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526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2:34
  魏丰林笑着说道:“我已经退伍了!”
  “啊?”
  高务观有些疑惑,魏丰林的家世他是知道的,他是父亲高拱吸收军户中的优良子弟,家境是学员中比较普通的。
  这部分学员在后来的起义中也是最反对明廷的,如今也是最接受苏泽的新学说的进步军官,如今已经是东南军方的骨干中坚了。
  这一次返回老家,和父亲高拱谈起他当年在南京操办的新军,高拱也唏嘘的说自己是为东南培养了人才,为大都督苏泽做了嫁衣。
  而军中也是最重视资历的,东南的军队中,第一批自然是长宁卫这些最早就追随苏泽的乡党,这些人现在都是东南军方的高层。
  接下来就是上海缉私总团和福州水师学堂的,这部分军官算是苏泽一手带出来的,也是东南新军的中高层力量,也是军方的中坚。
  然后就轮到南京归正的新军了,他们虽然是高拱创办的学校培养的,但是接受的都是苏泽的新学,融入东南体系也是最快,这里面大部分人和李言恭这样,只要无功无过也能成为中层。
  而东南的军官待遇极好,正常退伍还能转入地方政务体系,但是魏丰林却穿着商人的衣服,这都让高务观非常费解。
  魏丰林看出了高务观的疑惑,他说道:
  “我已经退伍了,如今加入了东海贸易公司,担任公司后勤部门的负责人。”
  “东海贸易公司?”
  高务观在前往上海的路上,听到不少人提起这家公司,听说这家公司的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中心上市的第一天,就被抢购一空,如今不少富人都拿着钱,四处找门路想要入股这家公司。
  高务观本来对这些没什么兴趣,但是听到旧友竟然从军中退伍加入了一家公司,他还是有些不可思议。
  魏丰林说道:“我们东海贸易公司可是有陆军部和海军部的股份,我虽然是从军中离开了,但是做到事情还是和以前差不多,都是做的后勤工作。”
  高务观愣了一下,立刻明白了魏丰林的意思。
  看来这家东海贸易公司,果然和传闻的一样,就和五原城一样,是大都督府布置在朝鲜的暗子。
  高务观看着这些商船,还能看到刚刚用油漆遮盖的编号,这些运输船以前就是军用的!
  再看这些物资,这些袋子都是东南军方后勤部门使用的制式袋子,就连军方的标志都没有擦去。
  高务观对着魏丰林说道:“原来魏兄是有重要任务在身啊。”
  魏丰林咧开嘴露出笑容,原本他在海军部任职的好好的,突然接到了上面的命令让他退伍,魏丰林也是非常委屈和不理解的。
  后来知道了他加入东海贸易公司,是为了执行大都督府的特殊任务,而了解了自己的职责后,魏丰林又充满干劲的开始了新的工作。
  他最近的任务就是将东海贸易公司在东南筹集的物资,运输到济州岛上去,保障“公司”的后勤补给。
  所有人都知道投资东海贸易公司的回报是什么,这是一个人口庞大战略位置重要的藩属国,能够带来的利润可想而知。
  这也是东海贸易公司的股票,在认购之初就被抢购一空的原因。
  在这次股票狂热中,上一次认购铁路公债中最积极的两家,松江徐家和杭州府的于公子却保持了克制,只是象征性认购了一些股票意思了一下,没有参与抢夺东海贸易公司的股票。


第483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
  于二公子之所以没有认购股票,那自然是赚钱赚怕了。
  他铁路公债买的最多,现在铁路公债成了香饽饽,不少人都出钱向他收购铁路公债。
  这公债捏在手里,每半年都在咔咔的分红。
  于宗远只能将这些公债,按照政权中心的市场价格卖出去。
  而现在三年前铁路公债的年收益是3%,三年的收益就是本金的9%。
  火爆的公债市场,让公债直接转让的价格就是原价的1.04倍。
  也就是说,于宗远只不过持有了这些公债不到半年的时间,一下子就赚了购买总额4%的利润。
  别看只是4%了,于宗远付出的不过是一些资金,而这利润在他庞大的认购总数下,对普通人来说也是一笔天文数字。
  总而言之,于二公子又赚钱了,而且是毫无风险的大赚特赚。
  拿到这笔利润的时候,于二公子都麻了,他现在也没明白,这公债怎么就这么赚钱!
  而于二公子当年购买铁路公债的举动,也被各种小报称颂,甚至有人喊他“投资之王”。
  这下了于宗远更怕了,大都督苏泽也没有称王,自己就被叫做“投资之王”不是死定了?他连忙让报社撤稿,可是“投资之王”的名声已经传开了。
  于宗远捏着鼻子吃下利润,所以这一次庞新跃找到他认购股票,他是打死也不出钱了!
  而松江府徐家不认购的理由也是很简单。
  徐琨请教了老爹徐阶之后,对于东海贸易公司的性质已经摸清楚了。
  东海贸易公司,名为一家贸易公司,实际上就是东南殖拓朝鲜的军队。
  知道了这家公司的性质,一直在努力远离政治的徐家,自然不敢购买这家公司的股票了。
  徐琨很清楚自己的能力,也对自己的位置摆的很正。
  自家是前朝阁老的子孙,能够不被东南官府清算已经是万幸了,如果还要介入对外殖拓这种高度政治性的事件,那就是真的找死了。
  于家和徐家没有认购东海贸易公司的股票,但是股票价格依然一路狂飙,这一切都让庞新跃忧心忡忡。
  东南这边在进一步消化已经吞下的土地,同时开展安南和朝鲜两条战线的推进。
  京师,六月二十日。
  这些日子京师的天气越发热了,祥子也买了一顶草编的帽子,可即使这样大中午的时候也要找个阴凉的地方休息一阵子,有好几个同行都因为贪图中午的生意,被热得晕倒在了地上。
  他们没钱去医馆看病,只能硬撑着,甚至有人因此送了性命。
  祥子只能尽量早点出车,晚上天黑再拉一阵子,中午他就会来到这个茶歇的摊子,弄一碗浓茶喝着避暑。
  这段时间京师的氛围更紧张了。
  中书丞相张居正已经下达了政令,抽调九边的军队前往朝鲜,协助朝鲜国主“平叛”。
  这样一次军事调动,可不是简单的一道命令。
  整个北方的兵站和后勤系统都要动起来,朝廷又是海量的银子花了出去。
  在丢失了湖广,又丢了大同烈酒贸易,断了朝鲜对倭贸易的情况下,张居正明白现在的大明朝廷,随时可能破产。
  但是张居正也清楚,苏泽对大明朝廷用的就是放血战术。
  现在大明这头鹿已经被割开了血管,如果继续逃跑最后只能因为血流干而死。
  张居正必须要在大明的血流干之前,奋起反抗一下才有机会。
  因此这一次张居正可以说是倾尽了大明朝廷的全力,不仅仅将九边的旧军队进行了军改,都配备了新军的装备,还将大明朝廷户部所有结余都拿了出来,全力支持这场战争。
  而在动用了大明户部最后储备之后,张居正又开动朝廷这台抽水机,开始从民间、官办工坊抽取赋税,现在张居正也顾不得什么杀鸡取卵了,先过了这一关再说吧!
  提前征收的夏粮,官办工坊也在拖欠雇工薪水,但是工坊的加班却越来越多。
  就连祥子这样的绿包车夫,顺天府也在京师设立了绿包车专营局,要求所有在京师经营绿包车的车夫,都要拿到专营局的执照。
  这下子祥子头顶上除了车主之外,又多了一座大山。
  对此祥子这些车夫也是无可奈何,这可是顺天府的命令啊!
  这日子是越发的难过了。
  祥子坐着喝茶,盘算着今天还要拉几单生意才能回本,脸色更加愁苦起来。
  与此同时,京师城西的王恭厂。
  这里是京师最大的火药工厂,其位置正是京师内城的角落。
  王恭厂是皇家的兵工厂,又称火药局。是专门做火药的地方。正因为是兵工厂,又是做火药的工厂。所以明代把它安排在城内,而不把它布置在城外。
  又怕它万一爆炸影响皇宫的安全,才把它安排在城旮旯的地方,距皇宫大约有三公里。
  王恭厂的设置年代,可以追溯到永乐年间,也就是明成祖朱棣建造京师的时候。
  它隶属于工部的官办工坊,从高拱变法开始就是十三家官办工坊之一。
  王恭厂生产的火药是专门供给新军使用的,在张居正执政后又将周围的民居拆除了一些,将厂区又扩大了一倍。
  最近各地都在动兵,王恭厂的机器日夜开动,工人们从三班倒变成了两班倒,但是待遇还在不断的降低。
  一部分雇工被拖欠了薪水,甚至有的雇工被工头强行要求加班,累死在车间中。
  而由于工作强度的上升,加上待遇下降,王恭厂的生产安全也大为滑坡。
  这些日子,王恭厂不断发生各种事故,虽然没有造成重大的爆炸,但是小爆炸和火灾也不少,弄得整个王恭厂的雇工们也人心惶惶。
  如今颜钧正带着佟安,在秘密的聚集点给王恭厂的工人们讲课。
  讲完了如何进行罢工后,佟安对着颜钧说道:“颜师,大部分雇工已经准备好了,但是依然有一部分雇工说工头对他们不错,他们也在王恭厂养活了一家人,不想要参加我们的罢工。”
  颜钧看着佟安问道:“怎么,你最近心不在焉的,是有什么心事吗?”
  佟安点头说道:“老师,这些雇工不参与罢工,我也是能理解的,他们之中很多都是逃荒的农民,如果不能进入王恭厂做雇工早就饿死了,而且工头对他们也不错,不是那种压榨工人的车间,他们自然不愿意参加罢工。”
  颜钧说道:“那你是觉得我们发动罢工是不对了吗?”
  佟安摇头说道:“学生只是想不明白。”
  颜钧说道:“所以你还是要多读书,这本大都督所写的《道德和批判》,伱没有看吧?”
  佟安不好意思的说道:“老师,大都督这本书实在是太深了,我看不懂。”
  颜钧说道:“大都督的文章是越发的精妙了,这本书确实是太深了。”
  “我给你举个例子。”
  “地主你知道吧?”
  佟安点头。
  颜钧说道:“乡间的恶劣地主不少,强行抢夺别人的农田,这种地主自然是天怒人怨,这种恶劣的地主在东南的第一轮清丈土地中已经清理掉了。”
  “可地主,也不过是一个群体,这个群体中有坏人,当然也有好人。”
  佟安点头。
  “如果有这么一个地主,他从来不会倚仗权势在抢夺土地,平日里还会经常资助周围的穷人,那你会说这个地主不好吗?”
  佟安摇头。
  颜钧又说道:“等到了灾年,有的自耕农没有粮食了,这时候这个地主站出来,用正常价格收购自耕农手里的土地,这之后这个地主,还好心的将土地给这个自耕农耕种,只是按照市场价格来收取田租,你说这个地主是在剥削吗?”
  佟安愣住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55页  当前第5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6/6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