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635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2:34
  高务观对于兰州的地理地位评价非常高,认为兰州是“天下之要冲”。
  对于这一点,苏泽也是深感赞同。
  从西安往西,经过宝鸡、天水、定西就能抵达兰州,这是西部地区非常热闹的一条商路,至今都非常的繁盛。
  郭朴就是抱着这个想法,所以才准备将军队撤往兰州的。
  高务观在信中说,兰州是四个门户。
  首先是西域门户,从兰州往西北走就是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是通过西域的重要通道,之所以叫做走廊,是因为在这条狭窄的通道南侧是祁连山,北侧龙首山等山脉天然留出了这条道路,想要经过西域就需要通过河西走廊。
  汉武帝在河西设置了武威、张掖等郡县,控制住了河西走廊,也就控制住了进入西域的通道,从而获得了操纵西域的影响力。
  如今武威、张掖等郡县逐步荒漠化,在河西走廊边上的兰州成了商贸繁华的大城市,也就成了河西走廊的门户。
  第二个门户是青藏高原的门户。
  自古以来入藏通道有两个。
  一个是西边的四川地区,从这里进出藏地的地形比较陡峭,会有比较强烈的高原反应。
  另外一个就是兰州这边的,通过西宁走汉藏古道进入藏地,当年在唐王朝时期,吐蕃强大多次进攻大唐,就是从兰州方向开展的。
  现在藏地使者要和中原取得联系,也都要从兰州这边走,所以日后如果要继续影响藏地,也需要控制兰州。
  第三个就是关中门户了,这自然不必多说,兰州从唐代中后期开始就是守卫关中的军事重镇。
  第四个是草原门户,黄河从兰州市区边上流过,往东北方向就是河套地区,这里同样也是进入草原的重要通道。
  高务观在信中写明,如果占领兰州,那东南就可以和草原上的五原城取得联系,运输武器补给到五原城了。
  西域,藏地,在苏泽心中,这都是必须要控制的地区,兰州在苏泽心中的重要性确实高。
  苏泽将这两封信交给了陆军部,让林良珺评估一下第七旅的战斗力,结合高务观打探到的情报,确定要不要攻打兰州。
  陆军部的回复也很快,其实陆军部也早就想要对兰州下手了。
  不过内阁那边倒是有不同的意见。
  肃王在兰州兴办工商,是大明为数不多的开明王爷。
  徐渭认为兰州并不是那种吸食民脂民膏的昏庸宗王,反而一直在明廷都放弃了西域地区的情况下,靠着自身的威望在维持着中原在西域的影响力。
  徐渭认为可以派遣正在湖广的第二旅团长朱华烨前往兰州,劝降肃王。
  朱华烨是当年凤阳首义朱聪浸的儿子。
  朱聪浸原来是陕西的宗师,因为上书嘉靖,请求皇帝解除宗师的禁锢,允许活不下去的宗师不要再领禄米,而是让他们自由生活而被流放凤阳。
  后来苏泽攻打凤阳的时候,朱聪浸这位明廷宗亲在凤阳起义开门迎接王师,后来被苏泽任命为凤阳巡抚。
  朱聪浸在凤阳巡抚任上竟然还真的做的不错,因为办事秉公执法,还得到多次嘉奖。
  后来东南官制改革后,朱聪浸又调任南京知府,负责京畿治安,也干的非常不错。
  现在吏部已经决定推举他做贵州总督,全面负责贵州的军政民政工作,朱聪浸也是如今东南官员体系中职位最高的大明宗室了。
  而他的儿子朱华烨当年生擒景王,也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升任了第二旅的团长。
  苏泽也觉得徐渭的建议不错,可以先让朱华烨去和肃王谈判,如果肃王愿意无条件投降,那日后也可以在其他地方补偿一下肃王,毕竟守卫西域这些年,肃王一脉和云南黔国公沐家一样,都是有贡献的。
  在湖广的朱华烨接到命令,立刻脱下军装北上,马不停蹄的赶往兰州。


第645章 宫廷开支
  新年将至,李成梁却没有任何过年的好心情。
  今年连休丢了河南和陕西,扶持朝鲜国主战争失败,加上币制改革的失败,这一连串事件极大的打击了李成梁的威信。
  虽然解散了御史和都察院,但是李成梁依然能够感觉到文官眼中的情绪。
  京师的情况正在逐渐发生变化。
  对于此,李成梁无可奈何。
  自从上一次献策失败后,山蒿先得了病,已经很少再向李成梁出谋划策了。
  剩余的作战参谋们吵成了一团,至今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案。
  今天李成梁又接到了兰州肃王的来信,请求朝廷出兵增援兰州。
  李成梁同样犹豫了。
  为将帅者,很多时候不过是取舍二字。
  兰州距离京师很远,虽然很有价值,但是调入兰州的军队,在日后的战争中就指望不上了。
  你不可能指望这支军队还能够跨越大半个国家,来参加京畿地区的战争。
  而兰州能够给京师明廷带来的好处也极为有限,如果从成本和收益看,这笔账是亏到不能再亏了。
  不过施政也不能只看这些,明廷军队的节节败退,造成了军心民心的极大动摇,如果不能有一场战斗在平定民心,那也是会大大动摇李成梁执政的合法性的。
  所以思前想后,李成梁决定派遣刚刚前往山西的戴百路率领麾下的军队前往兰州。
  处理完了兰州的事情,李成梁又头疼起另外一件事情。
  看到宫廷内送来的账单,李成梁又觉得非常头疼。
  其实从嘉靖年开始,朝臣和宫廷关于开支的争吵就没有停下来过。
  到底宫廷要花费多少钱呢?
  李成梁年轻的时候,就特别不理解,为什么那些文官为了皇帝的开支争吵不休,明明这天下都是大明皇帝的,皇帝用点钱怎么了?
  这些文官天天各种想办法不让皇帝花钱,还削减了皇帝赏给自己这些边境武将的赏赐,那时候李成梁就对于限制皇帝用钱的文官没有任何的好感。
  可是等到自己执政的时候,李成梁才发现,维持一个皇室实在是太贵了!
  要知道,如今紫禁城里的这个皇室,可能是大明历史上最孱弱的皇室,也是大明历史上服侍人数最好的皇室。
  嘉靖西狩的影响,让很多太监宫女都乘机出宫,还有一些和陈洪一样死在了外面,所以等到嘉靖回銮的时候,宫人的商量远远不足。
  不过一个“好消息”是,需要伺候的主子也少了很多。
  嘉靖西狩和几次动荡,让本来就比较寒酸的嘉靖后宫几乎没了人,隆庆登基之后,虽然扩充了一些后宫,但是也没给名分,等到隆庆瘫痪后,都被现任李太后赶出了宫内。
  万历还没有成婚,也没有皇后和妃子。
  宫内的司礼监和东厂都被剥夺,高级太监的数量也是历史最低的。
  可就算是这样,维持这样的一個宫廷,每年需要的开支依然让李成梁非常头疼。
  单子上列的这些开支,可又好像是不得不花的。
  嘉靖驾崩,办葬礼就花了一大笔钱。
  嘉靖的陵寝在他执政的时候就开始修了,如今已经修的差不多了,但是要安葬嘉靖需要花钱,安葬之后按照传统还要建立宗庙也需要花钱,祭祀这些先皇也需要花钱。
  这么一来,这场葬礼花费已经到了几十万银元的数量级,这还是礼部用太上皇的礼仪而不是皇帝的礼仪办的葬礼。
  这其中还包含了清远伯李炜捐赠的银元,如果没有这笔捐赠,恐怕当时明廷财政就要破产。
  入冬以来,京师百姓很多都因为没有柴火烧活活冻死了,宫中也有冻死的太监宫女。
  所以这份报告中,李太后要求增加后宫的炭火供应,这又是一笔庞大的数字。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看到皇室送来的账单,李成梁就觉得头疼。
  正常的封建国家,一年的收入大概也就是两千万两的样子,而日常皇室开支占据其中的一到两成。
  这已经是一笔相当庞大的数字了,要知道封建时代收的都是农业税,农业税的特点就是征收过程极其不透明,而且水分极大,中间很多税收被官僚体系截留,要收这两千万两的税收,下面可能贪了几倍的数字。
  所以无论皇帝怎么号称轻徭薄赋,最后百姓的日子都会过不下去。
  可是一到两成只是理论上的正常开支,皇室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赏赐宗室外戚需要花钱,老皇帝驾崩要办葬礼,新皇帝登基要办大典,皇帝大婚需要花钱,皇帝吃喝拉撒都要花钱。
  遇到倒霉的时候,比如嘉靖遇到了宫内火灾,需要修建大殿,他本人又要修道需要修建各种道观。
  遇到这种时候,皇室开支不够用,自然就要惦记朝廷收的钱。
  封建时代,供养皇室的代价是极其巨大的,每一项都需要大量百姓的血肉。
  如今的明廷,通过学习东南的一系列改革,如今也不算是完全的传统封建国家了。
  至少在高拱和张居正的努力一下,一套征收商业税的体系搭建起来,两人还办了不少能够赚钱的公办工坊,让明廷确实宽裕了一些。
  可就算是如此,这两位帝国裱糊匠依然为皇室开支头疼不已,比如隆庆皇帝登基后非要办的那个鳌山灯会,给本来就不富裕的明廷一下子干了一百万两银子,高拱为了这件事几乎要暴怒了。
  李成梁只能咬牙批准了这些开支,但是李成梁还给皇太后回信,说明年需要对东南用兵,希望皇室能够带头缩减一些开支。
  明廷这边在算账,东南这边也在算账。
  相比之下,没有宗室和皇室负担的东南,财政上的压力要好很多。
  大都督府就是苏泽老丈人的私宅,而大都督府的开支则来自于苏泽早年出版书籍的版权费,甚至都不要东南的内阁花钱。
  而东南内阁对自己也非常的抠门,住的房子也不修葺。
  而且东南征收的商税为主,征收能力也远大于明廷,收入也是明廷的十倍。
  但是看着去年的开支,财政大臣方望海也非常头疼。


第646章 李如彘隐忍
  正在辽阳的李如松,正在接受手下的新年祝贺。
  相比于父亲在京师的劳心劳力,李如松在辽东的日子可要舒服多了。
  作为名副其实的辽东王,李如松的府邸非常豪华,除了辽东各军队的头领之外,女真各部也带着礼物和各种礼物来向李如松庆贺。
  李如彘也在庆贺的队伍之中。
  上一次李如彘被召到辽阳,虽然靠着礼物和恭敬的态度,打消了李如松对他的怀疑,建州女真暂时得到了李如松的重新信任。
  但是李如松也没有将李如彘放回部落,而是将他留在自己身边伺候自己。
  李如彘自然不敢有什么怨言,他的建州女真部落还没有准备好,目前还没到起兵的时候。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55页  当前第6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5/6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