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春秋不当王_分节阅读_第236节
小说作者:羲和晨昊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3:10
  当初在关于如何使诸国使君交出前线作战指挥权时,申无宇便曾出面解析过李然所献之计,而李然当时也注意到了此人。
  至于伍奢,那也不可谓不熟。
  身为伍举之子,李然当然不可能没听说过。
  只是,李然倒是没想到,他们俩居然会专程来拜访自己。
  “奢贸然前来,多有打搅,还望先生勿怪。”
  伍奢先行见礼,语气平和,态度诚恳。
  “岂敢岂敢,不知二位前来,是有何要事?”
  李然也不废话,拱手作揖后,便示意两人入内坐下。
  三人坐定,伍奢与申无宇又相视一眼,最终申无宇是朝着李然拱手道:
  “明公,今日大王意欲犒赏三军,我二人以为不妥。想我楚国偏鄙,国力只怕是难以为继。如今正值兵年,倘若如此而拖累民众,我楚未免是将有倾颓之危啊……”
  “明公既身为楚王的贵客,今日在筵席上却不曾言语,想来其中必有缘故,无宇特来请教。”
  今日之事,其实对于李然而言,本就没什么好说的。
  他也本并不需要对任何人有个交代。
  可对于像伍奢和申无宇这样的敏锐之人,楚王此举的危害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打了胜仗,自然要有所封赏,可这犒赏的方式和数目,却还有待斟酌。
  若每次都如楚王今次这般豪横,楚国又能有多少家底经得起他这样挥霍?
  李然即为智者,又如何会看不透这一些?
  可是,李然却并未在今日筵席上提醒楚王,这种不作为的行径,其实也并不符合李然一贯的人设。
  更何况,楚国如今数次对外的用兵,其中皆有李然参与。所以,这时候李然选择不说话,在他二人看来,便难免是有了故意要坑害楚国的意思。
  “呵呵,我当是何事,原来是为罪我而来啊?如此看来,二位倒亦是有心之人呐。只不过,此事然以为,不宜操之过急。如今大王正在兴头上,此时多说,并无益处。”
  “二位既能看到这些,那便足以说明二位亦是有识之人。既如此,便当知这‘劝谏’之难啊?更何况,如今需劝谏的对象,乃是这一国之君?”
  “许不闻,夫龙之为大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若有人忤逆之则必杀人。人主即为龙,故而亦有逆鳞,因此,人主之逆鳞,还是少碰为妙啊。呵呵,少碰为妙啊!”
  李然的回答可谓十分透彻,同时也算是给他们提个醒。
  你们这时候,最好还是不要去惹怒楚王。
  “可是……我等既食君之禄,便自当以楚国大计为要!”
  “而今大王不惜民力,挥霍无度,日后势必殃及国民,故而我等又如何能够视之不见?”
  申无宇表现得很倔强,在他看来,这件事必须要跟楚王说清楚,至少应当尽到他当臣子的本分。
  这话其实没错。
  他的这个思想,也值得称赞。
  可惜,他有一点没想明白。
  “大夫若是一意犯颜直谏,到头来恐遭罪的仍是大夫。届时,大夫又该如何为国尽忠呢?”
  “大夫若当真为楚国计,忍一时风平浪静,待得此事之后,再作计较不迟啊?”
  楚人的刚烈,李然是清楚的。
  所以他并不打算阻止申无宇去劝谏,而只是劝他可以晚一些再去。
  毕竟这时候去劝谏楚王,无异于触其逆鳞。
  到头来,只能是楚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伍奢此时亦是闻声点头道:
  “先生所言极是。”
  “大王崇武好战,乃是能开疆拓土的一代雄主。”
  “可若是……”
  话至此处,伍奢很识趣的没有继续说下去。
  申无宇在旁闻声点头,脸上也满是忧虑之色。
  这时,李然看着两人道:
  “二位今日前来,当不止是为了此事吧?”
  他话音落下,伍奢与申无宇再度相视了一眼。
  伍奢朝着李然拱手道:
  “明公智计无双,又与寡君交好,故而我二人还请明公能够出言劝谏大王,早日班师。”
  原来,这两人是来请李然出面劝楚王班师回郢都的。
  “大王亲征,大军驻扎乾溪已有十余日,而今前线战事既已大胜,人心思归,这五万大军自是没有必要再继续驻留于此。”
  “而且……”
  话到此处,伍奢忽的停住了。
  申无宇接过话头,眉宇间满是担忧之色的道:
  “而且大王崇武好战,亲征至此,若不回还,必当再掀战事。若我楚兵连祸结,人心不稳,恐生变故啊!”
  “届时,因外战而致内乱,国将不国啊!”
  申无宇的刚烈,就体现在他什么话都敢说。
  这种话也就是在此地,倘若是在其他地方,他这脑袋掉十次都绰绰有余。
  但他的话,却并未说错。
  楚王好战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自他即位以来,楚国的战事几乎就没有停止过,虽说都赢了,可是连年征战对于楚国国力的消耗都可谓是肉眼可见。
  申无宇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只不过,这种担忧显然不能当着楚王的面说。
  而如今唯一能够当着楚王的面劝谏楚王的,也唯有李然了。
  所以,今日伍奢与申无宇之所以要一道前来,为的便是想让李然能够劝住楚王,尽快消弭战事,给楚国百姓一个得以喘息的机会。
  “其实……不瞒二位,早在章华台时,然便已是劝过了,劝楚王大可不必如此兴师动众。”
  “只不过,想必二位也都看见了,最终楚王还是决议亲率大军来了乾溪。”
  李然双手一摊,表示很无奈。
  接着,他微叹一声道:
  “如今楚王亲征至此,又忽闻前方大胜,虽说君臣同乐,然这份功劳之中,却终究是少了楚王自己亲力亲为的这一角儿。”
  “而楚王若真愿意即刻班师,只怕今日在筵席上便应该早已下得昭令了,又何须李然去劝?”
  “所以,今日二位所求,恐怕要落空了。”
  李然他太清楚楚王的为人了。
  别看今天楚王又是大摆筵席,又是犒赏三军的。
  可实际上,此刻楚王心里却指不定是有多憋屈。
  即位一年多,楚国对外三战三捷,却始终都没有他自己的身影。
  今次好不容易找了个借口带兵亲征,没想到刚到乾溪,伍举就立刻打赢了。
  这却让他楚王的面子往哪搁呢?
  寡人裤子都脱了,就这?
  这是组团来观光旅游的吗?
  这能忍?
  当然不行
  而他之所以会选择驻扎在乾溪,不就是因为看准了这一块地方乃是一处四战之地吗?
  很明显,楚王要的,就是这“守株待兔”的效果。
  只要他能在乾溪待着,那么战功就迟早会有人给他送上门。


第三百零五章 犯颜直谏的申无宇
  史上穷兵黩武的君主不在少数,但其目的却大都各有不同。
  就好像汉武帝穷兵黩武乃是因为匈奴当年实在欺人太甚,明成祖穷兵黩武乃是因为他想掩盖自己杀侄篡位的事实。
  而这楚王熊围,他之所以要穷兵黩武,原因却只有一个——时不我待。
  似他这样一个一辈子只心心念念想要以一己之力把楚国重新带回巅峰的人来说,能够重振楚国,让整个天下都臣服于楚国,就是他的人生终极的目标。
  但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什么样的君王,又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穷兵黩武”对于其治下百姓而言,那都将会是一场灾难。
  乾溪,五万楚军驻扎于此。
  楚王既然已经来了,那压根就没有要再回去的意思,即便是他自己也再回不去自己千辛万苦造出来的章华台。
  而当一众跟随其而来的卿大夫们还沉浸在前方大捷的喜悦中,只除了少数几个人以外,却没人发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就在前线传来捷报后的第五日,楚王又突然宣布了一个令他们都感到猝不及防而又“极为振奋”的消息。
  乾溪是个好地方,比起如今的楚国郢都而言,此地四通八达,乃是日后征战四方、乃至灭吴的关键所在!
  于是,楚王决定要迁都乾溪,并在乾溪再修筑一处行台,名为“乾溪台”。
  诏令从楚王的大营之中传出,偌大的乾溪又再度沸腾。
  楚国的这些个卿大夫们自是对楚王的这个决定趋之若鹜,纷纷表示附和。
  毕竟,楚王若不大兴土木,他们又去哪儿投机倒把,钻空腐败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86页  当前第2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6/6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春秋不当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