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370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2:34
  憋了半天,他对麾下两个将领说道:
  “只要坚定守住,就有办法!京师是不可能坐视天津陷落的!”
  梅承泰的话等于是废话,谁不知道只要守住天津就是大功劳一件,但是看到城下马车拉来的大炮,谁能保证一定能守住天津?
  不过两名指挥使还是立刻布置守城,京师到天津快马不过半天的路程,这会儿已经是申时(下午三点)了,只要拖到天黑守城方就更有优势了。
  天津城墙上也有几座炮台,此时炮手也正在调整炮口的角度,对准东南新军的阵地。
  苏泽骑着马,他的指挥部设在大军中央,第二旅和第三旅的炮兵集中投放在前阵,后排则是鸟铳手,侧翼是仓促组建的游骑兵,主要功能是在两侧侦查,防止明军的突袭。
  这是一个典型的枪炮方阵,十二磅的大炮通过马拉到了前线阵地上,炮兵正在调整炮口的位置,对准天津城的城门。
  比起城外东南新军的士气高涨,城内天津守军的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人数和装备优势都远不如东南新军,梅承泰除了固守待援也没有任何建设性的方略。
  随着大炮的轰鸣声响起,新式火炮巨大的威力之下,天津城的城门破了。
  “冲啊!”孙旺作为第二旅第五团第三连的代理连长,他身先士卒的带领连队的士兵,第一个冲进了天津城内。
  天津守军赖以坚守的城墙防线告破,城内的部队立刻没有了作战意志,纷纷举旗投降。
  等到天快要黑的时候,天津城已经被东南新军彻底控制,苏泽将指挥部移进天津城内。
  苏泽下令全军立刻休整,又命令在天津攻城战中没有出战的第一旅立刻控制天津码头,掌控北运河漕运。
  京师,登州传来的八百里加急终于进入了京师城中,东南新军舰队绕过渤海湾的消息在京师传开了。
  刚刚从内阁处理完前线军情的内阁首辅徐阶已经返回府中,如今内阁事务繁多,却只有两名内阁辅臣,工作量大大的增加,徐阁老多次上书请求皇帝增补内阁成员,但是迟迟得不到批准。
  而现在又是战时,内阁离不开人,徐阶和赵贞吉只能轮流值守内阁,这几日下来一向养生的徐阶都苍老了不少。
  “父亲!内阁急报!”
  自从朝廷停止重修三大殿工程之后,徐阶父子关系缓和了一些,徐璠重新搬回了徐府,平日也帮着徐阶处理一些政务。
  徐璠顾不得徐阶还没吃饭,将内阁送来的急报递给徐阶。
  这是两份军情,竟然一前一后进了京城。
  前者是登州水师侦查到东南水师进入渤海的情报,后者则是天津陷落的情报。
  看到这两份军情,徐阶的血压嗡的一下冲高了。
  “备车,我要进宫!”
  与此同时,同样的消息也送到了司礼监,秉笔太监看到这两个震惊的消息之后,也不敢丝毫的隐瞒,立刻将消息送到了嘉靖皇帝的面前。
  接到了这个消息之后,皇帝整个都惊了,就在这个时候陈洪前来报告:“皇爷,徐首辅夜阙宫门,请求陛见!”
  皇帝立刻说道:“召!让阁部重臣都进宫议事!快!”
  陈洪不敢怠慢,干脆直接派出锦衣卫和东厂去敲大臣们的门,而徐阶则已经来到了玉熙宫前。
  一见到皇帝,徐阶就跪下来请罪道:“臣无能!以致苏贼坐大。”
  皇帝挥挥手说道:“首辅不要多言,朕已经下罪己诏了,东南苏贼坐大,罪在朕躬,罪在袁党,徐爱卿,苏贼即将攻打京师,朝廷要如何应对。”
  徐阶非常果断的说道:“臣请陛下西狩。”
  这下子不仅仅嘉靖皇帝傻了,站在殿外旁听的黄锦和陈洪也都惊了。
  徐阶立刻说道:“苏贼满万不可敌,臣虽然不精兵事,但是以目前京师附近的兵力,根本挡不住叛军。”
  徐阶已经豁出去了,此时此刻他只能说实话了。
  但是皇帝还是有些犹豫。
  他已经丢了南京,丢了祖陵凤阳,若是再丢了京师,他这个皇帝以后怎么去见列祖列宗?
  若是离开京师,那就彻底失去了执政天下的威信了。
  看到皇帝还在犹豫,徐阶只能退一步说道:
  “苏贼尤擅长破城,苏贼从海上登陆到攻破天津只用了一日,京师要如何抵挡?”
  听到这里,皇帝还是不甘心的说道:“徐阁老,京师当真守不住?”
  徐阶点头说道:“苏贼不同于俺答,火器锋锐,九江南京城墙都能炸开,京师的城墙虽然高大,但是京师城墙太长,城内的京营加上禁卫不足五万,根本守不住这么长的城墙。”
  “贼军一旦进城,利用火器优势就能立刻击破京师守军,到时候陛下危矣!”
  而陈洪派去的锦衣卫和太监,已经将阁部重臣都召来皇宫。
  群臣在内阁次辅赵贞吉的带领下进入皇宫,赵贞吉进入玉熙宫的时候还摔了一跤,他连滚带爬的来到了皇帝面前,也顾不得礼仪说道:
  “陛下,天津陷落,臣请陛下西狩!”
  群臣也全部都跪下来,向皇帝请奏道:“臣请陛下西狩!”
  嘉靖皇帝只觉得脑袋嗡嗡的,长期服食丹药的副作用让他精神衰弱,这位平日里乾坤独断的皇帝,此时竟然六神无主起来。
  他看向群臣问道:“诸位爱卿以为,朕要去哪里?”
  徐阶立刻说道:“臣以为,去关中。”
  赵贞吉立刻站出来反对说道:“关中前年发生了地动,至今依然灾民遍地,朝廷去关中要如何抗贼?”
  徐阶立刻说道:“关中有大运河故道,虽然汴水有淤塞,但是依然能够从湖广、蜀中运粮入关中,湖广、蜀中有粮食,关中有人,可以训练士兵抗贼,而且关中距离九边不远,可以召唤九边剩余的精锐南下勤王。”
  可是此时皇帝已经被吓破了胆子,他向众臣问道:“关中安全吗?”
  徐阶立刻说道:“关中门户在开封,距离徐州不远,让九边精锐分一部分守卫关中门户,剩余的趁着苏贼主力不在,继续南下收复南直隶,那优势还在朝廷这边!”
  看出了皇帝的犹豫,尤其擅长揣摩皇帝心意的赵贞吉立刻说道:
  “陛下,臣以为关中凋敝,根本不是迁播之地,臣以为应该去巴蜀!”
  “蜀道艰难,又有长江之险,而且蜀中富庶,进可攻退可守,陛下只要在蜀中调度平叛就可以了。”
  这时候群臣开始议论纷纷,有说去太原的,有说去湖广的,还有说去九边的,争论不休。
  皇帝也被吵的六神无主,此时徐阶突然站起来说道:“陛下,无论如何,今晚都要出京!”
  “臣请陛下定国本,册立裕王为太子,留太子在京师监国,陛下则带领禁卫和京营精锐西狩!”
  皇帝也回过神来,既然向西是肯定要向西了,那就立刻召集军队好了,若是关中不安全,那就继续入蜀好了。
  想明白了这点,皇帝立刻说道:“速速召集京营精锐和京营护送朕出城,朕要西狩!”
  求票啊,都西狩了!


第348章 裕王从唐肃宗故事
  天津陷落的消息根本瞒不住,很快就在京师的达官贵人府中传开了。
  不仅仅是达官贵人,京师的百姓也很快得到了这个消息。
  皇帝紧急召集禁卫和京营精锐,大明朝的权贵们都在打点行李准备出城。
  老定国公去年就已经去世,现任定国公徐文壁是红盔将军,也就是护卫紫禁城的禁军统领。
  负责守卫紫禁城的禁军总共有五千人,因为头戴红盔而被称之为红盔甲士,相比京营算是精锐,在徐文壁一声号令之下迅速集结起来。
  成国公朱希忠是京师五军都督府都督,也就是名义上的京营统领,但实际上京营事务都已经被兵部把持,朱希忠大部分时候就是个负责帮着皇帝代祭的大祭司。
  不过现在到了危难时刻,成国公临危受命,他要从京营士兵中挑选出精锐护送皇帝出城西狩,成国公只能连夜骑马进入京营,从中挑选了一万人。
  仓皇之中,皇帝也顾不得宫廷中的各种宝物,但还是要坚持带上炼丹的丹炉和炼丹的各种材料,徐阶无奈只能找来一辆大马车,将丹炉捆在马车上。
  等到天快亮的时候,皇帝终于从紫禁城出来,徐阶赵贞吉等朝廷大员也坐着马车跟随,浩浩荡荡的队伍从京师西门而出,迅速向西而去。
  最后皇帝还是决定先按照徐阶的建议,先前往平阳再入潼关进入关中。
  若是关中不可守,皇帝再从关中入蜀也不迟。
  就在皇帝带着大臣和禁卫浩浩荡荡的离开京师的时候,立储的诏书送到裕王府。
  当裕王知道了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被立为太子,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夙愿之后,心情是非常的复杂。
  父皇跑了,还命令自己在京师监国,京营这点士兵能够守得住东南贼军吗?
  裕王连忙招来了高拱。
  高拱听完了局势,立刻对裕王说道:“殿下,京师守不住。”
  高拱经历过南京战争,自然对于东南新军的战斗力有最深刻的了解,他这么说裕王立刻绝望。
  “京师守不住,可是父皇命令我监国,这可要如何是好?”
  高拱冷静的说道:“京师是定然守不住的,殿下此时应该出城。”
  出城?
  裕王甚至觉得自己的师傅疯了。
  高拱冷静的说道:“殿下,京师的精锐都已经随着陛下西狩了,如今城内士气低落,根本守不住,死守京师,只是陛下要让殿下承担失陷京师的罪责罢了。”
  裕王像是被浇了一盆冷水,刚刚成为储君的那点欣喜之情荡然无存。
  他终于意识到了自己被立为储君,并不是父皇对自己的垂爱,而是被推出来背锅的。
  “那高师傅以为孤要如何做?”
  高拱非常坚定的说道:“殿下,臣以为应该立刻带上京师的金银财宝,前往宣化大同,招募宣大的骑兵!”
  “宣化卫和大同卫都还有精锐的九边骑兵,只有骑兵能够对抗苏贼的鸟铳手部队,只有掌控了这些精锐,殿下日后才有收复京师的可能性!”
  裕王还有些犹豫不决,就在这个时候,高拱再次说道:
  “殿下,可还记得唐肃宗故事啊?”
  说到了唐肃宗,裕王全身一震。
  当年安史之乱的时候,李隆基从长安仓皇出逃蜀中,在马嵬坡之变后,时任太子李亨在谋臣李泌的建议下,没有跟随李隆基去蜀中避难,而是北上去了朔方,最后在朔方军的拥立下,在灵武登基为帝。
  唐肃宗靠着西北边军的效忠,最终平定了安史之乱收复了长安洛阳。
  而唐肃宗等到了西北边军拥立之后,逃到蜀中的李隆基立刻退位,完成了皇位的更迭。
  高拱说到了唐肃宗的故事,立刻让裕王心头一震。
  是啊,如今京师守军不堪用,为什么不去九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55页  当前第3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0/6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