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334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2:34
  不符合大明朝律令的孝敬银子,各种潜规则的官府“分红”,全部都要吐出来才能离开。
  而前浙江布政使郑泌昌,因为下属检举揭发,在改稻为桑中大肆侵占百姓民田,还伙同豪强大族逼死很多不愿意改稻为桑的百姓。
  在浙江九县遭遇水灾的时候,还下达了不允许州县救灾的命令。
  大都督府立刻将郑泌昌抓捕下狱,等候审判定罪。
  谭纶本来就家资丰厚,他自己也不爱钱,所以在浙江的名声很好。
  只是清退了一些各级衙门都有的冰敬炭敬和火耗银子,谭纶就带着他的家产离开了浙江。
  相比之下,原本是穷苦翰林官的高翰文就没这么幸运了。
  翰林清苦,好不容易下来外任知府,高翰文还是被腐蚀了。
  杭州织造商人送的锦衣华服他收下了,下属送的往来银子也收下了,只是他胆子小,没有和郑泌昌做害民的事情。
  所以最后高翰文退了脏银,身无分文的离开了杭州。
  知道了高翰文的情况,谭纶直接邀请他和自己一同住。
  南京的房价物价也很高,高翰文虽然还有些清流的傲骨,但是也架不住自己兜里没钱,最后还是搬过去和谭纶合住了。
  福建。
  苏泽正带着林七叔一同查看山田中的红薯。
  经过几年的推广,红薯在福建已经官府广泛种植,只不过之前都是士绅地主悄悄在山里种。
  苏泽重申了开垦土地三年免税的规定,又要求要清丈土地,当地大户纷纷将这些红薯田报给了官府登记。
  不过苏泽另一条政令,又让这些大户高兴起来。
  红薯也可以作为粮食上缴官府,只不过红薯和麦子和稻米的上缴标准不一样,需要缴纳的重量更多一些,而且还需要上缴晒干的红薯干。
  不过已经很好了,红薯这东西对土壤地力没有太高的要求,山里也能种,产量又高,就算是按照官府的算法,那也能少交不少粮食呢。
  不仅仅是大户,一些有余力的百姓,也开始试图在山里种植红薯了。
  走了一段路,苏泽看到一片玉米田,他对身边的林七叔问道:“七叔,这是玉米田?”
  林七叔点头说道:“这是上次林百户从澳门商人那边搞的玉米种子,我种了几亩。”
  苏泽走过去,这玉米倒是和他穿越前见到的玉米不太一样。
  这玉米苗很矮,结的玉米棒子也很小,玉米棒子上还有空瘪的玉米粒,一副发育不良的样子。
  苏泽有些失望,林七叔倒是乐观:“这玉米好啊,没有虫害好打理,虽然现在产量不高,但是等育种几轮,肯定能成为和红薯一样的主粮。”
  也对,新物种刚引进的时候,往往会有好几年乃是十几年的虫害保护期,本地虫害还没有开始吃这种作物,原本的天敌还在南美洲呢。
  只要好好育种,玉米的品质肯定能好起来。
  林七叔掰开玉米说道:“虽然玉米不好吃,但是用来喂猪喂鸡鸭都是很好的,现在延平府和周围府县,有不少百姓专门种一些饲养家禽家畜。”
  苏泽很快又看到了一块奇怪的田地,这是一种高高的大叶子植物,如今叶子已经泛黄,让苏泽产生了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七叔公,这是?”
  “我也不确定这是什么作物,上次百户给的种子里,种出了这种东西,后来一看和大都督说的烟草差不多,我就留着种了一些。”
  “现在看应该就是大都督说的烟草了,看样子很快就能收割了。”
  疼,拔智齿太疼了,吃着止疼药写出来了。
  不断更,坚决不断更,晚上照常更新!


第318章 猪突猛进
  苏泽走进田里一看,这大叶的植物果然是烟叶。
  种植烟草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人必须要弯着身子,完整的将烟叶切下来。
  烟叶会分泌焦油,在秋老虎泛滥的南方地区收割烟叶,烟油和汗水混合在一起,几天都洗不掉。
  确定了是烟叶之后,苏泽对林七叔说道:
  “这一批烟叶收割了之后,种子要全部留下来,不可以泄露出去。”
  苏泽接着说道:“七叔,麻烦你培养几个弟子,让他们去大员岛指挥人种植烟草。”
  苏泽摘下一片烟叶,苏泽虽然不抽烟,但是他以前的导师是个老烟鬼,在学校考察的时候经常向烟农收购烟叶。
  这种烟叶需要在烤房中烤成黄色的烟叶,这才是香烟中的烟丝。
  苏泽可不准备将香烟卖到国内,他准备在大员岛上建造几座种植园,专门将这些烟叶出口到倭国和南洋地区。
  林七叔重重的点头,这烟叶田不大,只要控制住了种子就可以了。
  至于种植烟叶其实也没什么讲究的,主要就是这东西消耗土壤肥力,种完之后必须要增肥和翻耕才能种植下一轮。
  大员岛上的气候正适合种植烟叶,而且苏泽准备在远离城镇的地方开辟种植园,这样可以暂时垄断烟叶一段时间。
  想要完全垄断是不可能的,这东西原产南美洲,经过西班牙商人的不懈努力,已经开始在欧洲流行开了。
  在赚钱这件事上,西班牙人的底线可是相当低的。
  在发现这种上瘾的烟草之后,西班牙商人第一反应就是献给了他们的皇帝。
  林七叔这边还种植了番茄等一系列的南美洲植物,苏泽还是忍不住摘了一些又小又丑的番茄回去,番茄炒鸡蛋可是他八年都没尝过的美味了,这次回去他准备回去抄给方若兰尝尝,顺便肝一下【厨艺】技能。
  不过这次苏泽出来视察,倒是没有看起来那么轻松。
  由于这个时代拉胯的通讯能力,林良珺带领的军队离开福建攻入江西之后,军情传递的时间间隔就越来越长。
  苏泽现在手里收到的,还是五天之前的战报。
  要不要“顺手”搞出无线电?
  可是怎么才能学会“电子”技能呢?难不成要学着富兰克林放风筝吗?
  不行,那实在是太危险了!
  而且要制作无线电,还需要胶圈也就是橡胶,苏泽在港口搜寻了这么久,也没有找到橡胶树。
  算了,实在不行还是多建设驿站吧,等到什么时候发现橡胶树的种子,再想着点亮“电子”技能吧。
  电子应该是个技能吧,就连【火器制造】和【行政学】都算“生活”技能,没理由电子不是生活技能!
  苏泽胡思乱想着,拆开了手里的战报。
  林良珺进入江西之后,一路上进展非常顺利。
  江西的官军连飞龙军都剿不了,更不要说装备了鸟铳的福建新军了。
  林良珺的福建新军第二旅,是目前火器化程度最高的部队。
  林良珺写给苏泽的信上说,在刚刚进入江西的时候,他的第二旅只有一千人。
  这还是在福建扩兵了一次的结果。
  但是进入江西之后,第二旅急剧膨胀,迅速膨胀到了三千人。
  按照苏泽的军制,一个旅满编是五千人,不过现在还是草创的时候,每个旅只有一千人。
  但是每个旅的军官骨架都已经搭好了,所以只要能够迅速募兵,很快就能充实起来。
  林良珺给苏泽的信中,只有两件事,要粮草和要枪弹。
  苏泽已经将福建都能调集的粮食都送到江西了,但是面对急速膨胀的第二旅,苏泽依然十分的头疼。
  好在今年的秋粮已经开始征收了,只要再稳住一段时间,就能保证第二旅的补给了。
  只是不知道第二旅的士兵,能不能吃得惯红薯干和土豆泥了。
  至于枪和弹药,苏泽在南平建造的铁矿和铸币厂已经改造成了兵工厂。
  小尤公公返回了他在南平矿坑附近的铸币厂,已经开始着手改进枪管制造工艺了。
  只不过如今的冶炼技术还是不够,还需要通过锻打来除去枪管中的杂质,才能保证枪管在长期使用中不炸膛。
  不过经过小尤公公的改进,利用水力冲锤进行锻打预处理,再加上水力锤打的半机械化流程,如今整个工坊区每天能产二百杆鸟铳。
  而使用弹簧燧石的无火绳的击发枪,因为弹簧产量的制约,目前一天也只能生产二十把,主要配发给军队中的神枪手和突击手使用。
  除此之外,铅丸、药火、油纸等一系列的弹药配件,和标准化的军粮一起,都通过统一的渠道运往前线。
  看到林良珺又是要粮食要武器的军情公文,苏泽的血压又上来了,这家伙离了火药就不能打仗了?看看人家第三旅的俞咨皋多好,带着戚家军扎进了漳州府之后,很快就打出了战果,而且从没有向苏泽要过武器。
  张琏在历史上的农民军起义中,确实也属于比较拉的这一类。
  或者说他的运气实在是太差了。
  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上,张琏就是被戚家军剿灭的,甚至要比在这个世界更早被剿灭。
  在没有被苏泽改变的时间线上,戚继光在福建抗倭的时候,“顺手”就将张琏给灭了。
  张琏的大本营在粤闽之间的山上,在福建南部的战事失败之后,张琏就在山上结寨自保。
  但是这些山寨首尾相连,张琏手下又没有正经懂得打仗扎营的军事顾问,就被明军火烧连营,彻底将老巢烧了。
  起义军伤亡惨重,遂率余部由云霄河引航出海,联合海上武装力量,继续对抗明朝。以后又辗转南下,夺占三佛齐岛(今苏门答腊)称帝,占有旧港、柔佛、马六甲等地,垦殖为渔,称番舶长,当地漳州人和泉州人及海外华裔移民均依附于他。
  在这个被苏泽改变的历史时间线上,也发生了同样的结果。
  在观察到了张琏山寨的布置之后,俞咨皋不愧是将门虎子,他是俞大猷亲手教导起来的,熟读兵书。
  后来在苏泽麾下,又结合了苏泽的军事理论,发展出一套他自己的战法。
  俞咨皋改进了鸳鸯阵,在增加了火器使用的基础上,简化了战阵的复杂性,让原本适合在开阔地区作战的鸳鸯阵更加适合在山区作战。
  俞咨皋还提出要在远程范围就先打击敌人,争取先发制人的作战方针,强调侦查和前期战斗布置的重要性。
  对苏泽来说,自己真的是捡到宝了。
  要是在俞咨皋在原本那个历史时间线上,最终官至福建总兵,虽然不如他爹俞大猷的战功卓著,但是也一代名将了。
  俞咨皋发现了飞龙军营寨的漏洞之后,亲自观测风向,带领精锐士兵杀进了飞龙军大营附近。
  俞咨皋一边制造混乱,一边在骡子身上绑上酒瓶。
  这些酒瓶都是泉州运来的高度酒,自从《天工开物》刊行以来,一些酒商已经能够贩售60度的白酒了。
  这些白酒再经过提纯,就可以制造成80-90度的酒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55页  当前第3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4/6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