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435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2:34
  于宗远辞职之后,就来到了杭州城定居。
  他早年投资东南的钱,都被苏泽加倍返还了给他。
  于宗远也知道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子,可是手上这么一大笔钱,总有人找上门来。
  于二公子干回了老本行—天使投资人。
  也不知道是天生的运气好,还是于二公子真的有投资眼光。
  他首先在杭州投资了一家捕鲸公司,紧接着就是肥皂行业和鲸油行业的爆发增长。
  肥皂这种日用品需求是很大的,目前能够提供大量脂肪制造肥皂的只有鲸鱼了。
  鲸油灯走进了千家万户,每日都是要烧鲸油的,这也是细水长流的买卖。
  最后东南工坊开始使用钢铁齿轮之后,工匠们又发现了鲸油的润滑作用,这又让捕鲸公司大大赚了一笔钱。
  于二公子大赚一笔,分红拿的手软,有了钱,他反而又发愁了。
  原因是苏州府袁文才保险卷款跑路的案子。
  因为这个案子,东南都督府加强了对金融的管制。
  而对于东南已经出现的金融过热苗头,苏泽也亲自撰文批判“金融过热”。
  杭州最大的玩钱的,不就是自己吗?
  于宗远现在也已经三十多岁了,不再是以前那个铁憨憨了。
  他想到了戏文中很多开国功臣的下场,又想到了自己的大量财富,产生了“狡兔死走狗烹”的危机感。
  今天于宗远刚刚看完了一出有关刘邦的新戏,将的就是萧何为了让汉高祖刘邦放心,故意自污败坏自己名声的故事。
  于二公子福至心灵,想到了亏钱自污的办法!
  于二公子刚刚回到家,就有找投资的人登门拜访。
  来人是胡公公手底下的一名叫做林安的实验助手。
  林安也是当年在南平的时候,于二公子送到胡公公麾下的。
  胡公公在实验室制造火柴成功之后,颇具有生意头脑的林安,就以技术入股分红的建议,请求胡公公将火柴制造技术教给他。
  拿到了技术之后,林安就找到了于二公子,他惴惴不安的带着一份计划,准备向于二公子解释火柴将是多么赚钱的产业。
  可等到林安拜见了于宗远之后,讲了半天,从没有下厨升火的于宗远,根本意识不到火柴的便利性。
  于宗远看着林安说道:“你这个火柴厂,投资大吗?”


第401章 于二公子的风险投资(二)
  林安心里咯噔了一下,火柴这东西看起来简单,但是涉及的工艺很复杂,对雇工的要求也很高。
  林安已经绝望了,他老老实实的说道:“于公子,这火柴厂投资可大了,至少需要这个数字。”
  林安举起五根手指,他已经测算了很久了,只要节约一点,一开始不要搞太大的规模。
  配置火柴头可以自己来制备,只需要几个普通雇工来给火柴杆装药,火柴厂就可以开出来了。
  只要能够让于宗远看到了火柴的利润,那以后于宗远就能追加投资。
  想到这里,林安立刻竖起五根手指,他本来想要对于宗远说,只需要五百两银子就能开出来了。
  但是五百两银子已然是一笔巨款了,一名熟练的纺织工人,一年的薪水也不过十五两银子。
  林安给胡公公做实验助手,冒着实验室爆炸的风险,一年收入不过二十两银子。
  五百两银子,就是林安不吃不喝二十五年的收入。
  这也是为什么林安要找于宗远拉投资的原因。
  于宗远皱起眉头,什么?五千两银子?
  和捕鲸业的暴利相比,五千两银子,对于宗远来说并不是一笔很大的数字。
  不过他看向林安,当年就是他推荐林安给胡公公当实验助手的,他对于林安的能力也是很信任的,万一这火柴厂真的能赚钱呢?
  那岂不是和自己亏钱自污的想法背道而驰了?
  于宗远决定好好询问一下,这火柴厂的投资风险到底如何。
  于宗远咳嗽了一声说道:“林安,这笔钱对我来说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你和我说一说,这火柴厂赚钱的机会大不大?”
  林安本来信心满满,准备拍胸脯说“十成十”能成功。
  但是他看向于宗远,想到当年于宗远推荐他去胡公公手下的恩情,又患得患失起来。
  万一自己害的于公子亏钱了,那岂不是辜负了于公子的恩情和信任?
  林安咬了咬牙,决定还是实话实说。
  “于公子,这火柴是新事物,也不知道百姓能不能接受。”
  “除此之外,火柴厂需要很多药剂,很多药剂都是有一定危险的,有些药剂还很容易燃烧,火柴厂也是有一定风险的。”
  林安决定实话实说:“于公子,我只有三成把握。”
  林安其实有五成把握,但是他想到了于宗远的恩情,故意少说了两成把握。
  林安已经决定了,如果于公子不愿意投资,那他就去变卖家产,怎么也要将这火柴厂办起来。
  听到只有三成把握,于宗远却眼睛发出亮光。
  好呀!三成把握!
  于宗远立刻握着林安的手说道:“你这火柴厂!我投了!”
  林安目瞪口呆的看着于宗远,他想过被于宗远拒绝,也想过和于宗远讨价还价,却没有想过于宗远会这么爽快的答应下来。
  接着于宗远说道:“你随我去账房,这五千两银子府里也没有现银,让府内管事给你开个条子去杭州城内的钱庄支取好了。”
  “是。”林安抬起头,他惊恐的问道:“五千两?”
  “还嫌少?”
  “不不不,是太多了,于公子,我想说的是五百两。”
  才五百两?
  于二公子肯定不愿意亏这点小钱,五百两五百两的亏,这可要亏到什么时候!
  于二公子立刻说道:“你不是说配置这种药剂非常危险吗?”
  林安点点头。
  “那五百两怎么够?你肯定是想要节约成本偷工减料吧?”
  林安有一种被识破的感觉,羞愧的低下头。
  “这可不行!我前几天看报纸了,苏州一家纺织工坊就因为织机太多,又没有做好防火,导致工坊失火十几名雇工受伤。”
  “咱们要去城外办,还要自己买地,把工坊建设的大一点!”
  于宗远语重心长的说道:“生产安全无小事!我于某投资的工坊!绝对不能是血汗工坊!这五千两你拿着,一定要保证火柴厂的安全,一文钱都不能省!”
  林安听到这番话,简直要热烈盈眶了,什么叫做大善人!这才是于大善人!
  紧接着于宗远又说道:“规模一定要大,一步到位!不要扣扣索索的,人员也要多雇点!记住,我们不是血汗工坊!”
  于宗远站起来,来回踱步说道:
  “人员待遇要给足了,这工作有危险,那薪水一定要高!要不然怎么能让雇工们安心做事呢?”
  “另外你说了火柴厂有危险,那更是要做好人员的安全培训,要完成培训才能上岗,要不然我们不是草菅人命吗?”
  “还有,你说的这个火柴,包装一定要精美,不要担心钱的问题,要把品牌打出去!”
  听到于宗远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林安也懵了。
  他再一次为自己之前的想法感到羞愧,人家于公子才是做大事的人啊!
  而且于宗远这么一算,五千两银子确实也差不多。
  但是林安还是说道:“于公子,可万一亏了?”
  亏了?于宗远心中暗暗高兴,立刻说道:
  “做买卖,哪有稳赚的道理?只要是做生意就有亏钱的可能,亏了就亏了,下次再办就是了!”
  “若是总想着亏了怎么办,那什么事情都别办了!”
  林安这下子是心悦诚服了,他终于知道为什么于宗远能够在苏泽还是普通读书人的时候,就果断下注投资了,这位东南第一投资人,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光是这份气度,就要自己学习很久了。
  林安不再犹豫,在于宗远府上签了接受投资的契约,领到了五千两银子,果断开始在杭州城外建造火柴厂。
  结果自然是不用说了,林安的火柴厂建成之后,火柴这种方便的生火工具,一下子走入了千家万户。
  火柴风靡的时候,不少商人也看到了商机,开始投资建设火柴厂。
  他们跑到了林安的工坊去挖人,可由于于宗远给的待遇实在是太好,没有雇工愿意跳槽到其他的工坊。
  这些工坊不得已,只能自己招募人破解仿制火柴,这又给了林安的火柴厂垄断赚了一阵子钱。
  等到这些工坊好不容易仿制出来了火柴,有几家工坊为了节约成本,让雇工没日没夜的加班,也没有做好防火和安全措施,最后发生了火灾,因为有的工坊就是城内的小作坊,火情蔓延到了周围的民居。
  王锡爵这个杭州知府得到了消息,连忙带人检查了城内的火柴工坊。
  王锡爵勒令这些安全不达标的火柴工坊立刻关闭,城内民居附近的火柴工坊必须要搬到城外空旷的地方去开。
  这些工坊主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又被强行关停,自然更不甘心看着林安的工坊赚钱。
  他们联合向浙江巡抚衙门告状,认为是杭州知府王锡爵徇私舞弊林安的工坊,故意针对他们这些竞争对手。
  浙江巡抚衙门派人过来调查,王锡爵就带着这些工坊主,来到了林安的工坊视察。
  当看到宽敞的厂房,周密的防火措施,长期进行安全培训的雇工们,这些工坊主再也说不出话来。
  他们只能老老实实的将城内的小作坊搬迁出来,给雇工进行安全培训,提供更好的待遇。
  就这样,足足三个月的时间,林安的火柴厂都是唯一的火柴厂,他们的火柴从杭州卖向整个东南,甚至向明廷的京师地区倾销。
  这时候,于宗远让林安办大的好处又体现出来了,由于火柴工坊设计的时候就留了很多的厂区,于宗远又让林安多雇工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55页  当前第4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5/6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