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春秋不当王_分节阅读_第44节
小说作者:羲和晨昊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3:10
  话音落下,鲁侯长揖而礼,面容恭敬,无比端正。
  李然急忙将之扶住,喟然道:
  “君侯何须如此大礼,然受之有愧啊……”
  “不过然虽不能在常伴君侯身边,却如今也可以给君侯一些建议。”
  将鲁侯扶起身后,话到此处,又见四下无人,两人便就着宫殿台阶并肩而坐。
  就如当时在祭氏别院中的场景一样。
  “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鲁侯急忙拱手,示意请教。
  只听李然娓娓言道:
  “而今君侯初掌大权,所行之政又皆是为民,因此定会引得贵胄们的不满。虽有叔孙大夫相辅,然君上切莫小瞧了天下士子与这些贵胄的能耐。这些人一旦不满,结成朋党,那便是一股巨大的力量,便是三桓也未必就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
  “故此君侯还须分而治之。但凡不涉原则之事,可以有所松弛。遇事轻重缓急须得明辨。抓大放小,小事化了,切不可刚愎自用,咄咄逼人。而若是有人蓄意挑唆,为非作歹,则务必要做到雷霆手段,绝不可手软!”
  “且一旦君上如此因人而异的施政,这些权贵之间的联盟便会因为得利不公正待遇而自身产生分歧。其联盟亦可不攻自破,君侯再行施政便会轻松许多。”
  鲁侯的国政利于庶民,自是对士族与贵族有所不利,他们反对的声音即便是隔着十万八千里,鲁侯想必也能听得到。
  李然教他如此作为,为的便是既不让他失了士人与卿大夫之心,又能施展国政,赢得庶民之心,可谓是一举两得。
  “先生所谋确实精妙!寡人受教了。”
  谁知李然的话却还未说完。只听他继续道:
  “勤政爱民这些话,然便无需多言了,想必君上而今已经明白要如何成为一个贤德明君。但然所担心的,仍然是三桓。”
  “三桓?先生的意思是……”
  鲁侯有些不解,毕竟现在三桓鼎立,公室之权终于是得以回归正统。
  现在的鲁国较之以往,已然是有了极大的改变。虽说三桓仍旧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可确实已经无法在鲁国呼风唤雨了。
  他不明白的是李然为何还要担心,难道是担心叔孙豹与孟孙羯?
  “三位上卿,名义上仅代表了卿大夫一级,但那都只是表象。君侯如今虽有了实权,但底下具体办事执行的人却依旧是要靠着他们的。而他们行事定是以氏族利益为先,国家利益次之。现如今还好,叔孙大夫与孟孙大夫都已名义上支持君侯,可万一有朝一日他们若是阳奉阴违起来,君侯又该当如何?”
  “故此鲁之朝堂需要新鲜血液,新的人才,然的建议是君侯可广开言路,制定举才之策,取才纳新,设立乡校,教化礼乐,为天下士子及有才之士提供晋升之路,也为朝堂增添不一样的气象,从而得以焕然一新。”
  新的时代新的气象,鲁侯需要的不仅仅是权力,他还需要属于自己的班底,这样才能大展拳脚。
  历朝历代,各国各侯,皆是如此。
  李然不能也不愿在鲁国朝堂为官,但并不代表他不能为鲁国的学子及有才之士提供一条道路,未来的鲁国需要的是更多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绝非他李然一个人。
  听到此处,鲁侯一时心潮澎湃,对李然之建议更是感激不尽,当即再无多言,只对着李然再行大礼。
  所谓君臣之谊,大抵不过如此了吧。


第四十七章 真相大白
  二人谈毕,李然便自台阶起身,又朝着鲁侯最后行了个稽首礼,便往宫外退去。
  鲁侯看着渐行渐远的李然,原本不舍的心情在此刻转变成感激,而这种感激又激励着他对未来的鲁国充满了希望。
  李然并非鲁国人,但却因为兄长的关系,因为“朋友”二字,而对鲁国可谓是鞠躬尽瘁,为自己能够重掌君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然虽说自嘲是一个阴险可耻之人,可在鲁侯眼中,李然才是那个真正品节高尚之人,比之叔孙豹,比之羊舌肸,乃至是郑国的子产,皆是犹有过之而无不及。
  毕竟,一个向往光明而置身黑暗的人,远比守身如玉,要难的多。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知其白,守其黑”了吧。
  得友如此,君复何求。
  所以,鲁侯此时亦是暗下决心,即便不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鲁国,只是为了报答李然的这一份赤诚,他也要肩负起中兴鲁国的这个重任!
  坚毅果决的眼神在他的双眸之中晃动,下一瞬,转过头,乃是恢弘雄壮的楚宫。
  ……
  “季氏下一步的动作会是什么?”
  面对而今越发明朗的朝局,季孙宿一直卧床不起,反倒成为了叔孙豹所担忧之处,季氏如此的安静,太诡异了,一点也不像以往的季氏。
  李然却很是安然,只正色道:
  “不必担忧,如今有孟氏在朝堂上与我们遥相呼应,季氏短时间内也翻不起什么大浪。季孙宿遭此一劫,想必也已不复雄心,唯独需要我们担心的,乃是他的这个孙子——季孙意如。”
  “此人颇有城府,善忍能断,年纪轻轻便有其祖父之象,不可不防。”
  “趁此人尚未在朝中立足,大夫还需想方设法尽量压住此人。”
  李然不知为何,反而是有些隐隐担忧起季孙意如来。此人是李然自穿越以来,碰到的第一个对手。按说此人,论资历,论能力,论城府都与他祖父相去甚远。
  但此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便是什么事都真的敢干,而且往往是不计代价。这种性格,虽然碰到更狠的人,总是会一挫再挫。但一旦这样的人干成了一件事,那对于他的对手而言,便是毁灭性的。
  更何况,季孙意如往后的日子还很长,他还有极大的成长空间。这不由得是让李然有些担忧,而这种担忧,又是不无道理的。
  毕竟这种事,在历史上可谓是不胜枚举。古今中外,多少王侯将相,都是输着输着就赢了,而赢的一方,却往往又会是最终走向了失败的那一个。
  “嗯,老夫知道了。”
  当然,叔孙豹此时并不能清晰的领会到这一点,因为毕竟没有足够的历史经验供给他参考。
  他不可能了解刘邦和项羽,更不可能对拿破仑,英法百年战争这样的有任何的了解。
  所以,他只简单的应了一句便算罢了。
  “对了,你自己准备作何打算?君侯可有给你安排官职?依老夫愚见,你李子明呀,莫说大夫,便是给个卿位那也……”
  “大夫。”
  叔孙豹话未说完,李然的声音便将其打断了。
  “然不可在鲁国为官,这一点,大夫应该比君侯更明白。”
  “这……唉……老夫如何不知这一点,可你……哎,也罢。既然你心意已决,我也就不再劝你。不过子明啊,老夫今日也许下一言,日后无论子明你有何要求,但凡开口,豹必然无有不应!”
  对于李然的大恩,叔孙豹自然是需要铭记于心的。
  一年前的曲阜是何模样,而今的曲阜是何模样,叔孙豹不得不感叹于李然的智谋卓越,这样的人无法为自己所用,无法为鲁国所用,实在是有些可惜。
  但这也是他无法改变的事,因为他知道李然这么决定,也是为了鲁侯,也是为了整个鲁国考虑。
  “主公,方才属下收到家里来的信札一封。骤可能需要出城一趟。”
  这时,孙骤进门拜道,说是要出趟城。原来,是他们乐安孙氏来了人,眼下正在城外等他。
  李然点头道:
  “嗯,无事,一切小心。”
  待得孙骤走后,叔孙豹见得此人方才又想起了孙武来,这才问道:
  “算算日子,那小子也应该快回来了。此人这次率领莒邾两国大军,直将季氏打得是溃不成军,也算得是大功一件。若不是得此人帮忙,此次要季氏这般大放血,怕也是不易呀。”
  说着说着,叔孙豹捋着自己的短须,脸上满是十分欣赏孙武的表情。
  鲁国的将军他都见过,可是没有一人能比得上孙武的,如此的战将,世所罕见!
  “孙武之能,绝不在然之下,此番不过是小试牛刀罢了。”
  “日后若是有机会,他的才能定将会引得天下瞩目。待他回来后,大夫定要好生招待一番啊。”
  李然的想法是,如果孙武愿意的话,那便让他留在鲁侯身边,一来可以帮助他实现抱负,二来也能保证鲁国未来之事可一路顺遂,为鲁国中兴而出一份力。
  “是是是,孙武今次可谓立下大功,他若愿意入仕,老夫定可保他将官之位!”
  暗地里,他与李然都知道孙武乃是帮助他们的。可是明面上,此番孙武率军攻打季氏,那实质上也就是在攻打鲁国。
  关于这一件事,虽说眼下知道的人并不多。但终究纸是包不住火的,倘若真有人拿出来说事,却也是一桩麻烦事。
  所以孙武要想在鲁国为官,叔孙豹自是要为他作保才行。
  好在春秋时期,这种朝秦暮楚的行为,对于人才而言,也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恰恰相反,还很是一种优势。比如所谓的“楚才晋用”之典故,说的便是这种情况。
  但这件事,终究还是要看孙武自己的意愿了。
  ……
  “主公,那人已经出城。”
  季氏家宅,季孙意如的书房之中。
  一名武士拜单膝跪在季孙意如面前,季孙宿坐在案几前,此时脸上满是肃冷之色。
  “务必一击即中,万不可留下任何把柄!”
  季孙意如立在一旁,杀意腾腾的说道。
  “诺!”
  武士应声当即退去。
  “孙儿可调查清楚了?那人当真就是此番率领莒,邾两国掠我季氏城池之人?”
  这段时间,季氏宗族内务,季孙宿都已交给了季孙意如,听闻他要刺杀李然身边的护卫,当即询问道。
  季孙意如当即点头言道:
  “孙儿已经调查过了,莒邾两边都是同样的消息,率领两军攻我们城邑的正是这个乐安孙氏的歹人。这个孙骤之前乃是叔孙豹的门客,后来被选作李然的护卫,此次李然前往晋国时便一直没了消息,若不是此人,还能有谁?”
  “李然整日躲在叔孙豹的家宅之中,我们无从下手、但这个孙骤,今日必须得死!”
  “十多座城邑,就这样拱手送了人,此仇不共戴天。不杀此人,孙儿难咽这一口气啊!”
  杀不了李然,便逮着他身边的护卫下手,季孙意如对李然的恨意已经无需多言。
  “嗯,也罢。但切记谨慎,不可再给叔孙氏留下任何把柄。而今我季氏已是孤掌难鸣,万万不可再生事端。”
  季孙宿话音落下,便显得已是有些支不起身了。起身意欲离去,但好几次都没能站起来,还是季孙意如扶着他,这才得以颤颤巍巍的直了身子。
  一脸老态的季孙宿看着房间外逐渐飘洒的秋雨,忍不住叹道:
  “时不我待,老啦……老啦……”
  看着季孙宿佝偻的身影,季孙意如脸上的阴沉之色更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86页  当前第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6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春秋不当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