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420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2:34
  他抬起头看着赵贞吉说道:“赵大人,你就是我来武昌的保障。”
  赵贞吉一惊,本来他以为朱华烨是年轻气盛的军官,还在埋怨为什么东南新军派了这么一个愣头青过来谈判。
  现在看根本不是这样,朱华烨是故意激怒景王的。
  果然,朱华烨说道:
  “投降明廷,景王尚且有活路,赵大人是必死无疑了。”
  “这座武昌城内,景王有退路,武昌的大小官员有退路,武昌的军头士兵有退路,唯独赵大人你没有退路。”
  “向我们东南无条件投降,是你唯一的活路。”
  赵贞吉露出阴冷的表情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就不怕我鱼死网破吗?”
  朱华烨却说道:“赵大人你不会的。”
  赵贞吉收起恐吓的表情,再次换上哀愁的表情问道:
  “请问朱营长,大都督要赵某去南京,会如何处置我?”
  朱华烨正色说道:“那就要看赵大人做过什么了,如果赵大人做过害民之事,那我东南法度森严,恐怕要去庭上走一遭。”
  “若是没有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按照旧明降官的待遇,会先在福州南禅寺改造,等改造完毕再由大都督府处断。”
  赵贞吉咬牙切齿的说道:“献武昌这么大的功劳,大都督竟然如此吝啬?那日后不是要寒了投诚志士的心?”
  朱华烨说道:
  “我在南京陆军学堂的时候,大都督曾经和我们讲过一堂课。”
  “大都督曾说,自古得天下者,切不可贪图捷径。”
  “无论是隋代北周,还是宋代后周,都是因为得国太易,没能清扫前朝余孽,导致国祚不昌。”
  “所以武昌若是无条件投降,我东南自然乐意接收,可若是有人想要挟城邀功,还想要通过投机混入我东南,那大都督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自武昌起,我东南只接受无条件投降!”
  听到朱华烨这么说,赵贞吉满脸绝望。
  他心机算尽,却没想到苏泽根本不吃他这一套。
  可正如朱华烨所说的,别人也许还有退路,献城是他唯一的活路。
  第二天,四月十七日,武昌城内的军队包围了景王府,控制了武昌各个官府衙门和城门武库。
  赵贞吉又下令打开东城的水闸,第三旅的先头部队驾驶快船进入武昌城。
  等到四月十九日,汉阳的张居正才得到消息。
  他急匆匆的集结军队,却看到武昌城上升起了第三旅的军旗。
  明晃晃的炮口对准城外,林德阳命令鸣炮示威。
  张居正只能继续退守汉阳。
  武昌易帜。
  明天后天请个假,不是断更,是明天后天一更,早上九点更。
  这本书写了半年,这里也不是肥鸟自夸,除了糖尿病住院那天一更,一直都是一天8000。
  出院后血糖也不是很稳定,这次中秋两天还是陪陪家人,休息下,整理下剧情。
  省流版:29,30号,每天一更4000字,上午九点更,国庆1号恢复两更。
  感谢大家支持,就不求票了。


第389章 天授乎?民予也
  对于张居正来说,好消息是东南新军进入武昌,他可以得偿所愿,继续留在湖广了。
  坏消息是,局势更加糜烂了。
  张居正不愿意离开湖广,就是不想和高拱冲突。
  不过高张二人的关系,倒不是徐学谟猜测的那样,是仅仅为了权力而争斗。
  两人都是要做事的人,高拱要搞新政,张居正也想要搞新政。
  可就算都是新政,两人的想法也是不同的。
  这段时间高拱和张居正的私人通信中,这种分歧是越来越大。
  说白了,两人不仅仅是权力之争,更是“道统”之争。
  高拱提出的口号,“师贼长技以制贼”,在明廷进行新务改革,从而图强对抗东南。
  大办工坊,建立新军,这些都是高拱的改革措施。
  但是张居正并不认同高拱的做法,他认为光靠学习技术,是无法让明廷追上东南的。
  张居正在给高拱的私人信件中指出,“东南本就有工商货殖之优势,朝廷效法东南兴办新务,能赶得上东南吗?”
  所以张居正认为,朝廷要进行新务运动,首先要做的不是学习新务,开办工坊,而是应该改革明廷的制度。
  张居正认为明廷全面落后,最重要的还是制度上的落后。
  这种分歧让张居正不愿意现在就返回京师,他知道自己一定会和高拱冲突,而如今京师的局势,吃亏的肯定是他。
  可没想到拖到现在,景王竟然献城投东南了!
  武昌落入敌手,湖广的局势立刻溃烂,现在自己是留在湖广走不了了。
  张居正一边向朝廷上书请罪,一边继续加强汉阳的防守。
  武昌陷落,对湖广的明军士气打击非常大。
  更生气的是荆州知府徐学谟,他继续上书弹劾张居正,说正是因为张居正“养寇自重”,“贻误战机”,这才导致景王投降的。
  而张居正也不客气,也罗列了徐学谟十二条罪行,上书弹劾他,请求朝廷罢免他荆州知府的职位。
  汉阳的两支明军闹的不可开交,徐学谟干脆不听张居正的命令,直接带领荆州乡兵返回了荆州。
  张居正因为丢了武昌颜面大失,而徐学谟毕竟也是朝廷委任的知府,他拿徐学谟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坐看着他离开汉阳。
  不过好在武昌和汉阳之间还有长江天险,而且东南新军也没有贸然进攻汉阳的意图。
  张居正只能继续征发民夫,在汉阳边上修建炮楼,又在汉阳设立炮厂,打造火炮,准备依托长江防御。
  张居正却没有任何的安全感,他和苏泽交手多次,知道东南的用兵风格。
  苏泽用兵,从来都是稳扎稳打,占领一个地方就会全力消化,而不是盲目扩大地盘。
  只要等到东南消化了武昌,接下来就是雷霆一样的攻势了。
  越是堂堂正正,越是无懈可击。
  张居正也内心苦涩,东南是造反,一切都是另起炉灶,完全可以推倒重来,没有任何利益纠葛。
  而自己这边则是束手束脚,各方势力都要平衡,遇到徐学谟这样的也不能掀桌子。
  莫名的,张居正对高拱新政的未来更悲观了。
  和张居正预料的一样,第三旅进了武昌城,立刻接管了城内的官署衙门,维持武昌城内的秩序。
  至于景王,他被士卒看押下,狼狈的登船前往南京。
  和景王同行的,是献城的赵贞吉,不过他没有被看押,但也和景王同乘一船前往南京。
  景王看到赵贞吉,不顾体面的破口大骂,甚至还向赵贞吉吐了口水。
  “狗贼!背信弃义的狗贼!”
  景王毕竟生长在皇室,骂人也没有多少新意。
  赵贞吉还是有些尴尬的,是他挑唆景王造反,最后又卖了他。
  经过这件事,赵贞吉知道自己的仕途和名声都已经完蛋了。
  日后史书中,自己肯定是要记入《佞臣传》了。
  赵贞吉只求能保住性命就好了,对于景王的唾骂,他也只是让开身子,押送景王的士卒立刻上前将他拉开。
  林德阳封存了景王府,搬进了武昌卫指挥所,他对着朱华烨说道:
  “好小子!这次你是劝降首功,表功的文书已经用快船送去大都督府了!大都督一定会重用你的!”
  朱华烨露出笑容,如今东南新军体系已经逐渐完备,立大功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了,升迁的要求也越来越多。
  但是东南新军的提拔和升迁,从来都是以功劳和个人能力为基准的,每一次功绩和考核成绩,都会计入到档案中,在晋升提拔的时候不仅仅要将所有人的履历都公布出来,不能服众的提拔还会被军法官调查。
  朱华烨有了劝降武昌的功劳,就给日后再晋升到高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只是那位硬骨头不肯出来做事,你去劝一劝?”
  朱华烨也露出为难的表情。
  林德阳说的硬骨头,就是被景王囚禁的,明廷前湖广巡抚游居敬。
  游居敬为官廉洁,执法严明,不徇私情,在湖广很得人心。
  而且游居敬还是福建南平人,和苏泽林德阳都是同乡。
  在来南京之前,徐渭就向苏泽推荐了游居敬,认为他是有能力有品行的明廷官员,在攻下武昌之后可以让他出来继续做官,就能更快安定武昌人心。
  苏泽亲自写了劝降信,让林德阳带来武昌。
  没想到林德阳从景王的监牢中解救了游居敬后,游居敬却根本不念同乡情谊,竟然对他破口大骂,然后开始绝食求死。
  林德阳这下子犯了难,游居敬已经五十五岁了,本来他就被景王囚禁了几个月了,现在绝食抗议,真的死了可就难交代了。
  朱华烨还是说道:“旅长,属下去试一试,至于能不能成,属下不敢保证。”
  林德阳立刻说道:“试试就行!就算游居敬不肯为我东南做官,也别让死在武昌。”
  朱华烨来到安置游居敬的地方,干瘦的老者躺在床上,任凭周围的人哭着劝说,他始终不肯吃任何东西。
  游居敬有三子,都没有科举的才能,游居敬怕他们在老家打着自己的旗号作恶,将他们都带在身边。
  林德阳就让他的家人劝说游居敬进食,可是他连家人的劝说都不理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55页  当前第4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0/6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