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552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2:34
  孙耀立刻说道:“总督大人,其实我们可以和东南谈的。”
  “谈?”
  孙耀说道:“都说东南这一次是倾巢而出,那后勤补给肯定巨大,均州的一万五俘虏也是人,东南一向标榜自己爱民,肯定也要让他们吃饭,这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总督大人完全可以和东南谈判,要求他们放归我们在均州两个协的兵力,我军就撤出汉中。”
  听完了孙耀的话,郭朴立刻大喜,他意识到这确实是可以谈判的内容。
  汉中府从三国开始就是西南重镇,历经了很多次战火摧毁,又多次重建。
  如今汉中府城墙上不仅仅有火炮,周围还挖了堑壕,可以说是相当的难攻。
  郭朴如果提出主动撤出汉中,那对于东南新军来说绝对是好消息。
  孙耀看到郭朴被自己说服了,立刻说道:“末将愿意前往敌营,和东南贼谈判!”
  郭朴走下来,拉着孙耀的手说道:“将军若能成事,那对关中父老就是大功一件!回去之后我一定给君请功!”
  孙耀领命而去,立刻骑上马出汉中府,前往金州去和东南新军接触。
  孙耀觉得自己已经很快了,但是没想到熊况更快。
  熊况用金州城内明军的军服,乔装成金州败退的溃兵,炸开了子午谷的出口洋州城。
  洋州,是连接关中的子午道在汉中地区的出口,东南新军占领了洋州,就意味着切断了一条汉中关中的通道。
  而更加致命的是,东南新军占领了洋州之后,如果从子午道北上,就可以直接攻击西安了。
  这是孙耀这些关中的军头完全不能接受的事情。
  郭朴在陕西所练的新军,军官和士兵基本上都是关中人,在汉中打仗他们不在乎,但是东南新军要是打入关中,那他们就要着急了。
  不过幸运的地方是,子午道是三条关汉通道中最难走的一条,而且郭朴在出征汉中之前,也在子午道出口留下了防守的军队。
  孙耀这下子不敢继续耽误,东南进军的速度实在是太快,看来传言说的没错,东南是精锐尽出了。
  自己的陕军不能继续在汉中消耗了,必须要立刻退回关中建立防线。
  孙耀亮明了身份,找到了前线指挥官熊况。
  熊况听说明军的使者来了,立刻心领神会。
  他在攻占了安康之后,立刻进攻洋州,夺取子午道的入关通道,就是为了在战略上威慑陕军。
  果然和熊况想的一样,陕西明军守卫汉中的意识并不强烈,在自己的战略恐吓下很快就屈服了。
  对于孙耀开出来的条件,熊况自然是漫天要价。
  均州的两个协明军可以带走,但是武器装备必须留下来。
  汉中的明军撤走,补给都要留在汉中。
  孙耀听到熊况的条件,血压也有些高了。
  陕西本身就不富裕,关中这些粮食和武器是好不容易凑齐的,如今就要送给对方。
  但是形势比人强,现在熊况占了洋州,确实威胁到了关中安全。
  孙耀也知道包括自己这样的军官到普通士兵,都没有在汉中和东南新军决战的心思,这样的军队根本打不赢仗。
  一番讨价还价后,孙耀终于和熊况达成协议。
  均州的一万五千陕西明军,只撤走精华的八千人关中人,剩余的七千人留给东南整编。
  汉中府的城防和火炮都留在汉中,明军只带走轻步兵装备和粮食。
  双方都将这个协议带给各自的上级,很快都得到了批准。
  郭朴带领陕军北上,从褒斜道撤出汉中,返回关中地区。
  被俘的八千关中子弟,也被送到汉中府,由他们分批撤离。
  等到陕军撤出之后,东南新军就占领汉中地区。
  除此之外,郭朴还和东南新军达成了一项秘密约定。
  那就是东南新军不北上攻打关中,而陕军也不主动南下攻打汉中,双方秘密停战一年。
  虽然双方都知道,这种秘密条约根本没有任何效力,但也算是一次默契的合作。
  对于这次的密约,林德阳也是很高兴。
  苏泽制定的战略,本来就是先汉中再四川的,陕西本来就不是他的主攻方向。
  东南新军占领四川后,那明廷在西南的势力就剩下了云南和贵州,这两块地方就成了飞地,随时都是东南新军的盘中餐。
  等到那时候,苏泽准备腾出手处理西南夷的问题,那东南新军就能占领整个南方地区了。
  所以不攻打关中,本身也是苏泽战前的战略。
  十二月十五日,虎头蛇尾的汉中之战终于结束。
  东南新军占据了汉水流域的一系列城市,彻底控制了汉中地区。
  而陕军则基本上完好无损的撤回了关中,算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那么,谁受伤了呢?


第513章 大明1566年
  在接到了汉中失手的消息后,四川巡抚江东臣整个人都是麻的。
  蜀中汉中本来就是一体,当汉中丢失了之后,蜀中立刻就暴露在东南新军的打击下。
  汉中和蜀中之间虽然也有大山相隔,但是蜀中和汉中之间还是有山道相连。
  米仓山以东的米仓道,米仓山以西的金牛道。
  这两条道,翻过之后直接就进入蜀中平原。
  虽然米仓道和金牛道也比较艰险,金牛道有著名天险的剑门关,但是四川巡抚江东臣根本没指望手下的川兵能守住这两条道。
  而且丢了汉中,四川和陕西的联系也被切断,虽然还可以绕道甘肃向明廷传递消息,但是时效性也就大打折扣。
  明廷的支援也没有办法再运到四川,在战略上了,四川、云南和贵州,这三省已经被东南的势力切割开来。
  这对于四川自然是致命的,江东臣一面派人,绕道甘肃向明廷报告情况,一面组织军队,屯兵剑门关等要道,等待东南来攻。
  但是这一次,熊况没有继续冲。
  林德阳止住了想要继续南下的熊况,让他带着兵在汉中清剿周围的土匪和溃兵,维持汉中的秩序。
  熊况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服从了命令,开始带兵清剿汉中地区流窜的匪徒和溃兵。
  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四川巡抚江东臣不敢怠慢,依然要求士兵驻守在关隘过年,引得川中怨声载道。
  但是江东臣也没有办法,陕西明军不到半个月,就被熊况一路猪突猛进给打的溃不成军。
  陕军是要比川军精锐的,郭朴也远远要比江东臣知兵,结果依然被东南新军打的丢盔弃甲。
  江东臣自然只能严阵以待。
  四川这边不安宁,退回到关中的陕西总督郭朴日子也不好过。
  首先是河南总督陈以勤,四川巡抚江东臣,一齐弹劾他畏战,说他守卫汉中不力,直接将汉中丢给了东南。
  甚至还有御史,直接弹劾郭朴和东南勾结,是主动让出汉中,是两头下注,结交东南匪类。
  郭朴自然也是不惯着这些人,他不愧也是翰林出身,一道一道的奏疏寄往京师。
  他先是弹劾四川巡抚江东臣,不救援汉中,也不给汉中运送粮食。
  又弹劾河南总督陈以勤,在东南主力从湖北尽出的时候,河南却坐视东南的敌人攻打汉中,没有抓住战机收复湖广。
  郭朴的奏疏写的很清楚,湖广能这么快攻下汉中,是集结了整个东南的兵力。
  至少东南是抽光了湖广的兵力。
  在东南全力攻打汉中的时候,陈以勤却不敢立刻南下收复失地,在自己“拼死”拖住了东南新军“主力”的时候,陈以勤坐视战机失去。
  其实郭朴的奏章算是诡辩,东南新军在夺取汉中的时候不过用了半个月的时间,而且郭朴根本没有能拖住东南的军队。
  陈以勤原本看到东南大军出动,也想要南下湖广抢夺一些地盘。
  但是军队的动员和组织需要时间,陈以勤的军队刚刚动员集结完毕,开到湖南的省界的时候,汉中的战事已经结束了。
  这时候还谈什么战机呢?
  看到陕军在汉中,不到半个月就被击溃,陈以勤吓得连忙下令全军缩回了河南,不敢再南下一步。
  陈以勤听到了郭朴弹劾他的消息,自然也是勃然大怒。
  陈以勤又上奏章,弹劾陕西总督郭朴里通外贼,又把他在陕西逼着宗室“助捐”的事情拿出来,弹劾郭朴蔑视皇室,弹劾他大不敬的罪行。
  李春芳也是头大如麻。
  他虽然不懂军事,但是他也知道陈以勤说的是实情。
  军队的动员和组织是需要时间的。
  郭朴半个月就被击败了,陈以勤根本没有机会去收复湖广。
  但是京师的言官们不懂啊。
  在扩大了言官的权力之后,京师言官已经形成了一种风气,那就是以弹劾朝廷重臣为荣。
  在京师担任高官的重臣需要弹劾,但是这些在京师的重臣是关系到他们前途命运的,不能随便弹劾。
  那些在京师之外的重臣们,就成了御史的弹劾目标。
  河南总督陈以勤,就成了这一次言官的靶子。
  大量言官开始弹劾陈以勤,这些御史们在报纸上写文章骂陈以勤,到处演讲骂陈以勤,搞得陈以勤立刻成为京师的公敌。
  陆添寿从外面回来,已经快过年了,陆添寿给名义上的雇员们发了红包,马上就要过年了。
  自从沈一贯离开京师之后,陆添寿少了人聊天。
  新到任的《京师新报》总编王世贞是文坛宗师,他和陆添寿这个武人也没有多少的共同语言。
  不过要到过年了,陆添寿还是决定秘密拜访一下王世贞。
  毕竟他们两个人,算是东南在京师情报战线上最高的两个负责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55页  当前第5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2/6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