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441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2:34
  而冯保也不敢居功,依然在宫中低调做人,这一切都让皇帝很满意。
  今天看到这份从内阁递过来的奏章,冯保立刻停下了手中的朱笔。
  这份奏章就是山东巡抚韩楫的《请开矿税疏》。
  高拱不敢擅专,请求皇帝圣裁,其余内阁大臣也没有附属意见,这在隆庆朝的题本中是很少见的。
  高拱这个工作狂,几乎对所有的奏章都会作出批示,冯保能够协助隆庆处理这么多的奏章,都和这位勤劳的阁老离不开关系。
  但是看到这份请开矿税的奏疏,冯保的内心思考起来。
  从黄锦那边得到“真传”之后,冯保越来越学会站在皇帝的角度思考问题。
  这份奏疏递上去,内阁辅臣都没有签署意见,那皇帝肯定会询问自己的意见。
  那什么样的回答才会让皇帝满意呢?
  准奏,命令工部去探明银矿,让户部派遣矿监安排开矿?
  冯保摇头,如果真的开了矿税,言官闻到味道还会冲上来上奏,又会搅得皇帝不得安宁。
  大明的士大夫,对于加税是非常敏感的。
  就算是开矿,也等于是加征矿税,这不被喷才怪呢?
  这段时间皇帝已经被张居正张阁老被弹劾的事情闹的焦头烂额,如果再开矿税,那肯定要被言官冲麻了。
  而且这矿税入的是户部的库房,皇帝又没有好处,还增加了麻烦。
  冯保又翻开一本题本,这是工部所奏,给清远伯李炜老爹重修坟墓的额奏章,高拱长长的反对意见列在奏章后面。
  冯保捏了额头,内阁不肯出钱,清远伯又要闹起来,皇帝又不得安宁了。
  皇上也不容易啊,给老丈人拨款重修祖坟,连这点要求内阁大臣都要反对。
  这帮内阁大臣也太小气了!
  要不是内库没钱,皇帝也不用受这份罪!
  等等!
  冯保突然福至心灵,他立刻想到了能让皇帝满意的最好办法!
  想到这里,冯保立刻夹着两份奏章,急匆匆的向着隆庆皇帝的寝宫而去。
  隆庆皇帝最近的心情也不太好。
  宫里向户部要的香烛钱,虽然户部给了,但是高拱送上来一份长长的劝谏奏章。
  隆庆皇帝很不高兴,如今宫里的开支,还不如上皇在位时候的一半,而现在上皇回銮,吃穿用度也都是皇帝的标准的,这么看来自己已经非常节约了。
  父皇在位的时候,又是修建大工,又是修道,又是满世界搜罗龙涎香和珍宝,那些内阁大臣也没有说什么,怎么自己当皇帝,宫里用点香烛都要向户部讨饭?
  冯保带着两份奏章求见,隆庆帝的心情很是不好,但是冯保这时候求见肯定都是大事,等到冯保进来看到皇帝的脸色,头更加低了。
  “是通政司又送来什么紧要奏章了吗?”
  冯保低下头说道:“皇爷,您给清远伯一万两银子修祖坟的事情,被内阁否了。”
  隆庆的脸色更加难看了,自己给老丈人撑面子,让工部拨款给他修祖坟光宗耀祖,却又被内阁否了。
  隆庆皇帝脸色通红,但是他的性格软弱,生了一会儿闷气也就不说话了。
  冯保敏锐的捕捉到了皇帝的情绪,他又将山东巡抚韩楫的《请开矿税疏》送上去,对着皇帝说道:
  “皇爷,这是山东巡抚上的奏章,请求朝廷在山东开矿。”
  刚刚被扫了兴,皇帝的脾气也就上来了,他本来准备消极抵抗否了这份奏章,却听到冯保说道:
  “皇爷,仆臣以为,宫里用度不足,都是内库空虚所致的。”
  冯保看到皇帝没有说话,他继续说道:
  “上皇在位的时候,内库的银两都是足足的,遇到宫里操办大典仪,户部还要经常给内库钱。”
  “皇爷为了国事,将内库银两贴给户部,自己却没银子用了。”
  隆庆帝脸色阴晴不定,他刚继位的时候为了革除上皇时期的弊端,在文官忽悠下将内库交了出去。
  这才导致了宫里要增加香烛钱,都要向户部打报告要钱。
  虽然这些宫里的日常用度,户部不可能不给,但是每一次都会被高拱抓着狠狠教育一番。
  冯保确实说的没错,如果自己还有内库,别说给清远伯一万两修祖坟,就是给他十万两修祖坟,工部也没办法阻止。
  冯保继续说道:“皇爷,以仆臣之见,这矿是要开的,但是不能让户部和工部去开,而是应该让宫里人去开。”
  隆庆皇帝心动了。
  他明白了冯保的意思,就是让宫里派遣矿监,到山东主持开矿。
  既然是宫里的人去主持,那开矿后的收入自然都入了皇帝私人腰包。
  那以后自己花钱,内阁和外朝也就不能多说什么了。
  不过隆庆还是性格软,他迟疑了一下说道:“这么做,群臣不会反对吗?特别是内阁?”
  冯保看到皇帝心动了,继续加码说道:
  “天生地养的,都是上天赐予陛下的,‘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山东发现银矿,都是上天赐予陛下的,理应当由陛下开采。”
  “而各地矿监由宫内人担任,这也是惯例了,武宗皇帝派过,上皇也派过。”
  有了祖宗之法来撑腰,隆庆帝终于下了决心,他对着冯保说道:
  “取朱笔来,朕要向山东派遣矿监。”
  “这派遣的人选,就交给你了,一定要让稳重的人去,千万不能为祸地方。”
  冯保掩饰住狂喜的心情,立刻低头说道:“遵旨,陛下。”
  从皇帝寝宫出来,冯保终于体会到了权力的感觉。
  自己学习黄锦的方法,揣摩皇帝的意思,拿到了这份权力。
  宫里人都知道,选派矿监到地方上是肥差,皇帝将这个差事交给自己决定,冯保在宫里就有了地位。
  那些太监们就算是这次争不上这个位置,日后也要孝敬自己,努力正确下一次的机会。
  这就是权力吗?
  冯保加快脚步,他要立刻将这个消息散出去,让宫里人知道自己的本事!
  等到皇帝这份朱批奏章发还到了内阁,果然引起了文官的集体反对。
  高拱当场就要抱着奏章去面圣,痛斥向地方上派遣太监担任矿监的弊处。
  但是这一次皇帝已经被冯保教授了应对的说辞,隆庆用祖宗之法,拿出前几位皇帝派遣矿监和市舶司等镇守太监的惯例,死死的压住了内阁的反扑。
  高拱以前常用祖宗之法来压制皇帝,这次也终于体会到了祖宗之法的威力了。
  高拱败下阵来,内阁其他大臣也没人愿意顶撞皇帝,这件事就这样办成了。
  隆庆皇帝经此一役,终于品尝到了权力的滋味,他迫不及待的让冯保选出一名叫做焦叔的太监,派往山东担任矿监。
  这焦叔是冯保收的干儿子之一,不过皇帝并不在意,只要能完成收矿税的任务,谁去都是一样的。
  焦叔立刻得到了宫内所有太监的红眼,在宫里地位再高,都是要伺候人的。
  出宫担任矿监这样的肥差,那可是皇帝的使者,在地方上都是作威作福的。
  更不要说矿监这种肥差了。
  焦叔得到了这样的好差事,他连夜去拜见冯保。
  冯保看着焦叔说道:“此去山东,你知道要怎么办了吧?”
  “干爹,儿子明白,好好为陛下做事,在山东开矿。”
  冯保立刻说道:“开矿?你以为山东能开出什么矿来?那地方还有什么富矿给你开?”
  “啊?”
  “你不会你以为,你去了山东真的是收矿税的吧?”
  看着这个不成器的干儿子,冯保也体会到了教育后辈的快乐:
  “搞钱,你到地方的任务就是给陛下搞钱,如果开矿搞不到钱,干爹也保不住你。”
  “那要怎么办?干爹,求教教儿子!”
  冯保这才说道:“你到了地方,不要自己开矿,而是将矿包给地方上的豪强富户,让他们必须要交上一定数额的矿税来。”
  “接下来你知道要怎么做了吧?”
  “干爹英明!”


第406章 夸父号升天
  焦叔离开京师,马不停蹄的赶往山东。
  等到了山东之后,焦叔立刻按照冯保传授的经验,召集当地的富户开会,将这座还没有开采的银矿摊派出去,要求这些富户摊派上交“开采”的矿税。
  这些士绅地主自然是不干了,这矿还不知道在哪里呢,就要向他们收钱,谁都知道山东这地方就算是有银矿,也都是一些开采难度大,开采出来也不一定能回本。
  说白了,焦太监就是用矿税来盘剥本地富户的。
  这些人自然不肯答应。
  山东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举大省。
  在大明,南直隶、浙江、江西和福建这几个省,是科举卷王圣地,出的进士是最多的。
  但是山东这个地方,作为孔夫子的故乡,也是有悠久的官本位传统的。
  只不过山东的读书人比较务实,他们不卷竞争激烈的贡试和殿试,而是卷到举人就出来做官了。
  举人出来做官,大部分都和海瑞一样先担任县学教谕这种学政官员,然后考评优秀可以等着升迁到主簿县丞这样的级别上。
  如今大明就有山东县丞半天下的说法,就是因为山东读书人往往举人就出来做官,不求做大官,只求能够进入官府就行。
  山东没有江南太仓王氏那种一门几个进士的科举超级家族,但是几乎所有大一点的家族都有人出来做官。
  这些家族联合起来,开始串联弹劾焦太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55页  当前第4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1/6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