禁是感慨言道: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啊。”(奔逝而去的流水啊,真是昼夜不舍啊。)
  李耳闻言,长长的眉毛不由得动了一下,并是与之调侃道: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也!是故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李耳此言,其实就是与孔丘方才所言是针尖对麦芒。
  其大意是感慨这天下之事变幻无常,并不可能用一套法则去简言概括。更无有一套处事的法则是值得去偏执的。就像是这风雨一般,忽晴忽晦,时雨时风,于这世间,又哪有什么常法可言?
  孔丘闻言,倒也是已解其意,不由又是叹息道:
  “丘所虑者,乃是大道不行,仁义不存。由此天下战乱不止,邦国不安。故而感叹,人生短暂,若不能有寸功于世,岂不枉过一世?”
  孔丘看来还是想要劝说李耳留下,或者是起码不要就此对中原之乱象置之不理。
  李耳却还是摇了摇头: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o)籥(yue)乎?虚而不淈(gu),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啊。”
  (译:天地自有法则,世间万物不会有所偏废。这天地之间,难道不是一个大气囊吗?你不去动它,它就不会混乱。你越动他,他就会频繁的起起伏伏。这种东西就算再说多了也无用,不如就此守中吧。)
  孔丘和李然听了这些话,不由都是陷入了深思之中。
  李耳又指了指面前的洛水,并是言道:
  “吾常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谦下之德!天下最为柔弱的莫过于水,然坚强者未必能胜之!此可谓之不言之教、无为之益!”
  “老先生所言,令丘茅塞顿开。众人居于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李耳眯着眼睛笑了笑。
  “呵呵,孺子倒是可教!也罢,老夫有五千言,为老夫平生之感悟。你心中之疑虑,待看过之后,或许也能有所体悟!如今,此书就收于典藏室内,尔可自去观之。”
  孔丘诚惶诚恐道:
  “丘恐怕是受之有愧……”
  “老夫本亦不欲留之,毕竟此举亦是有违于天道自然。然则,存与不存亦是皆有其定数,故而老夫肆意而为,留此五千言以为绝笔。若得后世之人窥之,亦为大善。”
  随后,李耳又望向了李然:
  “吾儿这些年来,确是受苦了。然则人各有志,或是入世,或是出世,此皆人之所欲。吾儿亦要好自为之,莫要白白枉费了性命。”
  李然恭恭敬敬的跪拜在地:
  “孩儿在此恭送!”
  李耳随后便是骑着青牛启程,并是放声高歌起来:
  “苍天浑浑兮如圆盖,陆地经纬兮似棋盘;世人碌碌兮黑白分,荣辱相争兮互往来……”
  就这样,李耳沿着洛水的上游方向是飘然而去,而李然和孔丘也是再次在其身后叩首拜别。
  李耳的吟唱声渐行渐远,一老者骑着青牛,仅随一小童,也逐渐是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之中。
  李然不知不觉间,眼睛竟然是有点模糊起来。
  ……
  一众回到了城内。
  李然将孔丘也是带到了住所,而医和却早已是在门口等候。观从早就告诉了医和,说李然想要让他看一看夫人和小主的病情。
  不过,现在祭乐还尚在途中,所以医和只得是暂且住下。
  李然让观从把他从楚国带出来的典藏稍是归纳了一下,以作为对周室典藏的一个补充。
  至于鲁侯稠的事情,李然也想要等到孙武回来后再做计较。
  孔丘则是趁着这个闲暇,时常去找苌弘请教乐律、乐理。
  而苌弘和孔丘也可谓是一见如故,还引孔丘在周王室的祭礼之上观乐。
  这一切,无不是让孔丘感叹不已,亦是从中获益匪浅。
  这天,孔丘从苌弘处回来,正巧遇到自己的弟子仲由。他是专门赶过来报信的,孔丘于是便将他引荐给了李然认识。
  “先生,此乃丘在鲁国收的一位弟子,名叫仲由,字子路,少丘九岁,性情刚直,好勇尚武。”
  “子路,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子明先生了!”
  仲由不过二十出头,身材魁梧,一脸英气。李然曾想起孔子弟子三千,有十哲七十二贤,而这个子路,便是十哲之一。
  李然扶住准备行礼的仲由。
  “不必多礼,仲尼,这两日我们可能就要出发了,你也赶紧收拾一下吧!”
  孔丘闻言,满脸的喜色。
  “如此鲁侯有救了!”
  孔丘和仲由去收拾行囊,仲由问道:
  “尊师见到李老先生了?”
  孔丘点了点头:
  “嗯,见到了!”
  “却不知李老先生是何等的模样?”
  “哎……鸟,吾知其飞;鱼,吾知其游;兽,我知其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
  李耳之于孔丘一生,可谓影响巨大。
  也不知待日后孔丘年逾古稀之时,待其率众弟子周游列国之后,再回想今日之言,又究竟会是何等的感受来?
  ……


第四百九十九章 医和也无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86页  当前第3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9/6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春秋不当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